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既然喜歡,那就寫下去吧:Mark 第五、六、七個十萬字

既然喜歡,那就寫下去吧:Mark 第五、六、七個十萬字


其實,早在去年完成50萬字文字作品的時候,就想寫這篇寫作心得。遲遲沒有動筆,不過是這樣、那樣的緣故給耽擱了。


到了如今,我已經寫了70多萬字,想著今年之內,不出什麼岔子,應該能寫滿100萬字吧?


四年時間寫百萬字,即便沒有寫出什麼大名堂,也沒有什麼好懊惱的。寫作不像其他的工作,不是你寫得時間夠久,或是寫得夠多,就可以功成名就。


最終,還是需要一部被讀者認可的作品作為飛躍的契機。要緊的是,寫了這麼些年,我心歡喜。


“作家創作是因為他有創作的慾望,但要持續創作下去,他人的認可是必不可少的。作家所能做的就是寫得時候全力以赴,日復一日紮實創作,然後就是等待。總有一天,神明會看到的。”


這些話是《孤獨的小說家》作者石田衣良說的。三年前剛開始寫的時候,我就把這段話摘抄到一本隨時攜帶的小本子上,時不時拿出來看看。


01


就在前些天,前前前任老闆給我發了一條信息,他說:“恭喜你,找對了轉型方向,加油!”他提到的“轉型方向”指的是通過寫作,打造自己的個人形象品牌。


記得2016年,我在他身邊從事翻譯工作,沒有接受他的多次挽留,直接裸辭走上了寫作這條“不歸路”。當時,他是不看好我的選擇,大概還會覺得有些衝動、可笑吧。


是啊,當年的我就像個任性的孩子,為了寫作,毅然放棄了堅持十幾年的英文以及成為一個優秀英文翻譯的最初夢想。只不過這個“孩子”已經30來歲,早已過了可以隨意任性的年紀。


想來,那時周遭的人看待我的眼光大都覺得莫名其妙,甚至有些不屑。好歹讀了兩個本科,一個碩士的人,怎麼就辭了好好的工作回家寫作,那玩意能賺錢?


現在回頭去看,當時大家的確沒有看錯,一個小透明作者想在短時間內,通過寫文出頭,幾乎是不可能的。


可惜,我是個很執拗的人。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南牆,甚至還想穿過去。


所以,那半年我吃了很多苦頭。急於想借助寫作走上成功道路的我,整天就想著蹭熱點,寫爆文,儘快成為平臺簽約作者。其實也寫出了一點成績,不過離預期目標差得太遠。


那時的我,就像手握沙子一般,抓得越緊,流失得越快。


認識的作者也大都冒進、焦慮。有回,我甚至還在寫作群,和大家爭論起來:要不要為了錢寫作?絕大多數人覺得,寫作就應該變現。


只有我一個傻乎乎地問:“如果都為了錢寫作,怎麼寫出可以流傳下去的作品?”結果,惹得一頓群嘲,有個和我觀點對立的作者就說:“寫作不賺錢,就是耍流氓。”


爭論到最後,有個大學教授出來打了圓場:“梅話,你說得不錯,不過又有幾個人能寫出可以流傳於世的作品呢?”


事實上,我幾乎都被說服了,只是心有不甘,有些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酸氣。至於,體會到閻連科老師說的,“務必儘早、盡多將名利之心從頭腦中搬移到另一個地方去。”也是寫了很久才略有感悟。


順帶說一句,那個說“寫作不賺錢,就是耍流氓”的作者,的確靠寫作賺了不少錢。這些年,她堅持寫知音體文章,如今個人公眾號做得風生水起,有著一大批固定讀者。也算得上求仁得仁了。


至於關於寫作和賺錢二者的辯證關係,目前,我最認可的一種說法是:錢的確很重要,吃飯要錢,買房要錢。但人生在世,錢不應該成為唯一的追求,也不要為了錢,寫出讓自己後悔的文字。這是王路說的。


