02.28 今年搞種植還是搞養殖好?

山谷老農


根據今年的市場環境搞種植業好呢,還是搞養殖業好?由於受疫情的影響,不管是種植業還是養殖業都大傷元氣,整個社會所有環境屬於百廢待興的狀態。

首先我們來談一下種植業。對種植業的影響主要在於前半年成熟的各種作物,主要是水果,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大家基本上都很少出門,消費受到限制,水果銷路也受到限制,所以對果農的打擊還是非常大的。後半年的糧食作物,我認為影響不大,因為糧食即便賣不出去它可以儲存,況且到後半年我相信疫情會徹底的得到控制並且結束。整個社會恢復正常運轉,一切恢復如常,影響就不存在了。

第二,我們談一下養殖業的影響。對養殖業那影響是致命的,首先春節後的兩個月,由於飼料的供應短缺,導致很多養殖場飼料斷供,尤其是畜禽養殖場。特別是養雞場加上禽流感的再次出現,對行業打擊很大。另外國家剛剛出臺政策,禁食各種陸生野生動物。由於受到這次疫情的影響,國人對各種肉類的需求會成一個階梯式的下降。所以說這次疫情,對養殖業是一個很大的利空。

回到主題那今年搞什麼好呢?毫無疑問,最保險的肯定是搞種植業,畢竟種植業主要看的是產量,影響產量的因素主要在病蟲害和天氣因素,氣候因素。綜上所述今年搞種植業更為穩妥一些。


慕楓大櫻桃


2020年經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後,我認為今年在農村搞養殖業比種植業比較好,原因有以下幾點:

1、養殖業,養豬,經過去年的非洲瘟疫,今年的豬價暫時還不會太低,現在開始養殖育肥豬,在8月15中秋節時候出欄,按照目前嗯價格1700元每一百斤的價格計算,300斤的育肥豬賣價5400元,減去小豬1500元,疫苗100元,飼料1600元,水電等其他費用200元,5400—1500—1600—100—200=2000元,自己餵養的話,純賺2000元左右。養羊和養牛的話,飼料成本基本上零,只需要人工放養以及種苗費,總體來說養殖業三大主行業還是不錯的,當然了做任何養殖業一定要用心去養,好好經營還是不錯的,前提的需要投資的成本較高,我相信有付出就會有回報的。

2、種植業,現在的農田種植水稻,目前我們湖南株洲地區的農田面臨著結構調整,種植的稻穀收購價格低廉,一畝地只有500元左右的利潤,種植蔬菜等其他農產品也會有銷售難的問題。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鄉村振興—官塘村


我是農村生活啊火,也是從深圳回來開始種臍橙,你的家鄉在贛州那邊非常適合種贛南臍橙。至於銷路,完全不用擔心,贛南那邊有產業鏈支持。而我在湖南嶽陽這邊,種植臍橙的不多,然而並不擔心銷路,大不了在自媒體或者淘寶上銷售。

▲今年繼續種植紐荷爾臍橙苗

種植農產品確實銷路是最重要的。

①現在隨著國家對三農的大力支持,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選擇回鄉創業。這個時候大家最擔心的是自己的農產品有沒有銷路,這個問題也是全國農民最關注的。現實中也確實存在不少滯銷的問題,所以農民做種植養殖一定要先關注這點。

②回農村後首先要考察一下,看看自己的農村有沒有什麼產業的扶持。比如說我回到農村後,我們這裡是小龍蝦特色鎮,所以首選養殖小龍蝦,因為在我們這裡小龍蝦銷路完全沒有問題。

▲我們的小龍蝦特色鎮標誌

③回農村做三農最好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贛南地區種贛南臍橙就是不錯的選擇,因為贛南臍橙是地標性農產品,天然帶著好產品的標籤。如果種植蔬菜或者其它的水果,就需要非常認真的考慮到銷路。

農村怎麼樣把農產品銷售出去呢?

