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上官婉兒被稱為“巾幗女相”?

洪浩江蘇南通


上官婉兒是初唐武則天、唐中宗時期女官、詩人、皇妃,是唐代著名才女。

一、生平簡介

(1)上官婉兒又稱上官昭容(664~710)。武則天、唐中宗寵臣。陝州陝縣(今河南三門峽)人。上官儀孫女。

上官儀獲罪被殺,她隨母鄭氏配入內庭。

因其聰慧善文而得到武則天重用,封為“內舍人”,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武則天愛其才華,往往命其參決政事。

(2)唐中宗復位後,拜她為昭容,專掌制命詔書。

(趙文博《中國通史》)載:“中宗復位後,晉封上官婉兒為昭容(女官名),叫他負責起草詔書,參預朝政”。

此後上官婉兒權勢益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她以皇妃兼內舍人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其權利越加膨脹。

她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詩詞三十二首。

二、皇權鬥爭的犧牲品

(1)上官婉兒本是故西臺侍郎上官儀孫女,上官儀被誣死,家族籍沒。其與母同沒入掖庭。

上官婉兒雖然生長在困頓之中,但她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精通史籍,明習吏事,善作文章。名家之女,又有遺傳文才,定然脫穎而出。年及至十四歲,妖冶豔麗,且天生睿智,過目成誦,所作文章,不假思索下筆千言,如平日構成。因此才名大噪。(范文瀾《中國通史》)載:“武則天的長處就在於善於選拔人才,委以重任”。

武則天當面命題試文,上官婉兒一揮而就。武則天一瞧,只見珠圓玉潤,調葉聲和,尤其是書法秀媚,不由極口稱許,由此受到武則天的賞識,因即留在左右,命掌誥命。至此武氏倚為心腹,其常常參與宮內密事,百官奏表等,所下制誥,多出婉兒手筆,權勢日盛。

(2)待中宗復位大權在握,見上官婉兒雖徐娘半老,但風韻猶存,且詩意清新,才貌雙全,秀色可餐,便把婉兒召幸,春風一度,冊為婕妤,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

其時上官婉兒深得中宗、韋后信任,專秉內政,中宗遂拜上官婉兒為昭容,令其專掌起草政令文誥。

然上官婉兒生性風流,早在武后時代就與武三思私通,至此在上官婉兒牽針引線下,武三思又與韋后私通。武三思與韋后本是兒女親家,由此成就了兩代人的“通家之好”。中宗向來懼內,懵懵懂懂接連帶了兩頂綠帽子,還不知不曉。

上官婉兒越發膽大妄為,竟然與韋后、安樂公主、武三思等沆瀣一氣,操縱政治,樹立私黨,廣納賄賂。(趙文博《中國通史》)載:“以(韋氏)為首形成了一個韋武集團。…骨幹分子是上官婉兒和武三思。

善惡有報終有時,景龍四年(710年),臨淄王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曾經權傾朝野,風光無限,傳奇一生之大才女上官婉兒,其才華詩文不讓鬚眉,其淫媚之極,禍亂宮闈。從武則天時代開始,三十餘年 一直周旋於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為抱粗腿,左右逢源,成功的保全了自己,可是這次她遇到了剋星——嫉惡如仇、年輕氣盛的李隆基,聰明一世,才華橫溢之女文豪至此香消玉殞,命喪黃泉,成為皇權鬥爭的犧牲品!

結束語:上官婉兒能被“通文史,多權謀”(范文瀾《中國通史》)的武氏所相中,併成為其心腹,絕對不是一般戰士。

然她與同時代被武則天(范文瀾《中國通史》):“任用的主要宰相,如李昭德、魏元忠、杜景儉、狄仁傑、姚崇、張柬之等…都是一時人選”。絕對不能相提並論,同日而語。所謂“巾幗女相”之名,不過是唐王朝宮廷御用她這樣天資聰穎,才華過人,文采斐然之刀筆吏而已!


