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貌美如花女模特沉沦堕落,既是绘画大师的情妇,又是艺术的替罪羊

作为前拉斐尔派的成员,威廉·霍尔曼·亨特(1827~1910年)所作的《世界之光》是维多利亚时期基督教的定义性图画,成了流行的版画,而《觉醒的良知》则是对那幅画作的直接回应,画作中,年轻的女人朝前仰望,突然向前倾去,她的姿势说明她正在对从外面看到或者听到的某种东西做出回应。

貌美如花女模特沉沦堕落,既是绘画大师的情妇,又是艺术的替罪羊


乍一看来,画面是一派舒适的家庭生活的场景,在维多利亚绘画中这种男性和女性的亲密十分罕见,不过从她手上戴的所有戒指来看,独独缺了一枚婚戒。她是“笼子里的女子”,一个情妇围绕她的是象征她被囚禁的符号,被玻璃罩住的钟、被猫虎视眈眈盯着的鸟,以及她被荒废的生命,

貌美如花女模特沉沦堕落,既是绘画大师的情妇,又是艺术的替罪羊


没有完成的地毯、地板上《眼泪,迷失的眼泪》的乐谱。她面向自己被囚禁的屋子之外的世界,一个更加幸福的世界,这可以由落在画面右底部的阳光判断出,后面的镜子也反射出了阳光,她“见到了光”。也可想而知她的“沉沦堕落”,《觉醒的良知》这幅画是维多利亚中期横扫英国教会各个领域的宗教复兴的直接表达,不过同时期同样的宗教也对这幅画产生了不满。

貌美如花女模特沉沦堕落,既是绘画大师的情妇,又是艺术的替罪羊


当时一些敏感的人甚至厌恶男女在车厢里自由地攀谈,亨特画中的年轻女子对自我环境的认知对现代人来说不再显而易见,不过这仍是一幅有着强烈情感力量的肖像。亨特最著名的是他和前拉斐尔派的联系,但是在他独自创作的时期,作为主要的宗教画家他获得了更大的声誉,《替罪羊》是他在这个领域最早的一批、最不寻常的作品之一。

貌美如花女模特沉沦堕落,既是绘画大师的情妇,又是艺术的替罪羊


1854年,亨特前往中东地区居住了两年,他的目标是把一种真实的感觉带入他的宗教画,比如在真实的《圣经》地点创作宗教画,《替罪羊》这幅画就是在死海之畔绘制的,接近索多玛的原始地址,画的主题和犹太赎罪日的仪式有关系,两只山羊被选为用作牺牲的动物,这是神赦免信徒罪恶的象征性行为,

貌美如花女模特沉沦堕落,既是绘画大师的情妇,又是艺术的替罪羊

亨特作品《觉醒的良知》

其中一只山羊用作神庙的牺牲,另一只背负人类的罪恶,被投入荒原,这个仪式也被认为是基督牺牲的回声,他为了进一步强调这一点,在山羊的角上绑了一条红缎子,象征着基督的荆冠,在画面的左边,月亮的折射环绕着羊的一对角,像光圈一般,强调了这个事件的神圣性。

貌美如花女模特沉沦堕落,既是绘画大师的情妇,又是艺术的替罪羊

亨特作品《替罪羊》

亨特为了把这幕场景尽可能地描绘得写实,费了很多心力,为了找到一只稀有的白色山羊,他就遇到了极大困难,山羊的颜色很关键,因为这表明这只动物是否已经免于罪恶,之后在返回耶路撒冷的旅途中亨特的模特死掉了,他只好再去找第二只羊,这一次他让羊站在死海海岸的盐和泥土上进行了创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