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兩個月沒有一款新遊戲,國行NS主機路在何方?

騰訊Nintendo Switch官博已經消失了一整月,這就像一盆涼水澆息了玩家們的一腔熱情,發售時承諾的《馬車8》《馬里奧:奧德賽》沒有兌現,國行商店裡仍然只有《新超級馬里歐兄弟U》一根獨苗,沒有解釋,也沒有道歉。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刻意,官方曾經的發售微博下評論正正好好的是315條。

兩個月沒有一款新遊戲,國行NS主機路在何方?

玩家們確確實實投訴了315。

315消費保在2月26號接到王先生的投訴,稱京東商城售賣國行NS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消費。這條投訴如今被置頂,得到了數千人的點贊支持。

兩個月沒有一款新遊戲,國行NS主機路在何方?

曾經讓無數玩家為之一振的國行NS主機,現在處境已經非常尷尬。

國行NS

在騰訊宣佈與任天堂合作要把Switch引入國內時,當時所有媒體朋友以及大量核心玩家都有著非常熱切的期待。

國行NS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更多的購買渠道、更好的網絡質量和本地化服務、更全面的遊戲中文化以及規範的保修服務等等,對於國內主機遊戲產業來說,這是一大促進;對於國內主機玩家來說,我們終於可以不用再去買港版、日版的水貨,可以和全球玩家一樣,光明正大的第一時間享受到最新的遊戲。

兩個月沒有一款新遊戲,國行NS主機路在何方?

以上是想象中的國行NS。

現實的國行NS呢?嚴厲的鎖區,目前的國行NS只支持微信登陸,只能進入國行eShop商店,只有一款遊戲,無法跨區無法聯機,無法購買DLC。

當然,國行NS可以插國外的遊戲卡帶,也能更新到最新的補丁,但如此一來,國行除了有規範的保修之外,和水貨一比幾乎沒有競爭力。

在這裡,我不想就國行NS主機現狀對任天堂和騰訊任何一方做出批評,我相信他們雙方比任何人都想把這件事做成,做好。

任天堂目前遇到了發展瓶頸,需要中國市場來打開新的藍海,而騰訊手遊、端遊業務也摸到了天花板,日漸繁榮的主機市場是最好的投資,做好了只有雙贏,不需要陰謀論。

但我此刻想借著此前進入中國的幾款國行主機來分析,國行NS未來路在何方?

神遊機

任天堂對中國市場一直略有忌憚,他們願意藉著NS再度走進中國市場其實是一種驚喜。

而這種忌憚,就來源曾經神遊系列機的失敗。

2002年,和任天堂有長達十幾年的合作關係的顏維群看中了中國巨大的遊戲市場潛力,他深知任天堂遊戲的魅力,也堅信任天堂能夠在中國市場發揚光大。顏維群於2003年正式創建神遊科技(iQue),與任天堂聯合發佈公告,宣佈推出“神遊機”(iQue Player),這臺主機以當時任天堂上一代主機N64為原型,重新設計把手柄與主機集成在一起,造就了這麼一款中國獨佔的特供版N64。

兩個月沒有一款新遊戲,國行NS主機路在何方?

作為中國大陸游戲行業的首次試水,神遊機面臨著非常多的問題,物流不發達、盜版猖獗、收入水平低等等。

所以神遊科技謹慎的選用了已經落後了最新NGC整整一個世代的N64,售價為498元。

在防盜版上,神遊機也做到了極致,每臺主機都有專有數字簽名,採用官方燒錄的形式出售遊戲,玩家想下載遊戲,必須購買神遊票去官方網點下載或者把神遊卡寄回神遊總部,從根源上杜絕了盜版的可能。

兩個月沒有一款新遊戲,國行NS主機路在何方?

每張神遊票48元

神遊機是任天堂進入中國市場的一次實驗,如果可行,這條“主機中國特色化”的道路將會一直走下去。

不過,神遊機並不成功,由於水貨和盜版的存在,讓這臺落後且不能玩盜版的神遊機極度缺乏性價比,再加上當時網絡遊戲的興起,更是讓買個遊戲都無比麻煩的神遊機無人問津。

神遊機總銷量僅為8000至12000臺之間,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賣給了其他低收入國家。

神遊機失敗了,但神遊科技此後的新產品——小神遊成功了。

小神遊就是中國版的GBA與GBA SP,除了銘牌從Nintendo換成了iQue之外,其他構造和海外版沒有絲毫差別。

兩個月沒有一款新遊戲,國行NS主機路在何方?

而小神遊的成功也十分諷刺,因為小神遊沒有鎖區和防盜版,玩家可以隨意運行盜版卡帶和海外遊戲,價格也和GBA水貨相差無幾,同時還保證了不是翻譯機以及正規售後,這是行貨第一次把水貨碾壓的毫無性價比。

小神遊發售的2005年,神遊科技營業額首次破億,主機銷量高達20萬臺。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能盜版才能是當時中國玩家的剛需。

因為同樣的原因,此後NDS、NDS lite神遊版銷量突破了30萬臺,讓神遊科技達到了巔峰,所有神遊版主機的發售時間都非常接近海外發售時間,幾乎做到了“全球同步”。

然而這時候你會發現,神遊科技儼然成了一個硬件提供商,僅僅依靠硬件賺錢,遊戲呢?

