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線風采】郭藝雯: 高牆內連續23個日夜的堅守

為徹底將新冠肺炎疫情阻擋在高牆之外,鄭州處看守所是全路最早啟動封閉式“密艙”管理的監所之一,郭藝雯作為青年黨員民警,發揚鄭鐵公安戰鬥精神,衝鋒在前,無私奉獻,連續23個日夜堅守在監所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她說,特殊時期,作為一名黨員民警,就應該充分發揮青年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貢獻更多的力量,實現更多的價值,對得起肩頭的警徽,更對得起胸前的黨徽。


2月1日,為堅決防止疫情散入公安監管場所,維護監所絕對安全,鄭州鐵路公安處黨委結合上級關於監所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看守所全面實行封閉式管理,全體監管幹警分為兩個班組,輪崗住所15天執勤備勤。郭藝雯接到通知後,剛剛結束春節值班在家調休的她,舍小家顧大家,主動寫下請戰書,第一時間到所參加首批住所封閉執勤任務。面對全國疫情防控的複雜嚴峻形勢,2月8日,上級再次發出通知,要求監管場所進一步強化封閉式管理措施,提升戰時勤務標準。一紙命令,即刻響應,高標執行,看守所於2月9日上午9時全面調整執行三班制勤務模式,郭藝雯再次請戰。這意味著已經連續住所執勤8天的她,要繼續參加接下來15天的封閉執勤任務。


【一線風采】郭藝雯: 高牆內連續23個日夜的堅守


郭藝雯是女兒,是妻子,也是媽媽。她在退伍軍人事務系統工作的愛人以及作為基層醫務工作者的父母,在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同樣在戰“疫”一線,為了同一個目標,擔負著同一個使命。公公因為腿部骨折尚需臥床靜養,年僅2歲的幼子只能交由年長且患有嚴重慢性疾病的婆婆日常照料。執勤間休回到宿舍,郭藝雯最開心的便是每天和兒子打視頻電話,隔著手機屏幕給兒子講故事、唱兒歌、哄睡覺,被兒子抱著手機親親的純真萌態逗出歡笑,也逗出眼淚。


郭藝雯說,兒子在最頑皮愛跑的年紀,卻從春節就再沒有出家門一步,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放心出門玩耍,為了這一天早點到來,作為人民警察,守土有責,我們不能絲毫懈怠。


封閉式管理期間,為鑄造監所銅牆鐵壁,監所幹警吃住在高牆之內,連續奮戰,“監區-宿舍-食堂”三點一線的工作模式不間斷重複上演了23個日夜。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監所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巨大挑戰,特殊勤務模式啟動伊始,監所管理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再梳理、再加強、再細化,不斷有新的文件要求需要及時響應,精準落實,警力緊張的同時,工作量有增無減,工作標準更不容許絲毫折扣。


作為青年民警,她在保質保量完成自身任務的情況下,看見哪裡有困難都幫著做、主動做,“一人分飾多個角色”,將飽滿的工作熱情與活力滲透到監所各個崗位。她,是內勤民警:承擔監所日常所有文書、政工、事務工作,累計草擬製度方案8項,定期上報數據9類,建立專門臺賬6項,整理總結報告30餘份,反饋上級視頻巡查指令13條,鐵路公安局二處採用工作簡報4篇,公安局採用簡報1篇,公安處採用簡報1篇。


【一線風采】郭藝雯: 高牆內連續23個日夜的堅守


她,是巡控民警:為了縮短每班次工作時間,保證巡視監控崗位這個監所“24小時長明燈”高質量運轉,她申請編入巡控班組,每天到監區日夜輪崗,緊盯在押人員一舉一動,過萬步的巡視是她的日常。她,是管教民警,協助專職管教做好在押人員日常管理,保障在押人員生活供給,重點關注在押人員的思想動態。她,是後勤民警,發揮年輕人善於運用互聯網的優勢,為民警食堂及在押人員食堂通過網絡平臺訂購食材……


郭藝雯經常是白天緊張處理文案工作,不耽誤晚上巡控崗位夜班執勤,所領導體諒其辛苦,多次提出安排其他人替班,除非任務緊急班次衝突,她也總是婉拒。郭藝雯說,當前連軸轉的高壓勤務模式對每位監管幹警都是挑戰,在崗執勤的其他民警普遍年齡偏大,自己作為看守所最年輕的一員,理應衝在前,扛得住!


郭藝雯作為一名入警近五個年頭的鐵路公安監管民警,本科畢業於臨床醫學專業,她深知打贏此場疫情阻擊戰的艱鉅性、嚴肅性與重要性。“因為我是半路出家,有幸走上鐵路公安崗位,一定要比別人更認真更努力才行”,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面對當前的超常規管理模式,郭藝雯及時學習上級各項通知文件精神,吃透工作要求,結合看守所工作實際,積極為監所領導建言獻策,努力為監所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針對在押人員環節變動、釋放出所等基礎業務,郭藝雯參與制定並不斷完善了“無接觸”業務辦理模式,著力強化內部防控,最大程度上把好源頭關。該模式在監所封閉式管理期間相關業務辦理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監所領導班子和身邊同事的諸多讚許。


稿件來自:局團委、鄭州處團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