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了二胎以後,為什麼突然感覺特別討厭老大,老大七歲了?

雪老大的妞妞


我就拋磚引玉,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願對有此困擾的生兒育女的父母們一些啟發!

  • 有了二胎以後,為什麼突然特別討厭老大(老大7歲了)?
  • 這樣下去對老大心理成長有什麼影響呢?
  • 分享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二胎家庭如何教育好兩個孩子?
  • 還有個辦法,有條件生三個孩子!
  • 最後的思考…

心理學解答:有了二胎以後,為什麼突然特別討厭老大(老大7歲了)?

一.孩子7歲,是自我意識發展上升期,求關注。

有了二胎,父母對他關注少,他有些不習慣,因為之前他一個,父母把所有愛都要投向他,而現在卻要分給另一個,甚至父母都無暇顧及他,這是以前從沒有過的。他為了在引起父母注意,就搗亂,可這樣,父母還要要照顧小的,就會心煩意亂,會突然感覺特別討厭老大。

那麼父母就要理解這樣的道理,做適當調整。

二.父母過去的創傷未治癒,無意識的重複重演。

精神分析就是探究個人的過去到底如何影響目前的行為與關係。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人們會無意識的重複過去經歷。

那麼可以回想下,是不是自己童年時候,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自己排行老大,父母沒有給予應有的愛?於是也自己做父母要麼會額外的補償,要麼反向剝奪。

北京大學心理學家徐凱文說:缺愛就是創傷。沒有愛、沒有應有的愛,就是創傷。

如果小孩討厭,不可愛,正需求補愛。不然長大很麻煩!

所以父母的反思,管理好情緒,就非常重要。好的父母,不容易,我們在學習各種育兒課,在陪伴,讓孩子都有個幸福的童年!

三.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變失望,失控,內心受挫,於是把不滿投射給老大。

我們知道,父母對孩子都是有期許的,“男兒當自強”,父母都想培養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丈夫。

7歲,父母希望孩子可以獨立,甚至希望孩子成為自己的幫手,來照顧小弟弟小妹妹。父母不僅把自己對他的愛轉移到二胎孩子身上,還希望老大能懂事,老大也多些關心弟弟妹妹,愛弟弟妹妹。

我們有個傳統,“長兄比父,長嫂比母”,對7歲的老大,也有很多過高的期待。如果他們沒做到,就會失望,情緒也會失控,就會把這種不難投射給老大身上,就會特別討厭老大。你討厭,他就更搗蛋,你就會更討厭。這樣惡性循環了!

我們知道他才7歲啊,也是個孩子啊!

四.生二胎,為做好老大心理鋪墊了嗎?

這點可能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工作做的不足。有育兒知識的人會提前和老大說,這是你的弟弟妹妹,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現在弟弟妹妹小,媽媽要照顧她們,但是開始會愛你的。以孩子能懂的語言給老大說,減少老大的誤解。這時候他機會理解父母,父母還是愛自己的,他就不會焦慮。你們自然是安全性依戀,只是現在要照顧更小的弟弟妹妹而已。

你也愛他們,疼弟弟妹妹,你們是兄弟姐妹。這樣去言傳身教,鼓勵孩子!孩子也會變得可愛,你看了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討厭呢?

心理學家楊鳳池教授家庭就做的好,他女兒二胎,他把二胎抱在懷裡,大孫女還撫摸著這個小嬰兒。很多網友關心的問小姐姐接受得還好嗎?楊老師回答的可以可以給很多要生二胎的父母提供寶貴參考。

楊鳳池:很好,我事先做了充分的鋪墊。小姐姐已經接受了[微笑]//@孫小美rich4:小姐姐接受得還

(心理學家楊鳳池與孫兒)

特別討厭老大,這樣下去對他心理成長有什麼影響呢?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說:“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和我可用以培養他們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證隨機選出任何一個,不問他的才能、傾向、本領和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訓練成為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特殊人物如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或甚至乞丐、小偷。”

我們試想,孩子在父母討厭的環境下成長,會是什麼樣子?他的情緒、認知、行為、性格,將來會是什麼樣的?

