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電影《寄生蟲》中,那塊石頭有什麼特殊的寓意嗎?

南楓電影


這塊石頭,本應該是什麼?

片中有鏡頭交代,這塊石頭本身就應該是與其他普普通通的石頭一樣,存在於山間,存在於溪水之中,並非什麼富貴石。富貴人家的赫敏怎麼可能會把他爺爺最鍾愛的一塊富貴石送給基宇。放到現實中你自己想一下,如果家裡一貧如洗,在學校認識了一個富家子弟,他會送你一張價值連城的畫嗎?即便你們關係再好,我想也是不會的。

從這一刻開始,荒誕就開始誕生了,而石頭就是荒誕的標誌,只是這個石頭的荒誕交代的不是很明顯,有疑問估計也是導演故意設置的,如果影片交代出來赫敏從路邊隨便撿了塊石頭,拿去送給基宇,說這是富貴石,我想影片也就沒必要看了。

所以在貧窮的基宇一家一系列滲入富家的劇情之中,石頭總是偶爾出現,甚至被基宇帶在身上,就是要告訴你,這都是假的。基宇一家的這種富貴之路是短暫的假象,猶如煙花在天空中綻放,只是那一瞬間而已。既然是假象,就會有破滅的時候,就像說謊的人,總會露出破綻,早晚會被發現。

所以與其說這是一部懸疑恐怖片或者劇情片,不如把他說成是一部科幻片更為準確。石頭的出現帶著基宇一家進入了一種夢境,一種富貴的夢境,就像我們通常說的黃粱美夢,在夢中我們很輕易就得到想得到的一切。就像基宇一家通過替赫敏做家教這樣一個導火線,慢慢滲入富貴樸家一樣。

但夢總會破。當夢醒以後,我們才清晰想要實現夢想要加倍的努力,要付出很多的汗水。



南山大王看大片


今年剛剛上映的韓國電影《寄生蟲》最近引起了很高的話題,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部電影究竟講了什麼,又為什麼引起這麼大的討論,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部電影,來探討一下石頭的深意。《寄生蟲》在今年拿下了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這也是韓國電影首次拿下金棕櫚大獎,很多人也正是從這個獎項開始注意到了它。


韓國的電影和電視劇往往很多反映現實的題材,他們敢於拍別人不敢說的事,對社會對政府進行抨擊,進行反思。這部《寄生蟲》講述的是原本的窮人一家因為接觸到了富人而發生的變化,這部電影的魅力在於它內容的反轉,所以不再多說,推薦大家找來看看。我自己雖然看過了,但是隻是對它的內涵的淺薄理解,說出來大家一起來討論,電影從深層次上來說對準的,是兩級分化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在那裡有錢人越來越富,而窮人則被留下掙扎著生存。如同電影的題目那樣,窮人依靠富人寄生,僕人依靠富人寄生,而富人有何嘗不是依靠著僕人寄生。


電影中的石頭或許是一種隱喻,這是有錢朋友送給他的靠山石,說是代表財運,對於他們一家來說,他有錢的朋友送一塊石頭不如送些別的,這一點都不實用,所以收到的時候也沒有顯得那麼驚喜開心。 靠山石,意味背有靠山,像他們一家後來發生的事一樣,依附著別人當著寄生蟲,可能是暗示他們一家對錢的慾望,凱文說是他一直來粘著我,大概是說人一旦有了貪念就很難放下了,最後的結局終於放棄了石頭,大概是認親了現實,打算不依附別人為生了。


古耽影知


大家好,我是向北影視錄,是一個頭條創作者,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提問,在答題方面,我有著豐富的經驗 ,以下是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電影《寄生蟲》從開始到結束,一共出現了七次石頭的鏡頭,我給大家一一介紹分別寓意什麼,不足之處希望大家可以補充。

1、第一次出現石頭是基宇的朋友給他帶來了,並告訴他這個石頭可以帶來財運和考運(以下簡稱好運)為什麼是財運和考運?財運很好理解,窮人缺錢。而考運是基宇四年都沒有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2、第二次出現石頭,是一家人全部找到工作後在家裡吃飯,流浪漢又過來尿尿。基宇想用石頭趕走他,被父親制止,用礦泉水代替。這裡給了很多石頭的鏡頭,彷彿在告訴基宇,告訴觀眾,這個石頭真的可以帶來好運。

