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獲取報告請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

一、掃地機器人:智能清潔新星

1.1 “高頻清潔”需求旺盛,掃地機未來空間可期

掃地機器人高頻清潔特性有效迎合城市人群的快節奏生活。部分城市人群生活節奏快、 工作壓力大,對日常清潔力不從心;有一定經濟能力,但是難以長期承擔家政費用,因 此掃地機器人所提供的高頻、自動化和智能化清潔功能恰到好處地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對於每一個家庭而言日常清潔都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技術升級的掃地機器人已經能夠較 好地完成高頻自動清掃以及清掃房屋死角的任務,相較於吸塵器,掃地機器人能夠做到 遠程控制、自動完成清掃,真正地把人們從繁瑣的掃地清潔勞動裡解放出來。

我們認為在未來消費不斷升級的背景下,隨著掃地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功能的完善以及 價格的下降,掃地機器人將會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增長趨勢以及空間。伴隨人工智能技術 的快速發展,服務機器人在形態和技術上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未來將成為智能家居生活 的重要組成部分。掃地機器人由最初的隨機式發展到局部規劃式再到現在的全局規劃式, 主流品牌的主流產品在清潔、導航、續航和操作便捷性方面已經發展到較成熟水平,其 所帶來的生活便利正在改變人們心中“笨拙”、“不好用”的固有印象。雖然掃地機器人 還存在較為明顯的缺陷,但是已經完全進入了“能用”的階段,並且在一步步向“好用” 階段靠近。

1.2 掃地機主流產品突破“能用”瓶頸,向“好用”階段進發

以 SLAM(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為核心的全局規劃類產品已將實用性大幅提升, 正向“好用”階段邁進。產品和技術的持續升級給用戶帶來了較好的使用體驗,以科沃 斯主流產品地寶 DN55 為例,該產品已經在 2300-2500 元售價範圍實現以下功能:

1、基於浮動式滾刷、雙邊毛刷和大吸力電機的高效掃地吸塵功能。浮動式滾刷採用了橡膠和軟毛一體化的複合材質,可針對性地清潔瓷磚、地板縫隙,可深入清掃 4mm 的 隱藏灰塵。雙邊刷的應用則使塵埃雙向聚攏不易打飛,同時也增大了單次清掃的面積。

2、全局規劃導航保障自動化、智能化清潔。基於 LDS(激光) SLAM 技術的全屋建 圖功能,並在此技術之上實現了設置虛擬牆,識別房間,分屋清掃。智能化的清掃路徑 規劃,在提升掃地機器人自主控制能力和脫困能力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其清潔效率;手 機連接 APP,可在遠程啟動、預約或調節清掃模式,真正實現了高頻自動清潔。

3、續航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該產品配備了 2600mAh 的電池和 600ml 容量塵盒,完全 滿足中小戶型家庭單次清掃需求。對於更大面積的清掃,掃地機器人能記憶環境地圖並 且區分已清掃區域和未清掃區域,在自動回充完成後,繼續打掃剩餘區域。

4、可選拖地功能,實現掃拖一體完美融合。配備 240ml 水箱,可滿足最多 140 分鐘拖 地所需;水量調節功能保證拖後能迅速風乾不留水漬,且避免了過度滲水損傷地板。(目 前部分商家還推出了專用清潔劑以提高拖地清潔效果。)

從掃地機器人的整體使用效果來看,前幾代產品所被詬病的問題已經基本被解決,並且 產品技術還在不斷革新,用戶滿意度也將逐步提高。我們認為,目前掃地機器人所具有 的清潔能力、導航能力、續航能力和交互能力已經能基本滿足家庭日常清掃的需求。

二、技術路線梳理與展望:能用→實用,期待“好用”

