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知識改變命運可性格又決定命運!在孩子教育方面若不可兼得怎麼選擇?

吉象三寶紅木


培養性格最為重要!知識固然可以改變命運,但前提是性格良好。如果一個人性格有缺陷,就算他學識淵博,也無法獲得幸福的。

我講一個身邊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A和B是同宿舍的兩個女大學生,A成績優秀;B成績很差。臨近畢業,她們都在忙著找工作。

某天,一家知名外企來學校宣講招聘。這家公司待遇好,歷年來報名的學生都很多,能勝出的都是佼佼者。

A和B同時看到招聘信息,B果斷去參加面試,由於她反應敏捷、活潑開朗,順利通過了前兩輪,她很開心。可A卻勸B知難而退,說B肯定會落選,因為這家公司一個硬性要求是:英語過六級。而B的英語很差,沒過六級。可這沒影響B參加第三輪面試,她還對面試官說:畢業之前我一定會考過六級!

結果是,B的六級沒考過,但順利被公司錄取了。誰都沒料到,這家公司正在擴大業務,急需人手,因此放寬了招聘要求。而A呢,自始至終都沒去參加面試,她覺得,競爭如此激烈,自己肯定會被淘汰。她認為自己成績雖然好,但沒有任何實習經驗,也沒有優異的校園經歷,何必去找挫敗感呢。

事情的經過我寫的簡化了,但確實是我身邊真實的例子。

學知識很簡單,但培養良好的性格很難。一個人縱使博古通今,可骨子裡如果自卑怯懦,他依然抓不住任何機會去改變命運。更何況,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學什麼知識都很快很容易,何必把知識放在第一位呢,性格才是最重要的。自信、勇敢、懂得愛與被愛,才是一個人擁有幸福人生的關鍵。


詩語說說


這兩個命題都歸結到命運。命者先天決定也,所謂天命,認為人一生,天註定。有人認為是祖墳葬得好,有人認為是八字生得好。運,指在發展過程中,某些因素,改變並決定了事物的走向。說某人運氣好,中了大獎,某人有貴人相助,心想事成。這些都是在農耕時期形成的傳統文化,影響深遠。直到現在,窮人,高官,富人,難以掌控自己命運,生辰八字無法改變了,就到處尋找風水寶地。同一個祖墳下面的後代,命運相同嗎?同一個時辰出生的人有千萬,他們的命運相同嗎?我寧願相信,知識和性格影響人生,但不是全部。

知識改變命運這個口號出現在近幾十年。改革開放初期,社會固化,高考幾乎是農村青年跳出農門,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這種背景下,為了鼓勵孩子努力學習,出現了"知識改變命運"的口號。本人一輩子從教,見了太多讀書成呆子的人,有生活不能自理而從大學退學的,有一流大學畢業後不能適應社會而長期呆在家裡啃老的……所以知識改變命運有特定條件和限度。青年人要努力學習,全面發展才能改變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有普適性。性格開朗隨和,身心健康的人,不管在何種崗位,都會有不錯的機遇。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格與血型和家庭環境等有很大關係,很難根本改變。

知識和性格不是熊掌與魚的對立關係,完全可以兼得,我所教過的很多考上一流大學的學生,都是高智商和高情商兼備。在教室裡學習專心致志,在課堂外是球場高手,組織能手。

我都想像不出題主遇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性格內向成績尚可?性格活潑開朗但靜不下來?如果真遇到了這種兩難境地,我建議秉持健康第一,人品第一觀念,真正終身受用的知識在生活中而不在考卷上。內向的人也有很多優勢,做事細心,有獨立見解,這些是搞科研和學術必備的品質。不管何種性格的人,將來總有一種工作適合他/她。不要對孩子的未來設定框框,一定要他/她成為什麼樣的人。發現潛能,發展優勢,揚長避短,順勢而為才是上策。


