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請回答1988》追完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初一的初心


看完真的超級難過!

追完最後一集後的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對任何影視劇、小說、綜藝都提不起興致(我跟身邊朋友也念叨過多次),以至於後來爆款韓劇《太陽的後裔》登場,我母親都追得怦然心動,我的內心始終毫無波瀾,心心念唸的還是雙門洞的人們。

不得不感慨,《請回答1988》這部劇實在太細膩太細膩了,不管是親情線、友情線、愛情線都恰如其分地切中了人心底最柔軟的弦,編劇很懂我們的痛點,也很懂人性中無傷大雅的弱點,又有強大的功底把一切安排得井然有序深藏不露,等我們回過味來才發現前面鋪墊得穩穩當當。

而且編劇幾乎完全沒有偏愛地把每一個人物都塑造地這麼鮮明立體飽滿!!!(我真的是太太太太敬佩這位編劇了)

起初我也是抱著就看看女主最後到底和誰在一起的想法開始看的這部劇,前幾集的笑點吸引了我,讓我保持了對這部劇的興趣。隨著劇情的深入,我發現我漸漸不再只是關注五個孩子之間的友情和愛情。看到奶奶去世的那一集,德善心中怨恨父親和姨媽們彷彿對奶奶的去世熟視無睹,父親和其他客人談笑風生,姨媽們互相攀比首飾。可當大伯從美國趕回來,爸爸衝上去一把抱住大伯哭著說:“哥哥你怎麼才回來啊,我們以後都沒有媽媽了!”,然後聽到下面那段旁白時,這是我為這部劇流下的第一次眼淚。

其實在高三畢業的那年暑假就被人安利的這部劇,但是聽見這個名字【請回答1988】又加上朋友告訴我一集有一個多小時,讓我產生了這是一部80年代冗長的家庭倫理劇的誤解,險些與它無緣。我在看完這部劇之前只看過兩部韓劇,一部是很小時和姑姑們一起看的《浪漫滿屋》另一部就是被我媽拉著一起看的《匹諾曹》。之前對於韓劇的印象就是男一男二女一女二之間造作的感情戲,但是《請回答1988》這部劇讓我徹底地對韓劇改觀了。我也沒有想到我一個大男人也會躺著床上哭的泣不成聲

起初我也是抱著就看看女主最後到底和誰在一起的想法開始看的這部劇,前幾集的笑點吸引了我,讓我保持了對這部劇的興趣。隨著劇情的深入,我發現我漸漸不再只是關注五個孩子之間的友情和愛情。看到奶奶去世的那一集,德善心中怨恨父親和姨媽們彷彿對奶奶的去世熟視無睹,父親和其他客人談笑風生,姨媽們互相攀比首飾。可當大伯從美國趕回來,爸爸衝上去一把抱住大伯哭著說:“哥哥你怎麼才回來啊,我們以後都沒有媽媽了!”,然後聽到下面那段旁白時,這是我為這部劇流下的第一次眼淚。

其實在看之後的花絮時才知道,惠利(德善)的奶奶在演那一齣戲的前一天真的離世了,所以德善在接到姐姐那通電話悲痛地哭了是真實的,以至於在導演說CUT後仍然控住不住地哭;在看到爸爸和大伯的那一幕時眼淚也不控制地流。這也是為什麼這部戲能這麼打動人,很多時候都是演員真實情感的流露,而不是單純地為演而演。

再說說第二個讓我哭的一幕,是當寶拉要搬到考試院去住時,爸爸一臉淡定地說這又不是什麼大事,便早早地出門上班,留下家裡的其他人送寶拉。可當寶拉開車到了路口,父親早早地在等她,遞給了她一大袋子的藥,上面都寫好了哪些藥是什麼時候吃的,還遞給寶拉一筆零用錢。寶拉收下後開車離去,望著後視鏡裡父親的背影哭的稀里嘩啦。這也許就是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父親的真實寫照,他們是家中的頂樑柱,是家裡最堅強,最堅不可摧的人,所以不想把自己柔軟的一面表現給家裡人。

其實在高三畢業的那年暑假就被人安利的這部劇,但是聽見這個名字【請回答1988】又加上朋友告訴我一集有一個多小時,讓我產生了這是一部80年代冗長的家庭倫理劇的誤解,險些與它無緣。我在看完這部劇之前只看過兩部韓劇,一部是很小時和姑姑們一起看的《浪漫滿屋》另一部就是被我媽拉著一起看的《匹諾曹》。之前對於韓劇的印象就是男一男二女一女二之間造作的感情戲,但是《請回答1988》這部劇讓我徹底地對韓劇改觀了。我也沒有想到我一個大男人也會躺著床上哭的泣不成聲

起初我也是抱著就看看女主最後到底和誰在一起的想法開始看的這部劇,前幾集的笑點吸引了我,讓我保持了對這部劇的興趣。隨著劇情的深入,我發現我漸漸不再只是關注五個孩子之間的友情和愛情。看到奶奶去世的那一集,德善心中怨恨父親和姨媽們彷彿對奶奶的去世熟視無睹,父親和其他客人談笑風生,姨媽們互相攀比首飾。可當大伯從美國趕回來,爸爸衝上去一把抱住大伯哭著說:“哥哥你怎麼才回來啊,我們以後都沒有媽媽了!”,然後聽到下面那段旁白時,這是我為這部劇流下的第一次眼淚。