3、第三次出現石頭,是大水淹了基宇家,石頭卻漂浮起來了。彷彿是在告訴基宇,這塊石頭根本就不能給他帶來好運。暗指基宇幻想的破滅。

4、第四次出現石頭,時基宇他們在體育館睡覺。基宇的爸爸問他為什麼不把它放下?基宇回頭說“是它粘著他”,其實是基宇不願意放下這個改變他階級,改變他生活現狀的希望或者說幻想吧,即使他知道這個石頭是假的。

5、第五次出現石頭,是基宇帶著石頭參加小兒子的party。這個情節之前有一段基宇和多惠對白,基宇問多惠自己是否適合這裡,多惠說適合,所以基宇想要去更下面,只有把地下室的那兩個人都殺了,他們的秘密才不會發現。他才可以永久的在這裡。

6、第六次出現石頭,是基宇帶著石頭去地下室,剛開始石頭自己掉了下去。其實是給基宇的幻想會破滅做的鋪墊。然後基宇在地下室和地下室出口分別遭受了兩次襲擊,都是用石頭。這裡的諷刺意味更強,我要用你的象徵好運的石頭,把你砸死。

7、第七次出現石頭,基宇將石頭放入水中沉下去了。這個情節和前面的情節不矛盾。因為這個是基宇想象的畫面。而放下的是他不切實際的幻想。經歷那麼多後,他終於明白,靠幻想是不可能住上那個大房子,徹底改變他的生活。所以最基本的計劃就是賺錢。

以上就是屬於我個人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順順利利、開開心心的做頭條,頭條作品能更上一層樓,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回答,謝謝大家!









向北影視錄


影片很明顯的分成了兩截,時間也很對稱,從前一個小時的喜劇,經過一場夜雨後,變成一場人間慘事——死亡,與躲藏。

一刷的觀影過程,總是驚訝於故事的反轉與意料之外,結尾又回到那些永遠晾不幹的襪子時——這兩個小時的電影,也不過是場夢吧。

電影結尾

幾天後的二刷,我終於明白了那奇怪的感受是什麼。

大概就是所謂的“鈍痛”吧。

用鈍刀子砍在心口,不見傷口,也沒有流血,但就是痛,看不到的痛,向別人也無法言說的痛。

基宇的好友敏赫送來的那塊能帶來財運的石頭,終究變成了壓在基宇胸口卻無法承擔的慾望。

這塊總是在電影中有意無意的出現的石頭,又何嘗不是基宇全家的慾望。

基宇去面試之前,媽媽忠淑在刷洗這塊石頭。

在第一次全家討論所謂“窮人氣味”的時候,石頭在父親基澤的身後。

緊接著醉漢又來鬧事,基宇要拿這塊石頭去教訓醉漢。

還記得嗎,敏赫來的時候醉漢也在鬧事,當時他就抱著這塊石頭。

再到雨夜在運動場避災,基宇抱著那塊石頭說:

最後石頭成了兇器,砸在了基宇的頭上。

從財運到兇器,石頭,成了基宇一家的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就像是把沒開刃的刀,砍在了基宇一家的心口,也砍在了觀眾的心口,那個無法言說的鈍痛感,大概也是從這裡來的。

但好在,導演並沒有僅僅把鈍感給基宇一家,另外兩個家庭,樸社長家與前保姆文光家,也是一樣。有人說,《寄生蟲》著力最多的就是階層的刻畫,我倒覺得,在電影裡,“寄生蟲”是誰,也是很值得討論的。階層的跨度帶來的並不是貧賤的差別,而是,一種微妙的依附關係。

富人樸社長一家四口,幾乎對應著基宇一家四口,男主人的能力決定著全家的生活水平。樸社長家也不是人們印象中的富人,他們年輕有顏,有教養,有時還與下屬開開玩笑,甚至他們的財富,可能也不是通過繼承而是通過努力獲得的。只要不“越線”,是誰在家裡,其實,他們都無所謂。

但是,家裡是不能沒有人的。沒了保姆,不出一週,家裡就會亂作一團;沒了司機,夫婦兩人就寸步難行;沒了家庭教師,女兒的英語與兒子的心理就都沒了引導。

“更下面”的文光夫妻,用丈夫的話說:就靠一個“情”字活著唄。

這句話對比起那聲反覆出現的“Respect!”就顯得更加諷刺。

地下的人依附於地上的財富,地上的人依附於地下的服務。只要,沒有人“越線”。

“寄生蟲”是誰?你覺得呢?

