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十字”方针描绘“三农”工作新蓝图 湘潭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举行

“十字”方针描绘“三农”工作新蓝图 湘潭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举行

“十字”方针描绘“三农”工作新蓝图

湘潭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举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8日讯(记者 蒋睿)2019年“三农”工作做得怎们样?2020年“三农”工作将如何推进?今天,湘潭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迎春主持会议。市领导何俊峰、陈忠红、肖树人、刘永珍、毛先林出席会议。

会议回顾了2019年“三农”工作情况。去年,该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52.55亿元,同比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166元,同比增长8.8%,绝对值位居全省第三。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实现全年脱贫4609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40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6%。今年,全市“三农”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对标对表“全面小康决胜年”目标,以“双十”提升为抓手,持续推进“三大行动”“三大平台”“三大工程”,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乡村治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字”方针描绘“三农”工作新蓝图 湘潭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举行

会上,曹炯芳提出,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从“基、增、调、精、特、融、网、改、治、考”十个字入手。

所谓“基”就是重在巩固基础、补齐短板。要坚决做到“三个不能减少”——基本农田不能减少,播种面积不能减少,产量不能减少。同时,要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从“配齐”到“配好”转变,抢抓当前国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政策机遇,切实抓好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农村自来水到户、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等重点任务落实;要重点完善县、乡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抓好村卫生室改造,不断提升诊治水平和传染病防控能力;要以农村疫情防控为切入点,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抓手,扎实做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空心房”整治等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增”,重在脱贫增效、农民增收。要抓好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此外,要在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基础上,以“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为主抓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好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这个重点任务,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力度,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措施,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加强动态监测,及时预警、精准帮扶。

“调”,重在调整结构、调优品种。种植结构调整是湘潭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需要重点从导向布局、模式优化、产销对接三个方面解决问题。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不能瞎调、胡调、乱调,更不能搞“一窝蜂”“一刀切”;注重探索具有本地特色、值得推广的种养经验模式,不能机械地搞“拿来主义”;要坚持市场化导向,重点支持结构调整主体加强产业链建设,鼓励产品就地转化、加工增值;要强化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确保产品不仅有市场、卖得出,还要卖个好价钱。

“精”,重在精品农业、精致农业。发展精品农业、精致农业,是加快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路径,具体来讲,就是产业精深、产出精品、经营精细、科技精湛、服务精准、文化精粹。从湘潭来看,本身就具有区位、旅游、生态、文化等多重优势,尤其是我们位处长株潭城市群,市民及游客人口高度集聚,消费旺盛高端,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庞大的消费人群。下阶段,要进一步强化精准高效发展方式植入深度,集约发展高质高端农业产业形态,突出绿色优质农产品及和谐优美农业生态环境有效供给,着力推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湘潭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特”,重在特色为王、打造品牌。要深入开展品牌提升行动,抓好“3+3”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持续打造“一县一特”“一园一业”“一村一品”,集中培育“湘潭优品”,大力推动“潭品出湘”。要善于借势借力,树牢“互联网+”思维,加强创意策划、品牌包装、精准营销,真正让花石湘莲、砂子岭猪、九华红菜苔等成为“拿得出”“叫得响”“卖得好”的热销农产品。

“融”,重在深度融合、提质提效。要重点围绕农工融合、农商融合、农旅融合,做好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的文章,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畅通对接、协作互补。同时,做好“农业+”、促融合的文章。以“双十”提升行动为抓手,以“十园十镇”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旅游”;推进“农业+工业”,促进农业资源集约利用与工业产业互相融合;推进“农业+节会”,通过举办原汁原味的乡村节会活动,大力弘扬乡村文化。由此形成“农业+”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放大乘数效应,拓展产业功能,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网”,重在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农业发展必须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走上信息化、数字化的道路。要积极对接互联网,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深度开拓农村市场,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良性互动、销售和消费的双赢增长。

“改”,重在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推进农村改革,要坚持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聚焦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与产权制度三个重大问题,盘活闲置资源、沉睡资产,不断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同时,要认真做好“三农”领域“十四五”规划工作,谋划一批加快“三农”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到国省“十四五”规划笼子。

“治”,重在优化治理、提升能力。要突出党建引领,巩固自治基础,要把牢法治根本,要强化德治保障。

“考”,重在考出担当、考出实绩。为进一步压实县市区主体责任,特别将原来“十园十镇”市领导联点调整为县市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办点。要切实做到清单化、项目化管理,严格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抓实责任主体和责任人,持续跟踪问效。要严格落实日常督查、定期通报、考核奖惩、追责问责等制度,以严督实考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十字”方针描绘“三农”工作新蓝图 湘潭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举行

张迎春指出,各县、市、区(园区)以及相关部门要立即传达本次会议精神,组织讨论和学习,并结合各地区的实际研究制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思路;要围绕项目化抓好落实,特别是围绕各地区的重点项目做好规划书、路线图和时间表;要围绕保障机制抓好落实,要建立起县、市、区书记主要精力抓农业农村工作的机制,要建立“三农”预算同比增长不低于10%的工作机制,提升农民工资、土地、财产等相关收入。此外,还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进一步推动今年“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