其實在看之後的花絮時才知道,惠利(德善)的奶奶在演那一齣戲的前一天真的離世了,所以德善在接到姐姐那通電話悲痛地哭了是真實的,以至於在導演說CUT後仍然控住不住地哭;在看到爸爸和大伯的那一幕時眼淚也不控制地流。這也是為什麼這部戲能這麼打動人,很多時候都是演員真實情感的流露,而不是單純地為演而演。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姥爺去世了,我跟隨父母回到老家時門前已經搭起了帳篷,裡面坐滿了在打牌的街坊鄰居,大家都是說說笑笑,沒有絲毫的悲傷。我問我媽:“為什麼姥爺去世他們還在笑著打牌啊?”我媽回答我說:“這是為了讓姥爺不看到我們的悲傷,不用擔心我們,能安心地走。”這時還在讀大學的小姑也趕了回來,剛進院大門就可以聽見她撕心裂肺的哭聲,已經哭的沒有走路的力氣了,甚至還要在大姑和舅奶奶的攙扶下前行。當時我想著如果最疼我爺爺去世了,我會哭三天三夜吧。後來逐漸的成長,也經歷了一些親戚的葬禮,以為自己在面對親人去世時應該也能夠接受事實。可是在看到東日爸痛哭的這個鏡頭時,我才知道再年長的再成熟的人,面對自己最愛最親的人離去,也會痛苦,也會放聲大哭。

從這裡開始,我對於這部劇開始更加關注爸爸媽媽這一輩的情節。這裡不得不讚美編劇和導演,這個劇中沒有一個多餘的角色,每一個形象都是那麼飽滿豐富,沒有刻意地描繪這是個什麼樣的人,可是從種種細節就可以把這個人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東日爸是個心軟嘴硬的人,平時在家總是對三姐弟怒語相向,可是在外卻總是向那些比自己更可憐的人伸出援手,哪怕自己家已經快窮的揭不開鍋了。令我印象很深的是又一次亂買東西被一花媽痛罵一頓後在小攤上喝酒,此時過來一位老人在每桌兜售類似於口香糖的東西,剛剛被罵的東日爸狠心拒絕了她,可是當沒有一桌的人願意買她的東西時,東日爸還是忍不住像老人招了招手,說到:“老人家,給我吧,但是這是最後一次了,這真的是最後一次了。”有這麼一位善良而偉大的父親,這三姐弟才會那麼善良,那麼讓人喜愛。當然像豹子夫人,金社長等都是有讓人感動到流淚的閃光點,這裡就交給各位自己去發掘了。

再說說第二個讓我哭的一幕,是當寶拉要搬到考試院去住時,爸爸一臉淡定地說這又不是什麼大事,便早早地出門上班,留下家裡的其他人送寶拉。可當寶拉開車到了路口,父親早早地在等她,遞給了她一大袋子的藥,上面都寫好了哪些藥是什麼時候吃的,還遞給寶拉一筆零用錢。寶拉收下後開車離去,望著後視鏡裡父親的背影哭的稀里嘩啦。這也許就是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父親的真實寫照,他們是家中的頂樑柱,是家裡最堅強,最堅不可摧的人,所以不想把自己柔軟的一面表現給家裡人。我的爸爸平時在家時和我的話語也不多,現在在讀大學,爸爸是監理,所以兩人一年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也就那麼兩三個月的樣子。平時打電話也只是像例行公事一樣相互問候,通話時間都不會超過兩分鐘。前幾個星期和姑姑打電話時,她說爸爸問她有沒有我的照片,想看看我。為什麼他不來找我直接和我說想我了呢,也許這就是父親吧。

讓我哭的最慘的:①豹子女士和金社長在娃娃魚的店裡的婚禮。豹子女士埋頭哭的那一刻我的眼淚馬上跟著流出來了,不得不說她真的是個很偉大的母親。表面看起來對家中的三個男士都很兇,但是看過就知道她是有多愛他們。正峰和金社長兩個人的手術時候美蘭都是明面表現的不擔心,可背地裡總是哭的最讓人心疼。再之後德善給爸爸念感謝牌也是猛戳淚點,當時真的躺在床上拿著被子捂臉痛哭,舍友還以為又失戀了……②寶拉結婚前給父親買了兩樣東西,一件是襯衫,一件是皮鞋。可是兩件都不合爸爸的尺碼。可是爸爸收到禮物的回答是:“這個正好合適啊!我們家寶拉是怎麼知道爸爸的尺碼的。”在寶拉的婚禮上,當寶拉給爸媽鞠躬看到爸爸皮鞋後德善塞的紙巾後,知道了其實自己給父親買的皮鞋其實並不合適,哭的不能自已,爸爸看到寶拉哭後也明白了,兩腿稍稍併攏不想讓寶拉看見,真的把我感動的哭的喘不過氣。之後父女二人相互讀信,是我認為這部劇為什麼讓我走不出來的原因,我反覆將這一段看了五六遍,每一次都會哭到難受。寶拉和東日爸,這對平時基本沒有什麼交流的父女,在這個神聖的時刻展現給我們什麼叫血濃於水。這份情感徹徹底底震撼到了我,親情永遠是人最需要,也是最珍貴的。

