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寶寶吃奶後6個小時才漲奶,夠吃嗎?

寶貝靈曦


寶寶吃奶後6個小時才漲奶,夠吃嗎?

有的媽媽屬於奶水比較多的類型,所以寶寶吃奶後沒過多久就漲奶了,但是有的媽媽奶水就很少,不怎麼夠寶寶吃。那麼,寶寶吃奶後六個小時才漲奶,寶寶會不會餓著呢?怎樣才知道奶水夠不夠寶寶吃呢?

1、看上一次餵奶和這次餵奶之間的時差

寶寶一般是餓了就要吃,不吃就會哭的,所以判斷寶寶餓沒餓是很簡單的。正常情況下是吃飽了,隔三個小時就要吃下一頓。如果三個小時還沒到就餓了,那就說明沒吃飽,如果很接近三個小時,那就說明奶水可以滿足他們。

2、看寶寶的日常的排洩

如果寶寶的小便量充足,而且每天都會有一次大便,那就說明寶寶一天的飲食肯定是足夠了的。如果小便量很少,幾乎沒有大便,那可能就是奶水不夠。

3、睡眠的時間

剛出生的寶寶一般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如果寶寶吃飽了,他們能睡到三個小時後的就餐時間,如果沒吃飽,就會提前醒。

漲不漲奶和寶寶吃沒吃飽沒有太大的關係,寶寶吃飽了即使不漲奶也沒事,但是寶寶沒吃飽又沒有奶水就需要餵奶粉了。

看J媽學堂主頁的微頭條,加入J媽粉絲圈,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我想你的情況和我差不多吧!我也是隻有晚上小寶連續睡三個小時才感覺到有一點點奶漲的感覺!所以我一般晚上不用起床衝奶粉了!白天一天就要一共衝三次,每次100毫升吧!

我家小寶快四個月了,如果說你要6個小時才漲奶那應該不夠寶寶吃喔。因為一般母乳都是兩個半小時或者兩個小時一次的!你都沒有什麼奶水!你可以喝多點湯水下奶的!我是因為有時候沒時間煲湯,所以有時候都沒有喝湯!所以奶水一直不夠!


寶媽多喝湯水這樣奶水會多點喔。如果你家寶寶沒有哭,應該有可能你的奶水也夠他吃了!我家小寶是咬母乳都沒奶水出來他就會哭的!所以是不夠奶水給他喝!

我是宇毅媽媽,大家一起交流討論吧!


宇毅媽媽


<strong>

從問題裡看到兩個問題,媽媽多久漲奶才正常?寶寶怎麼樣才叫夠吃?

漲奶才算奶夠嗎?

因人而異

有的媽媽產奶比較快,寶寶未哺乳時,也會邊產邊往“糧庫”裡(乳房)儲存,存著存著就滿了,這樣的媽媽漲奶間隔短。寶寶吃也會比較痛快,現成的乳汁在“庫”裡,吸就是了。

有的媽媽受“刺激”才產奶,所謂的刺激就是寶寶吸吮媽媽的乳頭。比如供需平衡時,隨著哺乳時間的持續,媽媽和寶寶磨合較為默契了。當寶寶需求通過吸吮乳頭傳遞給媽媽的大腦,告訴媽媽奶量需求的訊號時,媽媽的身體會逐漸調節到:既能保護自己的乳房不漲痛不產多餘的奶,又能讓寶寶吃的飽,達到一個平衡點,也是最佳的哺乳狀態。

等寶寶餓了,去媽媽庫裡“取貨”,乳房此時工作效率非常高,媽媽通過乳頭接到寶寶的訊號才開始產奶,為了讓寶寶快點填飽肚子,在較短時間內,泌乳素和催產素達到峰值,出現噴乳反射,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來精”。這樣的媽媽往往漲奶較慢,平時乳房是軟軟的非常通暢,但會隨吃隨產,舒坦!

如何判斷寶寶奶夠不夠吃?

哺乳頻次及姿勢是否達標

乳頭如同水龍頭,乳暈是閥門,要讓寶寶含住大部分乳暈,深而慢的吸吮,有吞嚥聲。而非叼著乳頭,淺而快的吸吮,如伴有乳頭疼痛,很可能哺乳姿勢有誤,要重新含接。

新生兒,每24小時應不少於8-12次的吸吮,每次每側乳房吸吮時間應在10-20分鐘,2-6個月,達6-10次/24h。

排洩量是否充足

不管是母乳還是配方奶,其中都有接近90%的水分。所以,當寶寶奶量充足時,水量攝入也充足,正常狀態下無需喂水。只是少量漱口,保持口腔清潔是可以的。

在不喂水的情況下,超過7天的純母乳餵養兒,24小時內小便達到8-9次,顏色呈無色透明或淡黃色,說明奶量充足。

大便:

  • 母乳餵養兒3-5次/24h,約為1湯匙/次(10毫升左右),也許會量大次少或量少次多。

  • 配方奶餵養兒1-2次/24h。

身高體重增長是金標準

生長髮育正常才是判別奶量是否充足的金標準,體重的增長速度大約在30g/天。

如果寶寶餵養和大小便都達標,而身高體重不達標,發育緩慢,有可能是奶量不足,需要加強餵養。

而如果寶寶生長髮育正常,媽媽並不需要考慮“糧庫”到底多久裝滿,一定是夠吃的!

