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老是挑自己孩子身上的毛病,這樣的父母是什麼心理?

老孫遁世無悶


心理學上有個話題,針對這樣的情況,叫“別人家的孩子”。

做父母的,因為自己急於想把孩子教育成自己心目中的那個孩子,也總愛以“你看誰誰家的孩子,跟你一樣大,什麼什麼都會……”等類似語言挑剔自己孩子身上的毛病,初心是好的,但這樣的結果是:孩子的心理資本被抹殺了。

這樣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後要麼沒有自信,覺得自己幹啥啥不行;要麼變得特愛表現,做什麼事都想掙著做最好的那一個,以補償自己在父母那裡不能得到的認可和表揚。

一旦父母知道了這種教育方法的不足,就會有所收斂或完善。父母很多時候是沒有上崗資格證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培養孩子,結果卻對孩子不利。這不是父母的錯,做父母也是學問,關鍵看能不能意識到。也希望更多的教育孩子的心理學,主要是發展心理學,可以讓更多父母瞭解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