為什麼看完這部劇會覺得很難過甚至覺得很壓抑,是因為我們早就把雙門洞當作了一個很大的家,他們都不是鄰居而是親人。可是這麼溫暖的一群人最後沒有和我們想象的一樣永遠地一起溫暖地走下去。他們分別了之後還會再相互聯繫嗎?再見面地時候還會和原來一樣親密嗎?新的環境還會有他們這麼合拍的一群人嗎?我們不知道。也許他們會過的不再那麼清貧,但是可能再也沒有88年的那種感動,這應該就是為什麼這部劇會讓我這麼難緩過來的原因。

感謝《請回答1988》,帶給了我歡樂,感動和淚水。很久沒有看過一部這麼讓人投入的劇了。寒假的時候會再回顧一遍,再去感受一下雙門洞的溫暖。










啊瘦醬vv


記得第一次看1988的時候感覺很好看,但單純的只是因為感覺她很搞笑,有好多笑點,並沒有太多的去感悟它

最近過年在家這些天又選了幾集看,真的好驚喜呀!記得第一次看第13集是超人回來,那個時候以為它主要講的是阿澤的爸爸,因為他特別的沉著冷靜,遇到什麼事情都不驚慌,人們都感覺他像個怪物,但是聽到兒子出事的消息,他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崩潰,他也有害怕的事情,比如看到老鼠會嚇到跳到凳子上,其實我覺得他那樣蠻可愛的,嘿嘿。以為他講的就是阿澤的爸爸像人們心中的超人一樣,但其實他也有自己不可控制脆弱的一面。

但第二次看我覺得它說的不僅僅是阿澤的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是心目中的超人,但其實他們也有自己脆弱,害怕難過的時候只是沒有被發現,超人也是人,只是他們要以父親的名義活下去,看這個電視劇裡面真的有太多太多感動的地方,記得當時看到德善的爺爺去世那一集在家裡辦事,但是每個人都依然在一起吃吃笑笑的打鬧,完全看不出悲傷,看起來都無動於衷,但後來真的懂了,是的是這樣的,他們只是再忍。

接著看最後幾集的時候,淡淡的每一集都飄著要離別的味道,真的感覺很難過,不知不覺就想要流淚。每個人都在向前走自己的人生過自己的生活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相聚,雖然確實都是好的事情,但一想到以前天天在一起打打鬧鬧,但是總有一天要離別就感覺很難過。昨天見一個馬上要去韓國留學的好朋友,然後聽她講自己一個人在北京找房子,被中介騙,自己一個人去警察局尋求幫助,自己一個人找留學機構找老師,自己一個人上課吃飯,最後成功申請到延世大學,但你能想象到它之前真的完全是一個生活白痴,連路都找不到。

然後我真的感覺是啊,都長大了也走得更遠,雖然還會再見,但分離還是很難過,或許長大後真的要面臨分離吧,你總不可能一輩子待在一個地方,也要去尋求自己的人生。


記憶中的演技派


你有沒有看過一部影視劇或者電影或者小說,有一種入戲太深的感覺,特別是在結局的時候,像突然從你的精神世界被剝奪到現實這個冷冰冰的地方,要好好想想才能想起來現在是什麼時間了。

我越來越難有這種感覺了,甚至很多書好的劇能看進去就算不錯了,劇荒看到知乎上的好評去看了《請回答1988》,它開頭是青梅竹馬的五人幫被各家父母叫回去吃飯,彷彿一下把我帶到住在老家的時候,身邊的玩伴當時也是這樣。

其實我之前不看韓劇,總覺得裡面的男女漂亮的太有距離感,所以這也是我到現在才看到這部韓國評分第一的劇的原因吧。而1988的真實感太強烈了,從當時的奧運會展開,每家的性格生活水平影響了孩子的性格,每一個事情發生都是有原因的,就像裡面的女主角德善,她是家裡的二女兒,“姐姐因為她是姐姐,弟弟因為她是弟弟”,我也說過類似的話,平時的細節慢慢積攢的委屈,抱怨過但依然不會更改的生活方式,真真切切發生在我的身上過。她性格活潑但成績不好,情感上大大咧咧但內心敏感,甚至有點小自卑覺得自己不該被愛,我不用看後面都知道為什麼她會是這個性格,原生家庭的日積月累真的會影響性格。

但劇情的整體又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不論是鄰居的守望相助還是五人幫的感情,沒有壞人沒有勾心鬥角沒有俗套,我真的不知道後面會怎麼發展,所以有一個有趣的猜德善老公的遊戲,猜對了很激動,猜錯了固然可惜但又有總恍然大悟的感覺,它是我第一部看完結局就立馬想重新看一遍的電視劇。

它用心的去講了青梅竹馬的五人幫的感情和鄰居的相處模式,經歷過的人很懷念,沒經歷過的人很羨慕。

它一集很長,像一部電影,有它的主題和想告訴我們的,但又是電視劇的劇情連續。

開頭是青梅竹馬的相處和普通家庭的二女兒的矛盾,感同身受,後面越看越覺得好看,真的很用心的。

德善,我也會遇到我的阿澤對嗎?







