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我國鋰電池核心技術已失先機,全球競爭格局重塑中如何自主可控?

2018年12月美國有關部分又爆出,一名35歲的中國公民譚宏進涉嫌盜竊美國商業機密,價值總額超過10億美元。聯邦調查局於本月20日將他逮捕。35歲的譚宏在美國某實驗室任電池方面的技術專家,主要負責公司的電池科技項目 。

聯邦調查局其工作的電腦上查獲一封中文任命信,信中指出中國廈門的B公司聘任他擔任其能源新材料工程中心主任,年薪80萬人民幣。

據悉,這位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的博士,本月27號被美國溼法部門定罪宣判了:旅美中國科學家譚宏進竊密罪被判兩年罰15萬美元。

我國鋰電池核心技術已失先機,全球競爭格局重塑中如何自主可控?

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的博士

1、全球化競爭新格局形成,引發中國新能源車企焦慮

我國鋰電池核心技術已失先機,全球競爭格局重塑中如何自主可控?

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

全球新特斯拉再一次帶動全球電動汽車新勢力崛起,互聯網、半導體等科技巨頭跨界進入,汽車產業競爭格局重塑,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利用自身的先發優勢和互聯網基因,正不斷搶佔傳統車企市場份額。

2019年1至11月特斯拉Model 3北美市場的銷量達到12.8萬輛,超過同級別寶馬2/3/4/5系銷量之和(10.4萬)、奔馳C/CLA/CLS/E系之和(9.5萬)、奧迪A3/A4/A5/A6之和(7萬)。另一面,通用、福特等傳統車企陸續裁員,FCA(菲亞特克萊斯勒)和PSA(標緻雪鐵龍)合併成為全球第四大車企,傳統車企抱團取暖與新勢力的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

當今歐洲、日韓等國政府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一次次驗證十年前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的前瞻性。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十年的規劃和培育,已具備一定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

歐美日韓通過頂層設計與車企自下而上推動電動化轉型:2019年4月,歐盟發佈史上最嚴碳排放標準《2019/631文件》,挪威、荷蘭、英國、法國、葡萄牙設定燃油車禁售時間分別為2025、2030、2040、2040、2040年,發展新能源汽車成唯一出路;德國已立法確認境內電動車補貼不降反升,售價4萬歐元以下的純電動車補貼由4000歐元提高至6000歐元;車企加大投入,大眾將原計劃到2030年生產的電動車數量從1500萬臺增加到2200萬臺。

2、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急需補齊短板

2019上半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售56.3萬輛,全球市場份額達到56.9%,遠高於歐盟的20%,三電系統、充電基礎設施等產業鏈配套初步形成;1-11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前十車企中,自主品牌佔據4席(比亞迪、北汽、上汽、吉利)。然而,中國新能源汽車大部分依靠內銷,2019年1至9月美國、歐盟、日本市場暢銷電動車型無一中國品牌。部分核心零部件高度依賴進口。

我國鋰電池核心技術已失先機,全球競爭格局重塑中如何自主可控?

中汽協數據

3、全球動力鋰電行業快速增長

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帶來動力電池的巨大需求,整體來看,全球動力電池需求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18-2025年間市場容量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0%以上。

我國鋰電池核心技術已失先機,全球競爭格局重塑中如何自主可控?

動力電池競爭格局

全球動力電池競爭將主要在中日韓電池之間的競爭。中國、日本、韓國相比歐洲、美國都有自己完整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其中中國產業鏈最為完善,日本產業鏈技術最為先進但較為封閉,韓國產業鏈比較全球化。電池企業競爭格局中,日本的松下、索尼、NEC等;韓國的三星SDI、LG 化學、SK等;中國的CATL、BYD、力神等多家電池企業,佔全球市場份額的60-70%。

我國鋰電池核心技術已失先機,全球競爭格局重塑中如何自主可控?

4、產業鏈上下游核心專利比重少成為短板

日韓企業由於進入鋰電池領域較早,因此在專利方面較國內佔有一定的優勢。截止2018 年11 月份,韓國LG 化學擁有8134 項,三星SDI擁有為8792 項,日本豐田擁有7551 項,松下擁有5361 項,而中國最大的電池製造商CATL共擁有專利達1900 項,比亞迪BYD 為1209 項。

我國鋰電池核心技術已失先機,全球競爭格局重塑中如何自主可控?

專利格局

尤其是前瞻性的領域全固態電池,相關專利申請量日韓企業明顯領先,排名第一的是日本豐田專利申請數達218 件,佔據總數的20.15%,松下34 件,LG18 件,充分說明在研發投入上中國企業遜色不少。

5、正極材料已失先機,全球化競爭受制於人。

雖然近年來動力鋰電池領域快速正在,帶動鋰電池最為關鍵的鋰電正極材料的快速增長,國內出現了一批有一定競爭力的正極材料廠商,其中包括杉杉股份、廈門鎢業、當升科技、天津巴莫等。

我國鋰電池核心技術已失先機,全球競爭格局重塑中如何自主可控?

國內動力鋰電正極材料已經趨向於三元材料為主的趨勢,從2017年數據看,三元材料佔比超過70%,成為主流技術路線。

我國鋰電池核心技術已失先機,全球競爭格局重塑中如何自主可控?

動力電池正極材料技術路線明確

6、三元正極材料核心專利受控海外,中國企業急待尋求破局

三元材料核心技術專利由美國3M和ANL掌握。目前優美科(Unicore)擁有3M的專利所有權,LG、SK,以及部分中國企業被授權使用;而ANL(阿貢國家實驗室)的三元專利轉讓給了BASF(歐洲正極材料生產企業)。

我國鋰電池核心技術已失先機,全球競爭格局重塑中如何自主可控?

國外正極企業掌握核心技術,佔據高端三元材料供應市場,優美科、住友金屬、戶田工業、韓國SK從事正極材料較早,掌握多項核心技術,專利申請數量也遠超國內,在全球高端三元市場主要有國外廠商瓜分壟斷。

我國鋰電池核心技術已失先機,全球競爭格局重塑中如何自主可控?

正極材料專利分佈


雖然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蓬勃發展,在產量、應用上已經超過了歐洲和美國,但無論是電池廠商還是上游材料企業,其高端領域仍然被國外巨頭所壟斷,尤其是核心專利掌握在外企手中,當國內企業進入全球化競爭時,競爭對手勢必從專利侵權角度予以限制,雖然可以通過許可授權的方式進入歐美市場,必定增加國內企業的成本,在國際競爭中明顯處於劣勢。 國內企業應當在獲取市場份額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時,注重真正的研發投入,對一些前瞻性技術進行投入取得主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