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萵苣如何種植才能優質高產?

醉美雪巖


萵苣大家都比較熟悉,在香香家鄉一般是叫做萵筍,它的肉質莖是主要的食用部位,入口爽脆,口感鮮香。另外萵筍的嫩葉也可以食用,口味稍微有些苦澀,具有清涼解毒,鎮痛催眠等作用。萵筍在我國栽培已久,主要分佈在華北和華中地區,那麼如何種植才能獲得優質高產呢,下面香香就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以供參考。

萵筍的形態特徵

萵筍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片有橢圓形、披針形、長卵圓形等形狀,成熟後株高一般在40-50釐米之間,莖部呈圓柱形,體內有白色乳狀的汁液;葉面平展或皺縮,葉緣呈波狀或淺裂。萵筍為直根系植物,它沒有主幹根,根系比較淺而且密集,移栽後植株的根系主要是分佈在地面20到30釐米的土層中。萵筍屬於高溫感應性的蔬菜,在高溫條件下便可抽苔開花,花序為圓錐形圓盤狀,花呈黃色,子房單室。成熟時附有白色的冠毛,遇風便可隨風四處飛散。種子比較瘦小,種子為長圓形,多數為黑褐色,每畝種子產量為15到20千克,種子只能使用2年。

萵筍獲得優質高產的技術要點

(一)、播種育苗

1、選地整地

在選擇好地塊上播種前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800-1000千克、鉀肥8-10千克。將肥料撒均後,再把地塊深翻20-30釐米,這樣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氣性,有利於幼苗生長。育苗一般都採用寬度為1.5-2米的畦進行,畦的長度可以根據生產規模而定。注意一定要把畦摟平,避免澆水時出現高的地方旱,低的地方澇。

2、播種

①種子處理: 播種前先對種子進行處理, 在小盆中放入適量的溫水, 然後把種子倒入盆中, 用漏勺在盆中輕輕攪拌,使種子中的雜質漂浮在水面上, 然後再將雜質清理出來。 我們在小盆中再放入適量的水, 將高錳酸鉀稀釋1000倍,用木棍攪勻後再把種子倒入盆中,要不停的攪拌,大約20分鐘後,再把盆裡的水倒出來,然後用溼布把種子蓋好,8小時後就可以播種了。

②播種方法: 播種前先在種子中加入適量細土,將其攪拌均勻,而後均勻地撒在畦面上。因為萵筍的種子很小,撒播時應選擇無風的天氣為好,一般每畝用種子150克左右。撒完種子後整平畦面並用腳踏實,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最後澆透水,注意要用小水漫灌,以免將種子沖積在一起,發生出苗不均勻現象。

3、苗期管理

播種後7-10天幼苗就基本出齊了,當幼苗長至2-3片真葉時就可以間苗了,間苗時要留下大苗、壯苗,拔掉小苗、弱苗,一般株距、行距都是3-5釐米。在幼苗生長的同時,雜草也會隨著不斷生長,所以我們要在間苗的同時將雜草拔除,注意除草時要連根拔起,防止雜草復生,影響幼苗正常生長。幼苗經過間苗後開始迅速生長,此時應及時追肥,以保證生長所需的養分。一般每畝追施10-15千克尿素,施肥後應立即澆水,保持畦面溼潤。當幼苗長到4-6片真葉時,我們就可以進行移栽了。

(二)、栽培與管理

1、整地施肥

選擇疏鬆、肥沃、溼潤、 排水良好的地塊作為種植地。將土地深翻,每畝施入氮肥,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然後整平、耙細,做畦,畦與畦之間要起壟。壟做好後要將壟埂踩踏結實,這樣做可以防止澆水時串水,最後用耙子將畦內的土壤整平。栽植前再將圈肥或腐熟的雞糞等施入事先挖好的栽植穴內。

2、移栽方法

移栽前先用鏟子把萵筍苗從地裡帶土坨一起挖出來,放入準備好的工具中,儘量保留幼苗根系完整。栽植前先在整理好的地面上用小鋤劃上線,作為行距,一般為40-50釐米左右,挖栽植穴時,穴與穴之間的距離為30-40釐米,每畦栽植3-4行。栽植時將萵筍苗連同土坨一起栽入坑內,然後覆土並稍加。等萵筍苗全部栽完後將畦面摟平,再澆一次透水,這樣既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又保證能正常生長。