電影快看


  1998年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20年,那時候沒有移動互聯網,更別提智能手機,1998年諾基亞牌的按鍵手機是人們最喜歡的,1998年的中國長江洪水事件是讓人惶恐不安的,關於1998年的故事還有很多……

  還記得小時候和同齡的小夥伴騎著自行車去村莊裡買辣條,買各種各樣的小玩具禮包,放學了吃著油炸食品,暑假一起去河裡游泳,抓魚抓蝦,電視機上依舊播放著暑期大劇還珠格格,每年都是如此,上學了一起騎自行車,哪怕是冬天也是騎自行車,帶著厚厚手套的手上長滿了凍瘡,雖然我沒有經歷過1998,但我經歷過1998年對這個時代的影響。

  新時代的到來離不開舊時代的人們,如今我們使用移動支付,互聯網佔據了人們絕大部分的時間,人們的溝通從線下轉為線上,過去的回憶越來越淡,《請回答1998》正好讓我們好好回憶了一番。

  人是喜歡回憶的動物,不忘初心大概就是這樣,當我一眼看到《請回答1998》時,就已經愛上了,作者講述自己的故事,用溫情的手筆寫下自己的童年,嗯,我們懷念它。

  誰都會有邊看電視邊做作業的經歷,作者拿比自己小6歲的弟弟當擋箭牌,想看電視了慫恿弟弟去打開,媽媽發現了也怪罪不下來,後來弟弟長大了也不上當了,還悄悄跑去告訴媽媽。外公帶著孫女看戲,講自己的往事,孫女聽著聽著就睡著了。逢年過節,拿出好吃好喝的自己手工製作的點心招待親戚,家家戶戶互相走訪,串親戚,當然也有父母偶爾吵架的場面,就會問你選擇跟誰。

  1998年我們回不去了,但是我們可以懷念。假如世界回到從前,心會變得柔軟,存在於世紀交接的一段縫隙,有段舊夢,謂之1998.


竹林影視


平時的韓劇能打動我的不多,唯獨《請回答1988》裡面的情節安排雖然還是依然的刻意 但是總會有一些小溫暖打動到我 可能這種細膩也是其他劇裡不太出現的吧!

看到那些小情節 才得知了正煥喜歡得善 這種由於什麼被家長老師追趕懲罰最後兩個人去到一個狹窄逼厇的小環境 然後兩個人之間的情愫在這個小空間裡發酵的情節也是多年不變的少女心吧

這正是當年少女時期看偶像劇希望現實生活中發生在和自己心愛的人小驚喜吧 可是現實生活永遠是現實的 這些套路都是被安排好的電視劇 怎麼可能會那麼湊巧又剛好的出現在有秩序有邏輯的生活裡呢 所以這一幕是我截取下來 對自己少女時期粉紅色幻想的祭奠了

又是這樣的情節 半夜十二點了 得善還沒有回家 正煥在家裡一直望著窗外就是在等一個人的出現 這片痴心 少年時期喜歡一個的傻勁 然後又是這種爛俗的橋段 下雨了…本來女主都可以頭頂書包遮雨了 還是那麼一小段路程 可是暗戀人家的正煥為了一個人就半夜三更的只為了送傘等在雨裡 又是偶像劇的橋段 反倒是我自己 當時太希望自己也會是偶像劇女主角 幻想了一出又一出的各種巧合 只為了自己和喜歡的人也能像偶像劇那樣浪漫且美好著 還是少女時期的幻想


這種大家一起在一個小地方長大 互相的父母都認識 所以這樣肆無忌憚的大家睡在一起也不會有什麼不妥 這樣的遠鏡頭還有懷舊的色彩 讓人忍不住的想要截下來


因為現實生活中我也有這麼一幫子智障好友 看到電視裡的他們就會情不自禁的想到現實生活中的我們 多美好呀


伊家先生


真的超級超級超級溫暖!!!

《請回答1988》是一部可以算是韓國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經典了,所傳達出來的人情溫暖真正深入到了現實生活之中,從這部劇中,我們很多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每一處小小的細節安排都會讓人動心不已,久久難以忘懷。

讓人很喜歡的一點就是,《請回答1988》中沒有絕對的男女主角之分,所有人都是主角,德善、正煥、寶拉、善宇、東龍還有阿澤等,還有會在自家門口大聲喊“回家吃飯”還有平常會一起坐著擇菜聊天的各位媽媽們,以及“千奇百怪”的爸爸們,很難想象一部劇居然有這麼多的主角哈哈哈哈哈!

《請回答1988》真的是每一集每一集都有感人的點,都會讓人難以剋制住自己,一定會潸然淚下。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出發,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動作都是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這裡面的大多數人物角色真誠善良。比如說每家做了菜都要給別的家裡送幾份,即使阿澤和爸爸只有兩個大男人一起生活,但開飯的時候,飯桌上依舊是滿滿的菜,都是其他人家做好了送過來的,不期而遇的溫暖總是能一下戳中人的心懷。

《請回答1988》裡面講述的主題十分之多,每一個看完這部電視劇的人都會受益頗多,從中能學習到能看到很多很多我們平常容易忽略的那些不經意的愛。家庭,朋友,愛情,友情,親情,這部劇雖然只有20集之長,但囊括的內容卻十分之廣,個人在這部劇中幾乎無法找出可以讓人吐槽的點,我在看完這部劇後有很多很多的思考,因為收穫的滿滿是感動。

後來結尾以雙門洞被拆結尾,大家即將分散,去向各自的新家。第二遍刷的時候,我一直不敢看這段,不知道為什麼,看的時候就會有一種空落落的心理,那些童年的美好記憶,雙門洞,那些青春,下一次回來是什麼時候呢?雙門洞還能是以前的樣子嗎?