在7歲,孩子心理發展重要時期,如果一直被父母討厭,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

一.造成心理創傷

二.造成認知扭曲

三.造成人格障礙

現在很多人的問題,都是童年的問題!

孩童時期的心理組成模式會一直持續到成人生活中,這就是暗示說,往昔會在當下不斷重演。精神分析治療會發現:成人無意識地重演(reenact)了過往的人際關係,卻不記得曾經有過這樣的關係,當他(她)在治療當中如此表現的同時,也為過往的人際關係提供了豐富的信息。

心理諮詢師的任務,用曾奇峰的話說就是幫助一個人和他的家人共同對待成長與分離的煩惱;心理諮詢與治療的過程,就是在一個人造的環境中重現童年的成長現場,幫助來訪者重新過一個健康的童年。

心理治療是一種人造的非自然的關係。那麼現在何不讓孩子在自然的環境,過一個健康的童年呢?

武志紅有本書叫《為何家會傷人》,可能就是原生家庭不當養育傷了孩子。在16歲以前,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一生都起到重大作用。7歲的孩子,還是早上的太陽,討厭他,就是心理創傷,會保留在孩子身體記憶和情感記憶裡。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說: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孩子的情緒,我們要顧及到,倘若如果孩子從父母那接收到討厭的信號,即使他現在不能表達,也會壓在他心裡,以後他就是一個一點燃要爆的炸藥包,這對誰都不好。

健康的童年還可以提高心理免疫功能,免於心理奔潰。這一個月來,我參加武漢心理援助熱線,我發現來電的人,由疫情直接引起的有部分,而多數都是長期形成的問題,心結,有的可以追溯到6歲前,原生家庭問題。很多心理專家也說最近疫情引發很多人內在早期焦慮。

有個來訪者一上來給我傾訴:我今年23歲,大學生,疫情緣故在家。我有一個心結在心裡很久了。爸爸媽媽偏心弟弟,自己每次都有點討好似的對她們,有什麼不開心的也只會壓抑自己,奶奶是帶我長大的人,她對我最好,可是她好幾年就去世了。自那以後,就沒有人愛我了。我和爸媽也沒有什麼感情,在一起的時候不長。

可是還是好難過,覺得自己無所依靠,外面別人也靠不住,家裡人也不愛自己。 我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本來今天晚上是要學習的,因為這個事情,我沒有心情了,所以提前上床睡覺。 睡著睡著眼淚就止不住往下流。

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共情下這位有心結,現在默默流淚的學生!體會下他的感受。這一瞬間他有多難受!這以前他承受了多少心理負擔!好在他已經上了大學,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了,通過心理諮詢可以得到疏通,會有個美好的前程。

面對7歲大的孩子,父母對他特別討厭,那他就會形成早期焦慮,心結!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當我們看到自己孩子那樣難受,真的於心不忍。為此您可想到?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二胎家庭如何教育好兩個孩子?

以為二胎呢也是最近剛放開的,剛放開不久啊,所以很多家庭很快就有了二胎。那麼因為以前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也那麼小還要接受這個事實,但這個過程我覺得重點還是在父母身上嗯。

首先呢就是我們在有小的孩子的情況下呢,不要把那個大的晾在一邊兒,而是要把他加入進來,就是讓他參與照顧的活動,比如拿個東西啊,幫著看一眼啊;

然後呢如果大的和小的在一起玩的時候,發生了爭執嗯,這個很重要的一個就是什麼呢?就是不要護著小的。當大和小發生爭執的時候,你把那東西,比如他們倆爭一個什麼東西,你拿過來交給大的,由大的決定這東西怎麼辦嗯,那麼大的如果他一旦拿走,自己玩兒的話,你看在那裡他可能會不好意思的。

所以他會嗯,所以你要如果這時候就想你啊,比如你是當哥哥的,你是當姐姐的,嗯,他是你的這個小弟弟,他比你要小,你試想你小的時候哈,周圍的人怎麼帶你?所以你就怎麼帶他。