終於,當氣味越了線,石頭也要回到原來的位置。

基宇有意無意的模仿著敏赫,追求多慧,

趕走醉漢,

甚至想象敏赫遇到同樣的狀況會怎樣,但就像基婷說的,敏赫根本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我要去的是更下面。”

發現了嗎,當石頭回到水裡,它立刻融入了周邊的環境,沒有一絲破綻。


最電影TOP


自影片開始不久至結束,始終穿插著一塊石頭,這是本片的重要線索,它代表著著基宇情感脈絡。

影片一開始,敏赫給基宇帶來了這塊石頭,敏赫的爺爺說這塊石頭象徵著財運和學運,而這個對於基宇來說,成了一種對未來的美好寄託。家中貧窮的現狀,父母無業,妹妹輟學,身為長子的他,卻屢試不第,心中的那份責任及愧疚一直難以釋懷,石頭的出現讓他的負擔有了依託。

第二次石頭的出現,在基宇家——父親母親妹妹一起成功取得樸社長家工作之後。在自己家慶祝這些天在樸社長家取得的成就時,突然又見到在自家窗外撒尿的醉漢,基宇拿起了大石頭就要去驅趕,這裡的石頭象徵了基宇重拾的男子氣概,和第一次被敏赫比下去的沮喪勁形成對比,這次他要為全家出氣。

第三次石頭出現在和忠淑一家搏鬥之後的那個大雨的晚上,忠淑兩夫妻被他們一家關到了豪宅地下室內,生死未卜,而基宇半地下的家因為大雨而被淹沒,奇怪的是石頭竟然從水底浮出,其實這裡的石頭帶有象徵意義,象徵了基宇一家本來日漸好轉的生活因為接連出現的這些意外而開始不穩定,本來寄予厚望的未來開始搖擺,漸漸為泡影,畢竟石頭浮出水面,一切都有可能成幻象。

但是在體育內館臨時避災的基宇對未來仍然抱著幻想,睡覺也要抱著這塊石頭。

第四次石頭出現在基宇去豪宅地下室尋求解決忠淑兩夫妻的時候,這次石頭成了他的兇器,但在下地下室的途中石頭卻因不小心而掉落,反而成了對方傷害自己的武器。這裡的石頭代表著基宇一家的隕落。

最後一次石頭出現,是在影片的結尾。在經歷了命運這樣的起伏之後,基宇把這塊自己寄予厚望的石頭還回了自然。這裡的石頭更代表著基宇的決心。他決定放下自己的幻想,找回真我。而新的目標是賺足夠的錢,買下這個房子,然後救出困在底下的父親和母親一家團圓。從片頭到片尾,這塊石頭從寄託到幻象,然後再到決心,刻畫了基宇內心真實的整個心路歷程。

影片的結尾父親給基宇用摩斯密碼寫了一封信,基宇在解讀出這封信後也給父親寫了一封信,但這封信其實父親看不到,因為他被困在地下室內。這封信其實是基宇寫給自己的,他要為自己制定一個新計劃,一個根本的計劃,重新燃起對未來的希望。








星辰精彩影視


關於《寄生蟲》裡的這枚石頭,雖然已經有眾多影評評述過它在劇中的象徵意義,然而,在心中已經裝著無數枚水石的影像的人,或許能從這塊石頭身上看到更多的隱喻。

在電影《寄生蟲》裡,四次高考落榜的男主角基宇之所以得到這塊壽石,是因為他那考場、情場都春風得意的同學將石頭贈送給他,希望能給他帶來考運,也給他那住在半地下室裡的家族帶來財運。這一層寓意,與傳統的壽石審美風馬牛不相及,倒是頗像我們經常看到的鎮宅石、風水石。其實,這裡影片提示的正是這樣一個事實:男主角根本不懂壽石的價值和意義。 對他來說,這塊石頭的最大象徵,在於它來自一個讓他無比憧憬的世界,一個不用居住在陰暗的地下室、不用四處去蹭wifi信號、有陽光、有財富的上層人的世界。那位僅僅在影片開頭階段出現的有著光明未來的大學生,事實上正代表著男主角憧憬的人格,從他後來屢次重複這個大學生說的臺詞便可見一斑。同時也很好理解為什麼這塊石頭會作為禮物送給了這家窮人。有什麼禮物,能夠比得上一塊裝模作樣、用華麗的箱子包裝好的石頭呢?讓外行的人覺得有格調,讓內行的人覺得送出去也不肉疼,這不正昭示著接下去的劇情裡,別墅裡的高等人與善於演戲的貧窮一家人之間偽善的互動麼。 第二層,真偽之隱喻

然而我們的隱喻之路還在延續。更進一層的隱喻在於:這塊石頭甚至很可能是假的。很多細心的觀眾都注意到,當半處於地下室狀態的這家人的房子遭遇下水道倒灌時,這枚壽石居然從汙水中“浮”了起來,被基宇撈起,從而引發了之後他試圖帶著石頭去終結一切卻令自己成為了這枚兇器的受害者的悲劇故事。

