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各取所需,分歧依舊,特朗普出訪印度收穫“面子”

當地時間2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結束了他36個小時的當選總統後的首次印度之旅,東道主印度總理莫迪以超高規格接待了特朗普,美印關係似乎在這場盛大的國事訪問中達到了歷史新高度。

場面華麗 各取所需

  印度總理莫迪可謂深諳特朗普心思,自特朗普一踏上印度土地,莫迪就給了特朗普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用一場“寶萊塢式”的歡迎儀式讓特朗普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隨後特朗普的車隊穿過夾道歡迎的人群,來到世界上最大的板球場。為了展示最好的一面,“細心”的印度政府還在沿路塗抹牆壁以掩蓋貧民窟。


各取所需,分歧依舊,特朗普出訪印度收穫“面子”


  眾所周知,特朗普十分喜愛在人群前演講。他自擔任總統以來參加過100多場競選集會,但集會人數最多的也不過2萬人。莫迪特地在容納12萬人的板球場為特朗普舉辦了“你好,特朗普”的集會活動。這樣的場面讓特朗普可以向美國民眾炫耀他在世界上的人氣,渴望贏得今年大選的特朗普對此十分受用。當前特朗普在美國國內的政治對手正在非議他“失敗”的外交政策,美國前眾議長、特朗普的支持者紐特·金裡奇稱,特朗普受到體育場內12萬名觀眾的歡迎,“這應該能夠讓他的批評者減少質疑他被世界所接受”。

  印度總理莫迪在強推《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引發國內廣泛爭議後,迫切需要作為超級大國總統的特朗普親自為其站臺。特朗普“投桃報李”,在發表演說時對印度滿口溢美之詞,稱印度民主、包容和自由極大,“給其他國家樹立了一個榜樣”。然而就在次日,支持和反對《公民身份法》的兩派印度民眾在首都新德里上演了暴力抗議,造成多人死傷。特朗普對這些暴力事件選擇了“沉默”,稱留給印度去解決。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想與印度發展關係,對印度的人權問題選擇了“忽略”。

成果有限 分歧依舊

  美國媒體《今日美國》網站稱,特朗普的印度之旅“讓華麗蓋過了政策”。正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所言,特朗普在印度三個城市包括在旅遊勝地泰姬陵和甘地故居的“旋風式”訪問,除了收穫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外,並沒有獲得重大的經貿或安全成果。或許在特朗普看來,強化與莫迪的個人關係並展示美印關係的強勁,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收穫。《今日美國》報道稱,在25日下午美印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特朗普讚揚莫迪給了他多姿多彩的歡迎儀式,特朗普還宣稱“美印之間的特殊關係從未像現在這麼好”。

  此番訪印,特朗普再次充當了美國“首席推銷員”的角色。英國《金融時報》2月24日發表題為《特朗普敦促莫迪在貿易摩擦中加強美印關係》的文章稱,特朗普在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發表演說時表示,“美國期待著向印度提供全球最好的、最令人畏懼的軍事裝備”。特朗普和莫迪宣佈了一些溫和的協議,如印度將購買美國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軍用直升機和其他海軍裝備;美國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與印度簽署了一項協議,旨在改善印度的天然氣供應網絡;美印還就精神健康與藥品安全達成了非約束性的協議。

  然而,軍售訂單難以掩飾美印在防務問題上的矛盾。儘管特朗普希望印度成為美國的主要防務夥伴,但目前俄羅斯仍然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應商。印度繼續採購俄羅斯的S-400導彈防禦系統引發了美國的制裁威脅,這讓美印軍事貿易很難走深。

  《華爾街日報》評論認為,特朗普和莫迪之間的“化學反應”並沒有讓美印關係完美。特朗普訪印期間,備受外界期待的美印“有限”經貿協議並未達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特朗普坦率地表示,莫迪進行了一場艱苦的貿易鬥爭,美印在關稅和貿易赤字方面的分歧不會在短期內得到解決。在美國看來,印度對美國產品沒有做到足夠開放,印度還對外國科技企業設置限制措施。印度則埋怨美國對印度出口的鋼鋁產品加徵關稅,不滿美國取消印度的普惠制待遇。考慮到分歧難消,事實上特朗普在離開美國訪問印度前就已經對美印達成經貿協議不抱希望,他承認在今年11月美國總統選舉前這不太可能實現。

  《華爾街日報》南亞分社副社長埃裡克·貝爾曼分析認為,由於貿易分歧和印度國內的增長壓力,特朗普和莫迪之間的交情未必有看上去那麼深厚,兩人更多是利用這次公關機會向各自國內的選民展示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