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老家的輩分高,鬧出了什麼笑話?

瑩1587937


到農村不足為奇!

戶門大的,長支與末支的關係!

長支輩小,末支輩大!

哥們四個,老大四十多歲,老四二十多歲,親哥們,就差一代人!

老漢的家族就是這種情況!

大姐33年生人,已去世六年了!

在世87歲!外甥六十三歲,屬雞的比我老弟小兩歲!老弟55年的,屬羊的!

正好差一代人!

伯父家的大哥更甚!九十二歲,大侄子47年的,比我還大一歲!

哈😊哈哈哈哈,大家說,愁人不?

世事輪迴,不接受也得接受!

農村人都非常在乎,家族,輩分!

沒大沒小,鄉鄰會笑話你!

你就是當處長,局長,到村頭得下車子推著走回家!

哈😊哈哈哈哈,你要是大搖大擺的不下車子?哼哼,不是捱罵就是挨踢!真的!


心如海369


因為輩分的問題,我倒是經歷過幾個笑話。

第一個笑話:

因為我爺爺從年輕的時候到了城裡,所以我的父輩有在老家長大的,也有在城市長大的,他們那一輩可能和老家還有些感情,老家還有他們認識的一些親戚,可是到了我們這一輩,老家就只是一個名詞,沒有鄉愁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在我十幾歲的時候隨我父親回老家上墳,上完墳之後中午去一個親戚家吃飯,那個親戚是一個五、六十歲的女人,我父親讓我喊她老太太,我當時雖然有點奇怪,可是一想是不是也許是為了客氣所以叫她老太太,人家終究是長輩嗎,也沒有往輩分上想。

她和我父親邊吃飯邊嘮家常,說最小的兒子也結婚了,她現在和小兒子在一起住。當時看她家的條件一般,也許因為生活條件差的原因所以她的小兒子才剛結婚吧。

說著話的時候,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女人抱著一個也就一歲不到的孩子進來了,老太太馬上把孩子抱了過來,老太太抱著孩子和我父親說:這就是我那兒子的閨女。

我父親一看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張100元要給小姑娘,老太太就和小女孩說:“喊哥,快喊哥!”

這麼小的小女孩哪會喊呀,老太太就一直讓孩子喊哥。我父親當時也是四十出頭的年紀了,似乎這個屋子裡只有我才是這個小女孩的哥哥,看孩子半天不喊,老太太一直逼孩子喊,我也不想難為這個孩子了,然後我就說行了,別讓孩子喊了。

我父親看看我:滾一邊去,你還做我的主了?

我說:讓她喊哥不就是喊我嗎?和您有啥關係?

我父親說:她喊你哥?你得喊她姑姑!

我當時怔在原地,回想這面前的老太太,再細細思忖了半天,終於擼順了輩分的關係,這個小女孩真的是我姑姑。

第二個笑話:

我弟媳有個親舅舅,雖然是舅舅,但是比我弟媳也就大個5、6歲而已。

這個舅舅老實巴交,性格孤僻不合群,所以也一直沒有交女朋友,家裡人也是為了他的婚事操碎了心,並且我弟媳的老媽是那一輩裡最大的老大姐,這個舅舅又是那一輩裡最小的小老弟,所以弟媳的媽媽對這個小老弟特別的關愛,也挑起了照顧弟弟的重任。

我有個表妹,是我姑姑家的孩子,歲數不小了,也沒有結婚。

我表妹比我弟媳還大一歲,和弟媳的舅舅年齡更接近。不知道弟媳哪天琢磨上了我的表妹,經過弟媳的牽線搭橋,她舅舅和我表妹竟然喜結連理。

接下來的稱呼就成問題了,弟媳之前喊我表妹的名字,我表妹喊她嫂子。

結婚之後的稱呼就有點亂套了,當然她們在一起也是經常開玩笑。我弟媳有時候喊她舅舅妹夫,有時候喊我表妹舅媽,大家都是貽笑大方,也沒有真的認真。

但是問題來了,她舅舅和我表妹的孩子這輩分好像比較尷尬,我弟弟的孩子不知道怎麼喊那個即將到來的孩子,是平輩還是差一輩?

