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來打我呀!A-135“阿穆爾河”反導在,莫斯科彷彿穿上“軟蝟甲”

眾所周知,上世紀美蘇冷戰時期雙方都給對方準備著大量的核武器。美國和蘇聯都有比較廣袤的國土面積,這就註定不會所有地區都是對手要重點打擊的。往往攻擊摧毀癱瘓重要的城市樞紐以及核心基礎設施才是最重要的,對美國而言,俄羅斯的每個重點城市自然就是美國核武器首先需要攻擊的對象。尤其是莫斯科,這裡是蘇聯的政治軍事中心,如果能在第一波中搶先毀掉莫斯科,那將對打垮蘇聯起到關鍵性作用。

來打我呀!A-135“阿穆爾河”反導在,莫斯科彷彿穿上“軟蝟甲”

據瞭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對準莫斯科的核彈當量大約在80-100萬噸。面對如此大當量核武器,普通導彈防禦系統自然沒有多大用。對於這個問題,蘇聯人想到了用核彈攔截核彈粗魯簡單的方法,即用自己的核彈去攔截來襲的核彈頭。許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是一種近乎自殺的方式,實際在當時那個情況下這種攔截方式很有成效。於是,A-135“阿穆爾河”反導系統誕生了,這是一套複合反彈道導彈系統,主要部署在莫斯科地區周圍,而不是全國範圍內部署。

來打我呀!A-135“阿穆爾河”反導在,莫斯科彷彿穿上“軟蝟甲”

(A-135反導系統)

在當時,A-135“阿穆爾河”反導系統可以稱得上是蘇聯最先進的導彈攔截系統,畢竟蘇聯人保衛首都的決心是不能被低估的。該系統最引以為豪的就是預警雷達系統,使用大型地面梯狀大孔徑相控陣雷達來進行探測。能夠同時跟蹤將近100個來襲目標,3700公里外來襲的洲際彈道導彈彈頭都可以被其發現。另外,其預警雷達系統還可以自動判別來襲目標的類型和數量以及軌跡,從而為莫斯科構築起了一層“銅牆鐵壁”。

來打我呀!A-135“阿穆爾河”反導在,莫斯科彷彿穿上“軟蝟甲”

(A-35“橡皮套鞋”導彈運輸車)

該套反導系統主要操作的是51T6、53T6兩款攔截彈。其中51T6攔截彈射程較遠,北約將其稱之為“蛇髮女妖”,在初期部署的共100枚攔截彈中共有36枚。53T6攔截彈屬於近距離應用的款式,被稱之為“瞪羚”,初期共64枚。這兩種攔截導彈都為爆炸當量為10000噸的AA-84戰術熱核彈頭,其最大特點就是不需要特別精準,與當前主流的精準打擊核彈有很大區別。如此龐大的核彈反導系統,非當時擁有強大物力財力人力以及高超技術的蘇聯不可為,只有這種檔次的國力才有能力搞這些。

來打我呀!A-135“阿穆爾河”反導在,莫斯科彷彿穿上“軟蝟甲”

從記載資料來看,這套反核彈系統的攔截方式也與我們一般的導彈攔截不同。攔截核彈在被引爆後形成可以形成快中子流,能夠加速對方核彈在沒有達到臨界值之前就發生鏈式反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相當於在核彈沒有爆炸之前就先快一步解除了核彈。除此之外,利用其中子彈引爆後產生強烈的X射線也可以將對方核彈在短時間內立即蒸發掉。核彈攔截彈果然不同凡響,攔截的方式都是絕無僅有的。

來打我呀!A-135“阿穆爾河”反導在,莫斯科彷彿穿上“軟蝟甲”

據悉,蘇聯從1989年開始應用A-135“阿穆爾河”反導系統,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直到1991年12月前蘇聯解體時,該系統都沒有達到全部作戰能力。即使如此,還是發揮了一定的保衛莫斯科的作用。俄羅斯接手後對其進行了一定升級,至今該系統仍然在繼續服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