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評述】約,剋制私慾的人。鮮,少的意思。

能剋制私慾的個人與團體,很少會犯大過錯的。從中國幾千年的朝代更替可以驗證這一點。國家剛立時,一心建設(剋制私慾),會犯錯誤,但並不會危機政權;但朝代末年時,一心私慾(不剋制私慾),國家腐化,軍閥割據,做什麼錯什麼,直至國家滅亡。

一心建設國家繼續發展,一心私慾國家滅亡,說明人若剋制私慾,一心為良知,雖然犯了錯誤,但不至於產生毀滅。但若一心為私慾,不管手段再好,也是會毀滅的。

就說馬雲,錯誤沒少犯,但為什麼生意可以越做越大?因為馬雲從來不去觸犯道德底線,一心走在正道上,沒有對廣大人民產生傷害。再說長春長生假疫苗,一心造假,直至牢獄之災。道德有什麼用,看不出來,但觸犯道德底線的後果,就是毀滅。

道德有沒有用,到這裡也就不辨自明瞭,畢竟決定企業、國家的生死存亡的東西不可能會沒有用。

所以人啊,還是要堅持道德,這樣即使犯錯誤,也不會犯無可挽回的錯。

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評述】訥,遲鈍的意思。敏,疾,快速的意思。

想什麼講什麼很容易,但講道理,講知行合一,講確實可行的方案,就不容易了。所以人講話,要想清楚你的理論依據,想清楚你所講的是否有良知,是否有行動。如果有心(良知)無物(具體事情),有物無心,有知無行,有行無知,就不要講,要“訥於言”。這就好比說我們要孝順父母,然後暱?行動在哪?具體項目在哪?所以所說若沒有行動,就不要說。再比如去旅遊,卻沒有目的?那這種旅遊將降低意義。如果帶著父母去旅遊,盡孝,我想旅遊將增加很多歡樂!

可見做任何事,說任何話,要做的妥妥當當,就必須做到知行合一。

“敏於行”相對於“訥於言”,顯得慢,所以當知道了自己該做什麼時,就要馬上做。如果不做,什麼都是空想。正如王陽明說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不去做等於無知,對於現實毫無改變。所以所謂的良知,除了良知,還必須有行動,確切的說是正在行動。做到這個才是“致良知”,才是以道行天下。

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評述】孤,孤立。鄰,鄰居。

正義再怎麼低潮,也還是有志同道合的人,與其一起奮鬥!(這真的不是一句空話)

這一點在中國近代革命和抗日戰爭得到了充分體現。孫中山革命時,清政府腐敗無能,對內武力鎮壓一切正義的聲音,使得正義的勢力處於低谷。但不管清政府怎麼鎮壓,還是有一批一批的正義之士揭竿而起,為民族奮鬥!抗日戰爭也是如此。

可見,正義會有低谷,會被壓制,但永遠不會消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說的就說這個意思。只要是對的,必將會喚醒人民奮起為之努力。

這一點在政治是如此,在各個方面也是如此。如科技。新的好的發明,剛研究出來時,人們不見得接受,但最後人們最終會很樂意接受的。

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評述】數,多次。

人與人的交往,始終不要忘了是良知的交往,是道德的交往。是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若不能實現良知上的交往,就應該反思自省,若是自己錯了,就應該改,若是對方錯了,應該給以提醒。

不過,話說回來,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主,但別人聽不聽在別人。那若別人不聽該如何?

對於這種問題,建議幾次就可以了。聽就繼續交往,不聽就離去。絕對不要苦苦糾纏,一定要對方聽你的。只有如此才不會招致羞辱。“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