手機用戶德友之書齋


1.掌管宮中制誥多年,體現了實力。

上官婉兒就是上官昭容,是唐代集女官、詩人、皇妃於一身的人。她出身名門,爺爺上官儀是高宗朝宰相,因起草廢后詔書獲罪被武則天殺死,婉兒受牽連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伶俐,善長作文被武則天發現和欣賞,逐得重用;她掌管宮中制誥多年,生活在武則天身邊,實為武則天的謀士之一。

婉兒 才華橫溢,詩文手到擒來、不讓鬚眉男子,儘管後世對其人品功過頗具爭議,但她與嚴苛的武則天共事長達二十七年之久,這對群臣能和睦相處,得益於婉兒出眾的才華!



2.稱量天下之夢。

相傳婉兒將要誕生時,其母鄭氏夢見一個巨人,並遞她一杆秤說:“持此稱量天下士。”!鄭氏由此料想腹中必是一個男嬰!因為能稱量天下的人多為鬚眉男兒,可呱呱墜後卻是女兒身,鄭氏當時心中甚是不樂。

但這婉兒面貌美麗、聰明異常,出世才滿月,鄭氏抱婉兒在懷中戲語道:“汝能稱量天下士麼?”!婉兒竟能咿呦呀呀地相應,往後婉兒專秉內政,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果然能“稱量天下士”,因而有“巾幗宰相”之名。


3.上官婉兒在唐朝詩歌創作方面佔有一席之地。

婉兒繼承和發展了祖父上官儀的文風,她非常重視詩的形式與技巧,看重詩歌的聲辭之美!並且用細膩、精緻、巧妙的文字表達出來。

唐中宗李治年間,因其資歷與政治地位的影響,宮庭詩人開始接受其“綺錯婉媚”的詩風,並以此為創作方向;上官儀為代表的“上官體”也成為了上流社會的創作主流。

婉兒對唐代園林山水詩的題材方面多有貢獻,如《遊長寧公主流杯池》,突破了寫景狀物的宮廷詩歌呆板的形式,寓情於景,讀其詩能聞出自然山水味。

與上官婉兒同時代的文人如張說、武平一等等對她評價很高,她以一介女流之身,影響了大唐的一代文風,這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是很少見的。


4.上官婉兒為文人入仕拓寬了道路。

上官婉兒設立了修文館,大量招攬詞學之臣,並倡導開展文化活動。婉兒在這期間引領風騷,主持風雅,與諸學士爭務華麗詞藻,寫詩呤詩賽詩;還通過自己對高宗的影響,對賽詩中脫穎而出的文人進行提拔、獎掖,拓展了文人仕途。

婉兒久居深宮,耳濡目染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相互傾扎的現象,有八面玲瓏的性格,體現在她奉承權貴、淫亂宮闈,並操縱政治,控制朝綱的負面事件上。其實呢,古代女子只要熱衷政治,其聲名都會遭到抨擊,這就見慣不怪了。況且,她死於唐隆政變,是否李隆基登基後對其進行了抺黑?可能性是存在的!



總之,婉兒不僅勝任男兒工作,在詩歌創作方面有不俗的實績!而且通過修辦文學館、開展文化活動、選用人才、品評詩文等等倡導並轉移了一代文風! 成為了唐中宗時期文壇的標誌者和引領者,她對於當時文壇的繁榮和詩歌藝術水平的提升作出了貢獻!“巾幗宰相”是很貼切的!


希望星晨58298869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人 ,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


14歲那年,婉兒的才情傳到了武則天的耳朵裡。武則天召見小婉兒,並當場出了一道題目考她。小婉兒隨即一揮而就,文采飛揚。

小婉兒的才華立即征服了素來愛才的武則天,她當即免去小婉兒的女奴身份,並把她留在自己身邊做一名機要秘書。

心思乖巧的上官婉兒很快就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沒過多久,武則天封她為才人。武則天自己入宮那時也是一名才人,同樣也是14歲。或許,武則天從上官婉兒的身上依稀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


