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午睡打卡照,看著老師拍的這照片,家長生氣大怒

前幾天跟閨蜜聚會聊天,聚會帶著她2歲多的女兒一起來。聚會間,小女孩不小心將飲料倒在了衣服上。閨蜜便拿出乾淨衣服準備給孩子換,正當撩起孩子衣服時,孩子奶聲奶氣指著旁邊的小男生說:“你轉過去,不要偷看!”

大家都被閨蜜女兒的這一句話驚呆了,明明才2歲的小女孩,性別保護意識居然這麼強。後來,閨蜜說道:從女兒1歲多開始,就有意無意的幫她建立性別意識,讓她知道自己是女生,換衣服、上廁所時應避開男生。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午睡打卡照,看著老師拍的這照片,家長生氣大怒

據兒童心理學家調查表明:一般孩子在2-3歲時,就已經出現了性別意識的萌芽。通常2歲左右的孩子就能正確辨認男女性別,正確分清家裡面誰是男生,誰是女生。故而,在孩子有性別意識後,父母就應讓孩子懂得,在與異性相處時要知道“避嫌”,就像上文中閨蜜女兒換衣服,讓男生轉過去一樣。

幼兒園群裡發孩子午睡打卡照,家長生氣質問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閨蜜一樣,意識到性別教育的重要性。生活中忽略孩子性別教育的父母及老師比比皆是,大多人為孩子還小,說了他們也不知道。前幾天,當幼兒園老師的閨蜜晨晨就因為這事兒煩心不已。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午睡打卡照,看著老師拍的這照片,家長生氣大怒

當天,因為幼兒園有個孩子突發感冒、咳嗽被家長接回家後,怕其他孩子被傳染,晨晨與其他老師立即給教室裡裡外外消毒,消毒後床鋪不夠,就讓孩子們“混合”一起睡,晨晨並不認為有何不妥。孩子睡覺期間,靠邊的孩子踢開被子後,旁邊的男生細心的為她蓋好了被子,看著暖心的瞬間,晨晨掏出手機便拍了下來,照往常一樣,將孩子們睡覺的照片發往家長群打卡。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午睡打卡照,看著老師拍的這照片,家長生氣大怒

可這一發,家長群就鬧的不可開交,踢開被子的女孩家長頓時生氣的質問老師:“怎麼能實行男女混睡呢,孩子都已經5歲多了,怎麼能不避嫌呢?”並艾特了班主任晨晨。立刻有家長在下面響應:“我覺得這個疑問很對,畢竟孩子們也不小了,怎麼能男女混睡呢?”也有家長表示大家多慮了:“孩子總歸還是孩子,不要將大人的思想強加給孩子。”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午睡打卡照,看著老師拍的這照片,家長生氣大怒

看著早已炸開鍋的家長群,作為班主任的晨晨趕緊回覆消息:“各位家長們,稍安勿躁哈,今天之所以實行男女混睡,是因為班上有孩子感冒,教室全面消毒後,導致床鋪不夠,請給位家長諒解。

看到晨晨的回答,女孩家長並沒有諒解,反而毫不留情的質問道:“以前有沒有男女混睡無從得知,如今孩子們都是5歲多了,早已經有了性別意識,作為老師,應該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性觀念,這樣男女混睡,還讓男孩幫女孩蓋被子,知不知道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午睡打卡照,看著老師拍的這照片,家長生氣大怒

面對女孩家長的妙語連珠般的“轟炸”,其他家長的隨聲附和,班主任晨晨明顯招架不住。事後,委屈的向閨蜜們訴說她的委屈。其實大家爭論的焦點,無非就是每個人對“男女混睡”的親密行為觀點不同、理解不同,各有各的想法,也都各有各的道理。可問題來了,幼兒園到底該不該實行“男女混睡”呢?

“男女混睡”易造成哪些問題?

01、造成孩子性別意識模糊,不利於身心健康

上文中的女孩家長之所以反應強烈,究其緣由,就是害怕“男女混睡”會模糊或混淆孩子的性別意識,讓孩子認為男女沒有什麼不同,可以在一起睡覺。一旦給予孩子這種錯覺,對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

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告訴孩子,應該與異性保持一定的距離,要有明確的性別意識,女生在上廁所或者換衣服時要關門、鎖門防止別人進入。

02、造成孩子對異性產生好奇心,引發“性早熟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午睡打卡照,看著老師拍的這照片,家長生氣大怒

著名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在節目中公開說道:“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次性別意識的萌芽”。能夠正確辨認男女,同時也知道了男女有別。而幼兒園實行“男女混睡”,孩子在睡夢中無意間的觸碰,不僅會造成孩子的扭捏敏感,還易刺激孩子身體激素分泌的不穩定,從而引發“性早熟”。

“男女混睡”真的不可取嗎?

北京一名幼兒講師認為對於3-5歲的孩子來說,實行“男女混睡”並沒有什麼問題,孩子是無意識的,反對多是家長的焦慮。

3-5歲的孩子正處於性別認知發育階段,有的孩子已經有明確的性別意識,而實現“男女混睡”並不會模糊這種意識;而對於還沒有形成性別意識的孩子,也無需著急,尊重孩子自然發展的天性即可。因此,無論孩子的性別意識是否形成,與“男女混睡”都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總而言之,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男女混睡”並不是問題,關鍵問題在於家長及老師是否能及時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幼兒園孩子是如何理解性別的呢?

一般而言,孩子的性別意識發展,是從2歲左右開始的,對於性別身份(辨認男女)是在3歲前建立的。在3-6歲這一階段中,孩子對男女性別差異有著模糊淺顯的意識,開始對異性的隱私部位產生好奇。當孩子處於這一階段時,父母就應該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給予最初的性啟蒙知識。

但孩子處於6-12歲這一階段時,對於男女性別的界限有著明確的認識。此階段的孩子大多喜歡與同性相處玩耍,與異性則保持一定的距離。此時父母應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性別教育,不僅能有效的保護孩子,還能讓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正確的處理兩性關係。

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性別意識呢?

01、讓孩子接受並喜歡自己的性別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午睡打卡照,看著老師拍的這照片,家長生氣大怒

尤其是“重男輕女”或者“重女輕男”思想嚴重的父母,應該尤為注意,無論男女,除了生理上的差別,其他並無本質區別,也無關好壞。

父母不應把自身對孩子性別的喜好,強加於孩子,比如一些喜好女孩父母,硬生生的給兒子穿上裙子,紮上馬尾。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很容易混淆孩子的性別,阻礙孩子性別意識的發展。

02、通過運動及興趣愛好,凸顯孩子的性別化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午睡打卡照,看著老師拍的這照片,家長生氣大怒

男孩天生愛動,父母可以多幫男孩報一些運動競技類的興趣班;女孩則相對安靜,可以報一些唱歌、跳舞、琴棋書畫類的興趣班。讓男孩在運動中,練就自己的陽剛之氣,讓女孩在跳舞中,練就平和溫柔的陰柔之美。

03、孩子與異性父母間保持距離

當孩子有明確的性別意識後,父母與異性孩子間的相處就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比如不當著異性孩子的面上廁所、換衣服以及同床睡等。用實際行動讓孩子知道“男女有別”。

總而言之,父母對孩子的性別教育,最好從出生就開始,最晚不要超過5歲。及早的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啟蒙,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性別,知道異性身體的不同。這樣,即使幼兒園實行“男女混睡”也不會對孩子產生消極影響。

END

今日話題:

你認為幼兒園實行“男女混睡”的做法對嗎?

大家好,我是一名3歲女孩的媽媽,堅持每天更新育兒知識,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給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