2.1 隨機碰撞時代留下“不實用”印象

無規劃、隨機式時代的產品因為技術不成熟而反應慢、容易困住、效率低下,且價格高 昂,給消費者留下了“不實用、不好用”的印象。早在 1996 年瑞典著名電器廠商伊萊 克斯(Electrolux)就研製出了全球第一款量產的掃地機器人“伊萊克斯三葉蟲” (Electrolux Trilobite),但是由於該產品的反應速度、運算速度和前進速度都很慢,導 致清掃效率低下,並且不合理的厚度設計也導致它無法進入多數傢俱底部清掃,最終未 能上市。英國戴森公司(Dyson)也於 2001 年推出了名為“DC06”的掃地機器人,這 款機器人搭載了超過 70 個傳感器、兩臺機載計算機,過於笨重的身材和 3000 美元的 高昂定價也讓它未能成功上市。第一款量產量銷的掃地機器人由 iRobot 公司於 2002 年推出上市,隨後一段時間內多家公司相繼推出了自家新品,從而帶起了第一波浪潮。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早期的機器人都採用隨機式清掃路線,通過超聲波和陀螺儀對房間內的物品進行定位, 除了“伊萊克斯三葉蟲”採用超聲波導航技術避開所有障礙物的行進方式外,其餘產品 均採用隨機碰撞的方式行進。早期掃地機器人的行進設計使得清掃路徑沒有規劃,造成 清掃區域分佈不均勻。

從 2004 至 2009 年,產品創新基本陷入停滯,行業迅速冷卻。從 2002 年 iRobot 推出 第一代掃地機器人到掃地機器人出貨量突破 100 萬臺,整整用了 8 年。在此期間,掃 地機器人的產品體驗始終無法達到大部分消費者的要求,創新遇到技術瓶頸,產品也銷 聲匿跡。

2.2 全局規劃產品橫空出世,產品邁入“能用”階段

全局規劃產品的出現將掃地機器人的實用性能和用戶體驗提升到新高度。2010 年,在 經歷了數年行業瓶頸期之後,具有激光導航全局規劃功能的 Neato XV-11 出現,這款產 品將激光雷達和 SLAM(同時定位與建圖)技術應用在了家用掃地機器人上,大幅提升 清潔效果,用戶體驗大為改觀。同年,三星公司也推出了新款掃地機器人“Navibot”, 這也是首款基於視覺導航技術(vSLAM)的全局規劃產品。在此之後,諸多廠商加入 掃地機陣營,產品快速迭代成熟,在激光導航和視覺導航兩種全局規劃路徑上出現了多 款代表性產品。此類全局規劃方式能讓機器人隨時指導自己所處的位置並可以設定路徑, 因此不會重複清掃同一區域,清掃全部空間所需要的總路程要短得多。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SLAM 和 AI 算法的發展應用讓掃地機器人變“聰明”。全局規劃類產品的突破創新在於 採用了 360°激光掃描儀或攝像頭為環境信息採集器。然後將其所採集到的數據傳輸到 機載芯片進行決策分析,此時 SLAM 算法負責確定機器人所在位置和環境地圖進行構 建,AI 算法綜合處理已知信息規劃出最優清掃路徑並指導執行元件完成指令。在算力 充足的情況下,掃地機器人對於在行進過程中的突發情況也能執行恰當的應對措施。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相較於隨機式產品,路徑規劃對於掃地機器人的清潔效果和效率提升顯著。隨機式產品 在清掃時會有很多重複清掃或漏掃的區域,隨機碰撞的方式讓其完成單次清掃的時間大 大增加。現在主流掃地機器人多采用“弓”字型清掃模式,能較好地對清掃面積進行全 覆蓋規劃。規劃式的行進方式也很好地規避了障礙物,讓掃地機器人不再四處亂撞,一 改“笨拙”形象。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2.3 掃地機器人綜合能力達“實用”標準

經過數次技術迭代創新,現在的掃地機器人較 2010 年的初代全局規劃產品在很多方面 也取得了進步。掃地機器人發展至今,許多被詬病的“槽點”已經被很好地解決,四項 基本功能得到較大提升(清潔能力、導航能力、續航能力和交互能力),其中清潔能力 和續航能力用戶滿意度最高。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清潔能力可以滿足日常清潔需求。

1、 電機的更新換代使得掃地機器人的風機吸力更加強勁同時也將工作時的噪音大幅 降低,多數產品的吸力已經達到 1.5-2kPa,並且設定了多檔吸力模式以適應不同環 境。部分高端產品還具備地毯識別功能,當遇到地毯時自動調節吸力增強清潔效果。 採用新材料和浮動設計的滾刷可以更好地清潔縫隙中的灰塵,也具有較好的防止毛 發纏繞能力。