有一句臺詞真的深深印在了我的心裡,從來沒有這樣一句話如此的深刻——上帝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這句臺詞真的是絕了,太厲害了!看到這句話真的是潸然淚下,泣不成聲,久久不能停歇。超級精闢的一句話,一句話就能解釋媽媽為什麼要這麼愛你,而我們卻常常忽略輕視。愛是多麼難得,沒有人無緣無故就要去愛你,但是這部劇中溢出屏幕的滿滿都是愛,狗煥對德善的愛,阿澤對德善的愛,善宇對寶拉姐的愛,還有德善對大家的愛,來自父母的愛,來自鄰居的愛,上一輩的愛,下一輩的愛,真的難以想象這部劇要囊括許許多多的感情,是怎麼辦到的,這便凸顯了這部劇的動人之處。柴米油鹽之中,人情溫暖之中,人際往來之中,原來這樣一部劇可以這麼好!這麼讓人感動!真的是有無數的細節,現在想起來還是超級感動!

有人問我推薦劇的時候,我往往都是首推《請回答1988》,無論是誰,都會很喜歡這樣一部溫暖的劇吧,像是在陽光下沐浴,感受無比溫暖和快樂。在看這部劇的時候,你會看到很多你自己,會收穫很多小驚喜,會發覺現實生活中你的身邊也有這樣一幫人,會變得更加樂觀,更加愛這個世界,更加的努力更加的自由!

強烈推薦!!!


蘇格拉底9588


最讓人感動的是《請回答1988》雙門洞衚衕裡鄰居之間的相處模式,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小心機、沒有互相抱怨互相爭吵;大家和平相處、互幫互助。不是一家人,卻親如一家人。

這裡的親情並非僅僅是家族內部的感情聯繫,還有鄰里之間的溫情脈脈。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首爾市道峰區雙門洞,居住者五戶人家,他們有的貧窮有的富裕,有的殘缺有的完整,孩子們相互熟悉,同輩之間都是從小到大的好友,大人們互相扶持,並無偏見。就像第一集裡,晚飯時間每戶人家都會讓孩子們端著自家餐桌上的菜串門,這家那家送一點又拿一些,原本並不豐富的菜色一下子就多了起來,融融的鄰里情是那個時代所獨有的特色。

而關於家族內部,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或許在形式上各有不同,但都一樣的深厚,就像德善作為家中老二,生日總會被和姐姐的放在一起過,吃食上既爭不過強勢的姐姐又得讓著弟弟,看起來是家裡三個孩子中得到父母之愛最少的一個,但事實上父親母親對此並非完全不知,他們也有愧疚,能給孩子的東西太過有限。

當然怎麼能少了他們之間的友情和愛情呢?

羨慕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的感情,羨慕他們雖然會互相嫌棄,但其實總是為對方著想的友情。一起吃飯、睡覺、追劇,會在對方傷心難過的時候安慰對方,會在對方有事的時候幫忙出謀劃策。大家會在阿澤輸掉比賽的時候想盡辦法逗他開心,會在他鞋帶鬆開的時候幫他繫上,會在他贏得比賽的時候為他歡呼。不喜歡麻煩別人的阿澤會為了正煥而拜託院長給正煥的爸爸安排手術;就算第二天一早有比賽,也會為了幫好朋友過生日而把機票定在晚上。大家會在知道娃娃魚離家出走的時候,一起去把他接回來。阿澤和正煥在知道對方喜歡德善後,都隱藏了自己的感情,不想破壞彼此之間的友情。這樣的友情我相信是很多人夢寐以求,渴望得到的吧?

羨慕他們對愛情的堅定不移。寶拉和善宇分手幾年後依舊愛著對方的執著,為了愛情不顧家人反對也要在一起的勇氣,都很讓人羨慕。正煥雖然因為自己的猶豫,使自己最後沒能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但他對德善的愛確實感動到了作為觀眾的我們。

正煥會一邊嫌棄德善穿韓服難看,一邊跑到窗邊偷偷的看著德善傻笑;雖然不是德善的守護天使,但卻在聖誕節的時候送了德善最想要粉色手套;會為了等德善一起上學,鞋帶繫了又開,開了又系。正煥的愛情感動了觀眾,而行動派阿澤的愛情則感動了德善。

阿澤會直接表明自己喜歡德善,會在德善知道善宇喜歡寶拉傷心的時候,帶著疲倦的身體陪她看電影;會在得知德善被放鴿子的時候放棄比賽,趕過去陪她。

他們的愛情經得起時間的沖洗,就算經歷了很多年的風雨,卻依舊堅定的喜歡著最初的那個人。

最打動我的是劇裡一點一滴的溫情,那些每個人青春裡都會感受到的“舊時光”暖暖的味道。








驕傲的向日葵


第一次看一部電視劇三番五次哭的像一個淚人,平淡細微,卻又發至內心的被感動。以至於我電視劇看到一半的時候很後悔這麼晚才看,卻又在看完之後又長呼一口氣,感動又感謝知道了這部劇,又看完了這部劇。

這部劇沒有打架,沒有兄弟義氣,沒有出軌墮胎三角戀,甚至沒有惡毒女二號,有的是發小情深,鄰里情深,有的是父愛母愛,有的是友情和朦朧的愛情。平淡到柴米油鹽,也感動到透徹心扉。

