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在日本福岡有一個島,叫志賀島,我從福岡一下飛機,開車來接我的老周,就把我帶到了這裡。老周是我大學同學,現在是長崎大學研究東方文化的教授。志賀島是我們在北京見面時,他一直隆重推薦的景點,因為這裡的歷史和中國有著密切的關係,卻很少有人知道,更鮮見於旅遊書籍。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站在金印公園上眺望博多灣。

來志賀島並不困難,有一條海埂路可以直接開車上島,無需坐船。綠色的植被、灰色的道路、藍色的大海,是志賀島的色彩構成。島上的環境乾淨得令人難以置信,在路上沒有見到一點棄物垃圾。人少是原因之一,但更多還是日本對環境保護的執念使然。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博多灣面臨太平洋,這天的下午卻風平浪靜


金印公園

上島後,沿著美麗的海濱公路向左行駛了幾分鐘,就到了老周推薦的第一個景點——金印公園。公園就在道路旁邊,說是公園卻並沒有大門,整個公園建在一個丘陵之上,是個完全開放式的遊覽區域。在登山臺階的入口處,有一座高約10餘米的白色石碑,它立於1922年。石碑上面刻著以漢隸寫的大字——漢委奴國王金印發光之處。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這裡曾出土了一枚金印,它不是一枚普通的印,這枚金印鑑證了中日之間在歷史上的關係。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金印公園石碑上的字為:漢委奴國王金印發光之處

金印也不是今天的考古發現,而是早在1789年就出土了。一位志賀島的農夫,在挖水渠時,偶然挖出了這枚金印,他把這枚印交到了地方政府手中,後來金印有轉手到福岡藩主黑田家,直至今日,黑田後人把它贈與了福岡市,成為福岡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志賀島的面積只有12平方公里,金印公園在它的西南角

經考證,金印是公元57年漢光武帝賜予當時“奴國”的印章,印面內容為“漢委奴國王印”。關於這方印,在學術界始終存在著真偽認定問題,但貌似這個問題今天已經解決了。因為後來中國出土了兩枚同時期、同形制(只是印紐不同)以及含金量相同的印章,而且還有《後漢書》記載的佐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所以應為真品無誤。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金印邊長 2.3 釐米,厚 0.8 釐米,正方形,為95純金製造

這方印的歷史價值在於,鑑證了日本對漢朝的附屬關係。印章中的“委”字同“倭”字,是日本有“日本”這個名字之前的稱謂,需要提醒的是“倭”字在當時也沒有貶義,即使日本在670年(中國唐代)改國名為“日本”後,在他們自己的文獻中,也經常用“倭”字自稱。變成貶義的蔑稱,已經是近代了。關於這一點,有興趣可以查看學者的相關文章。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中國領導人的題詞

又扯遠了。正是基於這枚印章的歷史價值,福岡才建了這個金印公園。沿著臺階拾級而上,還可以看到鐫刻在石頭上的中國領導人以及名人的題詞,不過要想看到印章的原件,就只能去福岡博物館了。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這個公園完全是開放式的,既沒見到管理人員,也沒見幾個遊客。


蒙古塚

距離金印公園大約幾百米距離,就是另一處和中國有關的景點——蒙古塚。不來這裡,孤陋寡聞的我還從不知道,中日之間還有過這樣兩場戰爭。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蒙古塚一隅

那是公元13世紀的元朝時期,因為日本國不肯臣服於元朝帝國,不願意納貢稱臣,於是元朝先後兩次派軍隊,從九州登陸攻打日本,這兩次著名的戰役,史稱“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十幾萬人戰死,留下的只有這個墓碑。

文永之役發生於1274年,元朝軍隊出動了25000人的軍隊,遠征日本,從朝鮮出發長驅九州,分三路人馬進攻內陸,其中主力部隊在博多灣一帶登陸。起初日本人不適應元朝軍隊的戰術,加之武器落後,造成慘重傷亡。但不久後,他們總結了教訓,組成了一支不懼死亡、無比英勇的騎兵隊,在弓箭手的支援下,衝進元朝軍隊,進行近距離的貼身戰鬥,從而使元軍的優勢無法發揮,最終把元軍逼回海邊。元軍終因元氣大傷,失敗而歸。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走在墓塚小路上,已聽不到當年的金戈鐵馬聲。

文永之役後,忽必烈再派使臣去日本,要求日本稱臣納貢,這次日本直接把使臣斬首。同時厲兵秣馬等著元軍的再次來襲。果然,1281年,元朝出動了5000艘軍艦,20萬大兵再度出兵日本。這次帶有報復性的戰役,遠比第一次更加慘烈,但同時遇到的反擊之強烈,也出乎意料。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侵略軍的墓地也有供養人,這也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這場戰爭持續了一個多月後,元軍始終不能突破日軍的防線,元軍傷亡慘重,高級將領頻頻陣亡,糧草兵器也出現危機,雪上加霜的是突如其來的太平洋颶風,摧毀了元軍大部分艦船,元軍無力迴天,所剩殘兵敗將只好逃離戰場。戰場上留下的10萬元軍,大部分戰死,另有兩萬成為俘虜。這第二場戰役史稱弘安之役。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這是來蒙古塚的注意事項,其中寫到在祭拜日,這裡可能不讓停車,可見這裡還經常會有祭拜活動。

這些俘虜除了少量南方漢人被免死成為賤民以外,其它全部處死。而我們眼前的“蒙古塚”據說就是這些元軍的集體墓葬。日本這個民族信奉“人死為大”,死後就消除了一切罪孽,所以即使是侵略者,他們也會為之修建墓地,以給後人憑弔。

漢帝賜印倭奴國,元軍兵敗九州島,遊福岡才知中日關係說來話長

博多灣的一塊礁石上,一隻鸕鷀正安靜地晾曬它的翅膀。

非常感謝常年致力於中日文化研究的老周同學把我帶到這裡,讓我從美麗的風景裡,穿越到不堪回首的歷史中,愈發感受到和平的美好。寫下這段文字時,恰逢中日兩國正齊心協力對抗瘟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和平相處是今天中日兩國關係唯一的正確選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