①如果當地農村有特色產業,自然而然銷售就跟隨產業鏈去走。我養殖的小龍蝦,到處都有人收購,因為我們這邊是小龍蝦的產區,所生產的小龍蝦要發往全國各地,所以各地的收購商都到我們這邊來收購。

②種植基礎農產品,比如種植水稻,小麥之類,這類國家是有收購保護價的,一般情況是不愁銷售的。而且這類的農產品價格比較穩定,雖然單價不一定高,但如果種植面積夠大,也能獲得較好的收入。

▲我種植的水稻不愁銷售

③如果當地農村有獨特的自然條件,也可以產出一些比較特色的農產品,就算當地不一定有產業支持。現在的快遞和物流都比較發達,可以藉助電商來實行銷售,只要有好的產品,找到當地可以合作的快遞或者物流,同樣是可以銷售出去的。比如說開淘寶店,或者做頭條自媒體帶貨等。

選擇合適的農產品種類,才能規避三農中間的風險。

①回農村做農業,是需要承擔一定風險的,許多的種植和養殖是需要高成本的,主要是體現在基礎建設上。所以做農業需要準備一定的本錢,並且選擇合適自己的項目,把風險方面考慮的得比較周到,才能避免不會虧本。

②回農村種植養殖投入可能比較高,回本週期比較長,要資金的同時也要耐得住寂寞。最好能爭取家人的支持,去村委會諮詢一下適合種植養殖的品種?如果自己找不到銷路,那就專做有銷路的品種,就算利潤不太高,只要不愁賣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們這邊的芥菜加工比較多

③回農村做種植養殖需要規避風險,許多時候要多元發展。尤其是各種農作物,價格波動較大,很容易受到供求關係的影響。品種多一點,可能會對沖掉一定的風險,風險較大的產品最好不要單一來做。

最後總結一下:

回農村種果樹或者其它作物,最好根據當地的條件來做,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產品,找到銷路是肯定沒有問題的。只是要考慮到供求關係給自己帶來的風險,不盲目跟風,做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種。






農村生活啊火


農業都難,

不過前幾天頒佈的禁令

對養殖業的影響很大,加上

非洲豬瘟,

禽流感

種植稍好。但不成規模的話也難以為繼。

還是種植好點吧,古話不是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嘛。種植選對項目,技術成熟,銷路暢通的話,至少沒大的意外。您說呢?


十洲莊園老曹


今年種植好還是養殖好,這個問題不可一概而論,以前不管是種植還是養殖都是在溫飽層面,這裡說的今年是種植還是養殖,應該是從生意以及市場角度去考慮,實現利益最大化,我覺得可以主要考慮一下兩個方面。

第一、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水平都受到影響,雖然基本的以及必需的開銷方面還是一樣,但是招待的,或者生意往來的,以及非必須的一些吃喝必然就會少很多,養殖的話,比如雞、鴨、鵝以及一些魚類、豬、牛、羊等等的消費就會減少,這是直接影響養殖品市場的一個小方面,也就是說這個市場在萎縮,對於種植來說,其實也是一樣,光是這一個方面影響是有的,但是相比於養殖來說影響要小一些,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影響。所以總體來說市場上半年應該是萎縮的,下半年預計會回暖。但是對於投資種植養殖來說,他是需要一個週期的,只要結果的時候相比種植養殖投入的時候市場好,那麼都是可以投資,和值得投資的,如果上半年市場低迷,那麼投入成本以及養殖種植的幼苗成本等等都會隨著市場低迷而下來,這對於投資來說也是好事。疫情過後大家會對綠色健康的食品很青睞,農村種植養殖符合當下行情。

