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跨省“黨建聯盟”打通員工返崗“最後一公里”

前些天,9輛大巴組成的“企業返崗車隊”載著224名員工,從千里之外的雲南鹽津駛回桐鄉。此次224名員工的返崗旅程,是鹽津與桐鄉兩地開展“點對點、一站式”接回返崗員工活動中的一部分。

跨省“党建联盟”打通员工返岗“最后一公里”

“在這個非常時期,沒想到政府能安排專車送我們返回工作崗位,專車一路到達工廠安排的住處,免除了我們的後顧之憂。”說起這次返崗經歷,來自雲南鹽津的何徵強感觸最深的是“沒想到”。

跨省“党建联盟”打通员工返岗“最后一公里”
跨省“党建联盟”打通员工返岗“最后一公里”

何徵強的“沒想到”,正是兩地政府攜手努力的結果。為了解決企業“用工難”和外來員工“返程難”問題,桐鄉率先與雲南鹽津簽署首個疫情期間“黨建引領—兩地一家,勞務協作結對共建協議書”,以區域化的黨建結對共建帶動員工返崗工作共同推進,全力打通務工人員返桐返崗“最先和最後一公里”。

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由於部分勞務輸出大省的村莊依舊實行全封閉管理,很多員工因為交通管制、健康證明辦理等原因無法出村,對他們來說,想要返崗卻走不出家門口的“最先一公里”。

如何解決跨省域員工返崗難題?兩地政府“各自為政”的局面如何破冰?跨省組合、建立“黨建聯盟”,成為跨省解決返崗員工實際矛盾、創新基層黨建的得力之舉。

市人力社保局發揮“人社先鋒領跑”機關黨建品牌優勢,以黨建為引領,通過主動上門,與當地的人社部門對接聯繫,簽署黨建共建協議,積極開展共商、共建、共享,在實行健康互認、加強信息對接和服務銜接等環節精準發力。同時,成立愛心專列臨時黨支部,靠前指揮、主動作為,以包車返崗的形式加快推進外地員工返崗工作,做到“出發有人送、到站有人接、進廠有人跟、服務有保障”。據瞭解,截至2月26日,兩地已開展點對點專車服務12個班次,為多家重點企業快速輸送300餘名員工,企業的復工率和員工返崗率正穩步提升。

因一紙“黨建引領—兩地一家,勞務協作結對共建協議書”,讓鹽津與桐鄉兩地開啟了疫情期間跨省勞務協作新篇章。後期,兩地將設立勞務基地、組織專場招聘會、開展校企合作、組織職業技能培訓、建立職工信息互通機制,常態化開展勞動者跨省輸出和轉移就業協作,促進兩地用工需求精準對接,打通員工就業“最後一公里”。

據瞭解,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已向雲南、貴州、安徽、河南、四川等9個勞務輸出省市拋出“橄欖枝”,從員工返崗的“最先一公里”開始努力,通過各種方式加強與勞動主要輸出地對接溝通,掌握輸出地疫情變化、企業復工復產和交通管制等情況。

接下來,全市也將“升級”跨省勞務協作,持續抓好“人社先鋒領跑”機關黨建品牌引領,提高組織化程度,把吸引外來勞動力就業解決人力資源缺口與精準扶貧戰略結合起來,組建跨省“黨建聯盟”長效機制,真正架起市外員工回桐返崗的安全通道,破題“用工難”。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返工5000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