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武漢護士感染後不敢看新聞,拒接家人電話,甚至曾經計劃寫遺書

今年46歲的李鳴鳳(化名)是武漢漢陽醫院的一名護士,同時也是在抗疫一線戰鬥中被感染的一名患者。2月27日下午5點,她剛剛在醫院的隔離病房吸完氧,“最近總出虛汗,吸點氧之後會舒服一些。”身體舒適一些,她才能有精力回想這一個月來的所見所聞與所感所想。

“每天幫病人們跑腿”

“一月中下旬開始,醫院的病人就逐漸增多,我在血透科當護士。這些病人有的病情很嚴重,一走動就喘,我就幫他們跑腿。”李鳴鳳幫助病人送血樣,去門診幫他們繳費、拿藥,還會給病人分發些小麵包等吃的,來補充體力。

在1月22日武漢封城前,醫院曾經召大家開會,“當時醫院通知說這個病不會人傳人,但是當時電視上已經有很多報道,我心裡其實也有些懷疑。”

按原本計劃,在春節期間,李鳴鳳所在的科室安排輪休,“我想著上幾天班,後面就可以回山東濰坊老家過年了。家裡就只剩我媽媽一個人,很想回去看看她”。

但是大年初一醫院的一通電話,醫護人員全部被召回上班,李鳴鳳也不例外。“說實話我當時心裡是有些害怕的,因為那時候醫護人員開始穿防護服上班。但是我在這裡工作14年了,這是我的職責,我必須到崗。”

初一早上出門前,李鳴鳳跟丈夫還有上初三的兒子認真做了告別。她知道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見到他們,“我每天接觸太多病患,怕自己帶病毒回去把他爺倆傳染了,就準備這段時間都在醫院病房改的宿舍裡住。”

“我原本打算寫遺書”

李鳴鳳在連續工作了一週之後,2月1號開始感覺不舒服,“那天下午我開始咳嗽,嗓子覺得癢,我去開了點頭孢,想著吃點藥也許就沒事了。”但經過一整晚,第二天起床時,李鳴鳳感覺到腰很疼,頭也昏昏的,一量體溫已經37.4℃。“我當時趕緊去呼吸科看病,主任看了CT檢查之後說肺部確實有點問題,但是當時並沒有病床,就沒住成院,後來才等到了床位。”

剛入院的李鳴鳳狀態很不好,胸口悶還低燒乏力,前十幾天都在輸液,每天從早上9點開始一直輸到下午2點。“當時手每天都是冰涼冰涼的,一直躺在床上,也不敢看新聞,總會看到有醫生去世的消息,就閉著眼睛或是盯著輸液瓶,我會把輸液速度調的很快,想盡快輸完站起來走走。”

那時候在家隔離的丈夫和兒子每天也很擔心李鳴鳳,總是會打電話來問她情況,“他們一打電話就問我病好了沒,那時候我心裡完全沒底,一接電話就想掉眼淚,就跟他們說自己不能總說話,就把電話掛了,說實話那時候我都開始準備寫遺書了。”

“天天都要看新聞”

幸運的是,住院治療十幾天後,李鳴鳳的狀態開始好轉,後來被安排進隔離觀察病房,那是為身體逐漸痊癒可以出院的病人準備的。

“和我一個病房的兩個人是其他科室的,我們每天能一起聊聊天,互相鼓勵,心裡壓力小了很多。”漸漸地,李鳴鳳開始敢拿起手機看看新聞了,“我每天都在關注新聞,想著什麼時候不新增病例,就到了我們能出門的時候了。”

跟同事聊起疫情過後最想幹的事,李鳴鳳首先想到的卻還是工作,“有的同事病好了現在已經回到崗位上了,我肯定也是要先顧工作的。當然如果有休假,準備帶孩子回山東老家玩玩。”

(應受資助者要求,文中李鳴鳳為化名。)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醫務人員為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1月26日開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已經全面啟動運行。2月27日,字節跳動宣佈捐資成立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將增至3.91億元。

截至2020年2月27日,基金已經為三十二批共1111名疫情防控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資助。其中1095位因抗擊疫情而不幸感染的一線醫務人員,每人獲資助10萬元;16位因抗擊疫情而不幸殉職的一線醫務人員,每個家庭獲資助100萬元。李鳴鳳是第三十一批收到基金資助的醫護人員之一。


申請方式

2.打開今日頭條、抖音搜索“字節跳動醫務救助基金”

武漢護士感染後不敢看新聞,拒接家人電話,甚至曾經計劃寫遺書

基金介紹

往期資助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