回答人:【營養海賊團】航海士代雲峰 母嬰營養師 母乳餵養指導師 科普育兒原創作者

<strong>


營養海賊團


判斷寶寶夠吃不夠吃,並不是從漲奶不漲奶看。尤其是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每次吃奶也吃不了多少。很多寶媽一直都沒有漲奶的感覺,寶寶照樣吃的很好!

首先,漲奶不漲奶,並不是寶寶能否吃飽的參考條件。

漲奶,有可能是奶水分泌太快太多,也有可能是由於乳腺不通暢,導致有漲、痛的感覺。很多媽媽在整個哺乳期都沒有過漲奶的感覺,但並不代表寶寶吃不飽。

很多老人們覺得乳房沒有漲的非常硬,就是沒奶或者奶少。媽媽又是第一次哺乳,沒有經驗。給寶寶加了奶粉,誰想,這樣下去,奶真的會變得越來越少。

奶水充盈的幾個條件,營養充足,乳腺暢通,吸吮足夠。這幾個條件沒有先後,同等重要。

有一種理想的哺乳狀態,叫“供需平衡”。媽媽從不會漲奶,寶寶去吸就有奶,不吸,也不會漲奶。這樣其實對於寶寶和媽媽都是非常好的。

其次,多關注寶寶吃奶前後的表現,以及大小便次數。

判斷寶寶是否吃飽,要通過寶寶吃奶前後的表現,以及寶寶最近的大小便次數,就可以很清晰的瞭解到。

比如,寶寶吃奶吃的就睡著了,睡得香甜,下次餵奶間隔2-3個小時,那就說明寶寶肯定是吃飽了;

寶寶吃奶中間,突然放開乳頭,四下尋找什麼,媽媽再喂,要麼不吃,要麼吃幾口又放開,如果乳汁通暢的話,那寶寶也是吃飽了

通過這些細節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到寶寶是否吃飽了。

另外,媽媽也可以觀察寶寶每天的大小便次數和質量。如果每天小便次數很少,只有一兩次,那就很有可能吃不飽哦!如果大便次數正常,顏色也是金黃色,微稀,經常會有“奶瓣”,那就說明寶寶完全可以吃飽的!

總之,是否漲奶並不是寶寶能否吃飽的判斷依據,媽媽也不需要刻意的去讓自己漲奶,多觀察寶寶的生活細節,才是判斷是否吃飽的根據。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帶娃的那些事


脹奶是指媽媽乳房的母乳沒有及時移除體外,而感到乳房漲漲的,要“爆倉"的感覺,大多新手母乳媽媽都會有個誤區,就是把脹奶做為有沒有奶、寶寶夠不夠吃的信號,其實,這個是不合理的。

因為哺乳到最後終究會達到“供需平衡”的最佳狀態,寶寶吃多少,媽媽產多少,脹奶和奶陣都會越來越少。



不脹奶就是沒奶了或者奶不夠麼

媽媽從生產完以後,會經歷三種脹奶模式:

1. 生理性脹奶

通常在奶奶產後2-7天內會發生,這是因為受到寶寶吸吮刺激以後,媽媽的乳房接收指令開始工作,乳腺管擴張,淋巴液及局部血流增加,使得乳房產生髮熱、脹硬、充盈的感覺。

2. 日常脹奶

過了生理性脹奶以後,媽媽會發現如果沒有及時餵奶,很容易出現脹奶,乳房脹成石頭,這是因為6個月以前的寶寶和媽媽還沒有達到供需平衡,沒有磨合好,媽媽經常處在供大於求的狀態。

3. 夜間脹奶

很多媽媽應該都經歷過半夜起來吸奶的時候,特別辛苦,尤其是半夜睡起來以後,奶量暴增,一起身感覺胸前掛了兩個大石頭,或者整個溢乳墊都是吸飽了的狀態,這個時候,如果寶寶還睡著,並不需要吃奶,就只能拿吸奶器吸出來了。