2、 部分高端機型配備了塵埃識別系統,能夠自主識別塵埃多少,對於“重災區”進行 反覆清潔。

3、 近年各家公司還新推出了拖地機器人或掃拖一體機,為機器人配備水箱和抹布來對 地面進行拖擦,高端機型還可自動識別地面材質而採取不同的拖地方式。科沃斯還 推出了掃地機器人專用的拖地清潔液來提升清潔效果。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基於激光 SLAM 或視覺 SLAM 的導航技術讓掃地機器人不再“迷路”。當前的中高端 掃地機器人普遍此用了 SLAM 算法的智能化導航來實現全局規劃,根據信號採集方式 的不同又可分為激光和視覺兩種模式。

1、 激光導航:主要使用激光雷達對周邊環境進行信息採集,然後交由機載 CPU 進行 計算處理構建環境地圖並選取最佳行進路線。

2、 視覺導航:使用廣角攝像頭進行圖像採集,通過較為複雜的 AI 算法和 SLAM 算法 處理生成地圖信息來指導掃地機器人工作。

用戶可通過智能終端在其所構建的地圖上進行分區清掃和虛擬牆的設置,以實現高效精 準的定點清潔。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續航能力基本滿足中小戶型用戶單次清掃需求,更大空間清掃由斷點續掃功能保障。

1、 目前的大部分產品電池容量已經達到 2000mAh 以上,標準模式下的單次清掃時長 也達到了 1.5 小時。根據生產企業所提供的數據來看,多數掃地機器人的單次清掃 面積可以達到 70-90 平方米,少數機型可以到達 110 平方米。

2、 規劃類產品基本都具備斷點續掃功能,掃地機器人在工作至低電量狀態時會自動回 到充電樁進行充電,充電完成後再繼續從未清掃完的點進行清掃。iRobot 公司為了 防止塵盒未及時清理影響清潔效果的情況出現,為其高端產品 iRobot i7 配備了專 用的自動集塵充電插座,可以自行清理塵盒,用戶只用數週對集塵器清理一次。

遠程交互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基本全員配備遠程操控系統。大部分掃地機器人都已經可 以通過互聯網與智能終端鏈接,以完成掃地機器人的遠程操控(開關機和預約清掃等), 一些中高端產品還可通過智能音箱實現語音控制。

2.4 產品尚未到達“好用”階段

1、主流產品 2kPa 的吸力與對標產品吸塵器相比差距明顯,清潔細節還有提升空間。 現有主流產品的清潔能力已經較為出色,但是現在的掃地機器人吸力普遍為2kPa左右, 與同類產品吸塵器 20kPa 的吸力相比就顯得相形見絀。掃地機器人的供能方式較大程 度限定了其風機吸力的提升,未來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或容量的提升,掃地機器人的清潔 能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據線上消費者的評價反饋來看,掃地功能得到較高認可,但 是拖地功能頻頻出現問題。由於多數機型採用滲透的方式將水注入拖布,為了達到控制 水量的效果不能對拖布加壓,所以清潔效果有限。目前主要還是進行清水擦拖,對於有 色汙漬或油汙等清潔效果不佳。

2、激光導航和視覺導航各有優劣,兩種技術的融合或成為未來發展方向。

激光 SLAM 導航(LDS SLAM):使用激光雷達進行導航,技術發展已經較為成熟,導 航精度較高。但是激光雷達的製造成本相對較高,並且凸起的雷達傳感器會導致掃地機器人機身較厚不易進入傢俱底部清掃。激光雷達能識別出障礙物所在位置和距離,但是 不能判斷障礙物類型。

視覺 SLAM 導航(v-SLAM):使用攝像頭為導航信息採集器,成本低廉,所採集的信 息也更為豐富,未來隨著芯片算力和算法的提升,可能會開拓出更多功能。應用於掃地 機器人時也有較為明顯的缺點:運算量較大,對芯片性能要求較高,間接增加了成本; 單目攝像頭對於景深判斷容易出現誤差;弱光環境下導航能力會受到影響。

