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現在的鋁錠放在古代當銀子用可以嗎?有何依據?

破釜沉舟good


現代工業我們冶煉鋁主要就是鋁礬土先生產出氧化鋁,然後氧傳鋁經過電解生產鋁錠。就這種生產工藝就侷限了鋁這種金屬在古代能大規模生產和流通。地殼中鋁並非稀有,別看現在我們各種鋁合金製品什麼的在市面上大範圍流通,可這都是我們現代工業保證的前提下。

可在古代鋁是非常稀有的,因而也極其貴重,100多年前為了表彰門捷列夫對化學的貢獻,英國皇家學會當時花重金給他打製了一個鋁杯作為獎盃,當時可是比黃金還珍貴啊!法國拿破崙三世為了顯示自己的珍貴,用鋁做了一個頭盔,成為一個轟動的大新聞。

所以說在古代鋁的是要比銀子還珍貴的。

其次鋁和銀子的密度也不同,銀子的密度要比鋁大,這就是同樣體積大小的鋁和銀子比較,銀子要比鋁重一些。


阿杜談古論今


鋁製品和鋁合金製品,在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而且鋁的價格非常便宜,一噸的價格在13000左右。

純鋁從外形、光澤等方面看上去,的確和純銀非常像,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不可能以假亂真和純銀比較,因為鋁的密度非常低。

純鋁的密度僅為2.7×10³kg/m³,而純銀的密度可達1.05×10⁴kg/m³,兩者差距過大,即使是非常小的銀錠和鋁錠拿在手裡也會感覺到非常大的區別。

在古代沒有直接使用某種純金屬冒充銀錠的,往純銀中摻雜質的造假手段倒是不少,其中摻錫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摻假手段。

如果你拿著現代的鋁錠出現在古代,那麼恭喜你,你發財了,因為純鋁這種東西在古代根本沒有,物以稀為貴,但是突然出現的東西有沒有市場就另當別論了。

雖然鋁是地殼中總量第三的元素,總量第一的金屬元素,但是鋁的化學性質不穩定,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儲存在地殼中。

我們現在使用的純鋁製品,之所以堅固耐用,是因為鋁極易被氧化,而氧化鋁的結構緻密且性質穩定,給純鋁蓋上了一層保護膜。不信的話明天刷你家用的鋁盆,用鋼絲球使勁刷,保證一年之內給你家鋁盆刷漏。

在電解法制鋁之前,鋁的產量十分十分有限,不能工業化生產,只能在實驗室中少量生產,因此珍貴異常。

而且我國古代並沒有製取純鋁的記載,但是鋁合金製品有過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純鋁是1854年德國化學家德維爾提煉出來的,這已經是近代的事情了。

但是我國並有這一時期的使用記錄,不過由於產量稀少,西方貴族將其視為珍寶,連拿破崙為彰顯地位都使用鋁製叉子用餐。

不過在純鋁誕生僅僅30多年,電解法制鋁的早期方法就已經成熟,純鋁的生產進入工業化時代,鋁的價格從神壇跌落。

物以稀為貴,一直是物品價值的體現方式,如果我國古代出現了純鋁的話,也一定是稀有品,其價值與鋁剛剛出現在歐洲應該差不太多,真要當銀子用,浪費了。

以上為狼君個人見解,如果您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我是狼君,喜歡狼君的觀點歡迎評論、點贊,轉發加關注


狼君歷史


額!這種東西在古代是稀有物品,當然可以啊!

貴重金屬的嚴重缺乏,一直是制約古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漢代出現過鐵錢。但這種東西,做為貨幣的結果你懂的,不容易保存不說,還tm很重。很快就被奧特了。