這是因為夜間寶寶進食需求沒有白天難麼大,但是媽媽的乳房還保持著白天的泌乳記憶,泌乳量並沒有減少。

我記得我那時候每天晚上吸一次奶,每次都能吸150ml左右,最後凍母乳塞滿了冰箱的兩大抽屜,下圖是我最後扔掉的母乳。



供需平衡是一種什麼狀態

簡單來說,供需平衡就是寶寶什麼時候吃,吃多少,媽媽就什麼時候開始泌乳,產多少,媽媽不餵奶的時候也不會再脹奶,但要餵奶的時候,寶寶依舊可以咕咚咕咚吃飽飽。

這個階段,媽媽出去逛街就不用擔心脹奶,沒地方吸奶,這種有奶排不出來又憋又脹的感覺特別難受。

什麼時候能達到供需平衡

一般情況下,在寶寶3個月以後,就會逐漸達到供需平衡了,有的媽媽泌乳量比較大,可能會晚一些達到供需平衡,大部分媽媽都會在6個月的時候達到理想的餵養狀態。

泌乳的規律是這樣的:從生產初期的亢奮激動,擼起袖子大幹一場,勤奮泌乳的激情狀態,到激情慢慢褪去,逐漸理性的和這個下訂單的寶寶磨合,調整泌乳量,到最後,雲淡風輕,寵辱不驚,跟著客戶走,再到最後,漸漸退出,愛吃不吃,自然離乳。

所以,如果當你發現有一天不脹奶了,或者很少脹奶了,你該高興啊,要供需平衡了耶,老母親再也不用胸口碎大石了!

不脹奶以後如何判斷寶寶母乳攝入是否足夠

寶寶6個月內,不論脹不脹奶,判斷寶寶母乳攝入是否足夠的科學標準都是:

1.看大便

每天3次左右大便,且顏色形狀正常(攢肚子的話,要觀察寶寶精神狀態)

2.看小便

每天至少6次小便,顏色清亮無異味。

3.看體重/生長曲線

3個月內的寶寶每週至少增重141克,每月至少增重600克,3個月後,要通過觀察生長曲線增長趨勢來判斷寶寶生長髮育。



過度脹奶並不是好事

如果過度脹奶,沒有及時移除乳汁,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 容易堵奶,脹久必堵,越堵越脹。
  • 乳房會認為乳汁沒有移出來是因為寶寶不餓,然後自動減產,泌乳量減少。

這裡分享一下我的慘痛經歷,在我家寶寶7個月左右的時候,我沒有認識到自己已經達到供需平衡,誤以為自己不脹奶就是奶量減少,寶寶吃不飽,所以拼命喝豬蹄湯排骨湯,最後堵奶,急性乳腺炎。

所以,建議題主媽媽要客觀對待脹奶,理性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墨仔媽媽,一名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嬰幼兒睡眠指導師,與孩子一起成長,最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媽媽。 -----養育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知識

墨仔媽媽育兒




寶寶吃奶後6個小時才漲奶,夠吃嗎?

如果寶寶每次吃奶都能撐3個小時,那麼奶水是夠吃的。

但是如果6個小時才喂寶寶一次,單母乳餵養的話,是不夠吃的。


怎麼判斷寶寶吃得飽不飽?


1.看每餐間隔時間。

如果寶寶吃飽了,那麼他下一餐是3個小時後。如果還沒有到3個小時就餓了,那就是沒有吃飽的。根據你的描述6個小時才漲奶,如果寶寶也是6個小時喂一次的話,那肯定是不足夠的。


2.看寶寶尿量和便便量。如果寶寶小便量夠,大便也有每天一次,那麼飲食就是夠的。如果尿量過少,大便也幾乎沒有。那麼就是營養跟不上了。


3.看睡眠情況。

如果寶寶吃得飽,那麼他可以睡3個小時,中間不會醒。如果睡了沒多久,老是醒過來,就是飢餓了。



奶水不夠怎麼辦?


1.用吸奶器吸奶。

如果寶寶吸得不乾淨,剩下的奶一定要用吸奶器吸出來。這樣下次乳房才會分泌出更多的乳汁。否則,寶寶沒吃完,乳房會認為需求夠了,這樣奶水只會越來越少。



2.催乳湯。6個小時才漲奶,很明顯你是漲奶乏力了,這種情況真的要催奶了。通草鯽魚湯,還有木瓜豬蹄花生湯,都是很不錯的催乳品。


3.讓寶寶多吸。

寶寶多吸是最好的,這樣乳房受到刺激才會分泌更多。奶水是越吸越多的,所以平時可以把寶寶帶在身邊 ,讓他多吸。


4.注意休息。休息不好,真的很影響奶水,這點我深有體會。如果有人幫忙帶孩子,一定要多睡多睡多睡,休息好了,奶水自然就多了。



星星媽育兒說


寶寶吃奶後6個小時才漲奶,奶夠吃嗎?

