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隋唐中,李元霸和羅士信都是力氣見長,為何李元霸位居十三傑之首,羅士信卻未列入?

清水空流


李元霸和羅士信都是以力氣見長,在隋唐故事裡面,二人的力氣代表著最頂尖水準,在這“一力降十會”的時期,二人地位都是極高:李元霸是十三傑之首,羅士信是四猛之首。

其實,在《說唐全傳》中,並沒有羅士信這個人物,本來羅士信是歷史上的真實存在的,《說唐全傳》中著重以他的為原型塑造一個冷麵寒槍俏羅成,事實上羅成才是虛構的人物。在《興唐傳》出現以後,裡面的故事比《說唐全傳》更為精彩,人物刻畫更為豐滿,此時就添加了羅士信丁彥平等人,同時又設置了諸多排名,如“四猛四絕十三傑”,如“金銀銅鐵八大錘”,這些人物的出現以及排名的出現使得作品內容更為精彩,也讓讀者更感興趣。

羅士信號稱“當世孟賁”,他能夠成為“四猛”之首足以體現他的特性:力氣過人。在面對同為“四猛”之一的來護兒之時,他完全就是將其按在地上摩擦,第一次交手就讓來護兒毫無招架之力,只是未取他性命,第二次交手就讓心理陰影面積極大的來護兒領了飯盒,完全不給他反抗的機會,甚至還搶走了來護兒240斤的大鐵槍。

當然,擊敗來護兒只是羅士信戰績之一,他憑藉傲人的力氣,基本上就是將對手三下五除二按在地上摩擦,雖然他沒有基本的武功,可是一般的武功在他面前也毫無作用,即便是天下第六的高手雙鏜無敵伍天錫,也在金堤關被羅士信給生擒。伍天錫可是見過大場面之人,他曾與雄闊海大戰半個月不分勝負,又與雄闊海伍雲召“三英戰呂布”,與宇文成都大戰一天一夜不分勝負,可見伍天錫的武力值完全就是天下第三檔,絲毫不含糊。

可是,面對力氣無敵的羅士信,伍天錫還是吃了癟,技巧在羅士信面前發揮不了作用,也是被羅士信按在地上摩擦,不服不行。

至於說花刀大將魏文通,更是在潼關口被羅士信活捉,歸根到底就是力氣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李元霸之所以能夠位列十三傑首位,不僅僅是源於他力氣無敵,他的武器裝備,還有他的武功都是非比尋常。

李元霸的力氣在十三傑中是獨一檔的存在,晉陽宮比武,看似弱不經風尖嘴猴腮一副癆病鬼模樣的李元霸,竟然完虐高大威猛英俊帥氣的天寶大將宇文成都。宇文成都在此之前從未遇到過對手,一直都是大隋第一勇士,可是在遇到李元霸以後,他的顏面掃盡,在晉陽宮竟然被李元霸提起來扔來扔去,他一身力氣卻完全無從發揮。放眼天下,裴元慶能夠接住他的三錘,就讓李元霸欣賞不已,因為李元霸知道能夠接他半錘的就足以稱當好漢,裴元慶小小年紀力氣不弱,竟然接了三錘,比只能接一錘的宇文成都強的多。

當然,李元霸的擂鼓甕金錘重達八百斤,可不是一般兵器所能比的,他的師父紫陽真人傳授他武功更是賜予他最合適的兵刃。憑藉這對重錘,李元霸就開闢永動機模式,在四明山一戰,他一人擊敗十八路反王大軍;在紫金山一戰,匹馬雙錘面對185萬軍隊,他如拍蒼蠅般,將185萬軍隊殺得只剩65萬,簡直讓人不敢相信,他一人之力逼得李密獻上玉璽,各路反王遞上降表。可以說,面對這種群戰,李元霸真是永動機,他有使不完的力氣,他的雙錘殺傷力更是無法比擬。

當然,李元霸單打獨鬥更是無人能敵,本來他的師父早已交待過,他不能殺害使用“鏜”作為兵器之人,可是李元霸出山以後,不僅殺了用“鏜”之人,更是殺了兩個。在揚州比武大會之前,他直接撕了雙鏜無敵伍天錫,只因伍天錫不分青紅皂白將李元霸的開路先鋒梁師泰給殺了;在紫金山,李元霸兩錘送宇文成都見了閻王爺。面對這種頂級高手,李元霸總是輕描淡寫的滅了他們,而且專治不服。



