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直播電商與短視頻帶貨有什麼區別?

行雲


電商直播,是一種購物方式,在法律上屬於商業廣告活動,主播根據具體行為還要承擔“廣告代言人”“廣告發布者”或“廣告主”的責任。如果消費者買到假貨,首先應聯繫銷售者即賣家承擔法律責任,主播和電商直播平臺也要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

發展情況

2018年“雙12”期間,淘寶直播一晚就幫助貧困縣賣出農產品超千萬元。

2019年618購物節,淘寶直播帶動成交超130億元

2019年“雙11”購物當天,數字上漲到約200億元

2019年“雙12”的,10餘家法院首次嘗試以直播的方式進行司法拍賣。其中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直播拍賣,僅一小時,現場成交額就突破億元2019年11月27日,拼多多首次試水直播,吸引了逾10萬人觀看。

有的“流量達人”通過短視頻平臺,開通購物車功能。一個半月之後,賬號粉絲突破100萬人,並綁定淘寶賬號,直接帶來的效果就是銷售額翻了5倍,其中短視頻轉化佔一半,轉化率還是非常高的。此舉基本是短視頻平臺普遍存在的一種模式,俗稱帶貨。據悉,“有口紅一哥之稱的美妝博主李佳琦,曾創下5個半小時帶貨353萬,5分鐘內銷售1.5萬支口紅的記錄。”事實上,由於市場魚龍混雜,爆出的問題也不少。有人就表示:“帶貨小能手們,帶的都是啥貨啊?”很多被短視頻帶貨“坑”的用戶紛紛吐槽自己的經歷。有人質疑,短視頻平臺對商戶沒有監管嗎?消費者權益保障機制呢?有的網友“在短視頻平臺一家賣手串的買了手串,58元,買到後發現是塑料的。找賣家,他根本不理我了”,有的“買櫻桃,付了錢,半個月過去了,貨不知道跑去哪了,店鋪找不到了”等等。有人總結了,消費者在短視頻平臺購買時遇到的問題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買到的商品與展示商品嚴重不符;二是貨到付款,貨到了錢付了,看到貨卻和說的不一致,更主要的是還無處退;三是通過視頻加了微信,付了錢後商家跑了,找不到了。眾所周知,隨著短視頻和社交平臺的出現,催生出了不少新的職業。視頻達人、網紅主播、微商等等。因為它們開啟了商品買賣服務,又被稱作“二類電商”。也就是說,阿里系和京東等是一類電商,在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等信息流移動平臺上,依靠流量廣告做單品銷售的商家則是二類電商。二類電商中,從商家選品到買家收貨的交易過程很短,並且,交易方式有線上和貨到付款多種。

對於用戶來說,面臨的選擇有很多種,而直觀的選擇可以帶來衝動消費的慾望。這也是新興電商平臺生存的根基,而無論是社交電商還是短視頻電商,雖然其開展經營活動的形式不同,但本質上都是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應當受到《電子商務法》的約束。但是在維權的過程中,卻頗為麻煩和不順。平臺承擔的責任顯然還不夠明晰化。




楊洋揚啊


直播電商是基於電商平臺開通的直播功能,來協助平臺商家利用直播功能實現直播賣貨的系統。

直播本質上是一種流量變現渠道,其對用戶的價值是能發現自己的興趣點,支持喜歡的主播、消費他們的內容。對於直播平臺而言,其商業目標就是探尋用戶訪問路徑,挖掘流量價值。

短視頻帶貨的承載體是短視頻,它的渠道是各大短視頻推薦平臺,目前是抖音快手為首的各大短視頻推薦平臺。它的流量是這些平臺的粉絲,當然隨著不同的平臺,它的算法不一樣,比如有的是給公域流量,有的是給是私域流量。優點是它的難度比較小,達成一定的成交比較容易,粉絲比較精準,忠誠度也很高。

也有它的缺點,你很難做大,因為推薦算法都是鼓勵中小號,越往上攀登的難度是越大的。所以需要大家自己去取捨,去了解每個平臺的愛好,每個平臺的推薦算法。




奮鬥波波


用戶購買行為

談短視頻電商前,先來看下用戶的購買行為。

我們能夠將有購買行為的用戶分為三種:

有購買志願而且有明白購買指標的用戶

有購買志願但無明白購買指標的用戶

無購買志願的用戶

傳統電商平時面臨的是前兩類用戶,短視頻和直播電商的優勢是能夠通過內容種草等方式促進第三類無購買志願的用戶勝利轉化。

第一類用戶,有購買志願而且有明白購買指標的用戶。

第二類用戶,有購買意願但無明確購買目標的用戶。

第三類用戶,無購買意願的用戶。

從上頭我們可以總結出,用戶先通過搜刮或保舉等渠道找到故意向的商品,再通過打聽商品信息篩選性價比非常優的商品。

短視頻/直播若何促進花費者購買

短視頻內容電商畢竟具備哪些上風,並促進花費者購買行為呢?