石頭“浮起”這一幕引發了一些影評者的質疑,另外一些人則注意到大結局時行兇者舉起偌大一塊石頭居然都沒法砸死毫無抵抗力的基宇,因此有的影評認為這塊石頭是假的,從而證明了這整個故事的荒誕性。

最後一層,無之隱喻。

在當代高度物化的社會中,魔幻與隱喻常常就是現實本身。

事實上,在真實的當代韓國社會里,願意花上正常人一輩子都掙不到的價錢去去製造一個虛幻的假山世界的人大有人在。根據媒體報道,首爾的富人階層中,熱衷於豪擲百萬美元建造由泡沫塑料、泥土、岩石、花草構成的仿真山林。然而,一座仿真的“金剛山”,脫離了它本身所在的風土、文化與歷史語境,其實還留下什麼呢?難道,我們只能和影片中的男主角一樣點點頭,說,“這真的很有象徵意義啊”麼?這在我看來,是《寄生蟲》這部電影中隱藏在這枚壽石身上最後的、也最深刻的隱喻了。

整部影片裡最讓我難忘的場景,不是那些笑料,不是最後的殺戮,而是在那個大雨的夜裡,當主人一家外出後,一前一後兩個“寄生蟲”家族先後在這從來不屬於他們的豪華別墅裡“平靜”地享受他們理想生活的那一幕。這荒誕的一幕,這陶然的表情,與那些銀幕之外、假裝徜徉在假想的山林中、尋找慰藉與快感的人類,真的不同嗎?





可樂看電影video


大家好,我是向北剪輯,是一個頭條創作者,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提問,在答題方面,我有著豐富的經驗 ,以下是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電影《寄生蟲》從開始到結束,一共出現了七次石頭的鏡頭,我給大家一一介紹分別寓意什麼,不足之處希望大家可以補充。

1、第一次出現石頭是基宇的朋友給他帶來了,並告訴他這個石頭可以帶來財運和考運(以下簡稱好運)為什麼是財運和考運?財運很好理解,窮人缺錢。而考運是基宇四年都沒有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2、第二次出現石頭,是一家人全部找到工作後在家裡吃飯,流浪漢又過來尿尿。基宇想用石頭趕走他,被父親制止,用礦泉水代替。這裡給了很多石頭的鏡頭,彷彿在告訴基宇,告訴觀眾,這個石頭真的可以帶來好運。

3、第三次出現石頭,是大水淹了基宇家,石頭卻漂浮起來了。彷彿是在告訴基宇,這塊石頭根本就不能給他帶來好運。暗指基宇幻想的破滅。

4、第四次出現石頭,時基宇他們在體育館睡覺。基宇的爸爸問他為什麼不把它放下?基宇回頭說“是它粘著他”,其實是基宇不願意放下這個改變他階級,改變他生活現狀的希望或者說幻想吧,即使他知道這個石頭是假的。

5、第五次出現石頭,是基宇帶著石頭參加小兒子的party。這個情節之前有一段基宇和多惠對白,基宇問多惠自己是否適合這裡,多惠說適合,所以基宇想要去更下面,只有把地下室的那兩個人都殺了,他們的秘密才不會發現。他才可以永久的在這裡。

6、第六次出現石頭,是基宇帶著石頭去地下室,剛開始石頭自己掉了下去。其實是給基宇的幻想會破滅做的鋪墊。然後基宇在地下室和地下室出口分別遭受了兩次襲擊,都是用石頭。這裡的諷刺意味更強,我要用你的象徵好運的石頭,把你活活砸死。

7、第七次出現石頭,基宇將石頭放入水中沉下去了。這個情節和前面的情節不矛盾。因為這個是基宇想象的畫面。而放下的是他不切實際的幻想。經歷那麼多後,他終於明白,靠幻想是不可能住上那個大房子,徹底改變他的生活。所以最基本的計劃就是賺錢。

以上就是屬於我個人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順順利利、開開心心的做頭條,頭條作品能更上一層樓,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回答,謝謝大家!