到了唐代,還是貴重金屬不足,除了銀和銅外,老百姓還很喜歡用絲綢,直接抵價交易。

宋代稍微好點,但還是捉襟見肘,所以直接被逼出了紙幣,這種劃時代意義的貨幣種類。

到了明代,由於西方資本的進入,再加上中國搶手的絲綢、瓷器、茶葉,白銀逐漸成為主流。據說西班牙從墨西哥搜刮過來的白銀,全部進入了大明。

由於白銀流入太多,到了清代,白銀依然是主流。

鋁,這種金屬。公認的時間是1824年,由丹麥科學家厄斯泰德發現的。

首次製成純鋁是在1827年,由德國化學家維勒完成。

還有一種說法是,中國在晉代以前就製成了鋁合金。周處的衣服上就有鋁合金的飾物。

但最早的鋁製品,是戰國時代。沒有記載,但在戰國時期楚國墓葬中,發現過鋁塊。





輕衣公子


首先先理解一下作者提問的原意:“在古代當銀子用

”,這個應該指的是我國古代。這裡要說明一下的是鋁是近代西方發現的,準確的說是1821年法國勒巴斯鎮首先發現的。丹麥化學家奧斯特1824年通過鉀汞齊與氯化鋁反應第一次在實驗室狀態下提取出不是很純的鋁,由於製備提取不易,在西方鋁一度被奉若珍寶,比如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曾經在宴會上使用鋁製的叉子,門捷列夫還曾得到倫敦化學會贈送的鋁合金製成的花瓶和杯子。由以上得知古代是沒有鋁的,人們不知道鋁的存在,也不具備製造鋁的工藝方法。有趣的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炸油條所使用的明礬,學名是十二水硫酸鋁鉀,是含有鋁元素的,不知道古代術士,有沒有曾提煉出過鋁哦。

下來轉入正題,如果古代有鋁錠能否當銀子花?這個因為事實上不成立,只能假定、臆測,我的觀點是,不能當銀子用,理由如下:

1. 銀子密度10.53克/立方厘米,鋁的密度2.7克/立方厘米,鋁的密度差不多隻有銀子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鋁要比銀子輕好多,兩者放一起很容易分辨,儘管外觀相似,無法冒充。

2. 不能因為西方一度追捧,就想當然的以為古代中國人會喜歡,個人以為鋁的外觀不討喜加之無份量,在我國古代可能要遭受冷遇。中國人向來喜歡的黃金、珠玉都有亮麗的外表。

個人見解,拋磚引玉。


字匠甲


不可能的,鋁錠不能做貨幣用,為什麼呢?因為鋁容易磨損和氧化,用著用著就少了,黃金白銀為什麼能夠成為貨幣,就是因為它們化學穩定性高,例如黃金在自然界幾乎不和任何東西產生化學反應,能夠一直留存於世的,銀比黃金差許多,時間長了能夠被空氣中硫氧化,時間長了重量是逐漸減少的,當然這個沒有幾百年看不出來。

古代人類也是知道鉛和錫,這2種金屬也是比較貴重的,但是從來沒有被當作貨幣,為什麼呢?就是容易和許多物質產生化學反應,出現價值丟失現象,銅為什麼一度是貨幣呢?原因是銅也是不容易生鏽,一般20年內看不出來,所以有銅幣。


血山飛蟲


在電解法鍊鋁發明前,鋁很貴的,因為難以提煉,價比金高,因此,拿破崙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甚至把自己的金碗換成鋁的。但拿鋁冒充銀也不可能,因為鋁是最輕的金屬,而銀很重,拿手上掂量一下就露餡了,而且鋁珍貴也要是被發現後,那都是18世紀的事情了,所以古代中國人可不認識鋁,你拿鋁錠冒充銀錠,會被當做作假的。


果汁kuk


我的回答是,能。

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思考什麼金屬能夠作為貨幣,稀缺性(古代更本不可能有電解鋁技術,稀缺性不言而喻),不易氧化(鋁表面形成氧化膜,耐腐蝕),容易分割(純鋁質地較軟很容易切割用於交易),同時鋁還有很大一個優勢,比起金銀銅等金屬,密度低方便攜帶,熔點低容易鑄造大塊鋁錠保存。壞處當然也很明顯,容易磨損,金屬比較活潑,容易被酸性物質腐蝕。


雄貓Tomcat


鋁比銀子密度差遠了怎麼能騙過人?古代也有假銀子,一般就是錫。。。


相忘江湖3666


在古代,鋁比銀貴,遇上識貨的還好,不識貨的拿著鋁錠一咬,發現不是銀,說不定還把你暴打一頓然後連人帶鋁一起丟了


獨家沒有記憶啊


鋁錠放在過去比銀要貴,是不可能當銀子用的。[呲牙]拿破崙當皇帝用的就是是鋁製餐具。那會兒鋁比銀子貴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