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有的人願意去捧日漫,卻不願意支持國漫的成長?

卡密動漫


這應該是個時間觀念所引導的結果。不得不承認日本的動漫起源早,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我們的這茬人的童年都是接觸著日本的動漫在成長,那時的國產動畫片就僅有的那麼幾步國產動畫片。那時的國產動畫片的製作與技術與日本相比確實相差太遠了。在那時的小學生之間課餘都是相互討論每晚看日產動畫的劇情(這裡聲明:那時的孩子見不存在著愛國不愛國的,反日不反日的情況,那時的孩子純樸通訊設施也不想現在這樣發達比較封閉,只知道有吸引眼球的動畫就會看的!)。那時的日產動畫確實是深入了不少的80後孩子的心裡,那時的國產動漫也沒有發展興起的勢頭,也只能看看當時電視裡播放的日產動畫了,沒有像現在有很多的選擇餘地!不過隨著現在國產動漫的崛起,現在的孩子們越來越多的接受國產動漫,我想用不了多久國產動漫可以完全的深入國人的心裡,從而取代日產動漫的地位!現在的國產動漫發展的勢頭挺好的,比如:前些年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動畫片完全深入了我國孩子的身心,不僅如此連各個年齡段的大人包括老人都沉浸其中,由此可見中國動漫的只要繼續努力,碾壓日產動漫分分鐘的事!中國動漫、加油!!







海邊小喬


早就市場經濟了,別人喜歡什麼買什麼或者看什麼都是自由的,本來就不該去幹涉。有人喜歡看日本動漫並且非常追捧,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還有人喜歡買日本車喜歡日本的點子產品呢。日本是動漫大國,他們動畫製作水準頗高,自然會吸引一部分人去看。

要說很多人不願意支持國漫,我可不這麼認為。相反很多人是非常支持國漫的,不僅很多人,甚至國家層面上都支持,90年代的時候國內還大量引進日本動畫呢,2000年後就銳減越來越少,到後來在屏幕上乾脆就看不到日本動畫,這時國內出現了什麼現象呢?《喜羊羊與灰太狼》一家獨大,它就成了那些年的國漫代表。

前些年好多被捧的國產動畫,如央視放過的《心靈之窗》,還拿過各種獎。如果沒看過日本的《秒速五釐米》興許會認為它不錯,盜用人家的動畫稍加修改,你畫的街道朝左,我反轉一下朝右。連作品都是盜用的。這類的動畫太多了,我就不一一點名,實在是丟人。

《大魚海棠》宣傳時候太過了,歷時12年精心製作,媲美宮崎駿。我看了後發現就是畫風仿宮崎駿而已,至於內容實在不該拿出來跟宮崎駿比,而且我個人相當不認可他這作品裡的價值觀。耗時多少年精心製作我覺得就是個宣傳口號,大多遊戲公司這麼幹,竟是些所謂大投資耗時數年精心製作,結果就一換皮遊戲。《大聖歸來》和《白蛇傳說》看了,可以說挺好看,可是終歸沒跳出套用經典故事的圈子。

大部分漫迷支不支持國漫,咱們到國內最大的動畫視頻網站B站去看看就清楚,日漫排行榜上霸權番也就幾千萬的播放量。國產動畫這邊好看得的如《一人之下》、《鎮魂街》、《全職高手》、《刺客伍六七》哪個不是破億?尤其《狐妖小紅娘》達到了4.6億播放量。說這些國漫好看也只是跟國內比的,拿到日本市場比較的話,也就只能是一般了。動畫標準時長24分鐘一集,咱們國內太多動畫都是十分鐘左右。狐妖題材的動畫,日本一大堆,我隨便說幾個,元氣少女緣結神,狐妖x僕ss,我家有個狐仙大人,我的狐仙女友,狼與香辛料,貓願三角戀,犬夜叉,夏目友人帳。《狐妖小紅娘》比他們優秀嗎?不一定吧。事實是目前大部分國人都非常支持國漫,甚至讓我擔心這些作者因此飄飄然,誤認為自己真的是翹楚碾壓國外這些優秀作品。


黑鼠鼠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其實國家和國人是很支持國產動漫的,我從小就看動漫了,從漫畫書到電視上開始放漫畫書開始,一直到現在,國產的看過100部以上,國外的看的更多。申明一下,我不是宅男。

國產動漫,看著這些年的發展,就感覺挺奇怪的,國內像一個沒有靈魂的動漫世界,做出來的除了小時候看到的那些、一些經典的,其他的真看不下去,還是勉強看完了。

內容情節方面,改編寫古史的多,可我看到了太多國產,一點歷史文化氣息都沒有,徒有虛表、嘻嘻哈哈、傻白甜,和現代生活掛不上一點關係,更別說符合國人的審美觀念了。

缺少一個驚人信服的平臺,介紹動漫界發生的事兒,推薦之類的,參考現在的直播平臺。

不乏其他行業的競爭,比如做遊戲就此做動漫掙錢,誰還會做動漫呢?