然後呢,你就說你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大的身上,不放在護小的上身上啊,只要發生爭執,比如吃的,你說這個吃的是你們倆的,然後你來決定怎麼分對吧?如果他都吃掉了沒關係,你就看著它,然後第二次還交給他。

嗯他們在這個過程當中,他自己就會知道了,啊,爸爸媽媽挺在乎我的感受的,挺在乎我的。所以他要是能夠就是覺得既然我決定,我肯定也不能虧著弟弟或者妹妹,這樣的話,那他就更容易成長,所以在處理這個二胎的時候要更多的關注大的。

李玫瑾教授所談的,不失一種辦法,總結下就是:在乎老大的感受,不要把他孤立了,要他也參與進來。

我覺得有道理,人啊,尤其小孩,在1-3年級時候,就是自我意識上升階段,是希望被關注的,你把他冷在那他就急,就會搗亂。聰明的家長會尊重孩子的感受,把家庭看成一個系統,讓愛流動。如果能關注他的存在,並培養愛護小弟弟妹妹的習慣,這對他一生都有積極意義的。

如果我們不理他,忽略他,有二胎就瞬間全部貫注在小的身上,大的難免會不適應,會造成難解的心結。

愛就是看見,父母要看見他,給他回應。

為什麼生三個孩子呢?

心理學家楊鳳池,最近他的女兒生了二胎,很是幸福。我們知道他那個年代,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城市雙職工只能生一個,所以楊老師就這一個女兒。他說如果有來生,他會生三個。

有網友問:楊老師,請問為何要生3個孩子,而不是2個或4個,或更多?

他答:中國文化強調“三”,認為三是一個重要的概念。一個太少了不好養育,

兩個非此即彼不易平衡,三個正好可以互相激勵,太多了負擔重。

看到了嗎?兩個不好養育,兩個非此即彼不易平衡。這就是為什麼有了二胎以後,突然特別討厭老大的反應!

如果有3個,父母學識、經濟條件還可以,生3個孩子,也許是個好的選擇!

總結:

有了二胎以後,為什麼突然特別討厭老大,可以做四點思考,再依據心理學理論結合自己實際情況調解。育兒是偉大的事業,培養健康健全人格的孩子,就是為社會做貢獻。

  • 首先理解7歲孩子自我意識上升期,他本身還在求關注,現在新添二胎,父母愛的分流就要得當。
  • 第二認識到是不是自己過去的創傷未治癒,無意識的重複重演?這種自查就非常重要,很多父母無意識行為,傷害了孩子。
  • 第三會不會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變失望,失控,內心受挫,於是把不滿投射給老大?
  • 第四新的生命到來是否與老大提前做了心理鋪墊?

一個是7歲孩子,一個是剛出生的嬰兒,都處於需要愛的童年,父母是平凡而偉大的,不僅給他們生命,還要給他們愛。原生家庭,這就是他們的幸福源頭。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最後的思考:育兒是門愛的學問,我們如何做好自己?您怎麼看待生命?

我們應該給父母些支持!通過上文,我們知道做父母是一項偉大又艱鉅的事情。

英國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大師、兒科學家溫尼科特說:

我希望大家能夠注意到,平凡的好媽媽在丈夫的幫助下,在最初的這段時間裡,僅僅是為小嬰兒全心全意的付出,這就是對個人和社會做出了很多偉大的貢獻。難道不是嗎?媽媽的這份平凡的付出和貢獻恰恰是因為太偉大了而沒有被充分充分認識到。假如我們公認的媽媽的這份偉大成就,那麼每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每一個看重這個世界、也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一員的人,每一個開心快樂的人,都欠一個女人一份天大的恩情。說起來,在襁褓初期,當我們對依賴懷毫無決策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絕對地依賴著媽媽了。”

溫尼科特一生中接待和治療過進6萬個母嬰家庭。當我看到他這句話時,非常有感觸,想起自己的父母、周圍的父母,都是平凡而偉大。希望我的回答能為您排憂解難。向你們致敬!