不會漲奶並不能說明母乳不夠吃。

1、隨著寶寶吃奶間隔時間變得規律,寶媽的母乳量會和寶寶會產生一種供需平衡,有可能不會出現漲奶的現象,

供需平衡就是:分泌出來的母乳剛好夠寶寶吃。母乳分泌多少,是根據寶寶吮吸時間以及吃奶的量來及時調整的。比如,寶寶都是三個小時吃一次奶,如果達到供需平衡,到每次吃奶的時間,寶媽都不會有漲奶的感覺,超過三個小時以後才有可能會漲奶。


我的兩個孩子都是純母乳餵養,生長髮育的各個階段體重身長都在中上水平。我平時就很少有漲奶,只有超過餵奶時間,才會覺得漲奶。用鄉下老人的話說就是我的奶比較金貴,其實就是達到供需平衡。

2、要根據寶寶的排尿量,還有寶寶生長髮育,來判斷一下母乳是否夠吃。如果寶寶能夠吃得好睡得好精神好,那就不必擔心母乳不夠。

3、讓寶寶多吮吸,刺激母乳分泌,寶媽自己放鬆心情休息好,每個媽媽的母乳都是夠寶寶吃的。



湯湯理財


判斷寶寶夠吃不夠吃,並不是從漲奶不漲奶看。尤其是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每次吃奶也吃不了多少。很多寶媽一直都沒有漲奶的感覺,寶寶照樣吃的很好!

首先,漲奶不漲奶,並不是寶寶能否吃飽的參考條件。

漲奶,有可能是奶水分泌太快太多,也有可能是由於乳腺不通暢,導致有漲、痛的感覺。很多媽媽在整個哺乳期都沒有過漲奶的感覺,但並不代表寶寶吃不飽。

很多老人們覺得乳房沒有漲的非常硬,就是沒奶或者奶少。媽媽又是第一次哺乳,沒有經驗。給寶寶加了奶粉,誰想,這樣下去,奶真的會變得越來越少。

奶水充盈的幾個條件,營養充足,乳腺暢通,吸吮足夠。這幾個條件沒有先後,同等重要。

有一種理想的哺乳狀態,叫“供需平衡”。媽媽從不會漲奶,寶寶去吸就有奶,不吸,也不會漲奶。這樣其實對於寶寶和媽媽都是非常好的。

其次,多關注寶寶吃奶前後的表現,體重增加情況,以及大小便次數。

判斷寶寶是否吃飽,要通過寶寶吃奶前後的表現,以及寶寶最近的大小便次數,就可以很清晰的瞭解到。

比如,寶寶吃奶吃的就睡著了,睡得香甜,下次餵奶間隔2-3個小時,那就說明寶寶肯定是吃飽了;

寶寶吃奶中間,突然放開乳頭,四下尋找什麼,媽媽再喂,要麼不吃,要麼吃幾口又放開,如果乳汁通暢的話,那寶寶也是吃飽了

通過這些細節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到寶寶是否吃飽了。

另外,媽媽也可以觀察寶寶每天的大小便次數和質量。如果每天小便次數很少,只有一兩次,那就很有可能吃不飽哦!如果大便次數正常,顏色也是金黃色,微稀,經常會有“奶瓣”,那就說明寶寶完全可以吃飽的!

如果寶寶規律性的每週體重增加,那就說明寶寶吃的沒有問題,如果體重持續不變,或者有減少的趨勢,爸媽就要考慮是否奶水不夠吃,甚至要帶寶寶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了。

總之,是否漲奶並不是寶寶能否吃飽的判斷依據,媽媽也不需要刻意的去讓自己漲奶,多觀察寶寶的生活細節,才是判斷是否吃飽的根據。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活蹦亂跳小松噓



北派小鑫哥


每次看到這個奶水是否夠的問題,忍不住又來叨叨兩句。

奶水夠不夠孩子吃,不是看乳房漲不漲奶來判斷的。教你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方法:看寶寶的尿量,一天一夜24小時,能夠尿滿6個尿不溼,就說明你的奶水是夠寶寶吃的。(純母乳餵養情況下,無水,無配方粉添加情況下。)

母乳是智能的,寶寶吃多少,就會產多少。通過寶寶的吮吸乳頭刺激乳腺產奶。如果你一直保持親喂,乳房產奶量與寶寶吃奶量就會達到平衡。一般情況下,乳房就不太會脹奶。但是寶寶吃奶的時候又是有奶的,而且會有奶陣。只要寶寶不哭不鬧,精神好,睡的好。就說明寶寶吃飽了呀!不用糾結乳房是否脹不脹。

我哺乳到八九個月就達到平衡了,乳房基本不脹。但每次餵奶的時候,奶陣來了,添寶都有點來不及吞嚥。餵了31個月的母乳,在前三個月也糾結過很多事情,現在想來真的是多慮了。

以上是添媽的一點小經驗與大家分享,想了解更多“母乳餵養”的經驗,可以加“添媽愛寶貝”,查看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