此外以上兩種導航模式的信息採集器均位於掃地機器人頂部,導致所採集信息範圍有限, 所以掃地機器人對於近處或低於自身高度的障礙物識別能力較弱。例如,掃地機器人無 法識別地上的電線等,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導致機身被線體纏繞。而且對於近處的障礙, 多數機型採用的是試探性碰撞的方式,此模式下房間內易碎物品的安全性難以保證。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以上兩種導航模式均存在較為明顯的優劣勢,未來技術的革新不僅能提高他們各自的性 能,也讓兩者的融合成為可能。目前已經有掃地機器人公司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科沃 斯所生產的“DG70”產品使用了激光 SLAM 導航技術,同時也加裝了攝像頭通過其自 主開發的“AIVI”視覺識別技術來輔助識別周邊環境。小米最近也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米 家機器人 1s”,該產品也使用了激光 SLAM 和視覺 SLAM 融合導航。

3、 交互體系融合性還有待提高,操控功能也較為簡單。現在的主流掃地機器人大多數 都可以用專屬 APP 通過手機進行控制,部分機型可以通過對應型號的智能音響實 現語音控制,但是所能進行的操作多為開關機和預約清掃等較為簡單的操作。未來 5G 時代所帶來的物聯技術也許讓這個方面得到顯著提升,以達到直接語音操控和更為豐富的功能。

4、 各類小問題層出不窮,產品穩定性還有待提高。根據線上銷售的差評記錄來看,用 戶反應的主要問題有: a、導航功能有時會失靈導致掃地機器人失去控制原地轉圈; b、掃地機器人爬坡能力較差,會在較高的門檻卡住;c、對於窗簾等“軟牆體”的 識別能力較差,導致窗簾後的部分區域漏掃;d、處於狹窄地形時的判斷力較弱, 脫困能力還有待提高。

整體而言,掃地機器人現在已經完全進入“可用”階段,其所帶來的高頻自動化清潔能 夠替代一部分人工清潔,也基本解決了目標客戶的基本需求。但是現階段的產品較大提 升空間,距離理想化“好用”階段還有距離。

三、市場掃描:行業潛力可期,機遇與挑戰並存

3.1 行業市場空間廣闊

自 2010 年全局規劃類掃地機器人發售以來,其銷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狀態,但是相較 於國內龐大的人口基數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還非常低,並且消費者多居住在沿海地區, 未來內陸市場的開拓空間較大。2013-2018 年我國掃地機器人銷售量、額雙升,且維持 高速增長, 6 年內實現翻倍式發展。2018 年我國掃地機器人市場總銷售量為 577 萬臺, 總銷售額 86.6 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 54.6%。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據全球市場研究諮詢公司 MarketsandMarkets 2018 年 1 月預測,清潔機器人市場將從 2018 年的 20.9 億美元增長到 2023 年的 43.4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 16.21%。 MarketsandMarkets 分析稱,這一增長主要受家用電器自動化的滲透、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安全問題增加等因素推動。目前中國市場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仍然較低:沿海城市 滲透率只有 5%,而內地城市僅為 0.4%。存量約 1500 萬臺,按照 2.5 億戶城鎮家庭計 算,滲透率約 6%。從國內滲透率的角度來看,對比歐美國家約 16%的滲透率,國內市 場提升空間巨大。在未來的發展中,由於國內市場空間大、產品迭代快,尤其是在算法、 軟件方面,國內產品的性能進化步伐上有望能夠比海外公司更快。人工智能技術將推動 掃地機器人由可選消費品向必選消費品逐步轉換,掃地機器人同時會繼續與大數據、3D 物體識別、語音語義識別、人臉識別等進行深度融合。家庭服務機器人未來有望成為繼 電腦、手機之後的新一代智能終端,即家庭智能終端的入口,通過家電互聯、遠程控制 等技術實現家庭物聯網,形成“智能家居-機器人-住戶”的生態圈。