彼時,最先發現我不對勁的,是最好的文友一鳴師兄,他說:“梅話君,我覺得你最近心態有些不太好。全職寫作,可能不大適合你。”那時,他還是簡書的長篇小說專題主編,全職寫作,有百萬字以上的作品。


說到一鳴,我非常慶幸自己最初交好的文友,是他。他在我之前,已經嘗過了許多寫文的苦頭,幾年磨礪下來,早練就不驕不躁,心態平和。也是受他影響,我最終選擇了長篇小說這個創作領域。


後來,閨蜜也同樣覺察到我的異樣。把我請出來吃飯,在飯桌上,鄭重其事說:“梅姐姐,我覺得你應該出來上班,不管幹什麼,把寫作當成業餘愛好。否則,我怕你毀了自己最喜歡的東西。”


02


最終,我聽了他們的勸告,走出家門,再次工作去了。這次,我在一家文化傳媒公司找了份與寫作相關的工作。期間,我並沒有放棄寫作,一直固執地寫著。以至於同學聚會的時候,有同學說:“梅姐,挺佩服你的,居然能把一樣不賺錢的事情,一直堅持幹下來。”


公司以年輕人居多,他們活潑,思維跳躍,工作我做得很開心。上班後不久,有個朋友找到我,她說,開了間培訓學校,問我有沒有興趣給孩子們當語文老師,教他們閱讀寫作。


我考慮了一番,說那就試試吧。行就行,不行就算了,我們還是朋友。誰知,這一試也算另闢蹊徑,我將自己閱讀和寫作上的實戰經驗,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挺喜歡我的,教學方法也受用。慢慢地,學生越來越多,孩子們背後都喊我“作家老師”。


之後,又有些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知道我會寫作,紛紛找上門來。到了2018年下半年,我就開始忙起來,覺得有些應接不暇。於是,到了年底,不得不向公司提出辭職。


年輕的老闆挽留我:“梅姐,你別走了,好好跟著我,幹個三五年,保證你開豪車,住別墅。”我說:“算了吧,就我這麼一個佛系的性子,看著也不是千萬富翁的料。還是回去寫點東西,教教學生比較適合我。”


這次辭職,我淡定從容多了,感覺一切都水到渠成。


03


2018年下半年,還發生了一件對我影響很大的事。三十好幾的我,瘋狂喜歡上了一個男明星,是在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中飾演潤玉的羅雲熙。這是我第一次追星,激動得像個小姑娘。


既然喜歡,那就寫下去吧:Mark 第五、六、七個十萬字


那時,公司裡的小哥哥、小姐姐們還在開玩笑對賭,猜我能喜歡他多久?半年還是一年?不過,結果應該出乎他們的意料,因為我到現在還在喜歡著他,打算一直喜歡下去。


我這個人,沒什麼大優點。人長得不好看,還胖。算得上有點聰明吧,卻是個直性子,脾氣也急,經常在言語上得罪人,自己還渾然不覺。不過,好在我對人也簡單、熱心,所以還有幾個知交好友。


想想,我最大的優點,不論是什麼事,只要認準了,就能一直堅持下來。大事上,堅持讀了英語和漢語言文學兩個本科和一個工商管理學碩士,堅持筆耕不輟;小事上,堅持寫五年日記四年,堅持寫每日英文三年,堅持寫追星日常兩年……


因為喜歡羅雲熙,就想著給他寫東西,於是我就打算寫篇《香蜜沉沉燼如霜》的同人文。寫之前,我找了一鳴師兄商量。作為過來人,一鳴師兄善意勸我放棄:“梅話君,同人文界限模糊,容易起版權糾紛,吃力不討好。”


我想了想,說:“我喜歡羅雲熙,那就放棄版權和商業收入吧!這樣就不存在糾紛了。”然後,就全力以赴去寫。那時我幹著兩份工作,還要定期更新公眾號文章,再加上長篇小說,時常寫到凌晨兩、三點鐘,卻不知疲倦。