向北剪輯


《寄生蟲》裡,對石頭這個意象的解讀是題眼。石頭指的是“進取心”,進取心在上層階級手裡能帶來官運和財運,在底層人手裡,財運是虛幻,進取心反倒是催人變質的「兇器」,是帶來災厄的源頭。

電影后半段父子忽然探討起有沒有“計劃”,其實也是和石頭一樣的意象,指的就是“計劃”。

父親象徵老一代貧農,沒了計劃和進取心(“殺人也好賣國也好不在意”),是貧窮逼得他們無法善良。

兒子象徵新貧農,從有計劃和進取心(“是石頭它一直纏著我”),到最後放下了石頭,只在想象裡救父親也是同理。

我想電影真正要表達的主題很多,“貧窮如何使人變惡”肯定是其中之一,兒子最後怕是連“孝”這樣的善也只能放下,變得和父親母親一樣,這是階級註定的悲哀。

仔細揣度,富人一家的所有行為都是合乎邏輯的,哪怕是最後男主人的“見死不救”和“捏鼻子”——見死不救是因為發病的兒子必須在15分鐘內趕到急診室(電影有鋪墊),“捏鼻子”是對一個在地下生活整整四年的人的味道的本能反應。反而是富人一家對窮人一家的信任和成就,以及窮人一家逐步登堂入室顯得更加無禮。包括窮人母親暴力推開無辜的小狗,窮人父親對“味道”“蟑螂”等詞的敏感,都說明長期的底層生活,已經滋生了這個階級對外部社會的仇視和對自身深深的自卑感。

貧窮真正限制的,不只是人的能力和資源,而是他們的視野、自我認同和以寬厚之心看待這個世





金錢美酒加上狗


有看過這部電影,荒誕中夾雜著壓抑。

寄生蟲這部電影最近獲得了國際電影大獎,是韓國影史上的一筆濃墨重彩。

飾演它的男主角是被譽為韓國瑰寶的男演員宋康昊,作品包括《辯護人》、《出租車》、《漢江怪物》等等。

這些信息大多數平臺上都有,咱們來說點沒有的。

先來一點劇透:宋康昊一家人一直住在半地下室,影片開場,他們就在滿家找信號。


兒子的朋友送來一塊珍藏的石頭,並且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去一個富人家庭為女孩做家教老師,緊接著,兒子把妹妹也帶進去成為了美術老師,兩個人合作把原本的司機擠走,讓父親來做專屬;隨後,三人聯手,把家裡的管家女傭擠走,把母親接了進來。

一家四口就像撕開富人的螞蟥一樣,緊緊地貼在了富人一家身上。


萬萬沒想到,原本管家女傭已經把自己的丈夫藏在了這棟房子的地下,已經實現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那塊石頭,就是在暗諷,這一切都是假象。

表面上,好像寄生蟲家族欺騙過了所有人,但其實他們自己折斷了脊樑。

畢竟,有那樣精明的腦子,乾點什麼不好呢?


半碗閒時光





電影中石頭也是基宇的一個物象寄託,最開始敏赫給基宇這塊石頭時把石頭的來歷不斷地誇大,並說其能帶來好運。而後這塊石頭確實帶來了“好運”,通過敏赫的介紹,基宇去了富人家當家教老師。這是開端。中間基宇有一次拿起石頭就是為了趕走那個在他們家窗前尿尿的醉漢。在之前,他們一家都只敢在屋子裡咒罵還會關心是否關上窗,而當他們在富人家開始工作後,隨之而來的不僅僅是他們提高的收入還有他們那點可憐的自尊心。雖然最後以潑水喜劇的結束了這麼一場鬧劇,但石頭就是基宇的一個寄託。

石頭也是一個特殊的道具,是貫徹電影的一條重要線索也是一條明線。送來石頭的好朋友敏赫,希望石頭可以給他們帶來“石來運轉”的好寓意。敏赫希望基宇可以在自己外出留學時可以替自己上課,為什麼他不找其他朋友?因為他很清楚,基宇家裡的經濟實力,是無法和自己競爭這個富豪家的白富美千金的。

第二次出現石頭的時候,是在被雨水漫灌的地下室家中,他只抱住了水中的這個石頭,對於基宇來說,這個石頭就是他迫切希望轉運的幸運石。

第三次出現石頭的時候,基宇說:“這個石頭它一直粘著我”。他想用這個石頭除去下面阻礙自己的人。這塊石頭是他通往上層社會的墊腳石,他特別希望抓住這份機會,用石頭殺掉阻礙自己向上爬的阻礙。

最後一次石頭出現,是在影片的結尾。在經歷了命運這樣的起伏之後,基宇把這塊自己寄予厚望的石頭還回了自然。這裡的石頭更代表著基宇的決心。他決定放下自己的幻想,找回真我。而新的目標是賺足夠的錢,買下這個房子,然後救出困在底下的父親和母親一家團圓。從片頭到片尾,這塊石頭從寄託到幻象,然後再到決心,刻畫了基宇內心真實的整個心路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