3.2 產品力的實質提升是破局關鍵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科沃斯和石頭科技在掃地機器人制造技術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優勢,其產品也處於行 業領先地位,但行業競爭格局尚未固化。根據中怡康的行業數據,科沃斯在掃地機器人 行業的市佔率遠遠領先,雖然在2018年有所下降至38.6%,但是依舊穩佔第一的位置, 這與其較為完善的產品矩陣有關(包括了激光導航、視覺導航和隨機式產品)。2016 年 才進入市場的石頭科技也不容小覷,起家於代工“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隨後發展出 自主品牌“小瓦機器人”,截至 2018 年底其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 23.7%,僅次於科沃 斯。目前市場規模還處於擴張階段,消費者心中的品牌意識還未完全樹立,並且各家產 品也未出現較為明顯的優劣。未來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高和用戶體驗更好的產品, 才能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雖然規劃式產品已經佔據市場主導,但是使用激光導航和視覺導航的產品市佔率還有待 提高。現在的掃地機器人雖然多數已經具備清掃路徑規劃的能力,但是低端機型仍然佔 據了市場主要份額。低端機型主要是指使用陀螺儀和紅外線進行導航的掃地機器人,它 們也能夠實現路徑規劃式清掃,但是並不能有效地識別障礙物,還是採取碰撞的方式進 行規避。由於缺少構建地圖的能力,諸如定點清掃和設置虛擬牆的功能將難以實現。採 用激光或視覺導航的產品在為用戶提高更好使用體驗的同時也為生產企業提供了更高 的毛利率。(注:陀螺儀和紅外導航也可以實現規劃式清掃,但是效果不佳。 )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掃地機器人國內市場銷售模式單一,產品曝光率嚴重不足。根據中怡康行業數據,2018 年線上銷售佔比高達 92%,線下市場基本還處於未開發狀態。線上模式銷量增長主要 依靠“網紅爆款”和“電商節”的消費刺激,體現出掃地機器人產品的常態化銷售嚴重 不足。我們線下調研發現產品銷售渠道十分匱乏,僅部分大型賣場有銷售掃地機器人。 而且線下賣場的產品不論是款式還是品牌都較少,部分展示機型也較為陳舊。各大公司 廣告營銷策略還未完善,消費者能瞭解和接觸到掃地機器人的機會較少,產品曝光率低。 如何有效拓展市場,提升產品認知度或將成為各大企業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的重要環節。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歐美市場的經驗只能作為國內掃地機器人發展的參考,未來的發展還需進一步探索。根 據測算目前掃地機器人在國內的滲透率還僅有 6%,對比歐美國家約 10%-15%的滲透 率還存在明顯差距,市場提升空間還相對較大。但是我們認為國內市場並不能完全對標歐美市場,國內外家庭在收入、家居環境和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對於掃地機 器人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掃地機器人在歐美國家的發展歷史相對較長,擁有一定的用戶 基礎,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掃地機器人產品在曝光率和接受程度上都更為領先。相對而言 國內市場的起步較晚,掃地機器人進入大眾視野也僅有幾年時間,相對較低的人均可支 配收入和固有的消費觀念使得國內消費者還是更多的採用手動清潔。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掃地機器人與吸塵器未來可能發展成為相互補充的關係。掃地機器人和吸塵器作為清潔 工具上有一定的相同點,但是在清潔屬性上存在本質區別。在清潔效果方面,掃地機器 人風機平均吸力約 2kPa,吸塵器則高達 20kPa,吸塵器的清潔效果遠遠高於掃地機器 人。吸塵器只能減少人工清潔始終無法替代人工清潔,掃地機器人所帶來的高頻自動清 潔屬性則可以解放人們的雙手。我們認為未來掃地機器人和吸塵器可能會發展成為相互 補充的關係,掃地機器人減輕清潔負擔,吸塵器完善清潔效果。