第二、前面是對今年國情分析以及種植養殖能否值得去做的一個概括,但是究竟是種植好還是養殖好呢,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可一概而論,要根據自身情況去分析對比。其一,在農村某個產業的行情是固定的,他是根據當地特色,以及從古至今的發展模式自然形成的一個收售鏈。就比如在一個養殖產業比較發達的地方去投資搞種植,那麼銷售就成了問題,無形中就降低了利潤空間。其實很簡單,不管搞什麼產業都得根據市場行情去選擇,所以,在農村選擇種養殖產業,必須首先要考慮市場行情。其二,地理環境因素,大家都知道,搞養殖就得需要大量的飼料草料,以及牧場草場,還得有足夠的養殖場建設面積。這樣才可降低飼料成本,提高養殖產能,也就提高了利潤收益。而搞種植的話,則需要大面積的田地,當然了,要想靠種植賺錢,對田地的要求也就相對高了,比如地勢是否平坦、降水量是否達到、平均日照,田地肥沃度等等。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地理優勢和自然環境條件。有的地方適宜養殖,有的地方則適宜種植,不管以後怎麼發展,其地理環境是無法改變的,所以,不管發展養殖產業還是種植產業都無法去選擇,因為地理環境因素決定這一切。

綜合來看,我覺得還是根據自己的情況以及自己農村的地理環境和市場環境去決定今年種植還是養殖,或者說種植養殖相結合,因為種植的農作物或者植物可以給到養殖的動物作為食物來源,從而可以節約飼料成本。農村是個好地方,發展的同時保護好環境[贊]






茶人阿煒的農村生活


對於《今年搞種植還是養殖好》這個問題“廢品弟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了解,給予你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忙。

種植和養殖都屬於是第一產業,種植和養殖在最近幾年,國家也在大力扶持的產業,畢竟這都屬於農業一種板塊,這樣就能並逐步縮小城鄉之間人均收入上的差距,那麼我國的種植和養殖都還處在最初的階段,為了近一步提高我國農業在國際地位的競爭能力,只有發展現代化的種植和養殖。

從目前來看種植和養殖來比較,我國的種植行業的發展相比較養殖來講還是處於落後的腳步,種植目前主要還是小農經濟式種植方式,分散、沒有形成規模化、機械化利用也較低,信息程度還處於剛起步的階段,所以國家就推行土地流轉這樣做的目地,就能夠告別分散式種植這樣就能很好的實行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種植方式,從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高產率,這樣就能提高我國農業在國際地位的位置。

然而養殖業目前發展的已經形成了,較好的工廠化、信息化、集中化的養殖模式,根據調查我國龍頭養殖企業多達50多家,並且市值超百億的企業將近10家,還有各地區規模化的養殖企業,這些企業已經佔據了我國養殖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同時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催化了一部分信息化養殖企業,我們最能熟知的網易老總丁磊養豬,所以我國的養殖行業目前還算髮展的不錯。

那麼對於種植和養殖來講,無論是從個人還是企業來說,養殖業需要大量的資金外我們都無法跟這些大企業和大公司來抗衡,而且他們的資金雄厚抗風險的能力也強,對於我們來講很難承受市場的風險。

對於種植行業來講我國也算剛剛起步,所以你只要能在當地做出一個典範來,當地政府會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幫助。

希望能為了帶來幫助,謝謝你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廢品弟弟


非常感謝平臺給予我這個機會,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在2020年,我還是傾向於老方法,種養結合,不是觀念守舊,而是我,在土地上,真找不到,好的掙錢門路。

糧食的價格都是可以預測的,保護價也是年年如此。我們農民要提高的,只能是糧食的產量,產量提不上去,談什麼都是白搭。

農業種植有以下優缺點:

在農村種地都是季節活,忙的時候,一個人頂兩個人用。閒的時候,一個人順帶著就把活幹了。但閒歸閒,沒人管理可不行,閒著也得有人幹。

像種玉米的前期,都是機械種植,過了播種期,就基本都是藥。現在也不鏟地,都是四輪車趟地,除草也是。玉米最忙的時間就是,夏天澆地,如果雨水好點,一年也澆不了幾次。就連最累人的秋收,也已經有玉米收來完成。

