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浅谈修谱中的编辑工作

修家谱是件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其中编辑工作是其核心,也是关键部分。那么如何做好编辑工作,我认为:

一、成立修谱编辑班子,班子一般有以下人员组成:主编1人,副主编3-4人,编辑3-4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担任编辑一般都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现在一般还要会电脑;同时要有无私奉献的、担当责任的精神;要有爱心,心术要正。担任主编的人素质要求更高:在古文、现代文学、民间习俗等方面要有一定的水平。可以说,主编是整个修谱的核心,他不仅要负责整个修谱编辑工作,还要对各位编辑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工。

二、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以保证修谱的顺利进行。如经费的筹措、收取人丁费的类型、标准,完成修谱大体时间等。

三、编辑人员要通读老谱。要仔细地阅读老谱,熟悉、研究老谱的格式、风格。要整理老谱内容,还要对本族的历史源流和各房头的世系有所了解。

四、设计合理的登记表,并对入户登记人员进行指导培训。

五、确定家谱的格式;收集、整理登记表;汇总文字、图片资料等。明朝以来家谱,内容丰富,编篡的格式不一,有苏体、欧体等,但一个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谱名

为明血统,防止乱宗,谱名一般包含籍贯,如《韶山毛氏族谱》,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南海九江朱氏家谱》等。我族宗谱二修谱名就是《鳌山吴氏宗谱》。

2、谱序

每次修谱都有一篇或若干篇谱序。谱序很重要,它几乎是一部家谱的象征和门面,它反映该次修谱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要保存以前的谱序。谱序撰写者一般是本族德高望重或学识渊博的人撰写。当然,能请到社会知名人士为本族家谱写谱序,那是整个家族莫大的荣耀。庐江鳌山吴氏二修家谱就是清末状元,被称为“状元实业家”张謇写的谱序。此序在众多宗谱谱序中,以墨迹刊刻者仅见张謇一人,可知张謇与吴长庆家族的深厚情谊。

3、凡例

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如民国开始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这次我族三修宗谱就明确规定,若一房只生一个独生女或两个女孩的,可以把其中一个或两个女孩入谱挂线。关于女孩在宗谱中挂线问题,我有专门文章详解,这里不在赘述。

4、遗像

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本族始祖、本族中历史名人等。鳌山吴氏在清末是江淮著族,出了以吴长庆为代表的一门人杰,如:吴廷香、吴长庆等,他们的遗像就可以刊载宗谱,以寄托哀思,供后人缅怀。

5、恩荣录

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诏书、勅书、赐字、赐匾等。二修《鳌山吴氏宗谱》中有一本专门刊载皇帝的诏书,这也是我族的骄傲与自豪,是无数先人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荣誉,这些都要在三修宗谱中保留。

6、姓氏源流

主要是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始祖、迁庐始祖、各房头家族迁徙经过等。吴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9位,旧百家姓排名第6位。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三个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吴王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我族尊吴太伯为始祖,尊吴金宝为迁庐始祖。

7、族规家法

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鳌山吴氏宗谱》家规家顺已收录《庐江家规家顺》一书,但这次三修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8、祠堂

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等,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我族祠堂原址庐江县乐桥镇大化村吴河湾村民组,在上世纪文革中被拆除。这次重修家乘后,下一步要重修祠堂,不少宗亲都极力支持,这是好事。

9、世系、世传

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这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世系是用图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世表有苏体、欧体形式,《鳌山吴氏宗谱》采用的是欧体形式,这次续谱经理事会研究,继续采用欧体形式制谱。

10、传记

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名人的主要事迹。二谱《鳌山吴氏宗谱》中名人传记占相当篇幅,这次三修时可适当增加一些近当代我族的名人传记。

11、族产

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12、契约

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鳌山吴氏宗谱》中有相当篇幅记载吴保初夫人黄裳按照吴保初的遗愿捐田地给祠堂,从县到省到部都有文献记载。

13、坟墓

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时“不忘祖先”,也便于寻根问祖。

14、艺文

收录族人著述、诗词、赞、跋等。

15、字辈、排行

记载族人世系人名辈分的排行用语。我族先祖自泾迁庐到如今已有500余年,历二十二世,一修时,族人尊金宝公为迁庐始祖,第二世到第十世辈分疑是延续泾县茂林吴氏辈分。一修主编吴廷香拟二十字:“盛之道良、长保世业、克笃前光、积善余庆、永迪吉康”作为我族第十一世起辈分,能延用至第三十代。

六、 编好所有内容,形成初稿、审稿、定稿。初稿一定要反馈到每个房头,要每个房头确认签字,所有信息准确无误,方可审稿。审稿一般是理事会召集相关人员对每个房头确认签字的初稿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即可定稿。

七、联系制谱服务商定价格,印刷宗谱、领谱。一般家谱严禁公开,只有家族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需要决定,多余的可以存放祠堂,还可以送往博物馆等相关机构收藏。各房领家谱按谱号领取,如我族二修时就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领谱并有记录,便于查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