第三個笑話:

我有一個在南方的親戚,是那種血緣關係比較遠的那種親戚,按輩分算,我得喊她姨姥姥。

在我三十歲出頭的時候有一年我自駕遊,家裡的親戚聽說我去那裡,就準備了不少東西讓我給姨姥姥捎去。

我到了那個城市,姨姥姥說派她小兒子來接我。我覺得這個舅舅怎麼也得四十多歲了吧,沒想到這個舅舅是一個比我大6歲的哥哥,不對,比我大6歲也是舅舅。

到了姨姥姥家看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姨姥姥讓我喊她舅媽,我雖然喊過了舅媽,但是也不知道這個舅媽是從哪裡論的,也不好意思問。

後來知道這個舅媽就是我那個舅舅的老婆,他倆當時剛結婚,並且兩人相差了十歲,這個舅媽比我還小四歲,這果然是真愛。

過了幾年,有一年舅舅到我們這個城市出差,捎帶腳帶上了他的孩子,因為舅舅要處理工作上的事,所以就把孩子放在我家裡,由我幫帶幾天。

舅舅的孩子當時5歲,我的孩子已經10歲了。我舅舅的孩子,也就是我的表弟生得瘦小枯乾,是典型的南方人;我兒子是北方人的身形,生得壯壯實實的。

我讓我兒子喊他叔叔,我兒子說什麼都不喊。看著眼前的這個比自己矮很多,比自己體重輕一半,並且比自己小那麼多的一個孩子,要是我,我也喊不出口。

但是這沒辦法,這就是輩分。

第四個笑話:

我有一個哥們,在他三十多歲的時候他父親去世了,我們這些發小兒都去給他幫忙,等喪事處理完以後,這些親戚朋友在一起吃了個飯,算是答謝大家。

飯桌上他直接喊那些五、六十歲的人的名字,我們幾個朋友面面相覷,感覺這個哥們很不禮貌,怎麼能直接喊那些歲數大的人的名字呢,可是那些人也不著急也不生氣,任憑這個比自己小很多的一個年輕人喊自己的名字。

後來說起這件事,他說別看他們歲數比我大,但是那些人不是我侄子輩的就是我孫子輩的,你說讓我喊他們啥?


推薦給大家一本好看的書:

故事:無意間點開丈夫的手機,才知道丈夫和小三有多恩愛 https://www.toutiao.com/i6659589526475768327


山水之間飄過的雲


1、前兩天帶女友回家,碰見一七十多的老頭。我問曬太陽呢,他說回來啦,小子,我指著女友對他說這是我女朋友。


我對象馬上說爺爺好,老頭說:"唉,可別叫我爺爺,你倆要成了我還得叫你奶奶呢"😊

女朋友瞪著我,我就那麼老?還是我說錯了話了?

我說:我輩大😄,他居然說王八背大。


全領域專家


輩分高,所鬧出的笑話卻實太多,老兵我就有親身體會!有時讓人哭笑不得,既無奈,又有趣,還好玩!

我的家族很大,是舊時代四大姓氏的其中一姓,在整個家族當中,我們是長房支系,屬那種年紀大,輩分小的人!

說來好笑!在我當兵請探親假期間,我初中時的班主任老師邀我去他家坐客!鬧了很大一場笑話,記意猶新……

他家座落在四面環山,都是鬥巖的凹窩裡,就十幾戶人家,交通工具是毛驢,照明是水油燈,用水很費力,洗菜水留用洗臉腳,洗碗水留喂牲口,但生活很富裕!

我去他家第二天,他們家的人要到地裡幹活!大人小孩齊上陣,由於我班主任老師要扛犁,他第四個孩子沒人領,所以就叫我揹!走了一段路,小孩要騎悖子,我就罵,騎你媽老逼!這下闖貨了,回到家,小孩告他媽,說,穿綠衣裳的叔叔罵我!騎我媽逼,全家人哈哈大笑說,小孩子莫亂講,孫子那會罵爺爺的髒話!

哈哈!我真的很無奈,因為這個小孩在家族的輩分中,我卻實要叫一聲四爺爺,呵呵!孫子大爺爺17歲,找誰評理,到底是天大,還是地大,嗯!


永恆的思念876


我在孃家輩分很低,見到比我小的都要叫姑姑,年齡稍微大的點,都得叫奶奶,嫁到老公這邊之後,輩分就高了一大截,感覺特別不習慣,鬧了好幾次笑話。

第一回合 我剛結婚的第二年,正月初一的時候,陸陸續續的有人老家裡拜年,好多四五十歲的人,都管我叫嬸子,舅媽,奶奶之類的,弄得很難受,沒有答應,後來還有人說,我看不起人,跟我說話不愛搭理,天大的冤枉啊。

第二回合 特別誇張的是,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大爺,管我叫大嬸子,一口一口叫的特別親熱,那時候是新媳婦,臉皮薄,還是沒好意思答應,就岔開話題了,他可能是看出來了我的尷尬,反而叫的更勤快了,這個壞老頭。

第三回合 前年,有一次早晨上班,碰見一個同村80歲的大爺,讓我把他捎到站牌,不是很熟,路上跟他閒聊了幾句,我問大爺您要去哪啊?他趕緊擺擺手,千萬不要叫我大爺,按照輩分你應該管我叫二哥😓。