3、田間管理

①中耕除草

萵筍栽植七到十天後即可恢復生長,先將萵筍周圍枯萎死亡的葉片清理掉,然後再進行中耕除草。中耕時靠植株較近的地方應淺耕,以1-2釐米為宜,以免傷及根系,離植株較遠的地方可深耕,以2-3釐米為宜,一般每10-15天進行一次。萵筍生長期間雜草也會不斷的生長出來,所以要結合中耕進行除草,以防止雜草與萵筍爭肥爭水,爭奪養分和陽光。

②澆水施肥

萵筍生長過程中需肥需水量較大,因此整個生長期要經常澆水施肥,保持田間溼潤,保證營養供應。一般生長期每8-10天要澆水一次,採收前3天澆最後一次水。萵筍是喜肥植物,當缺肥時,特別是缺少氮肥時,就會造成萵筍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容易出現莖杆變細,內部肉質中空現象,因此栽植15天后,就可以進行第一次追肥了。為萵筍施肥可分為溝施、穴施、隨水施肥和葉面噴施四種方法。

  • 溝施:溝施又稱為條施,它是在距離萵筍根部15釐米左右的地方,開一條寬3-5釐米,深10-15釐米的溝。萵筍栽植15天左右,應開溝施入適量氮肥或複合肥,然後再覆土蓋溝。

  • 穴施:穴施就是在萵筍根部挖穴施肥的方法,施肥時挖穴深度約5-8釐米,距離根部13-18釐米。當萵筍栽植30天左右時,硬挖穴施入適量氮肥,不論是溝施還是穴施,施肥後都應馬上覆土並及時澆水。

  • 隨水施肥:隨水施肥就是先將肥料溶化後,再隨水施入田間的方法。萵筍在生長過程中雖少要隨水施肥2-3次,衝施尿素時,每畝用量大約為5-8千克;衝施沼液肥時,一般每畝用量大約為300-500千克。

  • 葉面噴施:在施用上述肥料的同時,配合噴施葉面肥可起到更好的作用,一般將微量元素葉面肥粉劑稀釋後均勻噴施在萵筍的葉片上。

(三)、採收

在萵筍肉質莖杆充分膨大的同時,頂端逐漸形成花蕾,此時為收穫的最佳時期。採收前

10天禁止使用任何農藥。採收時先將萵筍拔起,砍掉根部多餘的泥土,然後認真清理掉

中下部的老葉片,經過簡單排列整理後再打成捆,即可上市出售了。

(四)、病蟲害防治

萵筍的病蟲害主要是霜黴病和蠐螬等

1、霜黴病:萵筍霜黴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其葉片。發病時葉面上產生近似圓形或多角形淡黃色病斑,當地面溼度過大時,葉背面長出白黴,最後連成片,致使葉片變黃乾枯。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選用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噴霧防治,每隔7-10天防治一次,連續防治2-3次。

2、蠐螬: 蠐螬是金龜子的幼蟲,又名白土蠶,是雜食性害蟲,在地下生存,可咬斷萵筍的根、莖,從而造成萵筍枯黃死亡。

防治方法:防治蠐螬時選用5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用小木棍在萵筍根部附近扎一個直徑為2-3釐米的小孔,深度一般為 15釐米左右,將適量藥劑灌入孔中,最後再用土將小孔封好,就可起到除治蠐螬的作用。

以上相關闡述,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同時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我是“大妹子香香”,感謝您的閱讀!


大妹子香香


筍是我們常用的蔬菜之一,由於萵筍含有人體所豐富的維生素,同時萵筍適宜各種人群食用,尤其含有糖尿病,吃萵筍可改善糖的代謝功能屬耐寒性蔬菜!所以隨著萵苣的需求量增加,反季節種植萵筍的面積逐漸增加。萵筍屬於喜冷涼氣候,不耐高溫、喜溼潤。且需肥量較大,宜在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的粘質壤土或壤土中生長!因此很多區域都在大面積種植,但是通過與菜農朋友交流發現整體萵苣產量差別比較大,而且普遍產量不高;通過總結髮現主要是技術管理不到位,我們結合實際總結分析,有以下種植技術需要注意:

