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男人退休後找老伴,還需要愛情嗎?還是隻要合得來、互相陪伴就可以呢?

曇花悠夢Y


男人退休後找老伴是需要愛情還是隻要合得來,互相陪伴就可以?這個問題我想還是需要愛情的。

男人退休後年紀並不很大,有的可能也就60多。既然是老伴,就是自己既要喜歡,也能合得來的那種。不然只需要能合得來,互相陪伴的話,找個保姆就可以的。

不管多大年紀,每個人對愛情都是有追求的。生活不只是吃吃喝喝睡睡那麼單調,需要有共同的愛好,一致的價值觀,思想和生活的統一,最重要是相互欣賞愛慕。不然退休後的生活會更加無聊難熬。

已經退休的人,沒有了工作的壓力和羈絆,正是享受人生的時候,沒有愛情的婚姻如同嚼蠟,沒有精神的生活有什麼意義?人生苦短,都到了下半場,來日不多,不好好的抓住這稍瞬即逝的夕陽紅,人生豈不可惜?

所以我奉勸準備找老伴的所有退休老人,不要降低自己對婚姻的要求,能追求到愛情的婚姻儘量不要將就,麵包🍞我們不缺,詩和遠方等待心儀之人一起去追尋哦!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留言分享哦!





止水如雲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樣的,我說說我老爸找的兩個老伴,媽媽去世後,我們姊妹都贊成老爸再找老伴,因為他喜歡熱鬧,我們上班的做生意的時間少,希望有伴過得舒心些,第一位也是離異後男人去世,有兩個女兒都已成家,女人在城邊有套小單位房,處了半年開始討論結婚,老爸已六十幾了,朋友些都勸他不要辦證,住一起有個伴就行了,老爸聽不進,給女人三金買齊,新衣從內到外,再花了兩萬多把女人房子裝修好,那女人就跑大女兒那住起不回來了,那會兒零一二年,五萬元在縣城都可以買套大房子了,老爸去了那大女兒幾次,去那住都要交生活費,孫子直接跟女人喊魏老汗,一點教養也無,虧得女兒是民政部的幹部,老爸後來不再去,慢慢的不了了之,最後離了,中間又找了N多個,隔半年又帶了一個回來,這女的嘴巴會說,給人感覺像跑江湖的,我爸又被迷暈了,這次我們堅決不準辦結婚證,我爸偷偷把戶口薄拿去辦證,老妹後來就讓他們住綿陽老妹的房子,中間就不說了,老爸一個月三千多退休工資,雞蛋肉,土雞,老妹每次給他們買起,衣服些我們買,還給那女人也買,到最後我爸找我們借錢,說看病的錢都沒有,老爸身體一直很好,還有醫保,中間做七十大壽把親戚朋友請了,送的禮全給了他們收,第二年那女人說她也要做生,讓我們請客,直接回絕了,當我們全是傻子,最後是一文不名的老爸又離了,連醫保裡的錢都被用完了,老爸已七十好幾了,勸他不要找了,可他又開始相親了,因為和老妹住一起的,老妹直接放話,再找不準帶回來,在外租房住,頭段時間老妹打電話告訴我,又找了一個,要求老爸負責生活,再每個月拿一千五零用,我妹直接問老爸你養得起嗎,老爸不開口。一聲長嘆,這何時才絕了找老伴的念頭!


一夢三十載


男人退休後找老伴,還需要愛情嗎?還是隻要合得來的,互相陪伴就可以呢?

男人退休後找老伴的實質,就是找愛情。需要愛情是必須的是第一位的。

找伴首先需要的是愛情。其次,才是在需要愛情的心理狀態下,去尋找合得來的相互陪伴,共度幸福晚年。

愛情是人的本性,是人類生活的主旋律,是不分年齡的。找伴就是找愛情。

蘇東坡調侃他的好友,張先對老人愛情曾有這樣的名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可見八十歲的一樹梨花還壓海棠,還需要愛情的雨露滋潤。何況你剛退休?你找伴的初心就是找愛情。

一提到愛情和婚姻,在人們的觀念裡,似乎屬於年輕人的專利。可事實上,誰都有愛和被愛的權力。這個權力是沒有年齡界限的。男女的愛和被愛,是人牲的規律,男女相愛就是幸福。哪一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老年人也不例外。

看到過婚姻和心理學專家的一份調查:從心理學上看,男性八十六歲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性需求。…無論老年離異和喪偶,他們都不願意過弧獨無聊“出門一把鎖,回屋一盞燈”的,心靈上受煎熬的日子。都在渴望找一個相互有愛,知冷知熱的伴侶,走完最後的人生路……還說:老年人再婚,是一一件利國,利民,利己的大好事。再婚後,老年人心情舒暢。有六大好處:①,有利於減輕子女的精神負擔,擺脫了老人失偶後的悲痛;②,有利於安度晚年;③,疾病少,有利於延年益壽;④,有利於生命安全;⑤,有利於有人陪伴度日;⑥,有利於國家對弧老者的負擔……而相對於那些一直弧獨生活的老人,則心情壓抑,鬱鬱寡歡,發病率與死亡率遠高於同齡人37,2%。

