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科技部,教育部廢除SCI論文數量英雄,你怎麼看?

高校專業那些事


環化生材,四大名專業,大家都知道吧,就是環境,化學,生物,材料,四大名牌專業,大家都知道,你大學要是學了這四大專業,畢業基本上都瞪眼,畢業找不到工作,不論你是哪個大學畢業的。

當然如果你是北大清華這類名校畢業也能混口飯吃,不過,收入不如人家二本計算機。

不過垃圾專業環化生材,卻是各個大學的寶貝,為啥?因為這些專業,最容易發論文,最容易發SCI,也最容易發NSC(nature,science,cell)三大頂級期刊。

這些專業發論文,那sci刷的叫一個多,影響因子叫一個高啊。因此把整個大學的科研風氣全帶壞了。

近期科技部《關於規範高等院校 SCI 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 以及最近教育部、科技部出臺了關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文件,希望科研工作者重視科研工作質量,而不是關注科研論文數量;多將好的學術成果發表在國內期刊,摒棄SCI期刊至上主義。

壓垮sci的最後一棵稻草

sci引起眾怒的最後一根稻草,肯定是近期大家知道的高福院士

高福院士,在論文方面是一個高手,從SCI收錄情況來看,他僅僅只是在這個平臺就發表了超過400篇論文,這個水平是相當的高啊。

另外高福院士引起關注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武漢的事情不關心,但是把論文卻搶先發表,引起了科技部的大怒。

當然高福院士的本來領域是醫學,不過發的都是生物方面的論文,一些總結數據就是一片sci,太容易了。

sci引起這麼多的憤怒呢?

環化生材這類專業,發論文非常容易,也非常簡單,一個簡單試驗,一個實驗報告就能sci灌水一片,因此這個領域內sci高手特別多,除了高福院士外,有非常多的院士都坐擁百篇sci。

比如於吉紅院士在無機化學分子篩多孔材料的結構設計與定向合成方面,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創新貢獻,至今已發表高水平SCI水平300多篇。

材料領域,你博士也沒有發個十來篇SCI,你都不敢說自己是優秀的博士。

隨著環化生材論文的爆發,把所有專業全帶壞了,所有專業都開始材料化了,比如現在的物理專業,現在絕大部分物理專業都在研究材料。比如上圖的中國人民大學物理系博士,沒畢業已經才材料類期刊發表了13篇sci,這是高手啊。


楊永信大家都知道吧,就是給人戒網癮而出名,他戒網癮的絕招就是電擊,他不但能電擊人,而且考電擊發了幾十篇sci,反正電擊一次,就能發一篇,輕鬆又自在。

這個環化生材論文太容易發了,我告訴你多容易,南京理工大學的化工學院的朱**教授科研訓練團隊,這個團隊有著傲人的成績,在團隊中,有十餘名本科生髮表SCI論文30餘篇,他們研究的主要是納米材料。

現在的環化生材如果光在自己領域內灌水,還沒事,關鍵是把所有行業都帶壞了,尤其是和實際工程緊密結合的醫學,機械,電子,通信,計算機,土木等學科,因為sci發論文太容易了,所有對這些應用學科進行降維打擊,這些學科一看發論文搞不過環化生材,後來都一窩蜂的環化生材化。

比如搞微電子的,都不搞芯片設計,你去北大清華兩電一郵的微電子學院看看,裡面正兒八經搞電路設計的不足百分之一,都在一窩蜂的搞電子材料,說白了,就是材料。搞芯片設計多累啊,累死累活一年發一篇論文的影響因子,不如人家搞材料一週搞出的文章影響因子高,所以劣幣驅逐良幣,最後搞微電子的全民都是材料。整個微電子行業全壞了。

醫療領域也是這樣,本來醫療是一個純手工經驗工作,臨床經驗全靠經驗,和論文關係可有可無,但是現在三甲醫院,醫學院考核主要看論文,結果三甲醫院的博士們,都一門心思的在養老鼠,養細胞,搞材料,什麼心臟支架材料了,手術線材料了,陶瓷牙材料了,最後只會發論文,不會治病救人。

比如武漢病///毒所,發了n多論文,天天研究病///毒,為了sci而sci,從來不從治病救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最後病///毒來了,只能瞪眼沒辦法,他們也從來沒想過辦法,他們只想sci,和高福院士是一路人。

最後說一句,一定要廢除sci論文論英雄的政策,這個太害人了,而且把很吊應用學科全弄成環化生材了。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一,論文本身並沒有問題,高質量的論文代表了一個人對問題的思考深度和研究深度,並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供研究者交流,這是世界通行法則,本身沒問題。問題是導致很多人為寫而寫,注水嚴重,質量低劣。所以我們的論文產量世界第一,被引用率世界墊底。

二,建立論文質量評估體系。建立權威學術評估機構,評估期刊雜誌文章水平,雜誌收文應文責自負,文章水平低直接降級或取消。

三,對學術腐敗零容忍。抄襲者取消學歷和職務並公佈於眾,使其身敗名裂。重複研究或水平低劣者降低職稱,限制發文和申請課題。必須嚴打,學術腐敗零容忍。

四,建立新的綜合性評估機制。不單單看論文,更要看其產生的社會效益,綜合考量!


耕讀小棧


不為論文而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