特級在線


《弟子規》開篇明言:“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也就是說,學習文化是在先學會孝悌、謹言慎行、仁愛博愛的人格教育養成之後,如果還有餘力,則才去學文化。雖然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讀書並不是人生唯一路徑,而且不管是否有文化,有地位,首先還是要踏踏實實的做一個有高尚品德的人。只有先學會做人,才能更好的在社會長久生存,不然就算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卻道德品質敗壞,不能稱為一個優秀的人。所以,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學習文化,那麼在教育上要多偏重於人格培養教育和獨立自立的性格養成,以及在孩子其它特長和偏好上重點培養專注和毅力,將來雖不一定能大富大貴,但肯定是安貧樂道,快樂幸福。知識其實分為好多種,不侷限在學校的應試教育上,生活閱歷也是知識,工作技能也是知識,每獲增長都會受益匪淺,都會對生活改變起到關鍵作用。


劉軍易溯科技


我覺得性格決定命運,這個是對的,知識改變命運也是對的,但是我更應該理解成性格決定命運,知識改變性格,這樣的話就等於知識改變命運!性格大部分是天生帶來的、孃胎裡帶出來,如果這個性格比較不適合開拓人際關係,沒有合作意識,沒有勇氣,缺乏創新突破等等一些正能量的品格,那這樣的性格將會影響人的事業、學業和做出成績。這樣的話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知識、學習經驗、學習教訓,提高我們的認知,目的是為了想改變我們剛才說到的那些不正能量的品格和性格的弱點。當然也有很多人通過學很多知識,通過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改掉性格當中的缺點,突破了過去的自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這樣性格就決定命運,但是知識改變性格!但是也有一部分人雖然一生不斷的學習,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學習知識沒有能改變性格,所以性格改變命運,知識改變不了性格,那就是知識也改變不了命運。





品牌吳之


首先必須要刻苦學習知識,性格乃人的意識而為之。人性格是最可適應環境所限而改變!世間沒有不可改變的東西。你或許不服氣,請舉例:人性格不如虎狼,而虎狼受限籠中後,經訓獸師訓服後,便可變成可賺錢的溫柔寵物。[呲牙][呲牙][呲牙]因此,誰得什麼性格統統是敷衍人的鬼話。[祈禱]



野牛無懼


【孫蕾昕❤談育兒】 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兩句話,知識改變命運,性格決定命運命運。這兩句話矛盾嗎?我認為不矛盾,他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性格不是一生下來就形成的,是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生長生活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這個環境包括了你的家庭,學習,社會環境。在此過程中形成的性格將影響你的一生的運程。

性格是後天養成的一種社會行為方式,它是跟別人有關的。大家都知道優秀的人都有明顯的性格特徵:自信,有責任感,自尊,上進心,樂觀豁達,獨立創新,自律,樂於助人等,而一些具有自私,冷漠,暴躁,懦弱,自卑等性格特徵的人則很難成功。所以這就是性格決定命運最直接的證明。

而在性格形成期,學習環境對性格的影響很大,我小時候有一個女同學,她家裡六個女孩,她很聰明,可能是覺得父母說的小學畢業就打工掙錢,所以也不認真學習,平時還經常去放羊,農村的娃娃早當家呀!老師有一天告訴她:我跟你父母商量過了,你要是成績好,就可以繼續上中學,考大學,以後去大城市,不用放羊打工了。結果這丫頭認了真,從此以後人生開掛,後來研究生畢業在大學裡當老師。整個人都變得很自信開朗。這就是學習知識對性格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是知識改變命運的證明。所以這兩句話是相輔相成,都對!

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不可兼得的事情,注重孩子性格的養成,小時候家長影響最大,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寧靜愉快的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孩子就會有安全感。生活愉快,信心十足,和善待人,優秀的性格養成了,也不用擔心孩子在教育上能出什麼問題,只要好好引導,相信孩子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孫蕾昕談育兒


我們很多人都會說三歲看老,性格其實可以靠後天的努力培養的。21天養成一個習慣,7年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擁有知識,可以拓展人的視野,良好的修養,和對事物的理解能力。現在的教育方式已經把人培養成流水線上的標準產品。可以有性格,但不可有傲氣。一切都可以去練習。推薦看看《秘密》


鍾祥徒狼


那你又是否知道知識可以改變性格呢?

固執的人,是因為放不下心中的執念;

撒潑的人,是因為太過於以自我為中心;

寂寞的人,是因為心裡感覺空空的;

……

如果固執的人,知道該怎麼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者他通過了解許多案例佐證了夢想與現實有著不可跨越的鴻溝,那他還會固執嗎?