要不是我有這點愛好,早放棄了對國產動漫的期待了。


夢醒時分18044517


錢是自己辛苦賺來的,想買好東西沒錯,誰做得好就買誰的。綁架愛國才是毛病!你這樣的人、用洋東西時立馬就要改口:科技知識無國界,是人類共同的才富!


xia小河畔


還是支持的,但是支持不下去。

國漫不好好做國漫。

一 、一部國漫出的慢的要死,《秦時明月》都是十年前開始的,才多少集多少分鐘?《火影忍者》這樣的民工漫可是十五年七百多集的精粹。就算你缺錢,就算你技術不行畫的慢,這都可以理解,可你趁著閒的功夫,天天搞別的東西,什麼手遊拉,網遊拉,有那麼多時間不如去趕趕動漫(這也和我們中國二貨的投資者佔很多關係)

二、深度不行。要說國漫唯一的深度,就是破案,好像除了這個沒一點話題了,壞人單純的就是壞人,哪有生下來就是壞人的人,還特別愛故弄玄虛,搞一些有的沒的,一部好的動漫是要跨越領域和國別的,每一部動漫都特定了觀眾群大部分都是國人才能看的。

三、套路不行。現在的國漫就像影視一樣,我找不到世界上大國中還有比我們更菜的。都21世紀了,還玩著上世紀的梗,無論是影視還是動漫,什麼樣的場景,你基本都能知道劇情怎麼展開,誰是兇手,毫無新意,沒有創造力,國漫缺乏的是想象力。只能無限的套用中國五千年來的神話傳說(不是引用,是他的框架被這些固定),只能套用他國已經有的套路,將其無限模仿,抄襲。

所以,國漫想要崛起,還有很長的路,不僅僅是技術和錢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製作動漫的人。


浮生為悲


不是不願支持,而是支持不動。

中國的國漫作者,有幾個是真心想做漫畫,而不是想借著漫畫發財的?多把心思放在漫畫上,不好麼?

《十萬個冷笑話》,本來連載挺好的。之後為了更大的利益,停止連載,去做大電影。結果做出的電影就是圈錢的爛片。

《從前有座靈劍山》,第一季很不錯,高度還原原著,笑點,畫風都很優秀。而第二季拍成什麼了?完全原創劇情,畫風也變了。如果沒那個本事,就別想著自己原創?

還有一些動畫電影《白蛇:緣起》《大聖歸來》等等,真不明白編劇是咋想的。想講成年人的故事,卻全篇用兒童的語言。結果,小孩看不懂,大人覺得幼稚。難道迪斯尼,夢工廠的動畫不會學學?做出一部類似《蜘蛛俠:平行宇宙》,完完全全給成年人看的動漫,就不可以?


sock3


我認為國漫不行的根本原因就是劇本不行。如果寫不好劇本,那就去做galgame動畫化,那裡可不缺好劇本,如果能國內動畫公司能拿下summer pockets的動畫化的製作權,即使是畫風差一點,畫質渣一點,我相信一定會有不少人去看的







沽血薔薇


我是一個國漫的編劇,我來說一下單劇本這一塊吧。

寫過故事的人都知道,寫故事要有起承轉合,開頭鋪墊然後才是高潮結尾吧,要好看一點就來個先抑後揚,先揚後抑然後重生。但現在國漫大多數對劇本的要求是什麼呢?開頭要高潮。對你沒看錯開頭要高潮。這要求簡直把我搞禿頭。受這麼簡單粗暴的影響很多其實不會寫劇本的畫手也覺得自己寫的比職業編劇好了,開頭高潮嘛,這幫編劇都不懂什麼叫炫酷,然後再一直高潮一直爽就行了嘛。

所以現在國漫有成千上萬,原創故事好的能數出100個嗎?

造成這樣的其實是資本,你說平臺編輯都不懂劇本嗎?未必,就算初出茅廬的新手,你看個電影也該知道好壞吧?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答案是資本。投資方不管你內容怎麼樣,他們要的是點擊率。

一般來說一個漫畫劇本,在前三到四話才會進入一個小高潮,但是對於快餐文化的現在,你不在八格內產生高潮,自然會掉一部分對這個故事或題材不感興趣的讀者,這很正常,但網絡數據和日本的紙媒不一樣,網絡數據是即時的,紙媒至少要一週後才會產生排名,而日本還有個新手保護期,期間內不實質性的計入排名,國內則是數據不好就砍了。

大家看漫畫肯定是看故事居多,看畫面的直接買畫集就好,那麼在國內這種情況下,要是怎麼樣的大神才能創造出能上線的好故事?