第四回合 還有一次,去村裡的小超市買菜,一個看著很熟悉的大娘,跟我說話,沒有對上號,又知道在村裡輩分比較大,只能喊了一句姐,她估計是叫我給喊懵了,沒答應,等她走了,小賣部的人才說,差輩了,她應該管你叫舅媽😂,回去之後跟婆婆說這個事,婆婆還嫌我不愛串門,親戚不大走動,同村的都不認識。

第五回合 每次村裡有什麼公事之類的,同輩份的人會被安排在一桌席面上,可憐我二十多歲的人,每次都要和一群七八十歲的老頭,老太太在一張桌子上吃飯,聽著她們探討,誰的摸糊技藝高超之類的話題,每次都是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吃飯。

後來再遇到不大熟悉的人,只要是不確定的是誰的,跟我說話我都不會稱呼對方什麼,免得一不小心又鬧了笑話。


一筆伊人


我有個笑話,我二嫂愛說話,好叫人。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她和我二哥結婚也不太久,她家裡養了個豬生病了,我哥找個獸醫來,二嫂看人家年紀大,喊了聲叔來了,…看完走時,那獸醫對說我哥說:”叔,別送了”。二嫂一聽,壞了,叫錯了。又一次,獸醫(另一個)是我父親帶來的,來時二嫂又親切的迎接,說了聲“叔來了”,抬頭一看,我父親正在翻眼瞅她,她心裡一驚,又叫錯了。這個是我姐夫的侄子[呲牙]。後來在家裡,我們經常開嫂子玩笑說——“你該叫就叫,咱們這是各親各叫”![捂臉]

現在的人沒以前講究了,我岳父雖然是小姓,但他們村基本上都是他那個姓。過年一起玩牌,有一個人年長輩高,又愛耍賴,一個年輕的看不下去了,說了句——“再弄(耍賴),我打你狗日的!”那人忙回道:“你這孩子咋滴?我是你爺呀!”此人又語”我是你爺!”,年長者無語[呲牙][呲牙][呲牙]


幽室品荼


在農村,有“么房出老輩”的說法。我們在老家,似乎一直就是么房,所以,輩分非常的高。我有六個堂兄,最大的已經90多歲了,前些年去世了,他的大兒子70多歲。就以自己家裡來說,我哥哥大我16歲,結婚比較早,哥哥的大兒子比我小几歲。大侄兒媳婦跟我愛人年齡基本上差不多,我的侄孫,比我的孩子還大一點。

所以,每次回老家,關於輩分,都會鬧出一些笑話。

笑話一:我的孩子叫我的侄兒爺爺

孩子3歲多的時候回老家,遇到一個隔房的侄兒。老遠他就喊“么爸回來了!”然後,我們就站在路邊,拉一會家常。這時,孩子對侄兒手上的鋤頭很感興趣,就問“爺爺,你手上拿的是什麼啊!”

我連忙糾正,“叫哥哥”!孩子嘴一撅,“應該是爺爺!”在孩子的眼裡,是沒有輩分這個概念的,只有年齡,而年齡,是通過面部的蒼老程度來判斷的!

去年回老家,孩子已經10多歲了,已經瞭解了輩分,再叫他叫哥哥,他也可以叫出來,但總是很尷尬的樣子。

笑話二:妻子與侄媳的“君子”協定

每次過年,我都是和哥哥一家在一起——幾十年,都這樣。所以,妻子和侄媳們就會有很多接觸。按照農村的習慣,她們應該叫我的妻子“么媽”!結果,好幾年,我都沒聽到侄媳們叫過妻子——舉個例子,吃飯的時候,一般在樓下叫一聲就行了,但侄媳們每次都到房間來喊!

關於這件事情,母親好幾次很鄭重的提醒侄媳們,說輩分很重要,該喊什麼喊什麼。但妻子總是和侄媳們相視一笑。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和妻子單位的同事在一起吃飯,問起我的弟弟——我不是沒有弟弟嗎?我很詫異!原來,侄媳有幾次來妻子的單位看她,自報家門的時候就說是“某某的弟媳”!

呵呵,年齡相仿的人,彼此都不好意思,所以,就定了一個君子協定吧!

笑話三:孩子坐上席

去年回家,參加婚禮,我和妻子作為輩分最高的長輩之一,必須要到堂屋裡的“貴賓席”就坐,我的孩子就跟侄兒們的孩子在外面。然後,外面一陣喧譁,出去一看,原來,我的孩子坐著下邊,一個鬍子花白的老頭和一箇中年人坐在上席上。知客(也就是外面所說的司儀)認為不妥,要我的孩子坐上席——因為,坐在上席上的那個中年人,輩分比我的孩子還低!