電影或電視劇之所以精彩正是因為它們描述的同樣也是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在短暫的電影鏡頭裡也看到了當初或現在的自己。看到喜歡的姑娘激動的說不出話卻還耍帥故作高冷,費勁心思的製造一個又一個的偶遇卻還是不敢說出一句喜歡你,到了可以安慰父母的年齡卻再不好意思停下來仔細看著父母說愛你們。也是如此,我如此沉浸到了這部電視劇裡,好像自己也成了五人幫的一員,隨著他們一起笑也隨著他們一起哭。

曾看過一篇林汐的文章—賞味期限,大意是說手裡的花朵會枯萎,冰箱裡的食物會過期,時間沒辦法倒退,就連當初的感動也會慢慢消磨殆盡,我們真正愛了,難過了,其實也就只有那幾年。

終於,可以大聲的說:才不是呢。

時間從來都是讓彼此更加依賴珍惜,讓感動愈發珍貴。寫到這裡想起前段時間在家和朋友一起聊天的情景,我們三個人一起走在街上找地方吃飯,偶爾有經過的靚麗美女還一起相互提醒欣賞一番,隨後還開玩笑的說都有女朋友打算結婚的人了,還這樣,真是得到後就不珍惜了呀。最後又一起反駁說才不是,得到後會更加珍惜,深愛後也會愈發深愛。這些只是兄弟間的無聊消遣。

時間只會讓我們彼此把喜歡變成了習慣,把愛變成了依賴。

一直都有畫面在腦海裡重複,和潔大人一起早上的時候彼此去上班,然後到了晚上回到家之後,一起去市場裡買菜,然後一起做菜煮飯,吃飯洗碗,天氣好的時候一起到外面走走散步,天氣不好的時候就一起窩在沙發上看電影,再然後就一起照顧孩子陪著他成長,也隨著變老。

也許隨著時間往復,我們不會再像年輕時那樣時時刻刻想念對方,但無論如何內心的最深處心臟裡最柔軟的地方一定有彼此的位置。

其實請回答1988最讓我感動的是家庭父母兒女之間的愛和街坊鄰里之間的深切情誼。

我不是一個善於用言語表達自己內心的人,看劇裡寶拉姐和寶拉爸爸的場景每次都像看自己。深知爸媽的辛苦,心裡一萬個感激卻說不出一句謝謝,劇裡的寶拉姐在自己的婚禮上向著父母鞠躬時低頭看到了父親穿著自己買的不合腳的皮鞋又想起那件自己買給父親的不合身的襯衣,才體會到父親這麼多年來的隱忍與辛苦,哭的控制不住自己。

埋在心底一直想要說給對方的那句我愛你最後還是沒有說出口,婚禮的最後父女兩人都將沒說出的話寫在了信裡,這麼多年所有沒有說出口的愛和感謝都傾瀉而出,多年的隱忍都變成了止不住的眼淚。最是親情讓人感動。

還有街坊鄰里的寶拉媽,善宇媽,正煥媽,幾十年在衚衕裡談天說地,有好吃的互相分享,有困難相互幫助互相關心,彼此著想。最後在善宇媽搬出衚衕的那天,三個人相互拉著手,相互安慰的時候卻又再次哭溼眼眶,大家一起走過青春歲月,再一起看著孩子度過青春歲月,愛是最長久的陪伴。

放在最後的當然是雙門洞五人組了,有正煥,德善,善宇,東龍,澤。

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是始終和氣,每次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你。真正的朋友是可以一直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示給你。

禮貌有時是一種含蓄的見外,放肆有時也是一種親密的信任。

所以大夥在知道善宇喜歡寶拉姐的時候會一邊開玩笑挖苦又一邊出主意幫忙。所以在澤輸掉比賽然後大夥都避開不談比賽的事情不再刺激澤好讓他不難受的時候,五人組裡的其他人會見面就大聲的挖苦澤輸的好慘,真給雙門洞丟臉。

把傷口埋在心底沒有用,得把傷口挖出來才能找到痊癒的辦法。所以鬱悶了那麼久的澤才會心一笑一掃陰霾。

收到別人太多的稱讚和誇獎不僅會讓我們開心,同樣也會讓我們恐懼,害怕他們看到的只是我們的長處我們好的一面,以為當他們發現我們那些不好的地方時就會反轉抉目。

所以即使你是其他人眼裡的大明星,是最最優秀惹人羨慕的存在。但在朋友面前,你都是他們的小澤,會下棋,不會煮飯不會照顧自己還是個大路痴。但熟悉的喜歡的也是這樣的真實的你。

又想起了很多小時候一起長大的發小,中學時一起度過青春期的朋友,大學時一起懷揣理想卻又折騰不休的兄弟,我們一起度過了很多個年月,分享著一樣的回憶和時光,雖然現在的我們也一樣離開了當時在一起的“雙門洞”,但還是很高興很感激能遇到你們

懷念那個時期,懷念那個衚衕,並不只是因為懷念年輕時候的自己,而是因為那裡有爸爸的青春,媽媽的青春,朋友們的青春,和我所有愛著的青春。也因為沒能對那些再也無法聚到一起的年輕的風景,最後問候一聲,而感到惋惜。如今對已經逝去的東西,對再也無法回去的時間,說一句遲到的問候。再見,我的青春,再見,雙門洞。







