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知道孩子有抑鬱傾向後,家長應該怎麼做才不會讓孩子悲觀厭世,做傻事呢?

或許人生就該這樣過


知道孩子有抑鬱傾向後,家長應該怎樣做才不會讓孩子悲觀厭世,做傻事呢?

造成抑鬱的原因——世界觀和自我價值的崩塌。

面對抑鬱傾向的孩子,為了不會讓孩子悲觀厭世,做傻事,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孩子的世界觀來自於家庭和父母的世界觀。由於孩子沒有形成完整和良好的對社會和人生的基本覺知和態度,認知水平幼稚,顯得非常單純。如果家庭成員或父母過於悲觀地面對人生,那麼孩子也會對生活和人生產生恐懼感。他們面對生活和人生,會有無力和無助感,深感自卑,因此自己會產生無價值感,這就會讓孩子抑鬱、悲觀厭世。

二、父母是孩子的最原始的信仰(最初的世界觀),隨著年齡的成長和社會化的過程,孩子有了一定的是非觀念,良心感逐漸增強。如果父母人格不理想,言語行為不符合孩子已形成的規範,那麼就會對孩子的信仰造成打擊,對原始的父母的信仰(最初的世界觀)就會崩塌,孩子出現對生活和人生的焦慮、恐懼、自卑、無助感。自尊和自我價值會被打擊,導致抑鬱和悲觀厭世。

三、父母過分指責貶低孩子,會傷到他們的自尊和自我價值感,也會導致抑鬱和悲觀厭世。

四、父母情感淡漠,不善言談,會忽略孩子的內心感受和情感。他們也會因此自卑和感到自我無價值,而抑鬱和悲觀厭世。

五、父母之間如果感情不和,彼此冷淡,爭吵,甚至離婚,會引發孩子的內心恐懼。他們會覺得生活很不安全,未來是可怕和不可預測的,因此會無助和無自我價值感,抑鬱和悲觀厭世感就會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