對於萵筍種植來說,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所以我們要針對不同季節種植的萵筍來選擇適宜的萵筍品種!一般情況夏、秋萵筍種植,適宜選擇耐熱的早熟品種,例如:夏、秋萵筍品種。一般在晚到初秋露地種植,可耐35 甚至短期更高溫。如寶苣一號、寶苣二號;香芭拉、劍客、高香等品種。另外針對越冬萵筍、春萵筍適宜選擇耐寒、耐凍、適應性強、抽薹遲一點的品種,例如:春秋型萵筍可以選擇:中華金劍、飄香大花葉;香翠青尖、香翠青玉等

越冬型萵筍。一般秋、冬種植在露地。生長最適溫0 20℃ ,特別耐寒的品種能承受露地短期一3℃左右低溫。如青翠1號、青翠2號、青翠3號;億畝長青、四青香尖、萬山飄雪等

萵筍是一年生根莖作物,萵筍根系比較淺,但是他的需肥量大,要選擇保肥力強疏鬆壤土、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的田塊,同時萵筍不耐澇,注意排水良好,不容易造成積水的田塊,另外就是對於土壤要求需要含有氮、磷元素,更有利於萵筍生長。如果土壤的透氣性很好的同時含氧量很高,呈現酸性或中性也更有利於萵筍生長。

對於冬季萵筍種植來說一般採取大棚種植,但是我們說苗好一半產量,我們一定要做好萵筍的育苗,但是在育苗中一般情況我們要把握三個關鍵點:

一是萵筍種子的催芽處理:

我們有很多農民朋友在對萵筍進行催芽時有時候掌握不住溫度,導致萵筍不出苗的情況時有發生。萵筍的催芽與其他作物有所差別!由於萵筍種子在4℃時就可開始發芽,適宜的發芽溫度為15-20℃,當溫度高於25℃時因種皮吸水困難發芽不良。

那麼我們在對已經篩清洗好的種子進行催芽之前要用涼水浸泡20-24個小時,把種子用透氣的紗布包好,放在冰箱裡冷藏20-24小時,冷藏溫度在-3到-3℃,然後取出來放置陰涼地方用溼毛巾蓋起來2-3天就可以破兇出芽,但是我們要注意在這期間對種子進行噴水和翻動,避免種脫水或者擠壓黴爛,注意觀察當胚芽露白,這個時候可以用萎鏽靈福美雙、咯菌腈之類的藥劑拌種防治苗期病害並且促進培育壯苗,注意拌種時候不要傷到胚芽。

注意催芽過程所有的用品均不能沾油,手也不能帶油,讓種子透氣呼吸。溼紗布的作用是保溼,過幹起不到保溼作用,過溼影響種子呼吸,均不利於種子發芽,以用力手攥時有水流出為宜。

二是營養土的配製;

西萵筍育苗苗床一般我們要選擇大豆、蔥、蒜之類的田間土壤做為苗床土,我們要確保苗床土疏鬆透氣、沒有農藥殘留、無病菌,移栽時候營養缽不容易散落。那麼營養土的配製要確保給種芽提供充足的營養,對於底肥來說結合深耕可每畝施硫酸鉀型複合肥25-30公斤、尿素5-10公斤、過磷酸鈣15-20公斤,硼砂1.5公斤,農家肥一定不不能少,一定是腐熟的農家肥可以每畝施入8000-1000斤,同時加入百菌清或者多菌靈來消毒,拌勻撒施做為底肥施後深耕耙細!對於地下害蟲可以選擇辛硫磷或者毒死蜱顆粒劑。然後把這些全部翻均勻後一般堆悶10-15天后使用。

三是播種注意:

播種的時候選擇天氣冷尾暖頭上午10點左右的晴天,先把育苗田一次澆透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摻在少量的細沙或細土中拌勻後撒播。種子出芽後摻少量細沙均勻播種,每平方米播種2-3克。一定切記每畝播種不超過1-15斤。播後覆土0.4-0.5釐米,蓋嚴薄膜,都種完蓋完土以後棚內溫度白天要保持15-20度!當看到棚內50-60%幼芽出土了,這個時候應該馬上開始揭開覆蓋膜降低棚內溫度,防止培軸徒長,這時候白天溫度控制在20度左右,晚上控制在6-8度,當幼芽開始有真葉展開然後要再進行提溫,有利於苗期快速生長,白天一般溫度控制在20-22度,晚上控制在8-10度,否則會一直苗子生長。另外在定植前5-7天要進行降溫煉苗,同時做好送嫁藥的噴施。