我是 ,精神分析分析俗人,以精神分析為終生事業,在心理諮詢的道路上行走了10年時光。如果您育兒,精神分析就是育兒學,可以閱讀精神分析原著,特別是弗洛伊德原著、溫尼科特的《媽媽的心靈課》《嬰兒與母親》。


解憂心理醫生


[捂臉]

正經的解釋一下:

1.喜新厭舊。不是玩笑!小的呆萌,大的鬧騰,誰也都會有選擇的傾向。

2.自然規律。六七歲本身就到了雞狗都煩的年齡,再加上在家沒人管,上學沒壓力,此時不鬧更待何時?沒有老二也招人煩[我想靜靜]

3.內心崩潰。本身帶孩子就很累,累了看誰都心煩,跟何況帶老二,年齡大了,身體本身就不如年輕的時候,還要操勞工作和家庭事務,能不累?此時看老大就會很心煩!

因為不敢對別人表現出來心煩[捂臉]

4.孩子太鬧。老二小呆萌很可愛,又因為老二天生有競爭壓力,天生沒有安全感,所以,打小就會去討好“上面”。

老大,通常很傻,家裡自己一個寶的時候啥也不覺得,爹媽老子還突然說有個弟弟多好妹妹多好,有個弟弟妹妹都是來陪你玩兒的[捂臉]

老大當真了,其實那是因為懷孕了,想留下老二欺瞞老大的騙詞!

後來、突然有一天老二來了,TMD說是陪老大玩兒的,可連靠近都不讓[發怒]

慢慢的老大覺得,所有人看他時的眼神和注意力不一樣了,都去關注曾經說是為了陪自己玩兒才生下的弟弟妹妹了[酷拽]

老大想通過鬧騰等方法告訴大家老大的存在,非但沒用,可能還會換來一頓從未聽過的口吐蓮花甚至吃一頓棒棒燉肉

不同年齡的老大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六七歲的老大是一定要刷存在感…我想你是成年人,應該懂得



用戶6933113146


有了二胎以後,為什麼突然感覺特別討厭老大?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老二出生的時候,老大正好七歲。我想從我的經驗裡,談談這個話題,我不是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只能從自我感受中提煉出一些經驗和想法。

我的經歷

2015年,我們家老二,一個女孩出生了,剛剛上小學二年級的哥哥迎來了這個小妹妹。雖然我們在這之前做了許多準備,和他談有了妹妹的好處,有了妹妹爸爸媽媽也是一樣愛他之類的話。這樣的準備,不是沒有作用,妹妹出生之後,哥哥還是非常喜歡這個妹妹的。放學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來逗妹妹玩,幫妹妹換尿布,給妹妹餵飯,其實是一個好哥哥的範兒。但作為爸爸媽媽的我們,卻總是覺著他這做的也不行,那也做得不好,總之都是問題,討厭他的邋遢,討厭他的拖延,討厭他沒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但回過頭來看妹妹,卻覺著如此可愛,讓我們愛不釋手,百般呵護。慢慢的,他養成了一個習慣,經常惹妹妹哭鬧,甚至有個意願:要發明100種惹妹妹哭的方法!!如今他已經12歲了,這個行動計劃還在進行,我也不知道他具體發明了多少種,不過我討厭他這樣的做法。

討厭的原因:自以為是

為什麼說是自以為是是討厭孩子的原因呢?由於原生家庭的原因,帶給了我們許多的印痕,這些印痕在我們潛意識中種下了種子,只要環境相符、情緒相符就會不自覺按照印痕的指令行動,而且在那個當下會認為自己是對的。這就是自以為是的父母,當老大做出的行為觸動了那個按鈕,討厭和反感便發生了。具體分析如下:


  1. 比較之心。從小我們在父母的比較中長大,總是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好,這種程序印入了我們的潛意識,並把他應用到孩子的身上。老二出生之後,正好在家庭裡創建了這麼一個比較的環境,老二會成為“別人家孩子”的代替品,成為衡量的標準,老大根本不明白這些,他會正常孩子的思維和行為去生活,但在已經進入“自以為是”狀態的父母們,開始拿著標準去衡量老大的行為,那麼怎麼看都覺著他討厭。自以為是之一,借代比較的標準。