掃地機器人相關標的 1:科沃斯

4.1 公司概況

營業收入穩定增長,成功轉型服務機器人業務。公司成立於 1998 年,創業之初公司主 要收入來源是為海外企業代工吸塵器。2000 年公司開始進行掃地機器人的研發,歷經 多年最終於 2009 年推出地寶系列機器人,隨後又繼續推出了“沁寶-空氣淨化機器人”、 “窗寶-擦窗機器人”和“親寶-機器人管家”等不同品種不同功能的智能機器人。自 2013 年以來公司營業收入迅速增長,截至2018年末公司營業收入從19.45億元增長至56.94 億元,CAGR 高達 32.13%。同時公司也完成了由代工企業向自主研發型企業的轉變, 公司主要收入從清潔類小家電逐漸轉向擁有自主品牌的服務機器人業務,截至 2018 年 末服務機器人業務營收佔比已經達到 67.88%。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錢東奇,通過持有創領投資 100%的股份和創袖投資 99.99%的股份 持有科沃斯 58.5%的股份。David Cheng Qian 與錢東奇為父子關係,通過全資持有 Ever Group 和 Sky Sure 持有科沃斯股份的 17%。同時錢東奇與創袖投資出資份額 0.01%的 合夥人錢嵐是兄妹關係。錢東奇家族合計持有科沃斯股份的 75.5%,股權相對集中,有 利於公司未來戰略規劃的實施。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毛利率保持穩中向上態勢,公司戰略調整和行業景氣度較低情況下毛利率依舊穩健。 2013 年以來毛利率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且穩中有升,2018 年綜合毛利率達到 37.84%。 2019 年受累於行業低迷,同時公司主動進行戰略結構優化逐步停止收益較高的服務機 器人 ODM 業務而專注於自有品牌的服務機器人業務,2019 年 H1 毛利率略有下降。公司在保持營業收入穩步擴張的同時也保持了毛利率的穩定增長,其主要原因是高毛利率 的服務機器人業務對於綜合毛利率貢獻較大並且在近年內服務機器人業務快速擴張,營 收增長迅速。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行業龍頭地位穩定。從公司推出“地寶”系列以來就一直穩居國內市場市佔率第一,雖 然在 2018 年國內市場佔有率下降至 38.6%,但是公司 2019 年 H1 數據顯示國內市場 佔有率已經回升至 48%,行業龍頭地位依舊。

4.2 五大優勢助力公司發展

研發優勢,產品技術始終領先行業。在 2000 年,公司成立了一個獨立的研發團隊 HSR (Home Service Robot),開始了掃地機器人產品的研發,是國內最早涉足這一領域的 企業。為了提高掃地機器人的清潔效率,實現規劃式清掃,科沃斯研發了“Smart Move” 和“ Smart Navi”技術,兩項技術均處於國內掃地機器人領域的領先水平。在 AWE2018 上,科沃斯又發佈了“Smart Eye”技術,將視覺導航技術應用於掃地機器人,2019 年公司又繼續推出了搭載“AIVI”人工智能技術的 DG70 系列產品,成功將視覺輔助識 別技術應用於掃地機器人。

公司始終注重產品和技術研發,在研發費用上不斷加大投入,僅 2019 年上半年公司研 發投入就高達 1.25 億元,同比增長 38.86%,佔當期營業收入 5.15%。公司持續加大對 於機器視覺領域的全新傳感模組、軟件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投入,力爭讓掃地機器 人進入下一個性能突破性發展的時代。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除去機器人本體,科沃斯還前瞻性地構建並部署了面向 IoT 和機器人生態系統的科沃斯 雲計算平臺。雲平臺可以對機器人各類傳感器所採集到的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和挖掘, 結合部署在雲端的強大計算能力,為用戶提供遠程支持和性能優化,並作為平臺構建機 器人同其他設備之間的互聯。根據科沃斯 2019 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聯網 激活的科沃斯品牌掃地機器人超過 340 萬臺,較上年同期期末增長超過 100%,較報告 期初增長超過 30%,全部聯網機器人中約 68%通過科沃斯雲接入。