種玉米的活是不多了,但是確需要人隨時監管。像玉米旱不旱,有沒有蟲,草多不多,長勢怎麼樣等等,都需要人,勤看看。

這些活可能是就到地裡看一看,然後沒什麼事就回家了。不耽誤別的農活,也不耽誤打零工,就是必須得有這個工序。如果沒有,玉米一旦出點問題,不能及時發現,打再多的工,也彌補不了損失。

像水稻,主要的活,就集中在耙地插秧階段。其餘的活,都可以一點點幹。只有這插秧階段,不但不可以一點點幹,還要搶時間。儘量給修車,大風,大雨天氣留時間。

水稻一旦過了這個時間,就是放放水,打幾遍藥,其餘時間也是待著。活輕鬆,可是很重要,水稻缺水,得稻瘟病都低產。放水,打藥的人,一定要天天去地裡看看。

養殖業的優缺點:

農村養殖大牲畜就是,牛,豬,羊這幾樣,多數都是散養。有時間就放,沒時間圈在家裡,放一些草料喂。

農村散養的動物,只數並不多,如果太多了。基本都是專職,就不種地了,種地帶養殖,任何一樣太多了,都需要專職。就好比育肥羊,不專職,根本做不好。

農村散養的羊,可以放,也可以喂乾草,時間自由。下了羊羔,牛犢,都可以賣錢。就是養豬,也可以在年前賣個幾千元。

之所以提倡種養結合,就是為了增加農民第二職業。在水稻不掙錢的時候,可以賣自己養的家畜。種地的空餘時間正好去放牧,放牧回來的時間,可以去地裡看看,兩不耽誤。

現在在農村種地,掙不了多少錢,可不種地,上了年紀的農民,打工還費勁。不如養點牛,羊,靠一點點繁殖,也不需要投入太多錢。每年放牧就能擴大羊群牛群,年頭多了也是一筆錢,並不比在外打工少。

在2020年,我更傾向於種養結合,地也不要種太多,別超過10晌。羊也別太多,50只足夠了。眼下的農村,不知道啥掙錢啥賠錢。在2020年,你認為種地好還是養殖好?


小許來了


我是小王,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今年是搞種植好,還是養殖好?樓主這個問題我敢說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肯定的回答你,至於這個選擇性,得從實際出發。種植,種什麼。養殖,養什麼?都是要費勁心思去思考的東西。我今年也投入到了這裡面,我搞的是種植,但小王先給說一下,不管是種植還是養殖都是非常辛苦的,要想投入進來,必須做好思想準備。另外,不管是種殖,還是養殖都有很多需要認真思考的,下面我說說我的看法:一:種殖,首先你的想清楚想種什麼,怎麼來種,打算建立多大的規模,是從小做起還是直接用資金僱人,機械化來搞呢。如果完全是自已實幹,會是相當的辛苦,因為我正在經歷這一塊,自已沒有太多錢投入,可以說身兼百職。哪麼樓主是否能吃的消?搞機械化,投入相當大,樓主資金是否充足。然後投入種植了,種出來的產品要進行變現,必須要銷售。銷售渠道怎麼來做?二:養殖,同樣的,樓主你的考慮養什麼,硬件設施要怎麼搭建,規模多大?養殖業,現在比較普及就是魚類,禽類吧,這些風險性可大可小,運氣好,養的過程很好。不犯病,運氣不好,犯病了,把控不好,全盤吃虧。還有碰到氣候不好的時候,怎麼來防範。養好了,同樣要建立銷售渠道,才能變現。雖說養殖、種植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啊。我現在就是做的種植,看著很簡單的事,還曾虧下海口,但是經過勞作後,發現自已很無知啊。所以樓主要好好考慮清楚再做決定,不要盲目哦。


小王閒說


種植,白皮松,油松,彩葉樹,紫葉矮櫻,紅葉碧桃,美人梅,核桃苗,花椒苗,梨樹苗,蜀儈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