對於萵筍種植來說,尤其冬萵筍反季節種植,一般都採取了大棚種植或者露地覆膜栽培。大田深翻土壤,應提前一週左右進行,然後晾曬土壤,以提高幼苗的長勢,增加產量。但是高產穩產品種好的種植模式就是大棚種植,萵筍定植最好選擇陰天或雨後土壤溼潤時栽苗,從而減少幼苗根系的損失,若苗床土乾燥,必須在栽的前一天充分灌水,採用撬苗的辦法起苗,以保護根系,避免傷根。對於大棚種植一定要做好恰當的時間進行定植:一般冬萵筍在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種育苗,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移栽,那麼萵筍適宜的苗齡為25至35天,本葉有4至5片時栽培為宜。 如果苗齡時間太長就不容易成活和導致產量不高;另外對於種植行距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667平方田,冬萵筍種植的株行距(30-35)釐米×(30-40)釐米,定植4000-5000株最為適宜!

對於萵筍種植來說,它是一個喜冷不耐高溫的作物,但是對於萵筍的溫光管理很重要,他取決於萵筍的產量和體型、快速生長的問題,尤其我們棚內種植要合理的控制萵筍棚內溫度,要有足夠的光照。萵苣對光照需求大,所以如果當地長期日照都不足那可就不太適合種植萵苣了。如果光照條件比較好,萵苣的生長速度會更快,生長質量會更好。如果說光照不足,很有可能會讓萵苣生長速度大大減緩,生長出的葉片不僅非常的瘦弱且小。

一般在整個生長期最適宜的溫度20-25度,苗期溫度零度以下都不會被凍死,零度以上都可以發芽。萵筍種子在6℃下即可緩慢發芽,30℃以上發芽受到抑制。所以15~20℃是發芽的最適宜溫度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20℃,當日平均溫度達24℃左右時生長旺盛,但溫度過高將抑制生長;如果日平均溫度達24℃以上,夜溫長時間在19℃以上時,則呼吸強度大,消耗養分多,幹物質向食用部分的分配降低,易發生“竄”秧的現象。結球萵苣適溫在16 ~18℃,21℃以上不易形成葉球,所以對於萵筍種植我們一定要把溫度管理好才能種族高品質的萵筍,產生更好的收益。

萵筍種植我們定植以後的田間管理很重要,我們要及時的做好田間管理,例如:肥水管理,及時做好旱了澆澇了排,同時做好追肥,另外萵筍種植對於雜草來說一定要做好封閉除草。對於病蟲害也要及時防治,否則很難取得高產,主要有以下幾點:

1、肥水管理

對於萵筍種植的肥水管理來說,一般萵筍從定植到採收1個多月時間要做好3次肥料施入,一次就是底肥要施足,萵筍生長若缺肥,植株會生長不良,易發生先期抽薹現象,產量和品質下降,所以基肥要足;第二次萵筍醒水活棵、開盤後後酌施1次稀糞肥,促進幼苗生長,每畝施用尿素10公斤、硫酸鉀5公斤。第三次在葉片封壟,蓮座期後肉質莖開始膨大時、莖部旺長時,每畝用氨基酸配方肥和45%複合肥各25公斤、硫酸鉀10公斤,結合澆水,進行追施。

2、除草管理

萵筍屬於菊科蔬菜,菊科蔬菜對於除草劑比較敏感,因為其根系較淺,除草劑施用後易滲透到根系層,常用的除草劑對萵筍的生長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對常年栽培萵筍而雜草又比較嚴重的,化學除草劑一定不能亂用,否則沒有產量!如果誤用了除草劑產生的藥害,如果是觸殺型的除草劑,萵筍植株上會出現壞死斑,如果是內吸型除草劑,萵筍葉片或生長點會出現皺縮、捲曲、失綠等症狀。