品牌優勢,行業龍頭地位穩定,銷售業績持續領跑。自公司推出“地寶”系列產品以來, 科沃斯品牌掃地機器人連續多年佔據國內掃地機器人銷售市佔率第一的位置。雖然在 2018 年國內市場佔有率下降至 38.6%,但是公司 2019 年 H1 數據顯示國內市場佔有率 已經回升至 48%,行業龍頭地位依舊。領先行業的製造工藝和技術賦予科沃斯品牌掃 地機器人強大的產品力和品牌力,公司也因此成為“2019 年 BrandZ™中國出海品牌 50 強”並榮膺“最卓越進步出海品牌”,同時,公司也是“最具價值中國品牌 100 強”, 進一步凸顯了科沃斯品牌價值及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科沃斯品牌掃地機器人連續多年在“雙 11”電商節中一直保持領跑地位,2019 年科沃斯雙 11 全天全渠道成交額突破 7.8 億,同比去年增長 12%,刷新自身雙 11 紀錄。據 官方平臺顯示,科沃斯機器人在天貓,京東,蘇寧三大平臺銷量達成“三冠王”,市佔 率分別高達 44%/58%/60%,引領家用服務機器人市場蓬勃發展;線上成績亮眼的同時, 科沃斯在線下也同步發力:雙 11 當日,科沃斯線下門店接待用戶超 50 萬,累計售出 2.6 萬臺機器人,線下成交額突破 5500 萬元。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全球佈局優勢,科沃斯是目前唯一在中國及海外主流市場通過品牌和零售運營實現全球 覆蓋的中國家用服務機器人企業。科沃斯最初依靠吸塵器代工業務起家,自成功推出“地 寶”系列掃地機器人以來,公司持續進行產業結構轉型,由清潔類小家電代工業務轉向 自有品牌服務機器人業務。經歷過業務調整帶來的短期低迷之後,科沃斯營業收入在近 年年保持較高增長,於 2018 年達到 28.95 億元。公司為完善國際市場佈局,成立了全 球電子網絡直銷中心,從立足歐洲市場到發展美國市場,再到激發亞太市場潛力,形成 多渠道市場競爭格局,助力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實現健康、完善的高效率運營。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成本控制優勢,公司具備多年的智能製造經驗,具有領先的成本控制能力。家用服務機 器人由於更新迭代迅速,且產品非標準化程度較高,擁有自主產能對公司靈活調整多品 類和多 SKU 的生產十分重要。公司通過產品單次批量調整,減少生產準備及效率爬坡 成本損失。同時,公司通過自動化提升生產效率及品質,有效控制人力成本及培訓成本 上升,降低品質損失成本。

經營團隊優勢,人才儲備充足、激勵制度合理。隨著近年來公司在全球家用服務機器人 市場的迅猛發展,公司吸引了大量各領域的優秀人才加盟,人才結構得以持續優化,團 隊年輕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程度持續提高。公司擁有近 800 人的研發團隊,涵蓋傳感技 術、結構、工程、算法、互聯網、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服務機器人研發的全部關鍵環節。 截至 2018 年底,公司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共計 2017 人。公司為提高員工積極性 於 2019 年 8 月公佈了股權激勵計劃,激勵對象主要為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核心骨 幹人員共計 298 人,預計授予股票 617.76 萬股,佔總股本比例 0.96%。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掃地機器人相關標的 2:石頭科技

5.1 公司概況

石頭科技(roborock,全稱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4 年 7 月, 是一家專注於家用智能清潔機器人及其他智能電器研發和生產的公司。公司旗下產品有 石頭掃地機器人、米家掃地機器人、米家手持吸塵器、小瓦掃地機器人。在全球激光導 航類掃地機器人領域,石頭科技出品的產品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目前總部設於北京, 在上海和深圳設有分公司,擁有光學實驗院、性能實驗室、環境實驗室、壽命實驗室等 全產業鏈研發基地。石頭科技的核心研發團隊由來自微軟、華為等科技企業的技術專家 組成。在人工智能、軟件算法、電子工程、機械結構設計與供應鏈管理等多個領域,石 頭科技擁有豐富的創新和實踐經驗。

石頭科技已於 2020 年 2 月 21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計劃募集資金 13.02 億元(實際扣除發行費用 1.5 億元(不含稅)後,募集資金淨額約 43.7 億元) , 主要用於新產品以及數據平臺的開發。新一代掃地機器人的開發有利於公司提升市場地 位,抓住行業告訴發展的紅利。商用清潔機器人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助於提升公司 的技術實力。數據平臺項目有助於在設備控制端提升用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 收集、彙總、分析用戶信息,在提升即有產品競爭力的同時,也有望基於平臺通過數據 挖掘分析家庭智能場景的潛在價值。

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為 5000 萬股。本次向社會公眾發行 1666.67 萬股普通股,佔 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為 25%。本次發行後公司實際控制人不發生變更,公開發行 前公司股權結構如下圖 26。