  2. 長大了的虛像。我們小時候,當長到7、8歲的時候,父母經常會告訴你,你長大了,是大孩子了。這樣的暗示,讓我們不得不追求者卓越,讓自己像個大孩子。不過,怎麼做也做不好的我們,會受到這樣的責備:這麼大啦,咋啥也做不好?父母的觀念,通過我們的身體傳遞給了自己的孩子,而正處於這樣階段的老大,不可倖免的躺著中槍。我們拿著“他應該是長大了”的虛像來催眠了自己,其實他還是一個孩子而已。自以為是之二,用虛像自我催眠。

  3. 被自己討厭的自己。討厭老大,其實就是在討厭自己身上的不滿意的地方。孩子是父母的鏡子,7歲多的孩子已經開始展示從父母身上學來的東西了。然而,有些習慣、有些做法恰恰是父母的痛點,不願意承認卻一直存在的陰暗面,會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體現出來。這,就是那個被自己討厭的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讓孩子不自覺地活出了你討厭地樣子。自以為是之三,把討厭的自己映射給了孩子。

結語

作為在孩子教育上,一直在探索的爸爸,我讀過許多書,參加過許多學習,但還是避免不了那種討厭老大的感覺。不過,現在我意識到,其實當這種感知被看到,被覺察出來,就邁出了與自我和解的第一步,而破除自以為是的重要步驟,正在於此。


翔翊007


對於這個問題,有個網友逗了個悶子,他說玩遊戲大號玩廢了,又練了個小號,還能再喜歡大號嘛!

當然這只是個笑話。

認真分析了一下,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01 做母親的心中產生比較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兩胎媽媽的手記,也是有了二寶後對大寶倍覺討厭。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她家的大寶以前就比較不討人喜歡,都幼兒園大班了,每天到了幼兒園還得哭半天不進去,讓人以為是剛入園的小朋友。而且性子慢做事拖拉,每天晚上的洗臉刷牙得叫幾十遍,到後來非得當媽的一把提到衛生間。這位媽媽以前就覺得帶這個孩子疲憊不堪,很不喜歡她,所以有了乖乖聽話懂事的二寶後就愈發對大寶討厭起來,儘管心裡也覺得這樣不好不對,但每次事到臨頭還是壓不住火。

分析:你看,才上幼兒園的孩子都已經讓大人失去耐性,假如你的老大也是屬於這種情況,在生二寶之前性格就不大討人喜歡,而且又到了“七歲八歲萬人嫌”的年齡,現在有了二寶這個參照物,兩相對比之下,自然將大寶以往的性格缺點格外凸顯出來而惹你厭煩。


02 大寶內心的不安全感


還看過一個媽媽寫的文章,她說她家的大寶以前還是比較乖巧招人喜歡的,但自從懷了二胎還沒有生下來時就開始不大聽話了,到了生下二寶就更是動不動就哭鬧不止,而且怎麼都哄不好,讓人看見就煩。大人也知道是這是因為家裡有了二寶的原因,就一直給她做工作,做心理疏導,後來好了一些,但始終都沒有以前那麼聽話了。特別較勁,什麼都跟妹妹比,給她買了什麼東西馬上就問給妹妹買了沒有,要是給二寶買了什麼沒給她買就哭個沒完沒了。


分析:生大寶的時候你們全家對她肯定都是寵愛滿滿,二寶出現後你們的側重點就發生了改變,不再對大寶那麼寵愛,也許做父母的並沒有感覺,但是小孩對來自父母的愛與關心格外敏感,是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到的,所以才會以哭鬧這種變相的方法試圖“奪寵”,再次引起你們的注意、關心和寵愛。

但她當然不懂這樣做只能適得其反,會讓大人對她更加厭煩,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


03 兩個孩子的年齡間隔太短,父母心力交瘁


大家都知道養育孩子的艱辛和對自己身心精力的耗損透支,尤其處於當前中國的社會境況之下,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哪一對父母不是殫精竭慮,豁出了命全力以赴。