因此說,男人退休後找老伴,首先滿足的是愛情的需要。其次才是在找愛情的意願下,去尋覓和自已合得來的伴侶。雙方有了愛情,才能合得來聊在一起,才能相互為伴,相依相惜。若沒有愛的感情做基礎,相互無緣不得見,話不投機半句多,何以為伴?何以共度?沒有愛情為前提,就沒有合得來的,更談不上相互陪伴。

主題詞:

退休後找伴就是找愛情。

有了愛情在才能合得來。

能合得來才能相伴共度。


高天興1


如果說是在退休後那就是邁入了中老年人的隊伍了,人生進入了後半段。人生苦短,珍愛生命享受生活是每個人的權利。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這個年齡段失去伴侶會比年輕人更孤單更需要身邊有人陪伴,因為年輕的時候身邊有孩子有父母家人不會覺得寂寞和失落。到了中晚年孩子都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小家,父母親也基本離世,只剩孤單寂寞的自己一個人,因此中老年人對另一半的需要應該是真實和強烈的。對追求愛情和中意的標準和年輕人一樣有要求,且難度指數不比年輕人低,因為半路夫妻並不好湊合,再加上各種干擾因素太多,比如對方的身體健康狀況問題,日後的財產分割問題,與孩子們的相處問題等等,這些諸多問題讓多少本就不好湊合的半路夫妻半路打了退堂鼓,寧可埋葬內心渴望斷送後半段的人生一個人孤老到死,也不願嘗試開啟另一段人生或者給兒女添麻煩。真心希望所有落單的中老年人能夠勇敢樂觀地面對人生,幸福地度過晚年!





紅姨說


有很多人可能會說,五十多歲了,一隻腳都踏進棺材了,還找什麼老伴?這句話我也極其不贊同,五十多歲的人也會寂寞,也需要陪伴。往往這個年齡的人,孩子都大了,在外闖蕩事業,有幾個在家陪伴父母的?他們有自己的小家庭,精力也有限,他們給予父母的最多不過是生活上的衣食無憂,那他們心理上的孤單和心酸呢?人不僅需要物質上的滿足,更多的還是需要心理上的滿足,不論多大年齡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需求。

五十多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今後的二三十年裡,孤單終老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與其麻煩兒女,還不如一個老伴來的實在。

當然選擇老伴的時候不要過於輕率,老伴老伴就是找一個老來伴,你沒有那麼精力去試探哪一個是你的老來伴,所以找一個踏實可以過日子的人。

放下思想負擔,跟著自己的心意走,愛情不分年齡,重新找一個老伴,度完餘生。


春衫君


這個提問貌似兩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問題:老年再婚。

其實老年再婚也很難。當今中國社會,無論什麼年齡的女人,把婚姻當作改善生活的砝碼,單一的經濟條件足以阻礙半數的婚姻成為現實。

作為老年男人不但要有雄厚的實力,負擔起兩人全部生活費用,可能同時還得負擔起女方的兒女家庭。

經濟還只是婚姻的必要條件之一。

如果各方面都很優秀的男人,也很難再委屈求全,讓自已的晚年生活暗淡無光。

女人找伴永遠都是向上。女人都信奉寧缺勿濫的信條。

看看民政部公佈結婚率和離婚率就知道找伴是多麼的困難!

找起來你就會發現,哪種老伴對你的要求都是一樣。男人願意湊合,女人還不願意呢!


情感訴說人生感悟


老來伴,老來伴!年輕時候是夫妻,老來就是生活伴侶!我認為老年人找另一半,只要彼此不互相厭惡,兩個人只要性格合得來,生活上彼此照顧,互相陪伴,就是最幸福的事兒了!再轟轟烈烈的愛情最終也要歸於平淡,最後也只剩下彼此的陪伴和相依!張學良和趙一荻的愛情,最後也是歸於平淡生活中日復一日的相互陪伴而已!宋美齡和蔣介石政治婚姻雖然最後也似乎產生了生死相依的愛情,但是老年之後也只是老來伴了!


懂你281891125


合得來、能相守就是愛。

黃昏戀,不能用年輕人的熱戀來衡量。

年輕人愛的轟轟烈烈,戀的依依不捨。一旦步入中老年後,更多的需要是相依相伴、攜手餘生。黃昏戀,愛的低調、穩重、實在。

生活在一起,能合得來、守得住正是內心深處的一份摯愛在支撐。




小溪淡如水


肯定需要,越是上了年齡更需要愛情,來滋潤老年空巢的心理,既需要愛情,也需要合得來,互相陪伴。






彩霞2816328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