國行主機的一大優勢應該是正版中文遊戲,這也是神遊科技最開始的目標,但結果卻十分慘淡。

神遊科技自2003年到2006年一共只發行了14款簡體中文遊戲,相對於他們原本數百款遊戲的承諾,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發不出遊戲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審核,神遊科技原計劃每個月發行一款遊戲,但他們發現遊戲本地化完成後光是送審就要三個月,如果有修改意見,再送審又要一兩月。

如此一來,半年上線一款遊戲都算快的。

第二個原因呢?就是盜版,官方辛苦發行的簡體中文遊戲一旦上市就會被立刻破解,然後盜版充斥市場,官方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甚至還要搭上高昂的遊戲發行成本。

兩個月沒有一款新遊戲,國行NS主機路在何方?

國內玩家的童年回憶幾乎全是盜版

神遊因此中止了遊戲中文化的計劃,而日本廠商也因此對中國市場視如蛇蠍,《精靈寶可夢》的開發商更是明確表示絕不會和神遊去合作推出任何產品。

盜版支撐了硬件的銷量,但把更有價值的市場抹殺掉了。

2004年小神遊GBA首發的中文版《瓦力歐尋寶記》《超級馬力歐2》上市數天便被破解,這也成為了神遊最後發行的兩款中文遊戲。

此後,神遊版Wii再度因為政策胎死腹中,神遊國行主機的故事就到此為止。

索尼PS

在任天堂打算進入中國市場的2002年,索尼總裁也急忙披露將在中國大陸發售PS2,這樣一款重量級的主機推出國行,討論同樣是空前的。

兩個月沒有一款新遊戲,國行NS主機路在何方?

大陸特供主機PS2-50009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國行PS2和初代神遊機一樣,是一款讓人絲毫提不起興趣的產品。

一是鎖區,玩家玩不了任何海外遊戲,甚至連海外的遊戲光盤都讀取不了;另一方面,國行PS2的售價比水貨要貴的多,正版遊戲價格高達168元一張,並且也沒有幾個正版中文遊戲。

這種一無是處的情況下,PS2雖隆重推出,但草草收場。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的國行PS2雖然失敗,但國行PS4卻非常成功。到了今天,如果你去社區問資深玩家現在買PS4是買國行還是港版,絕對是清一色回答國行。

原因很簡單,自PS4國行主機更新為6.20版本之後,索尼留了官方的解鎖後門,只要在特定界面同時按住手柄的L2+R2+十字鍵右鍵+三角鍵10秒鐘後就可以解除鎖區。

兩個月沒有一款新遊戲,國行NS主機路在何方?

解鎖後,國行主機可以選擇香港或其他任何地區,在功能上已經和水貨沒有任何區別,但額外還多了保修政策,所以國行成了當下購買PS4的首選。

但問題來了,國行PS4的成功依然只是硬件上的成功,而不是遊戲上的成功。國行PS商店裡,仍然沒有任何流行大作,只有寥寥一些還不錯的獨立遊戲,其情況和當年的小神遊沒有多大區別,只不過當年的小神遊盜版問題嚴重,現在的PS4盜版現象幾乎沒有罷了。

同理還有國行Xbox,其情況也和國行PS4相差無幾,在官方給瞭解鎖後門後,國行Xbox同樣成了最具性價比的主機。

我們一直心心念唸的本地化運營、本地化網絡、更多中文遊戲等終究只是泡影,數代國行主機推出,目前最好的情況也只是在保修的情況下不鎖區,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中國玩家是不缺遊戲玩的,哪怕是神遊機年代,國內玩家也可以隨意買到水貨,玩到最新大作。

真正對中國玩家有價值的,是同步發行的簡中大作,是全球同步的國行商店。

結語

以史為鑑,騰訊的國行NS未來之路已然有了參照。

也許依然是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官方留下解鎖後門,國行NS成為性價比超越水貨的真香主機,但這一點應該不是騰訊希望看到的。

如果玩家仍然和國行PS4、Xbox一樣全部解鎖去外服買遊戲,騰訊作為NS中國發行商完全討不到好處,國行NS的意義也變得極為模糊。

我相信騰訊此前是有信心把海外的優質大作一一中文化並帶到國內市場的,這才是騰訊代理NS的意義所在。

至於為什麼如今國行NS形勢變得微妙,也許是因為目前國內對海外遊戲的引入政策一直處於搖擺狀態,才導致騰訊的言行難以合一。

這一點從當初《怪物獵人:世界》登陸WeGame事件也能反映個大概,騰訊大肆宣傳怪獵時應該是得到了支持,只不過遊戲上線後又被反對的政策打壓下去,只能下架收場,這裡只是猜測,不便細談。

還有更多的猜測,但都沒有意義了。歷史告訴我們,國行主機的最大對手永遠只是對應的水貨主機,只有國行價值大於水貨,國行主機才能走得下去,但願騰訊能找到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