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盈利逐步兌現。近年石頭科技毛利率隨自有品牌結構改善逐年提升, 2016-2018 綜合毛利率從 19.21%提至 28.79%。從淨利率看,低費用小米模式貢獻高 淨利率,2018 年石頭科技淨利率 10%同比+4.1pct。自主品牌已佔半壁江山,小米依賴 度持續降低。公司成立 5 年高速發展,重點投入自主品牌,對小米依賴度逐年降低,2018 年收入規模破30億,同比+173%,利潤3.08億,同比+359%;其中米家品牌佔比47.8%, 同比+46%;而自主品牌佔比 48.5%,同比+1272%。自主品牌取代小米定製成這一階 段成長性的關鍵驅動力。

公司十分重視技術創新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對於研發的投入逐年增加。公司堅持 以市場為導向,從戰略高度適時對研發產品進行規劃及調整,使科技創新具有高度的戰 略性和方向性。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獲得 64 項專利,包括 7 項發明專利、45 項實用新型專利和 12 項外觀設計專利,獲批軟件著作權 4 項。同時公司注重研發團 隊建設,打造並不斷擴充由高學歷專業人才和細分領域行業專家組成的研發隊伍,設置 裝備、電池、架構等多個研發部門。公司還設有 AI 研究院、機電研究院、光電研究院 及十餘個實驗室,並通過校企聯合與多家高校開展研發項目合作。此外,公司曾獲“國 際 IF 設計大獎”、“臺灣金點獎”、“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等設計大獎。

5.2 攜手小米,發揮產業鏈優勢互利共贏

公司屬於小米參股企業,小米對公司參股不控股。公司與小米的合作符合慣常商業邏輯, 不存在利益輸送安排,公司在業務、機構、人員、資產、財務方面與小米均具有獨立性。 公司與小米簽署的相關合作協議並不禁止小米自行或通過第三方開展與公司相競爭的 業務,公司與小米之間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合作,對於小米定製產品,公司與小米在研 發、生產委外、產品銷售、二次分成比例等方面的合作模式與小米生態鏈其他主要企業 合作模式不存在重大差異;對於公司自有產品,公司自主負責整體開發、物料採購、生 產和銷售,並參考市場價格對外銷售。因此對於公司和小米可能存在競爭的業務,雙方 將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按照公平、合理的商業條件進行,交易價格將完全按照市場公 認的合理價格確認,不會損害公司及其股東的合法權益。

掃地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科技賦能,星火燎原

攜手小米起家,快速積累銷量與口碑。公司創立後,憑藉技術背景雄厚的創業團隊與小 米在品牌、渠道、供應鏈的全方位支持,迅速嶄露頭角,2016 年首款產品“米家智能 掃地機器人”一經推出便成熱銷爆款,初創期,公司憑藉高性價比的米家品牌定製產品, 快速積累銷量與口碑。採用小米模式使得公司迅速佔領市場,銷售規模快速增加,公司 在與小米合作的過程中,積累了生產、銷售、管理的經驗,且通過米家品牌產品的推廣、 銷售,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響力,這對公司 2017 年推出自有品牌後的經營有一定的 積極影響。

差異化產品定位,實現米家品牌與自有石頭品牌雙贏戰略。公司自 2017 年 9 月推出自 有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於 2018 年 4 月再度推出自有“小瓦”品牌,通過差 異化的定價和產品設計來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與“米家 1s 掃 地機器人”主打性價比,售價分別為 1699 元和 1899 元,據 2018 年 4 月中國消費者 協會披露的 20 款掃地機器人測試結果顯示,米家掃地機器人綜合清潔能力出眾,運行 可靠性/續航越障能力表現出同級別主流水準,性價比突出。“石頭”和“小瓦”分別針 對高端和低端需求,“石頭”系列產品均價約為 2000 元,主要採用激光導航系統,部 分機型搭載掃拖一體功能,而“小瓦”則是隨機式掃地機器人定價不足千元,僅滿足最 基本清潔需求。完整的產品矩陣和差異化的價格使得石頭科技的產品能快速佔領市場, 據中怡康統計,石頭科技 2018 年銷量市佔率已經躍居第二名,達到 23.7%。

公司背靠小米,利用其生態產業鏈在供應、銷售渠道、廣告宣傳上的優勢成功將產品推 向市場。同時採用輕資產運作模式,將產品生產加工外包給外部加工企業(簽署排他性 生產協議維持生產穩定),更好地集中優勢資源進行產品研發,希望以技術和成本優勢 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風險提示:產品研發進度低於預期、國內市場競爭加劇

獲取報告請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