27歲那年,武則天授權上官婉兒負責起草朝廷所有的文件,她從此開始介入朝政,成為武則天晚年身邊的第一紅人。

705年,宰相張柬之聯手太平公主合太子李顯等人發動兵變,殺死武則天的男寵二張兄弟,逼迫武則天提退位,並擁立李顯復位。

在這場史稱“神龍政變”中,上官婉兒起到了關鍵的內線接應作用。政變需要裡應外合,須臾不離武則天左右的上官婉兒自然成了政變者極力拉攏的對象。因為她可以提供武則天的最新情況。

政變之後的上官婉兒仕途坐上了雲霄飛車。唐中宗李顯先封其為三品婕妤,後來又升為二品昭容,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巾幗宰相,連其母鄭氏也被拜為沛國夫人。


瘋狂的歷史吖


上官婉兒

唐代著名才女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陝州)人,祖籍隴西郡上邽縣(今甘肅天水),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

上官婉兒因聰慧善文而得到武則天重用,封為“內舍人”,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兼內舍人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景雲二年(711年),復封昭容,諡號惠文,葬於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


浪飛風


帶你瞭解一下上官婉兒的一生你就知道為什麼被稱為巾幗女相。

上官婉兒是陝州人,祖父上官儀是唐太宗時代的名臣,後來因忤逆武則天而被殺,當時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隨母親一道沒入後宮,算是帶罪執役的犯官家屬,受到無情的冷落及役使。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兒隨著宮中女官讀書識字,十四歲的她就受到武則天的親自召見,對她的下筆千言讚不絕口,將她留在身邊,擔任一些文書佐理工作,逐漸參與撰擬詔書,參決奏章,慢慢地百官奏牘都由她先行過目,並加擬籤,武則天只要在上面批一個字就頒行天下,成了除武則天以外最具權柄的女人,這時她還只是個19歲的小姑娘。當年她母親懷她的時候夢見神人送來一杆大秤,占夢的說這預示著上官婉兒將掌握大權衡量天下大事,那時她家是罪臣孤子,誰也不信,想不到竟然成真,武則天掌政前後二十五年,上官婉兒始終追隨在她的身邊。

上官婉兒是歷史上非常才氣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帶你走進中國歷史長河


上官婉兒因聰慧善文而得到武則天重用,封為“內舍人”,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兼內舍人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景雲二年(711年),復封昭容,諡號惠文,葬於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


你的健康從自己開始


感謝題主的問題,我是奇聞趣事歷史哥歡迎關注!

我們知道在文化高度發達的唐朝,女權得到了釋放,這是一個女權地位至高無上的時代。在這一時期除了我們非常熟知的女皇武則天之外,還有這許許多多走向政壇的女人。例如武則天身邊一個比較厲害的女人—上官婉兒,她是才女,也被稱為巾幗宰相,雖無宰相之名,但上官婉兒的政治作用與手段絲毫不遜於宰相。上官婉兒是名門之後,逆境之中飽讀詩書

上官家是真正的名門世家,家族世代為官,她的祖父上官儀已經官至宰相,一直負責為皇帝起草詔書,可謂權勢很大出盡風頭,但有時候,和皇帝走得太近未必是好事。當時武則天還是皇后但野心已經開始生長,皇帝猶豫不決便找來上官儀商討,最後上官儀替皇帝起草詔書提議廢黜皇后,然而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瞞的人是武則天,武則天很快就知道了,她的眼裡容不下一點沙子不允許任何反對自己的聲音存在,於是上官儀被武則天毫不留情地誅殺,而當時年僅四歲的上官婉兒則與母親一塊被充為官婢。

在武則天執政期間,她受命起草朝廷的各種文件,參與重大決策,深得武則天信任,武則天並沒有因為他爺爺的事情而對他帶有色眼鏡,反而把她當作心腹;而上官婉兒也一心只想著如何在政治圈八面玲瓏的生存,對武則天也並沒有敵意,但武則天如此厚愛的上官婉兒並沒有對她絕對的忠心。