黑狐說電影


本來對韓劇沒有包有濃厚的興趣,但這部劇確實與眾不同。看過的朋友可能知道,貫穿整部劇都洋溢著青春二字,平凡簡單的衚衕裡面,五個別樣的致交,五個別樣的家庭,帶來的故事卻是令人心生羨慕和嚮往的。最令人羨慕的就是成德善,善宇,正八,阿澤,東龍他們五個純淨的友誼和他們五個平凡且無比溫暖的家庭。一到飯點,媽媽們就站在門口翹首著,扯著嗓門高呼孩子回家吃飯;爸爸們鍾愛燒酒,一杯杯下肚,家長裡短也一骨碌地拉扯起來;鄰里之間互相送去家裡的好吃的,不管是生菜還是咖喱,跑腿的永遠是孩子,一頓飯下來似乎把每家每戶的飯菜都能嚐個遍;五個年紀相仿的孩子一起上學,放學,嬉戲,打鬧,看電影,吃拉麵,體驗初戀的躁動與羞澀,經歷高考的選擇與打磨。充實的平凡日常,勾勒出繽紛的美好圖景,不僅僅是韓國普通人家所擁有的,在中國,在我們身上,也都能夠感同身受。不得不說,這部來自異國的電視劇給所有觀眾奉獻了一場懷舊盛宴。所有的青春都會散場。看了這部劇,最大的感觸是:人各有不同,但要始終保持一顆善良,努力的心。日子苦點沒關係,一家人緊緊相依,努力向前就是幸福。





小二侃生活


大家好,我是大鵬的腿跨海的橋,影視領域創作者,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希望頭條大哥能過我的興趣認證任務哈,任務不任務的我也要扁桃體發言。

在朋友的幾次強烈推薦下,開始看這部片,剛開始並沒有吸引住我,停滯了許久。最近因為疫情在家容易焦慮選擇看部電視劇分散注意力,又開始看這部電視劇,可能也是因為我們過了愛看韓劇的年紀,韓劇在我們印象中就是偶像劇,這是一部寫實生活劇,我選擇這部劇主要因素之一分數高評價也特別高,抱著學習的心態想從中受益,果然,看完之後一種強烈的想寫一篇觀後感的衝動。

這部劇對我來說最大的吸引點就是能讓你反思自己,好比看書的感覺,看到某些文字與某些感動瞬間會讓人聯想以前發生的事,也會帶給你正確的三觀,劇中主人公都是比較普通人,家庭並不富裕,正是因為這種普通人的生活接地氣,生活上有時感覺跟自己的童年能產生共鳴,獲得一些精神慰藉。這部片適合小孩、大人觀看,關於普通人的青春期、中年期五戶家庭的點滴成長,詮釋了什麼親情、友情、愛情的真善美。

關於親情,我們不善於表達愛

這也是自己所缺陷的部分,面對親人,不善於表達愛,從小到大也沒有這個習慣。

東龍的父親母親常年因為工作繁忙,忽略了對東龍的陪伴,東龍離家出走一兩天,他父母竟然毫無察覺,東龍只想引起父母對他的關注。當東龍被帶警察局時,原以為會對東龍咆哮一頓,但他母親並沒有,這時才發現自己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注,回家給東龍煮了他最愛的海帶湯,並陪著他喝完了再走,其實東龍的父母都是愛他的,只是覺得多掙點錢讓孩子有富裕的生活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生活原本就是很難,想要努力掙錢工作,還想要照顧好家庭,還想要陪伴孩子,時間很難有個平衡,有舍就會有得,很多東西是錢買不到的,掙錢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小孩有更好的生活嗎?可是否有聽過孩子的心聲?你的初衷?是否有對孩子表達過愛?

正煥的父親特別活潑,我多希望身邊有一位這樣的叔叔,沒有年齡的那種輩分感,和德善像個朋友一樣相處。但正煥與正峰及他母親都覺得這種活潑很丟臉,不受別人尊重。有一次正煥父親叫正煥正峰吃冰淇淋,兩人都只顧著玩自己手裡的遊戲看書,沒有正眼搭理父親,第二天還是沒有吃,父親這時候感覺自己的多餘,自己說話這麼沒有重量,開始自卑自責,一向話多的他開始不說話了,家裡也變得安靜起來,這時候家裡人才注意父親的異常,都變得不開心,正煥和東龍聊起時才懂得,父親其實想在家有個歸屬感,被家裡人在乎,正煥回去時學著德善與父親見面一樣跟父親打招呼,雖然做的很尷尬很勉強,但父親懂得這是個臺階,心裡開始高興起來,明白家裡人是在意他的,只是說不出口。家應該是一個讓你舒適的港灣,家人是你堅強的後盾,回到家可以讓你不用在意人際關係,不用費太多心思像客戶一樣揣摩心思,做最真的自己,每個人都有很多面,而我最喜歡的一面只是在好朋友面前的自己。每個人不一樣,我希望的家希望自己有小孩了也會朝著自己的樣子去經營。

