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酷吏張湯與他的三個貴人


酷吏張湯與他的三個貴人

酷吏張湯

幾乎與汲黯同時,著名酷吏張湯,也正在仕途上艱難攀升。

張湯(?—前116),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西漢著名酷吏,太史公作《史記》,將他列入《酷吏列傳》,其酷烈之神韻,少年既顯出雛形——

張湯者,杜人也。其父為長安丞,出,湯為兒守舍。還而鼠盜肉,其父怒,笞湯。湯掘窟得盜鼠及餘肉,劾鼠掠治,傳爰書,訊鞫論報,並取鼠與肉,具獄磔堂下。其父見之,視其文辭如老獄吏,大驚,遂使書獄。父死後,湯為長安吏,久之。(《史記·酷吏列傳》)

“長安丞”,即長安縣丞,縣令的助手;“劾”,審判;“掠治”,拷打審問;“爰書”,記錄罪犯供詞的文書;“訊鞫”,反覆審訊;“論報”,把判決報告上級;“具獄”,定案;“磔”,磔刑,古代分屍酷刑。太史公這裡記述的,是一出精彩絕倫的“模擬審判神劇”——張湯老爹是長安縣丞,公務繁忙,一天,老爹有事外出,叮囑張湯看家,老爹回來後,發現老鼠盜竊了家裡的臘肉,大怒,拿鞭子抽他。張湯惱恨不已,用鐵鍬掘開鼠洞,擒獲老鼠與剩肉,一邊掄鞭啪啪抽打老鼠,一邊厲聲訊問,並將審訊過程記錄在案,最後當場宣佈判決結果,將這隻膽大包天的“盜賊”判處磔刑,碎屍堂下。老爹見此情形,目瞪口呆,再看他的審訊報告,猶如出自一個老道法官手筆,驚訝不已,於是讓他參與辦案,學習撰寫刑獄文書。老爹死後,他順利進入長安縣衙,走上了漫漫仕途。

酷吏張湯與他的三個貴人

審鼠斷案

張湯遇到的第一個貴人,是一個在押嫌犯、周陽侯田勝。這位田勝,雖然身陷囹圄,卻是血胤華貴,大有來頭。原來他是當朝皇太后王娡異母弟、田蚡胞弟、武帝老舅,正宗天潢貴胄,張湯負責審訊他的案子,罪名卻是莫須有。那時太皇太后竇漪房還在,竇氏宗族主導時局,王娡一系只能靜待時機。田勝身陷長安獄中,一如虎落平川,與張湯交集,可謂龜裂荒漠遇到及時雨,喜不自禁;張湯曉得他身世不凡,傾心相交,“湯傾身事之”,傾盡全力幫助他,由此種下“騰達之緣”,成為田氏兄弟的嫡系。

田勝獲釋後,復登侯位,對當初的恩人張湯,自是沒齒難忘,“及出為侯,大與湯交,遍見貴人”,田勝與張湯結為莫逆之交,帶他進入長安官場,結交一干貴人,不久出任內史寧成的助手,寧成由此成為了張湯的第二個貴人。

酷吏張湯與他的三個貴人

周陽侯田勝

內史寧成也是酷吏一枚,“滑賊任威”,狠歹任性,“為人小吏,必陵其長吏;為人上,操下如束溼薪”(《史記·酷吏列傳》),做小吏,必欺凌上司;做長官,像捆綁溼柴一樣掌控下屬。峻厲如此,寧成卻對張湯十分欣賞。張湯才華卓越,能力超強,在寧成麾下幹得風生水起,受到賞識,極力向上級舉薦,張湯此後升任茂陵尉,主管陵墓土建工程。茂陵位於陝西省興平市,武帝登基不久,即在這裡修建自己的陵寢,歷時53年才告竣,因為規模最大、陪葬品最豐富,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張湯早期在這裡負責工程建設,可算是炙手可熱的肥缺了。

建元六年(前135),太皇太后竇氏去世,帝舅田蚡再次登上相位,開始獨斷專橫,主掌朝政——

武安侯為丞相,徵湯為史,時薦言之天子,補御史,使案事。治陳皇后蠱獄,深竟黨與。於是上以為能,稍遷至太中大夫。(《史記·酷吏列傳》)

