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區塊鏈賦能產業:消除猜疑 齊心戰“疫情”

疫情以來,信任風波不斷,前有湖北紅十字被指“不作為”,後有美團等大牌借貸被罵。

大型企業和政務機構已經來到了一個輿論拐點,即“擁有最好的社會資源,也應該承擔更大的社會義務”,如何在保障自身正常運行之外,還能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如何在調用社會資源的同時規避公眾的猜疑,自證“清白”,本篇文章,將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與大家討論。


區塊鏈賦能產業:消除猜疑 齊心戰“疫情”


救人難,自救更難

在人人自危的疫情當下,救人難,自救更難,尤其對於部分大企業而言,面對的不僅是自身的現金流週轉困境,更是供應鏈的危機與社會輿論的壓力。

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是核心企業都懂的道理。上游供應鏈的中小微企業,雖然小、多,但卻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一旦多家供應商倒閉,核心企業也將受到衝擊。

所以,現階段已經有不少企業利用自身信息優勢,主動調整賬期,縮短付款期限,甚至提前預支,以此支援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比如在2月9日,三星集團表示將向受疫情影響的供應商提供總金額高達2.6萬億韓元的援助,其中,1萬億韓元以零利率或低於商業銀行貸款利率提供給中小供應商;另外1.6萬億韓元用作2月預付款項,將往常出貨3至6個月後結清的款項提前支付給供應商。

三星的舉措確實值得大企業借鑑,然而

並非所有核心企業都擁有充沛的現金儲備,尤其是重現金流的企業,自身都難以週轉,更別提幫扶供應鏈企業。例如餐飲業的西貝,西貝現金流告急眾所周知,聲稱只能維持3個月,所以怎可能還會有心顧及其他企業。不過好在不久後就及時獲得了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究其緣由,正是品牌的影響力與有目共睹的盈利能力,讓金融機構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放款一定能收回。但西貝終究只有一個,並不是所有核心企業都是西貝。

另外,就算現金流健康的核心企業,也未必願意自擔風險,以一己之力解救供應鏈危機,畢竟中小微企業抗風能力差,貸款壞賬率高,極容易將自己拉進“泥沼”。比如美團在2月10日,就已經選擇聯合金融機構落地100億扶持貸款,從而幫扶自身供應鏈(商戶),而非選擇獨自承擔。不過,選擇聯合金融機構扶持小微,不將資金流向與利率公開透明,容易在類似疫情這種特殊情況下,遭受公眾的猜疑。依然以美團為例,美團在落地100億扶持款項之後,很快又向銀行申請了疫情專項再貸款40億,這樣的操作結合專項再貸款低至3.15%的利率與美團自身充沛的現金流,不免讓人想入非非,招致網絡一片罵聲。

綜上,在這次疫情中,根據核心企業與供應鏈的幫扶情況,及可能存在的痛點,我們大致能夠歸結為以下四類:

1. 自身影響力強大,但自身資金週轉困難,無暇顧及供應鏈(重資產運營的大企業)

2. 聯合金融機構扶持小微,但難以自證資金用途(大型消費互聯網企業)

3. 主體信用不足,且週轉困難,自身難保(中小微企業)

4. 現金流充沛,足以幫扶供應鏈,可風控能力有待優化(傳統產業龍頭)

針對以上四種情況,玳鴿區塊鏈公司將提出相對應的區塊鏈解決或優化方案,期望用區塊鏈擺脫企業、機構的信任危機,從而提高融資效率,讓“水”能更快、更直接地流入“田”,真正將政策落到實處,讓中小微企業的現金流得到及時挽救。

區塊鏈助力多方高效融資,解除信任危機

1. 品牌光環強大,但自身週轉困難,救不了供應鏈(重資產運營的大企業)