如果撒潑的人,學會了移位處之,換位思考,將心比心;那他還會撒潑嗎?

如果寂寞的人,知道如果去做才能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更加舒暢,那他還會寂寞嗎?

因此,知識改變命運,性格決定命運;其實兩者並不衝突;因為性格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自身對“知識”的掌握及運用。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去運用知識才算是正確的掌握它了呢?您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高見,很樂意與你共同分享~


龍梟學習社


命運這個話題中國人研究了幾千年,也是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命題。在高科技發展的信息時代,隨著文化層次的普遍提高,人們也通過各種渠道對命運這個神秘的東西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雖然理解程度各一,但對於“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還是受到了人們的基本認同。

我們先探討一下知識能不能改變命運:所謂知識改變命運,其實就是改變了人生向上的機會和能力,通往美好與成功的路增多了而已,並不是今天上了學,讀了書,明天就能換來金錢美女,豪車別墅,高官厚祿,這可能麼?知識也是一個多元化的智能理論,評價一個人的知識層面的高底,也並不是依讀多少書識多少字來定論的。世界上有不少的政治家,作家,畫家,企業家等等,也並不都是高學歷的,難道說這些人知識低……讀死書,死讀書,書呆子類在歷朝歷代中比比皆是,一事無成終老一生者也大有人在。所以說有了知識還需要去努力,去奮鬥,充分發揮和利用所掌握的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任何的美好與成功都不是想當然的,只是相對的難與易而已。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這一話題,也是人們常引用及基本認可的。從心理學上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思維決定行動,不同的性格做出的判斷和行為也是不同的,結果也就不同了。所以說事情的成敗與人的性格是有很大關係的。每個人的一生會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經驗及教訓,人們也總在事後總結和完善,保留好的習慣拋棄壞的習慣,藉以改變自己的性格,從而為更好的取得成功和進步在完善的努力著。我們知道成敗的因素是由主觀和客觀決定的,如“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這一說法,就是要人們勇於創新,大膽實踐,敢想敢幹,不怕失敗,人定勝天等言論,所強調的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為此,只有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性格,通過努力再借助一定的客觀條件就能把握自己命運的大部。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是有一定道理的。良好的習慣養成良好的性格品質,壞習慣則構成不良的性格品質,這兩種性格就會導致人生路上不同的運行軌跡,路不一樣,結局就會不同,這也是一個重要的人生因素。

看問題都應是一分為二的,也只是相對而言。知識改變命運與性格決定命運在道理上是講的通的,但又都不是絕對的,只是在特定的環境及條件下所促成的。學好知識,養好性格,光明磊落,做人以善為本,以寬宏大量待人,做事有分寸,講道理,發自內心的將自己的世界觀改造好,才是做人及改造命運的根本。


油泥大漢


你好,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值得商榷。

首先,知識不一定能改運命運。在古代,能擁有知識的人很少,所以,擁有知識對改變命運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現代,知識的獲取越來越容易,擁有知識並不一定能改變命運。所以現在有一種說法,新時代的文盲並不是缺乏知識,而是沒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沒有運用知識的能力。

其次,性格也不一定能決定命運,如果說性格決定命運,那到底什麼決定性格呢。性格是一個人相對穩定的處世態度和行為,它受到三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先天遺傳,二是成長環境,三是個人主觀的調節。就此看來,性格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會受到成長環境和個人主觀調節的影響。所以就也談不上性格決定命運了。

那到底什麼決定命運呢,個人認為是出身+選擇+運氣。

出身是指父母遺傳的先天素質(比說智商、氣質、身體健康等)和所提供的後天教育。

選擇是指個人的主觀能主性(選擇勤奮還是選擇偷懶,選擇與誰為友等)

運氣是指不確定因素(如各種意外事件)

這三個方面出身我們決定不了,運氣我們也決定不了。我們能決定的只有自己的選擇,包括性格,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中塑造形成的。

所以說,除了出身和運氣,我們當下所選擇的每一個行為,都在決定我們的一個生命片斷,我們的人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中鑄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