可見,李元霸和羅士信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力氣極大。同樣他們還有最大的不同,李元霸不僅武功過人,而且兵器趁手,馬上作戰嫻熟,而羅士信卻沒有學過武功,也沒有趁手的兵器,還只是一個步兵。

二人的教育方式不同決定了二人的表現不同,李元霸在戰場上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羅士信只是憑藉過人的力氣取得一定的戰績,畢竟羅士信沒有窮苦人家出身,沒有人給他提供好的練功條件,更沒有一件合身的兵刃,即便這樣,羅士信也能成為“四猛”之首,一個猛字足以說明他一切的特性。

也就是說,二人雖然都是力氣見長,卻也有很大的區別,李元霸是不僅有力氣,更有武功,而羅士信憨憨傻傻的,只有一身蠻力,比力氣二者不分上下,但是比武功李元霸擊敗羅士信不是問題。

而十三傑衡量標準應該就是力氣和武功都必須兼備,可能對於武功的要求更高。像宇文成都裴元慶雄闊海等等,哪一個不是武功和力氣兼備,像伍雲召羅成槍法精妙神出鬼沒也是不容小覷,唯有羅士信,偏科過於厲害。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興唐傳》是根據《說唐全傳》而來,而《說唐》已經把前九的名次排好了,《興唐傳》中直接借用了這個排名,從李元霸到魏文通沒有變化,而《興唐傳》中又添加了羅士信這個人物,該往哪裡塞呢!

如果把羅士信排第二,那麼宇文成都以後的排名都得往後挪,既然羅士信可以添加,那麼羅松也可以添加,而且至少也是前五,這樣一來,十三傑就全部亂套。於是,《興唐傳》作者肯定也不想把十三傑改動太大,就特意添加“四猛四絕”,將羅士信來護兒等人列入四猛,把羅松程咬金等人列入四絕。可是論實力,羅士信和羅松絕對都是天下前五的高手。

在《興唐傳》中,有一個故事叫作“一猛一傑會一絕”,就是羅士信與李元霸比拼力氣不分勝負,即將兩敗俱傷之際,羅松出現,用神槍挑開二人兵器,羅士信和李元霸都暈倒在地。

可見,雖然羅士信和羅松都不在十三傑之中,但是二人戰鬥力都是極強,只是二人是後來添加的人物,就沒有將二人列入十三傑。




忠肝義膽嶽老三


隋唐演義中,李元霸和羅士信二位力大無窮,李元霸不但力氣大,而且武藝高強,四明山截楊廣奪皇印,打的十八家反王,紛紛撤軍寫降書順表,號稱天下無敵將,誰也不是他的對手。羅士信雖然力大窮,但是武藝不精,只能算四猛將之一的頭號猛將,所以十三傑當中羅士信排不上。


一生守護7544


羅士信是四猛之首,四猛和十三傑是並列的兩大排名,或者說是兩大系統。你要這麼說,李元霸還沒排到四猛裡呢 對吧 一個道理


羅士信和李元霸力量相當,但是腦子方面 李元霸更勝一籌



李元霸有力氣,有武藝,只是沒智商。而羅士信有力氣,沒武藝,沒智商。



吾心安處即故鄉


簡單地說就是二人力氣差不多,但李元霸的招數是羅士信所不能比的。雖然李元霸年紀小,有些事還不太理解,但並不像羅士信那樣憨傻。所以,二人交手時間長了,羅士信討不到便宜。


天寶大將


隋唐十八條好漢四猛十三傑,羅士信是四猛頭一位,李元霸是十三傑頭一位,伯仲之間!


北斗星6439


李元霸是傳說中的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所以說他有多厲害就有多厲害,畢竟沒人見過


琴語聽風


其一是李元霸是皇帝的兒子,其二是李元霸被神化的色彩,說是雷振子轉世,其三他有點憨勇,碰見他是沒道理所講的,因此排在首位。


木火燊輝


因為李元霸是李世民的弟弟,而李世民做了皇帝,李元霸當然要排第一。


三維看歷史


因為是作者這麼安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