1)內容形式更直觀

視頻內容形式本身是一種更易於明白,更直觀的展現形式,用戶可以乾脆看到商品的應用效果。

例如,美妝的播主可以通過展現本人的試用歷程和效果展現並申明產品,衣飾的播主可以通過本人試穿衣服360度展現衣服的上身效果。

2)播主的身份增長信託感

博主本身是差別於店家的第三方,由播主供應的產品更具可信度。試想我們是不是更喜悅相信用戶的購買反應而不是店家的產品介紹。

當播主能表現出在某個行業的專業度,就更容易獲取用戶的信託。花費者平時的生理是:當行業專家都說好了,那這個東西必然錯不了。

3)辦理選品問題,滿足惰性生理

花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時常面對的問題是詳細選定哪一個商品,選定哪一個購買渠道,這些都是必要花消必然的精神和光陰,當有人乾脆保舉給你一個好物鏈接,省去了選定的老本,迫不得已。

4)辦理比價問題

普通博主會供應商品的扣頭信息,以優惠劵、限時特價、全網非常低等形式,辦理了花費者比價的問題。

直播除了具備上頭短視頻的上風,另有兩個怪異的特質:

A. 直播可以及時答疑解惑,用戶旁觀直播時提出本人的問題,播主看到後可以乾脆給出解答,消弭用戶心中的疑慮和憂愁。

B. 直播可通過促進用戶感動花費進步轉化,播主通過接續的向用戶保舉產品的好處,以及限時優惠和數目有限等措施刺激用戶花費。

當用戶習氣養成,短視頻/直播形式的內容電商也將是一種主流的購物形式。

通過短視頻和直播進步了用戶的購買服從,低落了計劃老本。


年少拾光


1)內容形式更直觀

視頻內容形式本身是一種更易於明白,更直觀的展現形式,用戶可以乾脆看到商品的應用效果。

例如,美妝的播主可以通過展現本人的試用歷程和效果展現並申明產品,衣飾的播主可以通過本人試穿衣服360度展現衣服的上身效果。

2)播主的身份增長信託感

博主本身是差別於店家的第三方,由播主供應的產品更具可信度。試想我們是不是更喜悅相信用戶的購買反應而不是店家的產品介紹。

當播主能表現出在某個行業的專業度,就更容易獲取用戶的信託。花費者平時的生理是:當行業專家都說好了,那這個東西必然錯不了。

3)辦理選品問題,滿足惰性生理

花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時常面對的問題是詳細選定哪一個商品,選定哪一個購買渠道,這些都是必要花消必然的精神和光陰,當有人乾脆保舉給你一個好物鏈接,省去了選定的老本,迫不得已。

4)辦理比價問題

普通博主會供應商品的扣頭信息,以優惠劵、限時特價、全網非常低等形式,辦理了花費者比價的問題。

直播除了具備上頭短視頻的上風,另有兩個怪異的特質:

A. 直播可以及時答疑解惑,用戶旁觀直播時提出本人的問題,播主看到後可以乾脆給出解答,消弭用戶心中的疑慮和憂愁。

B. 直播可通過促進用戶感動花費進步轉化,播主通過接續的向用戶保舉產品的好處,以及限時優惠和數目有限等措施刺激用戶花費。

當用戶習氣養成,短視頻/直播形式的內容電商也將是一種主流的購物形式。

通過短視頻和直播進步了用戶的購買服從,低落了計劃老本。


火炬影視


電商直播,是一種購物方式,在法律上屬於商業廣告活動,主播根據具體行為還要承擔“廣告代言人”“廣告發布者”或“廣告主”的責任。如果消費者買到假貨,首先應聯繫銷售者即賣家承擔法律責任,主播和電商直播平臺也要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

而短視頻帶貨的渠道承載體是各大短視頻推薦平臺,目前是抖音為首的各大短視頻推薦平臺。它的流量是這些平臺的粉絲,當然隨著不同的平臺,它的算法不一樣,比如有的是給公域流量,有的是給是私域流量。

其實不管採用那種方式,產品的質量一定要有所保證,其次要把宣傳內容作的有吸引力,不能傳播虛假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