人生在世,本就謀生艱難,尤其在百物騰貴、競爭激烈的大都市,僅僅是為了活著我們就需要拼盡全力,如果想活得更好一些,尤其是讓家中老人孩子都得以享受不錯的生活質量,那更是得拼命!所以,人在職場上拼殺一天,如果回到家中還有無盡家事等待料理,兩個孩子又大的哭小的鬧,再跟老公置個氣,真的很容易讓人覺得生無可戀。


但同樣是兩個孩子,如果彼此年齡間隔大一些,大孩子已經比較懂事,最起碼有了料理自己的能力,如果更善解人意一些,還能夠幫媽媽看著點弟弟妹妹,那做媽媽的肩上擔子肯定就會輕鬆很多。而且大寶比二寶大個好幾歲,也許就不那麼容易將弟弟或者妹妹當做奪去自己寵愛的“假想敵”嚴陣以待了,而是抱著做哥哥或者姐姐的疼惜心態來對待二寶。

還有,假如兩個孩子年齡間隔大一些,做母親的已經從上一次生產哺育的辛苦中恢復過來,是不是更有利於保持心理平衡與健康,不會那麼心力交瘁,然後動輒對孩子失去耐心,


結語:

這是我能設想到的三種原因,但不管原因如何,目前的現狀已經形成,就需要著眼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做母親的你,首先要意識到孩子不是商品,再不喜歡也不能七天無條件退換,你需要終身擔負責任!所以,一定要首先疏導好自己的情緒,儘量排解焦慮急躁心緒,你要意識到,焦慮急躁只能讓你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況雪上加霜,而不是讓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但同時又有頑固懵懂的一面,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內心情緒,也不懂得正確處理與父母和弟妹的關係,只能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意願。所以,當孩子出現各種負面情緒的時候,其實是渴望你去理解她,給她擁抱,給她安慰,而不是換來一頓打罵的。所以,今後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做母親的請先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她擁抱,給她吻,給她安慰。要用平靜的口氣與她耐心交流,對她說她已經長大了,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給周圍的人增添麻煩。


世上的事情不能以暴制暴,用憤怒的情緒壓制憤怒的只能適得其反。

而教育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但一定會讓受教育對象日漸成習。



情感領域創作者仇意


哎呀,這個怎麼說到我的心坎裡了呢![呲牙][呲牙]我家老大2011年女孩,小學二年級。老二2019年男孩。都說我這兒女雙全是積了福報啦[大笑]高興歸高興,可是這日子還得一天一天過。目前寒假,趕上疫情,全家四口24小時粘在一起[靈光一閃]結果,我姑娘妥妥滴拿下了每天挨訓第一名,超過了她老爸[淚奔]作業不寫,挨訓;不好好吃飯,挨訓;不合時宜地和弟弟親熱,挨訓;到點不睡覺,挨訓;和爸爸媽媽說話態度不好,挨訓……多虧了我姑娘有一顆堅強的小心臟和不記仇的小性格,否則,真是不知道她是怎麼挺過來的[贊]其實,說完孩子我們也後悔,也反思,但一遇到事就全部破功!真真無奈!!!反觀老二,每天只負責萌萌噠,吃好就睡,睡好就玩,還有三個保姆隨時伺候,確實是過得滋潤呢[呲牙]苦了我這大姑娘,如果只有她自己的話,每天挨做的次數會減少很多。心疼她一萬次[愛慕][愛慕][愛慕]迴歸現實,倆娃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每天可享受無限次數的天倫之樂。看倆娃互動超有愛👄壞處是確實耽誤了老大的學習和成長。這個需要時間來平衡,需要技巧來平衡。現在每天看得更多的是如何教育孩子!生孩子容易,養孩子也不太難,難在教育,我犯過很多教育孩子的錯,現在多學習,多改正,做一個合格的媽媽[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m清幽


跟你說一個真事兒,我姑媽有兩個兒子,大的比小的大四歲,自從有了二胎我姑媽就開始討厭老大了,她在我們面前一直誇獎二兒子,說弟弟比哥哥聰明,說弟弟如何如何懂事兒,她說這些話的時候有些都是當著大兒子的面說的,最可恨的是我姑父也開始偏疼弟弟了,他管大兒子叫傻狍子!管二兒子就小寶。