就這樣,我終於被神明窺見了。


《美玉衾寒誰與共》出乎意料火了,不論在哪個平臺都大受歡迎。舉個例子,單單晉江文學城一個平臺,點擊量都超過50萬,訂閱量破千,斬獲無數粉絲,還獲得了百度潤玉吧同人文大賽的二等獎。


目前,這部小說還在持續更新當中,天天都有讀者留言表白,經常說,美玉是他們見過同類文章中最好的一篇。


我和一鳴分享了這個好消息,他說:“這部小說能火也不奇怪,因為你心中有愛。”


後來,一鳴師兄還說:“梅話君,2018年,你是我朋友圈當中,唯一一個走上大道的人。”其實,我也不明白什麼是大道,只知道他的朋友圈有五千人,有這樣的稱讚還是很開心的。


2019年,可以說,是過去三十幾年活得最隨心所欲的一年,因為我終於活成心目中的理想模樣:不再需要坐班,平時在家看書寫文,週末出去教書,舔著臉被人喊一聲“作家”。


至於說錢,的確賺了一些,不過也沒有某些文章吹噓得那樣“我靠寫作年入百萬”,“我靠寫作月入十萬”……


只能說,和我的研究生同學差不多收入,工作時間自由些。年末的時候,意外成為新浪微博讀書作家領域頭部20%的作者,這也是我沒想到的。


有這樣一個說法,一個人想成為作家,前50萬文字應當銷燬,否則回頭去看那50萬字,你會自覺慚愧,自己寫了什麼垃圾。湊巧的很,《美玉衾寒誰與共》就是50萬字左右開寫的。


在寫作中學習寫作,寫得多了,自然而然悟出了些道理。記得,我寫了十幾二十萬字的時候,曾從某些寫作書上生搬硬套了些寫作理論,比如說,創作分兩個方向:故事和人物,男作者偏向故事架構,女作者擅長人物形象。當初,我也深以為然。


這些年,為了寫出更好的長篇小說,我讀了幾十部大受讀者歡迎的作品,幾千萬字肯定是有的。去年,我復讀希行的《君九齡》,竟為了書中一句很平淡的話淚流滿面,這才醒悟過來:故事就是人物,人物就是故事,二者根本就無法割裂。


我最喜歡的兩個作家,一個是汪曾祺,另一個是嚴歌苓。我曾問過我先生:“怎麼才能寫出汪曾祺那種‘一個字一個字拆開來平淡無奇,湊在一起卻與眾不同的作品’。”


先生說:“你要問的是怎麼能寫出大師級別的作品吧?這個沒什麼法子,只能靠你自己寫,自己悟。”


後來,我就學嚴歌苓,學她不要去編故事,而是去寫故事。


嚴歌苓寫《小姨多鶴》的時候,湊足了錢,跑到日本去住了小半年;寫《陸犯焉識》的時候,採訪了很多監獄中的犯人;寫《媽閣是座城》的時候,去澳門學賭錢……


可是我寫仙俠小說,也到不了仙界啊。所幸,嚴歌苓老師說,

“我在虛構作品中講的都是真話”,其實是告訴我們故事邏輯比華麗的文字更為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後來摒棄了原先華而不實的寫作手法。


既然喜歡,那就寫下去吧:Mark 第五、六、七個十萬字


2020年開年至今,新型冠狀病毒的陰影依舊籠罩著大家。昨天,閨蜜還在說,這次疫情對教培行業影響比較大。


我說:“沒事,受影響的又豈止是教培行業,餓不死就行了。宅家裡對看書、碼字也沒影響,給孩子們上上網課。”


後來,又想起一鳴師兄去年底說過:“梅話君,你已經成為先行者,我在沿著你的腳步前行。”我有些錯愕,這些年下來,我覺得自己一直是在沿著他的腳步,學習寫作,從未放棄。


東一句西一句,囉囉嗦嗦寫了快四千字,無非就是一句:既然喜歡,那就接著寫下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