早幾年因為還在學習日本,所以環境還好些,現在被資本打的一團亂。

接下來就進入了惡性循環,年齡稍長的因為這樣噁心的編劇棄坑了,留下的讀者低齡化嚴重,為了迎合讀者,平臺不得不讓故事低齡化,以防讀者看不懂。

我沒有亂說,實際上就有編輯不止一次和我說過“你的劇本表達的東西太深,小孩看不懂”“你前面為什麼要做鋪墊?前八格就要有高潮”我們業內經常調侃一句話“按國內這要求,火影死神海賊一個都上不了線。”

不是不想支持國漫,是真的不好看。就好像你都知道是一坨屎了你為什麼還要去吃?為什麼不去隔壁吃巧克力蛋糕?或者乾脆什麼都不吃。難道因為這坨屎是你自己產的就要捏著鼻子吃掉嗎?

前些年好好講故事的黑白無雙,一人之下,子不語等等粉絲也很多的。所以事實證明只要質量好就有人喜歡,和國家的關係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PS:打個廣告,如果有哪家平臺大佬願意收留老老實實講故事的漫畫或者劇本,請聯繫我,一堆漫畫和劇本飢渴難耐的等待平臺大佬的垂青!

PS的PS:手機打字真特麼累!


遊戲小羊


“文化入侵”在前幾年是個比較熱門的詞彙,近幾年稍顯好轉,但文化入侵仍然被根深蒂固的植入了不少年輕人的腦內。

隨著國門敞開大量國外優秀作品湧入眼簾,最具代表性的則是青少年喜愛的“日本動漫”。當然,青少年喜愛的,當年稱為文化入侵代名詞的除了日漫,還有韓劇等。

這所以這些文化首當其衝,一是因為未成年人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但往往其自身不掌握話語權,所以糾正未成年人接觸的不良嗜好往往也成為了大人們最喜歡做的事。

但不可否認的青少年本身認知有限,三觀未成形,此時灌輸一些不良理念確實會造成思想的不正確。

說回主題【為什麼有人願意捧日漫,卻不願支持國漫】,就如同你喜歡看美劇就是高大上,看國產電視劇就是low一樣。日本動漫產業的發達,成熟的產業鏈遠超國內市場的形成。而國內市場又有巨大的規模,國漫無法填補這個空缺,自然引入日漫來填補。然而文化入侵帶來的觀念早在人們腦海中形成。

國產——代表著:抄襲、山寨、低質量、服務市場、沒有創新

這些標籤根深蒂固在人們腦海中,尤其是形成對比之時,更加鮮明。

因此總會有人說:我不看國漫,什麼東西啊,尷尬死了,劇情無腦。

誠然,國漫與國際製作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一口氣吃成個胖子卻是不太可能,應給予一定的理解與認同,同樣的不能一味地國外的月亮都是圓的,發達國家的一切都是好的這種媚外思想。

日漫同樣面臨著市場飽和,製作低劣,趨名逐利,服務市場的問題。此時更應該將目光放回國內市場。

同時我們面對國漫,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優質的,能夠表達自己思想,有一定創新的。而不是打著擦邊球一味的讓人尷尬,喜歡玩酷炫3D卻半天沒有劇情展開的,一味服務市場,別人喜歡什麼就做什麼的。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與人們觀念的轉變,不少優秀國漫出現在人們視野《哪吒·魔童降世》《靈籠》《幻鏡諾德琳》《一人之下》《刺客伍六七》《凸變英雄》等等。

我們喜歡看到有著自己特色,有著明顯進步的國產作品。對於這樣的作品更應該給予更多支持與包容,才能誕生更好的作品。


漫漫漫小賤


不是咱動漫美工小夥伴兒們的功底不行、也不是小夥伴兒們的想象空間太過狹小,而是在特色體制的環繞下、在核心意識的籠罩下,一切都被禁錮了,審核的枷鎖將小夥伴兒們的繽紛牢牢的束縛,美工小夥伴兒們不能在動漫天地自由翱翔、不能在絢麗中無憂的放飛自我 …… 這種環境下創作出來的作品怎麼可能具有靈性?怎麼可能會產生共鳴!…… 我有個曾經是美工的小夥伴兒說:我不想用它人強加給我的意識來玷汙我的思維與創作,與其粗製濫造,不如放下手中的畫筆;與其被束縛,不如去放棄!…… 她出國了,自由翱翔在屬於她的天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