在一個冬天的傍晚,我們家響起來敲門聲,我跑出去打開門看見大表弟瑟瑟發抖的站在門外,他沒穿大衣,也沒戴帽子,我連忙把他拽了進來,到現在我都記得他的手是那麼冰涼,真的是拔涼拔涼的。我爸媽吃驚的看著他,因為那個時候他才八歲。他來我家是因為中午刷碗時把弟弟的碗弄打了,晚上他弟弟就鬧著要用自己的碗吃飯,然後姑父打了他,他一個人走了五六里路跑到我家來了,那個時候家家都沒有電話,我爸說怕姑父姑媽著急,想去告訴他們一聲,我媽氣的不讓我爸去,因為那個時候末班車都停運了。第二天上午我爸帶著我去了姑媽家,姑媽正抱著小兒子玩呢,我爸說:昨天晚上著急了吧?陽陽在我家呢,太晚了就沒來。我姑媽說:著啥急呀,我一猜他就是跑你家去了,我嫂子太慣著他了。

後來我大表弟初中是在我家讀的,然後考上了重點高中,考上了大學,現在是公務員。

我那個被姑媽疼愛著的小表弟,初中時因為和班主任合不來就任性的不上學了,現在也四十多了,一直都靠我姑媽養著,我姑媽家有三套房子,現在已經全部過戶給小表弟了,小表弟自己單獨住,姑媽把剩下的兩套房出租了,租金給小表弟當生活費,她現在住在大兒子家,天天單獨給小兒子做好吃的送去,大兒媳婦氣的不行不行的,因為這個事兒,大表弟兩口子一直在鬧離婚,我姑媽最高興的事兒就是看大兒子為了幫她和自己老婆吵架!大兒子對他媽媽也有意見,但是他是一個愚孝的人,不知道為什麼他會無條件的順從父母,我一直覺得大表弟太可憐了!同時又特別生氣,不理解他為什麼就不能好好的和他媽談談,或者直接把他媽攆回家住,我們氣也白氣,他朋友圈裡發的都是一些要如何孝順父母的心靈雞湯!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最後希望你不要成為這樣讓人討厭的媽媽!真的對大孩子太不公平了!


天河水29209501


我為啥會產生討厭老大的心理呢?主要還是因為老二太乖了。不哭不鬧,吃了就睡,睡醒就玩就笑。一比較下來三歲半的老大簡直就是“混世魔王”,自然就會偏愛老二多一些。對大寶也就沒有之前那麼有耐心了,遇到她調皮的時候基本就是吼吼吼,有時候還上手打兩下。哪個父母不喜歡乖巧聽話的呢。[紅臉]

直到二寶兩個月的時候,有一天大寶她跟我說:媽媽我愛你,你愛不愛我呀?我說媽媽當然愛你了!她說:那媽媽你以前對我那麼好,為什麼現在對我只有一點點好了[捂臉]。我聽到這話趕緊跟她澄清我沒有對她不好,我有多麼多麼愛她!

雖然面上我沒什麼,但是心裡面還是蠻震撼的。原來這兩個月我給她的感覺是這樣的,以前她是絕對不會這樣想的。我想著我怎麼是這樣的?以前沒有二寶的時候我從來就沒有計劃過要生二胎,因為想給大寶完完整整的愛。後來意外有了二寶,又捨不得打掉。當是我心裡想著即便有了二寶也不會影響我對大寶的愛。

結果現在我讓我女兒覺得我不怎麼愛她,我感覺我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流淚]。

現在我一有時間就多陪陪大寶,給她講講故事啊,一起看看動畫片啥的[笑哭]

二寶喂完奶就丟給他爸或者他爺爺奶奶,畢竟二寶現在還小,他還不懂這些複雜的感情,只要吃飽就成[靈光一閃]