中宗李顯繼位後,上官婉兒不但沒有受武則天牽連,反而再一次被中宗李顯賞識,被封為昭容,繼續參與政策決定。原來在這場史稱“神龍政變”中,上官婉兒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她之所以這麼快就背叛武則天究其因還是權力,她看到八十多的武則天已經站不住腳了,影響力日漸衰弱。在這種形勢下,找一個可靠的下家是上官婉兒最明智的選擇。因此,八面玲瓏的她通過提供武則天的情報而順利得到了新主人的信任和重用。

從十四歲被武則天發現和重用,到四十六歲被李隆基斬殺,上官婉兒以一女兒之身,在政壇達做得風生水起,在這三十二年中,她每天都在權貴中周旋活得小心翼翼,生命雖短,但是一種解脫。



奇聞趣事歷史哥


(664~710年) 上官婉兒,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上官儀孫女。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庭。年十四,即為武則天掌文誥。唐中宗時,上官婉兒成為中宗后妃之一,被封為昭容,故又稱上官昭容。上官婉兒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與韋后同時被殺。 後人稱其為“巾幗女相


1低吟淺唱1


“巾幗”--婦女的尊稱。

“巾幗”由來古時候的貴族婦女,常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戴的一種頭飾。因巾幗這類物品是古代婦女的高貴裝飾,人們便稱女中豪傑為“巾幗英雄”,後人又把“巾幗”作為婦女的尊稱。

上官婉兒是婦女不錯,但為什麼會得到尊稱呢?

  1. 上官婉兒幼兒時便天資聰穎勤學,詩詞歌賦一點就透。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唐高宗時貴為宰相,因高宗任命其起草廢后詔書,得罪了武則天。後被誣陷謀反之罪,上官儀及其子上官庭芝等人被誅殺,一歲不到尚在襁褓的孫女婉兒與兒媳婦鄭氏被沒入掖庭,充當官奴。鄭氏畢竟是官宦人家出身,待婉兒可以咿呀開口,就千方百計向其灌輸正統教育。婉兒極其聰穎,詩詞歌賦一點就透,不過四五歲就天賦顯現。

  2. “知識改變命運”。上官婉兒剛剛十三四歲時,武則天久聞上官婉兒的才學,便將婉兒召進皇宮現場考試。婉兒以急才應對,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不僅文意通暢,而且詞藻華麗語言優美。女皇看後甚是滿意,當即下令免除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封為才人(才人雖是皇帝的小妾,但是後庭的五品女官,武則天就曾做過唐太宗的才人)。

  3. 上官婉兒成為才人後,深知“知識改變命運”,抓住各種機會,不斷學習。正是利用女官能進入習藝館深造的機會,婉兒廣涉經史子集,後來書法、算術、吟詩、禮節、棋弈都學得出類拔萃,她筆下的文章,珠璣連篇,頗有祖父“上官體”之風采,深受武后好評“此女絕非凡骨”。嗣聖元年前後,上官婉兒正式成為武則天的貼身侍從(秘書)。

由於祖輩的原因,從小淪為官奴,和母親相依為命,換做其他人,可能自怨自艾,得過且過了。而上官婉兒,一介女流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固然離不開母親的教導,和自身的努力拼搏也分不開,就憑這一點,當時很多男性都做不到。這值得尊敬。

“相”--上官婉兒是唐朝宰相之一。

唐朝宰相,唐朝實行”群相制“,宰相是給中國唐朝一段時期授予一批高官的一項半正式官名。

大約當時,可能在唐太宗命令下,多宰相的制度被正式化,以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改名自內史省)長官被認為宰相。

上官婉兒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得武則天重用任女官,掌管宮中制誥,而唐初草擬詔敕本由中書舍人專任,也是當時的宰相之一。



花奈


上官婉兒既是一代才女才華蓋世,又深受女皇武則天喜愛器重,代其草擬詔書並參與朝政,地位尊崇聲名赫赫,一時權傾天下顯耀輝煌。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故一代才女上官婉兒被後世尊稱為巾幗女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