印象最深刻的是寶拉與她的父親,結局那集哭的稀里嘩啦!寶拉結婚前一天突然母親和弟弟都出門了,剩下寶拉和父親在家,兩人突然變得很安靜,很尷尬,原以為這個時候兩人趁這次機會好好交談,改善關係,但並沒有!第二天寶拉婚禮去給父母鞠躬時,這時寶拉才發現自己給父親買的鞋塞了很多紙(因為太長了),寶拉強忍的情緒一下噴發了,自責的大哭起來,作為女兒竟然不知道自己父親穿多大的襯衣,多大的鞋,才發現自己不瞭解父親。寶拉和善宇要去度蜜月上車了,家裡人都送行,擁抱了母親說了句我愛您,也擁抱了從小一塊廝打的妹妹和弟弟,但面對父親時,寶拉從兜裡拿出一封信,無法表達,父親也給寶拉寫了一封信,兩人看信的時候都痛哭流涕。父親的不善於表達也許是他的父親帶給他的那種觀點,一種表達的缺陷,初為人父,第一個女兒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表達愛,只有行動默默付出。

最後旁白補充道:“可能家人是最不懂的,但是又何必都懂呢,最後能讓你翻過困難的高牆的可能不是清醒的頭腦,而是手拉手一起走到最後的心,最後還是家人,不僅是英雄,還有英雄的爺爺,最後的歸宿都是家人。面對大門外的世界的傷痛,面對人生的傷痕,甚至家人帶來的委屈的時候,最後安慰我站在我這一邊的還是家人。”

關於友情,我們都應該真心相待

結局時長大的德善問老公:“如果讓你回到過去,你想回去嗎?”老公說:不想回去,我更喜歡現在的自己,如果硬要回去,我想回去看看我的那些小夥伴們,最後一個鏡頭回到了雙門洞,每個媽媽都叫著自己的孩子回家吃飯,這時候的自己好感慨好感動呀,我都在懷念他們的青春期,那時候真好啊!一起吃拉麵,一起看(英雄本色),一起肆無忌憚的跳舞,一起說笑打鬧!這就是青春啊!每個人都笑的那麼開心!在一起六年,他們從未吵過!為朋友兩肋插刀,東龍進警察局時朋友第一時間趕到;阿澤一次圍棋比賽失敗,幾個朋友一塊走到房間很隨意的為他解壓,這種解壓方式只有朋友能給與,用行動表達輸掉沒什麼;正煥連夜開車需要趕回部隊,路上發現孤身一人喝酒的善宇,他選擇陪善宇喝酒,明早趕公交回;太多瞬間,不一一述說了,我只想說這是我見過最舒適最好的友誼關係!

包括幾個媽媽在一塊的那種中年友誼,多希望自己在那個年齡身邊也會有幾個好閨蜜可以訴苦聊天,一起八卦說笑,爸爸們喝酒解悶,鄰居的關係融洽,相互禮尚往來的送吃的。

最純潔的友誼之一可能就是小時候的玩伴,那時候的友誼沒有利益關係,相互瞭解彼此,真心相待。現在這個社會越長大越孤單,很多朋友走著走著就散了,時間久了,各自有家有自己的生活,也許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過去的依然過去,這也是一個生活常態。朋友之間因保持初心,真誠才能換來真心相待,很感謝這幾年一直在的一些朋友,即使離開不在一起玩耍,但依舊保持聯繫,需要幫助的時候真誠的幫忙很感動。

關於愛情,我們都需要點勇氣

正煥剛開始喜歡德善時,卻發現德善喜歡的是善宇,心思細膩又重感情的他為了怕傷害友誼忍了許久沒表白,後面得知善宇喜歡的是寶拉,本來可以放心追求德善,但他懷疑自己,害怕德善不喜歡自己,一直沒敢表白,直到阿澤在他們面前承認自己喜歡德善時,正煥又開始隱藏自己的感情,不得不承認導演的心思相當細膩!正煥表達出的那種隱忍和猶豫符合他的性格。

一直都覺得正煥應該是和德善一對才是,結局居然是阿澤,不過還好能接受!只是最後都沒看到正煥的感情狀態,有點可惜。

愛情真是需要勇氣!估計大部分女孩都喜歡像善宇一樣的男生,雖然被寶拉拒絕了多次,但依舊不忘初心,堅持到底,在別人眼裡,寶拉就是一個張牙舞爪的瘋女人,但善宇卻發現她的善良,是隻紙老虎,一心一意的守護對寶拉的愛,對寶拉也是以結婚為目的去談戀愛。

這也是我的愛情觀,以結婚目的去談戀愛,從小外婆帶大,本因缺少父母的愛容易早戀,但從小被外婆灌輸的思想比較封建保守,談戀愛一定讓家裡人知道同意。一直到26歲我才開始真正的談戀愛,戀愛對象是我現在的老婆,和老婆談戀愛一路很中規中矩。青春期不是說沒有過心動的感覺,只是像正煥一樣那時隱藏自己的感情,覺得說出來會傷害家人,也會很丟臉。雖然沒有談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但我還是很感謝自己,感謝自己的自律!讓自己成熟的時候談一場合適自己的戀愛。

最後就用《請回答1988》裡最後一段話來用作結尾吧。

懷念那個時期,懷念那個衚衕,並不只是因為懷念年輕時候的自己,而是因為那裡有爸爸的青春,媽媽的青春,朋友們的青春,和我所有愛著的青春。也因為沒能對那些再也無法聚到一起的年輕的風景,最後問候一聲,而感到惋惜。如今對已經逝去的東西,對再也無法回去的時間,說一句遲到的問候。再見,我的青春,再見,雙門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