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他是画家却当了三年中书协主席,接启功的班,却很少有人提起


他是画家却当了三年中书协主席,接启功的班,却很少有人提起

邵宇(1919年8月21日—1992年6月),曾用名邵进德,辽宁丹东人。著名的速写、水彩画家,所创连环画受到徐悲鸿先生的称赞,认为其画风用来描写中国社会非常适合。代表作品:《选举》、《早读》等。

1990年,中书协换届,估计当时很少有人能料到,以画画为主职的邵宇竟然接替启功先生做了中书协的第三届主席。也许是积劳成疾,任务繁重,邵宇在任职的第三个年头(1992年)溘然长逝。


虽然,邵宇离世不过二十多年,但翻翻当代的新闻和头条,你会不经意的发现,这位曾经统领全国书法家的人物,几乎早已被人遗忘。


他是画家却当了三年中书协主席,接启功的班,却很少有人提起

画家凭啥当主席?


画家邵宇出任第三届书法协会主席,入事书法,主领书法事业,从艺术门类上来看,这事令人感觉有些费解,这明显是外行主内事呀。但是从行政隶属关系上来说,邵宇继任书法协会主席,关系又是比较理顺的,因为他之前在《人民画报》任总编,又是人民出版社社长,是有行政级别的文化官员,书协行政化,书协主席一职与总编、社长同属行政,平起调动,也是顺理成章。所以画家邵宇主事书法,不是书画与绘画艺术门类的交流,而是官职调度的结果。


在书法界任职,邵宇非常勤奋,为书法事业的发展与提职不辞劳苦,以至积劳成疾,不幸在职早逝,成为任期最短的书法协会主席。现在人们提及邵宇,总是怀想他风风火火,大公无私的工作劲头。但是对于他的书法质量,多有保留意见。毕竟邵宇是画家,他的书法水平并没有相当高深的造诣,画家跨界写书法,碑帖功力达不到,水平比较粗浅。


他是画家却当了三年中书协主席,接启功的班,却很少有人提起

痴迷于画画


为什么是这样呢?


我们翻翻他的人生履历,就大概能看出些端倪。


邵宇,1934年在沈阳美专、北平美专学习。


邵宇出生于辽宁省东港市的刘家屯,儿时痴迷于画画。1934年春,进入奉天的美术专科学校。1935年冬,进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在这里,邵宇的艺术眼界大开。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法国的杜米埃、米勒对邵宇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七七”事变,邵宇经香港转广州,到了长沙。他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刊物上发表了《开会》等木刻作品,在《力报》、《申报》上发表了《无妻之夫》、《无母之儿》等作品,这些作品传达了民众救国的声音。


他是画家却当了三年中书协主席,接启功的班,却很少有人提起

1954年首届全国水彩、速写展览会上邵宇的《成渝路上》是展览中优秀作品之一,那是歌颂祖国建设的篇章。他的其他作品《选举》、《早读》、《瑞雪》、《日夜服务商店》等,每一画面都呈现出他那以洗练的色彩和简洁的用笔,生动地刻画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欣欣向荣的景象。邵宇的速写加水彩是一特长,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的作品用墨笔速写,略赋淡彩,其黑白相映,节奏明快,加上色彩鲜明绚丽,苍厚有力,更突出了他的独特风格。80年代以后的作品,多炭笔速写淡彩,亦画钢笔淡彩。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之行,画了大批的动人作品。1938年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上发表《会议》等素描作品。1946年冬,赴黑龙江省东安地区参加土改运动,激发他创作的强烈欲望……在这一时期,邵宇所创作的连环画受到徐悲鸿先生的称赞,认为其画风“用来描写中国社会非常适合。可称简约、紧凑、扼要,而极具力量”。


他是画家却当了三年中书协主席,接启功的班,却很少有人提起

徐悲鸿对邵宇的评价(应该)也只限于连环画。邵宇后来的国画作品也是朝着“简约、紧凑、扼要,而极具力量”的方向努力的,文从沈梦了解,但他的努力似乎并不成功。


有当代评论家认为:他的“简约”比不过同时代的黄胄,甚至于他的“极具力量 ”的“稚拙”也比不过同时代的崔子范……


由此可以看到,邵宇的主要成就在绘画方面(水平如何,不作评论),至于他的书法,一位评论家毫不客气的说“书法所流露出的外相正是简单和笨拙”!


深圳艺术文化拓荒者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虽然不像一些古城那样,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但在深圳曾展开了无数场文化盛宴。我们现在能够欣赏到如此多的名作都离不开这位艺术文化拓荒者,他就是邵宇先生。


他是画家却当了三年中书协主席,接启功的班,却很少有人提起


根据深圳展览馆首任馆长雷子源介绍,深圳艺术文化能飞速发展,邵宇先生功不可没。在深圳展览馆首展开幕以后,时任人民出版社社长的邵宇先生便偕同几位采编人员前来深圳参观,并表示会大力支持。雷子源馆长回忆,邵宇先生吩咐:“你过完年来找我”,春节过后雷子源去到了北京,受到邵宇先生的热情接待,同时邵宇表达了自己想在深圳办展览的想法。

荣宝斋是北京驰名中外的传统书画经营老字号,在邵宇先生的引荐下雷子源拜访了李可染和吴作人等著名画家。在邵宇先生的帮助下,展览筹备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不久后雷子源把收集到的名画家们的新作品带回了深圳,1977年5月23日《荣宝斋木版水印书画展》正式开展。画展一展出就轰动深圳和海外。“这个展览轰动,有一万多人(参观)。”展览结束后,邵宇先生为表示对深圳美术事业的支持,将展出的一部分作品赠送给了深圳展览馆收藏,这在深圳艺术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深圳第一批藏品!”(雷子源)

邵宇先生在深圳展览馆建馆后的头五年中,协调和指导展览馆,组织了众多我国一流的画展,让深圳的美术展览馆能在全国美术展览中小有名声,倍受海内外美术界的注目。邵宇为了深圳展览馆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是深圳美术园地的拓荒者。


他是画家却当了三年中书协主席,接启功的班,却很少有人提起

质疑事件


1974年发生了轰动一时的“黑画事件”,波及到18位画家的215幅作品;被列为黑画之首的是黄永玉的那幅著名的猫头鹰。黄永玉后来撰文指证,他即兴画在另一位画家册页上的这幅小品,正是由邵宇“进贡”给四人帮在文艺界的爪牙的,并在1973年11月23日的一次会上,首先提出了黑画问题,“发表了相当长的一席‘揭发’。首当其冲地被具体提出来的罪证,就是我在画家宋文治册页上作的一幅《猫头鹰》(有趣的是,邵宇不提我早先在他家为他画的那张)。邵宇的这一下无疑启发和扩大了四人帮攻击周恩来总理的想象力,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口。” 之后, 四人帮即积极进行全国性的“黑画”追查活动, 1974年2月15日,这场名曰“联系美术战线实际批林批孔”的批“黑画”展览拉开了大幕,成为批林批孔运动的重要部分。


作为事件的主要受害人,黄永玉的上述质疑应该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是邵宇似乎并未做出正面回应。故真相和细节还有待进一步厘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