於是,一個鬍子花白的老頭和一個小孩子坐在上席上,幾個中年人坐在下席和兩旁,成了一道奇觀。

其實,輩分,是宗族觀念的延續,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人的一種來處——人啊,你要知道從哪裡來,這是一個大問題!

但隨著遷徙的增多,人們這種輩分的觀念,會越來越淡漠,只有在老家,那些特定的場合,才有意義——走出來,彼此不認識,哪裡知道什麼輩分呢?


三水三心


目前,我在村裡輩份除了我媽是最高的,最低的輩份低了我6輩,都沒法叫了,就叫聲“老爺爺”就好,儘管我遠沒老到那個程度。本來按照輩份來挺好的,但討厭的三柱給我們這個平靜的山村添了把亂!


三柱研究生畢業那年,娶了狗蛋妹妹花兒為妻,而狗蛋比三柱長了兩輩。三柱與花兒的地下戀情被大白於小山村的時候,整個山村立馬沸騰了。

其實這種兩小無猜的戀情太平常不過了,但花兒比三柱長了整整兩輩,是貨真價實的姑奶奶。本來狗蛋以前在三柱面前挺有優越感的,生氣時偶爾會牛氣地甩出句:“別惹你爺爺生氣不行嗎?"三柱還真沒脾氣,人家確實是爺爺。但三柱惱怒時也會頂句:“狗屁爺爺,有這樣當爺爺的嗎?" 三柱的戀情一經公開,遭到了村裡絕大部分人的反對,尤其是年老的長輩們,反倒是狗蛋平靜地說了句:“花兒相中了這龜孫,我們反對有什麼用呢?”



好在結婚後不到半年,三柱與花兒就都移民去美國了,剩下一村子都不知該如何彼此稱呼的爺孫輩親家……


不曾輕狂


我在村裡的輩分也算不低,大概得一般以上的。現在在村裡有叫爺爺的,有叫老爺的,也有叫叔的。

以前的社會對輩分是很看重的,見了都得叫。現在就不太興這個了,有的人也還叫,但大部分的人只是見面打個招呼,啥都不叫。我想著我小時候,我父親那時候也就27.28歲左右吧,村裡人見了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見了他該叫叔的叫叔,該叫爺的叫爺。到了過年的時候,輩分大的一般都在家裡等著輩分小的來拜年,等小輩們拜完年,然後他們才出去拜年。像這樣的事情,都非常嚴格。現在不同了,過年的時候,住縣城的有空也有不回來過年的,在家的也有不出來拜年的。現在都是隨自己的脾氣來,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我覺得隨自己性子來,有時候人不多,互動就少,也就少了很多的樂趣。這也許就是年味愈來愈少的原因之一吧。

說輩分的事,也遇到過一次尷尬。我村裡有個嫂子在家裡做豬皮凍,然後拿到集上賣。一次,村裡有個結婚的,需要很多的皮凍,然後我在幫忙,就叫我去這個嫂子家去取。不知道那天嫂子哪根筋不對,叫了我聲大叔,我愣了下,沒敢答應,也不知道她意識到沒有。反正我覺得挺尷尬的,也沒敢提醒她。

現在這個社會不再是家長制的小農社會,對與輩分的事看的越來越淡了。一些過去看來是笑話的事,也不能再認真對待。有句話說的好:認真,你就輸了。我們還是自家過好自家。

如果你對我的回答同意,可以給個贊,如果不同意也可以給個贊,畢竟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嗎。你也可以留言,提出不同意見。歡迎私信。





舊紅因提98


不用說老家輩份高,就說說我自已吧!我的大姐比我大二十七歲,我大的親外甥比我大六歲。

小時候,我三,四歲時,我的大外甥叫我“舅舅”,我不高興,我越不高興,他就越叫地歡,金華人的“舅舅”和“球球”讀音相同,他“舅舅”地叫,我就象球一樣在地上打滾,他叫的越快,我就滾的越快,我的外甥很壞,捉弄我這個當舅舅的。

我的父親很寵我,他五十二歲有我的,把我當孫子養,每當過年的時候,一大幫人到我家拜年,那些外甥,外甥女,侄兒,侄女給我父母拜年,年長的兄姐坐下了,外甥也坐下了,我父親一看我還站著,很嚴肅地走到外甥跟前嚷到“你起來,這是你小娘舅坐的”,以前的人是按輩份坐的,我年紀小,但輩份高。哈哈哈哈。

這是以前的笑話,現在我自己也五十來歲,想想也好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