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女兒兩歲了身體健康,就是還不會說話,怎麼辦?求指點?

零點0001913


我大兒子兩歲半才開始肯說,摩托車,火車,汽車那一些。後面就開始噼裡啪啦說個不停,就是個話嘮,我們都開玩笑他那是厚積薄發[捂臉]。

三歲半去唸了幼兒園,第一天接他的時候,老師問我,我家寶貝說話方面比較沒有那麼流利一些,其他的都很好,很積極,不怕生。我和老師說,因為我寶貝晚說話,所以會這樣。很感恩老師的教導,還有他一群可愛的小朋友們,溫暖的集體讓他很快會開口,從幾個字開始連成句,開始現在會各種邏輯思維的說法。

還沒會表達的這期間,說實話,不擔心是不可能的,我也問過好幾個醫生,每次去體檢都會問一下,當媽媽的玻璃心呀,不過醫生都說沒問題,那就沒問題,我們應該相信醫學,更要相信寶貝。

只要寶貝身體健康,聰明伶俐,兩歲了,會基本的爸爸媽媽那些一兩個字的發音就好了,說更多話這方面,我們給夠他們鼓勵和引導,靜待花開吧,祝福哦。期待寶貝給你的驚喜喲。



簡單愛CZ


孩子從出生開始他都有一個發展規律,比如二月抬,四月翻,六月坐,八月爬,十月站,週歲走,二歲跑,三歲獨足跳。這規律只能說是一個大概的時間。但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晚。我記得我們家老大說話就比較晚,快兩歲的時候才說。還有著名的大發明家“愛因斯坦”不也是三歲的時候才說話嗎?只要孩子身體健康,會簡單的說“爸爸”“媽媽”類的詞,說話是遲早的事。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首先,平時多跟孩子說說話,講講故事,多讓他聽聽音樂。如果他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你的表情放和悅點,告訴他:彆著急慢慢來,媽媽(或者爸爸)等著你,慢慢說。讓他有一個放鬆的心情。我相信孩子慢慢的就會說的。

其次,你可以多帶孩子去有小朋友多的地方,鼓勵他跟其他孩子玩,交流。小朋友最能帶動小朋友了。

最後祝願孩子能早日說話!




彩虹橋上看動漫


我的小孩2歲時還不說話,我就讓他喝很多開水,然後讓他站餐桌上,後來想拉尿了,臉憋得通紅,嘴裡嗯嗯地喊著,我一直沒理他,裝沒看見。這時,他突然很大聲地喊出來,“媽媽我要窩尿了”。從這以後,他說話都是整句整句地說了!


雨過天晴234310


我家兩歲一個月,現在能說的也就是幾個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拜拜抱抱。每個孩子生長髮育都不一樣,也不要太焦慮。

我們家不會說但是比劃的非常好,我們說的話她可以理解意思,所以基本能溝通。說話就是個時間問題。

平時跟她多讀繪本,多交流,鼓勵孩子開口,儘量讓她自己說出來她想做什麼。爸爸媽媽變成話嘮孩子才會開口比較早。

我們家,姥姥說山東話,孩子聽英文兒歌也給教過些英文繪本,所以因為接觸語言比較多,孩子就說話比較晚。


蓁寶媽媽


先到醫院檢查。有語遲的,我一朋友家的千金3歲前都不說話,除了不說話其他都無異與別的孩子,3歲以後突然間愛說了,一張嘴都是一套一套的,跟媽媽吵架,媽媽都說不過她,上學後學習優異,一直是班長,去年考的清華


雨薇ok


如果說小孩子身體沒有問題的話,那就不用擔心,小孩聽得見,什麼都健康,那就沒事。因為小孩子說話的時間,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的。媽媽可以先教她一些簡單的字,比如爸,媽,發音比較簡單字,簡單的字會說了再教兩個字的,慢慢往上加,千萬不要心急,這是要有一個過程的,帶孩子本來就是磨性子的,我家小孩子也是快兩歲才說話,還專門去武漢兒童看的。現在兩歲3個月了蠻多話,什麼都會說。不用太擔心了,定期去體驗就行了



說不如做好


我覺得孩子的生長髮育都是有自己規律的,我們家寶寶走路就晚於其他大多數孩子,但是有一天出去玩後回到家,孩子突然從地上站立起來,搖搖擺擺的向媽媽走過去了,所以我覺得說話晚只要不是生理上的問題就不用擔心,等待!