對於這種情況,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將會是最好的選擇。

傳統行業,尤其是成本較高的行業,核心企業往往在支付貨款時不會直接支付現金,而是選擇賒賬,因此會形成大量的應付賬款。對於這些應付賬款,如果核心企業採用商業承兌匯票的形式支付給供應商,那麼一方面票據驗真風險高,另一方面拆分流轉困難;如果採用銀行承兌匯票的形式支付,對於核心企業而言,現金流將會受限。

面對這種情況,玳鴿區塊鏈公司選擇區塊鏈平臺提供的數字資產憑證兌付,將會極大地優化核心企業的財務結構,同時又能讓供應商輕鬆拆分、貼現,提高融資效率

核心原理:

由於區塊鏈能保證線上數據資產唯一、難以篡改、可溯源,所以區塊鏈上的每一份拆分流轉後的數字資產憑證(票據),都能查詢到其源頭(即誰發行的憑證),以及這份憑證當前的明確歸屬。

所以當核心企業發出一筆1000萬的交易,通過數字資產憑證的方式支付給上游一級供應商A時,A就能直接通過平臺,在線上拆分票據,比如將這1000萬拆分成三份,其中700萬用來支付給二級供應商B,200萬用於融資貼現,剩餘100萬支付給物流企業;而供應商B收到700萬的憑證後,也能拆分流轉給供應商C,以此類推,直至流轉到最後一級供應商,或票據全部被貼現。

另外,平臺會有眾多金融機構作為鏈上的節點同時實行全程線上監管,等同於為鏈上的數字憑證背書,因此每份數字資產憑證其實都相當於銀行承兌匯票

所以,在第一種情況下,需要核心企業有足夠的信用/影響力,既能用信用解救自己的現金流困境,同時又能將信用傳遞至多級供應商,將整條供應鏈盤活。

2. 聯合金融機構與政策支持機構扶持小微,但難以自證資金用途(大型消費互聯網企業)

即便像美團這樣影響力足夠強的品牌,在伸手向銀行申請小微企業的“救命錢”時,同樣會遭遇信任危機。對於此類情況,問題的根源就在於

數據不夠透明,資金流向不明確,所有信息全被中心機構一家壟斷。

對此,解決方法與區塊鏈+公益慈善如出一轍,即通過區塊鏈公開透明的數據展示,明確扶持資金流向、貸款利率、最終壞賬率等,讓品牌方的聲明有據可依,讓公眾的疑慮有據可解,從而相信品牌方不是趁此特殊情況,發國難財。

類似方案:區塊鏈重塑慈善公信力,推動公益迴歸正軌

3. 主體信用不足,且週轉困難,自身難保(中小微企業)

對此,可以通過長期使用區塊鏈系統及物聯網方案,時刻同步共享必要數據至金融機構,憑藉真實數據的積累,當出現特殊情況時,可以讓金融機構有據可依,從而獲得足量授信額度。例如在這次的疫情風波中,部分重現金流的地方企業就是因為平時不需要借貸,沒有與金融機構形成長期的借貸關係;同時又難以在一時之間提供多維度真實可信的數據,於是難以獲得授信,最終只得因現金流斷裂而選擇解散。

4. 現金流充沛,足以幫扶供應鏈,可風控能力有待優化(傳統產業龍頭)

該類型項下,最具代表性的是各行業的產業龍頭企業。自身現金流充裕,但過往科技能力較弱,未構建產業金融端的風控模型,也無數據可依。

此種背景下,產業龍頭可以依託其在供應鏈條上的核心地位,串聯上下游企業,形成上下游交易數據的閉環,構建符合自身產業特性的風控模型。而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賬本共享的特性彷彿天然為這類多方參與的交易結構而生,大大強化了數據的可信度以及執行效率。另外,傳統金融機構的風控模式長久以來較為單一、固化,大部分只圍繞核心企業放款。有了產業風控模型,將補足金融機構的原有短板,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金融機構願意參與進來。

瞭解更多區塊鏈行業案例或合作,可以免費在玳鴿區塊鏈官網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