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科技部:氣溶膠傳播要滿足3個條件,通風良好的日常環境感染風險很低

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冠肺炎的防控和治療有關情況。

科技部:气溶胶传播要满足3个条件,通风良好的日常环境感染风险很低

發佈會現場 每經記者 李彪 攝

隨著各行業加快復工復產,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再度引發關注。新冠肺炎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對此,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表示,科研攻關組在一開始就將傳播路徑的研究作為科研攻關重點進行了部署,並委託中國疾控中心、中國醫科院等單位進行研究。

到目前為止研究的結論顯示,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仍然是病毒的主要傳播路徑,這個結論也體現在修編後的第六版診療方案當中。

吳遠彬表示,在研究過程中,有一些團隊也從病人糞便標本當中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毒株,這也提示具有一定的糞口傳播風險,但傳播的能力和條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

針對氣溶膠傳播的問題,相應的傳播實驗顯示氣溶膠傳播要同時滿足密閉空間、較長時間、高濃度病毒這三個條件,在極端條件下才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因此對普通人來講,在通風條件良好的日常生活環境當中,幾乎沒有氣溶膠感染風險。這是目前關於這方面研究的基本結論。

吳遠彬強調,在超市、農村集市等一些人員密集場所不要麻痺大意,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防止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密閉的空間,除了做好個人防護外,也要加強通風,並注意環境消毒,保持下水道的通暢。在開放的空間,比如農村的田間地頭、空曠通風的工廠車間、人流較少的開放空間,不用過度防護,可以正常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