夢想283849081


俗話說,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話遲”。一些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大器晚成”的徵兆,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當孩子到了該說話的年齡卻仍然閉口不言,或依然咿呀發音時,爸爸媽媽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老人們常常說起的這句話。那麼,我們該不該相信“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話遲”呢?“貴人語話遲”的科學依據又是什麼呢?

寶寶正常語言發育的規律

0-6周:啼哭(最早的發聲訓練),有時發一些元音和少數輔音。

12-16周:高興時大叫、笑出聲,會“咕咕”發聲、“呀呀”作答,發輔音。

28周:發“ba”、“da”等音節。

32周:發“ba-ba”、“da-da”等兩個連續的音。

1歲:會有意識叫“爸爸”、“媽媽”,會說2-3個有意義的單音字,並表達自己意願。

1歲半:進入雙詞句階段,逐漸掌握母語的語法規則。

2歲:能說2-3個字的句子,詞彙量達300-500字左右。

3歲:正常說話。

寶寶出現語言障礙的常見表現

1.到了說話的年齡卻不說話

孩子到了年紀卻不說話是家長帶孩子來就診的最主要原因,家長可以對照正常兒童語言發展的規律來監測孩子語言發育的情況。作為最常見的兒童語言障礙表現,其發生原因也多種多樣,可能是多種疾病的早期表現,並且會影響兒童語言學習、交流和社會能力的發展,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對兒童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2.說話不清楚

兒童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通常會有發音不清的情況,但如果孩子到了4歲以上仍有發音問題,即可被稱為構音障礙,可表現為吐字不清以及音調、音量異常和發聲異常等,這可能會造成兒童的交往困難和情緒、行為問題,學齡兒童還可能出現學習困難,各位家長應予以重視,及時就診確定病因,並進行專業的訓練。

3.說話不流暢

有不少家長會提出困擾,“孩子三四歲了,講話總是結結巴巴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口吃是一種很常見的兒童語言問題,多發生在2-5歲的兒童之間,發生率達5%,隨年齡增長大部分兒童的口吃會消失,但由於家長處理方式錯誤或語言環境不良,也有部分發展為持續性口吃,對於持續時間較長、不流暢、明顯的口吃,家長應予以重視,及時就醫,及早糾正,減少繼發不良影響。

當寶寶出現語言問題,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神經系統障礙

兒童語言障礙最常見的原因屬精神發育遲滯,雖然語言發育進展是按照正常兒童的順序,但其速度比正常兒童慢。指先天性或圍生期,在生長髮育成熟以前,由於各種致病因素,如遺傳、感染、頭部外傷、內分泌異常、中毒或缺氧等因素,使大腦正常發育受阻或發育不良。

2.發音器官異常

包括呼吸系統、聲帶和構音器官,常見有先天顎裂、上下頜咬合不良、舌繫帶短等異常。(神經系統問題同時可以導致發音器官的問題,思維認知上有缺陷會使兒童對口腔肌肉運動的精度和協調性控制困難,而語言理解上的問題也會影響之後的學習和鍛鍊。)

3.孤獨症譜系障礙

孤獨症兒童的一個重要特徵即交流障礙,並伴有交往困難和刻板的重複性動作。其語言障礙可表現為完全不理解,沒有語言或語言過於刻板,語言應用也出現問題。

4.環境不良

兒童接受語言刺激的環境不良和缺乏語言刺激都會導致語言發育遲緩。父母與孩子交往中所使用的詞彙量,在語言交流中重複和擴展詞彙,都能直接影響到兒童詞彙量的增長和語言發展的速度。

5.聽力障礙

嚴重的聽力損失可使兒童完全聽不到聲音,慢慢失去說話的技能;而輕度的聽力損失也可能使兒童無法聽清部分聲音,導致發聲的異常。有聽力障礙的兒童一定要及早通過聽輔設備補償聽力損失,並通過訓練來提高孩子的聽覺能力,為孩子口語的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注意:家長應配合醫師排查兒童語言障礙的病因,如有聽力缺陷、孤獨症譜系障礙或腦癱等疾病,需要配合進行相應的治療與訓練,以免延誤病情。


婦幼朱朱君


一般寶寶出生之後三到五個月開始吃手、口腔敏感期的發展、語言概念建立開始, 如果寶寶在構音器官(舌帶系,聲帶系)沒有問題的情況下,開口說話是8-10個月。這時候寶寶會說一些簡單的疊詞,一週半左右可以說一些複雜的詞彙,短句和連句,語言是智力的基礎。 如果寶寶在1周半還不會說話,或者只會說一些疊詞,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了,需要家長及時的去刺激引導寶寶學說話,加強孩子前庭覺、觸覺系統的刺激,否則時間一長就會導致寶寶語言發育遲緩, 影響寶寶其他方面發展,比如對理解的認知、心理發育、運動發育等。家長在這方面一定要多重視,否則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