第一次寫這麼多像流水賬一樣的,只是記錄我的真實感受,沒啥文化,隨便嘮嘮[耶]



ai顏


昨晚我兒子說,媽媽,我是讓你們生氣的,妹妹是讓你們開心的。兒子9歲,三年級,雞飛狗跳。女兒3歲半,會撒嬌會狗腿,不犯錯的話就是個小天使,但是天天犯錯,看到我們生氣就主動道歉,一點誠意也沒有,但是聽她奶聲奶氣的說話就覺得好笑。

我安慰兒子說,再過幾年你讓我們高興,妹妹讓我們生氣。他問為什麼,我說,過幾年你長大了,不用輔導你了。妹妹上小學了,要學你學過的東西,如果你妹妹是個學渣怎麼辦。


易明夜


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憂慮。我家老大比老二大了十二歲,在我懷孕時老大剛進入叛逆期,講真的,現在老二準備三歲了,老大的叛逆期還在繼續,不知道何時結束,水深火熱🔥。懷二胎時已經40歲,高齡,和老公兩地分居,上班,獨自帶老大,可以有人會說“這樣也敢生二胎?”,說吧,我不在意,我本身喜歡小朋友才決定要的,也徵求過老大的意見,他同意並渴望的。孕期很辛苦,吃不下睡不好,有些疏忽了老大,等回過頭來發現時他已經成績下滑得厲害而且養成了一些不太好的習慣,不認真寫作業/不交作業、撒謊(主要是我們父母的責任,沒有把這大號練得好)等等。我老公週末回家就想要好好管管他。結果因為長期不在家,孩子根本就不吃他那一套。他也不瞭解孩子心理,強硬的要求孩子這樣那樣。其中一個事情就是不顧孩子的強烈反對,給孩子報了一個一年期的興趣班,交足了費用不退。孩子的抗拒是顯而易見的,他無法拒絕,反對無效,他就消極對待,拖拖拉拉的去上課,老師說他總是一臉的不高興(這個是我滿月後第一次帶他去上課時老師調侃他“喲,媽媽送來就是心情好,都有笑容了。爸爸送來拉著臉”),課後作業也是不到最後一刻不去做。他爸爸因此更加兇他,他就更加那什麼。他爸爸還私下和我說:“我花那麼多錢,給他去學東西,為什麼他不珍惜不認真學?一點不知道感恩。好想揍他。”完全沒有尊重孩子的意願,還有理了?還委屈了?諸如此類的矛盾每天都在上演,老二也漸漸長大,越來越可愛。你們想想,家裡倆個小孩:一個叛逆,叫他幹啥就不幹啥、你要往東他要往西、往左是康莊大道往右是羊腸小路山路獨木橋,他要往右、知錯但從來不肯改、頂嘴吵架成績還不好、經常挑戰質疑家長的權威、……;另一個呢,很聽話,什麼都聽大人的,從不頂嘴,叫親親就親親、叫抱就抱、可以當做玩具一樣的好玩、什麼都依賴大人、大人的一切都是神聖的………。誰更得父母心?父母更願意親近誰?我意識到這個問題後,及時和他爸爸溝通,兩個都是我們的孩子,千萬千萬不能區別對待,寒了孩子的心。所幸幾年過去了,老二依然可愛,老大依舊叛逆,但是我們及時調好心態對待,也平平安安的。願看到這個回答的人,家庭都和和美美。


發糕的配方


都是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老大呢,我是有了老二後才更對老大好了,我家老大11歲,老二三歲,有什麼吃的先緊老大吃,如果給老二買玩具一定會也讓老大挑一個,除非他自己說不要但是我每次還會問他,老二經常欺負老大我看到後我會讓他打回去,當然前提是我知道他不會真的動手,但是我這樣做也有自己的小目的,看似我偏著老大,老大卻對老二越來越好,有時我故意在老二犯了錯時假裝打他,或者把他關房間裡,老大都會過來護著老二,給老二教給媽媽道歉,這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兄弟兩個雖然相差8歲,我從來不會說你是哥哥讓著弟弟,我覺得這句話在兄弟倆個正在鬧矛盾時是火上澆油,只會讓哥哥覺得不公平,而不會平息他當時的委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