酷吏張湯與他的三個貴人

古代酷刑

田蚡出任丞相,徵召張湯為丞相史,成為自己的助手,田蚡由此成為了張湯的第三個貴人。此後,田蚡將他推薦給武帝,出任御史,負責監察朝廷百官。至此,張湯成為了一枚朝官,為日後飛黃騰達奠定了基礎。他查處的第一起大案,就是武帝第一任皇后陳阿嬌的“巫蠱案”。其結果,直接導致阿嬌被廢,棄置長門宮中,抑鬱悲泣,香消玉殞,演繹了一出傳誦千古的“長門悲劇”,也催生了司馬相如的名篇《長門賦》:“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

所謂陳皇后“巫蠱案”,發生在元光五年(前130)。這其實是一樁因醋海風波而引發的“冤案”,其間的波譎雲詭,令人怔忪而迷離。且看《史記·外戚世家》之記載——

初,上為太子時,娶長公主女為妃。立為帝,妃立為皇后,姓陳氏,無子。上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以故陳皇后驕貴。聞衛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矣。上愈怒。陳皇后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於是廢陳皇后,而立衛子夫為皇后。

酷吏張湯與他的三個貴人

金屋尚存,阿嬌安在?

漢武帝做太子時,娶了長公主劉膘之女陳阿嬌為妃,後來繼位稱帝,阿嬌升任皇后。其實,當初劉徹與阿嬌訂婚,是一樁典型的“政治婚姻”,劉膘開始想讓女兒嫁給太子劉榮,豈料遭到劉榮老孃慄姬的拒絕,只好退而求其次,轉向了膠東王劉徹,與劉徹老孃王娡一拍即合,兩人訂婚,此後兩個女強人連番運作,將劉榮拿下,扶立劉徹上位。正因為老孃當初的扶持之功,皇后阿嬌才驕橫高傲,肆意逞威,武帝老姐平陽公主向皇弟推薦了一枚絕世美人衛子夫,一時間寵冠後宮,阿嬌撒潑大鬧,尋死覓活,“幾死者數矣”,武帝勃然震怒,說她“挾婦人媚道”,意欲廢黜,令張湯偵訊此案。

張湯辦案的原則,一向是揣測聖意,唯皇命是從,“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監史深禍者;即上意所欲釋,與監史輕平者”(《史記·酷吏列傳》),皇帝想要嚴懲者,必嚴厲偵訊,窮究到底;皇帝打算寬恕者,則輕描淡寫,貌似公允,卻有敷衍之嫌。至於張湯如何偵辦陳皇后“巫蠱案”,太史公只寫了四個字:“深竟黨與”,深入追究其同黨,嚴加懲處,其結果是——陳皇后廢棄長門宮,衛子夫躍登皇后位。

酷吏張湯與他的三個貴人

長門宮

阿嬌廢居長門,老孃劉膘氣恨難平,數次責問武帝老姐平陽公主:“帝非我不得立,已而棄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她說,若非我當初扶持,劉徹哪能上位,如今他卻把我女兒廢了,怎能如此忘恩負義呢!面對老姑責難,平陽公主無言以對,只好喃喃道出原委:“用無子故廢耳”(《史記·外戚世家》),因為無子,所以被廢;至於“巫蠱”之事,則根本沒有提及,不免令人生疑。

倒是班固在《漢書·外戚傳》中,對此案所述略詳,說陳皇后“聞衛子夫得幸,幾死者數焉”,阿嬌先是哭鬧咒罵,翻江倒海,“後又挾婦人媚道,頗覺”,由此惹下禍端——

元光五年,上遂窮治之,女子楚服等坐為皇后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相連及誅者三百餘人,楚服梟首於市。使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酷吏張湯與他的三個貴人

女巫來也

“楚服”,傳說中的女巫,其史蹟無載,她被控協助陳皇后大搞巫蠱活動,“大逆無道”,被判梟首,受牽連者達300多人。武帝對阿嬌的判詞十分峻厲,說她無德失序,倒騰巫祝,難承天命。唉唉。班先生此記,是耶非耶,難以論定,倒是印證了御史張湯偵訊此案之剛厲殘暴,株連無辜之多,他並因此受到皇帝表揚,“上以為能”,提拔他為太中大夫,成為主掌朝廷議論的四品大員。

酷吏張湯與他的三個貴人

古今多少事,且看鼠洞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