我家寶寶一歲左右就會說兩個字的話了,當時家人都說寶寶說話早,但是一週半到兩歲我平時忙著兼職去了,所以錯過了他們說話的關鍵期,導致到了兩歲還是侷限於兩個字的詞彙,會很多兩個字,但是無法連成一句話。當我意識到的時候,就開始放下兼職,開始和寶寶多交流,為寶寶做事時,要告訴寶寶你在做什麼,讓寶寶參與進來,並用目光與之交流,讓他看到你的嘴型。

有的寶寶習慣性用手指東西,比如說她要喝水,用手指杯子,我們就回應了,拿水杯給她,寶寶會覺得不說話父母也知道什麼意思,當然就更不想說了。所以她要什麼東西時,一定要鼓勵她讓她說出來。

當寶寶咿呀說話時,不要笑話他,說的不清楚,要鼓勵孩子再試一次,寶寶一般會跟大人學的,孩子說不清是因為家長的語速太快,寶寶聽不清,家長要有意的放慢說話的速度,和發音的清晰度。

我的方法是,一開始和寶寶讀兒歌,讀了幾遍,寶寶有印象後,開始我說前幾個字,寶寶說後兩個字,然後慢慢的讓他們說三個字,四個字,乃至完整的一首兒歌,多鼓勵。每天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讓寶寶聆聽小鳥唱歌,教寶寶認識各種鍛鍊器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讓稍大會說話的孩子帶著寶寶一起玩,相互交流會學的更快哦!

最後,還要帶寶寶讀繪本,讀的過程中,寶寶如果提問,立刻停下來回應他,也可以多問問寶寶,比如,這個是什麼顏色呢?上面有幾隻小雞,他們在幹什麼?這樣都會快速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我家寶寶兩歲時還不會連成一句,2歲2個月會說很多完整的話了,2歲3個月會說簡單的英語單詞,現在剛3周,詞彙量已然很豐富了。所以,2歲還不會說很多話不用太擔心,但是一定要重視,多陪伴,多和她說話!



龍鳳寶寶來啦


目前很多家長對孩子語言發育這方面的知識有著很嚴重的缺失,我給大家簡單普及下寶寶語言發育的基礎知識:孩子出生之後三到五個月開始吃手、口腔敏感期的發展、語言概念建立開始, 如果寶寶在構音器官(舌帶系,聲帶系)沒有問題的情況下,開口說話是8-10個月。這時候寶寶會說一些簡單的疊詞,一週半左右可以說一些複雜的詞彙,短句和連句,語言是智力的基礎。 如果寶寶在1周半還不會說話,或者只會說一些疊詞,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了,需要家長及時的去刺激引導寶寶學說話,加強孩子前庭覺、觸覺系統的刺激,否則時間一長就會導致寶寶語言發育遲緩, 影響孩子其他方面發展,比如對理解的認知、心理發育、運動發育等。家長在這方面一定要多重視,否則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

首先,不把孩子當啞巴,到了兩歲的寶寶,已經具備了發音學習說話的能力,家長不應該忽略與孩子的交流,多跟孩子說話,為孩子做事時,要告訴孩子你在做什麼,讓孩子參與進來,並用目光與之交流,讓他看到你的嘴型。

當孩子咿呀說話時,不要笑話他,說的不清楚,要鼓勵孩子再試一次,孩子一般會跟大人學的,孩子說不清是因為家長的語速太快,孩子聽不清,家長要有意的放慢說話的速度,和發音的清晰度。

每天帶孩子出去遊玩,去公園讓孩子聆聽小鳥唱歌,教孩子認識各種鍛鍊器材,於小朋友一起玩耍,讓稍大會說話的孩子拎著寶寶一起玩,讓孩子相互交流會學的更快,

為寶寶買一些學習認識人物,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和食物的,小兒識物圖書,家長每天抽時間讀給孩子聽,慢慢孩子會自己拿來看並學著發音,也可以把家裡的布娃娃都放在一起讓寶寶給他們上課,很有趣的,

如果家長時間有些少,也可以買一個可以掛在牆上的拼音學習畫掛在牆上,讓寶寶自己去學習,用小手一按每個字母都會發音,而且很清晰,用一段時間孩子的聽學能力進步飛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