3、可選用的除草劑

48%氟樂靈 在萵筍移栽前後,用48%氟樂靈乳油100~125毫升噴霧,並淺混土。

25%除草醚 在萵筍播種後出苗前,每畝用25%除草醚乳油400~500毫升噴霧處理土壤,出苗後施藥效果差且易產生藥害。在土地平整、土壤潮溼條件下施藥除草效果好,噴霧應在晴朗無風條件下進行,不要破壞土層。

24%果爾 在整地後萵筍移栽前,用24%果爾乳油40~48毫升加水60升,對地表均勻噴霧。施藥後不可翻動土層,並保持地表溼潤。注意不可對萵筍噴藥。地膜育苗萵苣,苗床每畝用24%果爾乳油30毫升噴施。

注意事項:萵筍、芹菜、波菜等對敵草胺較敏感,不宜用敵草胺除草。在萵苣播種時不能施用氟樂靈。

4、病蟲管理

霜黴病

萵筍霜黴病,發病最適宜溫度16~24℃,相對溼度為70~80%,雨多、霧大、露重,早播,栽植過密,澆水過多,或排水不暢易發病。9月~11月中旬是流行期。霜黴病先從植株下部老葉開始,發病初期葉面出現淡黃色水漬狀圓形斑點,擴大後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黃褐色大病斑。潮溼時葉背面長出白色霜狀黴層。後期病斑枯死,變為黃褐色並連接成片,致全葉乾枯。建議選擇:72.2%普力克水劑、百菌清、甲基硫菌靈之類的藥劑進行防治!

菌核病:

菌核病屬於真菌性病害,多發生在近地面莖基部。最適溫度為10~20℃。相對溼度80%時發病重。溼度低於70%,病害明顯減輕,溼度大有利於發病。發病初期病部呈水漬狀,迅速向莖上部,葉柄和根部擴展,使病部組織軟腐,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狀物,後逐漸變成黑色鼠糞菌核。病株地上部葉片迅速萎蔫死亡。建議選擇菌核淨、甲基硫菌靈、百菌清之類的藥劑進行防治!

軟腐病:

萵筍軟腐病屬於細菌性病害,臭氣四溢,莖基部變褐色腐爛,並伴有惡臭;田間植株一般從蓮坐期開始發生。常見的症狀是植株病情由外向內發展,外葉上葉柄基部與根莖交界處先發病。初成水漬狀,外葉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或陰雨天尚可恢復,幾天後外葉平貼地面,不再恢復。建議選擇:農用鏈黴素、噻黴酮、噻唑鋅、銅製劑!如果嚴重可以採取噴淋滴灌!

萵筍蚜蟲:

隨著近幾年農民朋友選擇的藥劑越來越好,而且使用量越來越大,導致了蚜蟲、薊馬發生抗性比較大。一般天氣越乾旱發生越嚴重,由於胡蘿蔔比較嫩綠,一般蚜蟲群集於被害植株的嫩葉柄背面、幼莖及生長點刺吸汁液,他的繁殖能力強,如果條件達到一天就可以繁殖一代,造成葉背扭曲或皺縮,致使植株光合作用受到嚴重抑制,碳氫化合物的合成受阻,營養傳輸受阻,同時還傳播萵筍花葉病毒病。

防治技術:採用烯啶蟲胺+吡蚜酮的復配製劑,不建議農民朋友再選擇吡蟲啉、吡蚜酮之類的單劑使用。效果不佳。那麼如果蚜蟲抗性大的區域可以選擇:氟啶蟲胺腈兼治薊馬,如果薊馬發生嚴重的地方可以選擇:乙基多殺菌素(艾綠士)


農作物農技110


萵筍如何高產種植?萵筍高產種植要點有品種選擇、播期確定、培育壯苗、定植與管理、採收,在種植春夏秋冬萵筍時,除了根據不同季節制定不同管理措施之外,還應該瞭解四季萵筍生長習性及採收要點,接下來小編將針對這些要點進行詳細講解。

一、品種選擇

1、越冬、春萵筍

抗寒、適應能力強、抽薹遲的品種。

2、夏、秋萵筍

耐熱、早熟的品種。

二、播期確定

1、春萵筍

大棚育苗時間:12月到3月;露地育苗播種時間:2月到3月。

2、夏萵筍

露地栽培時間:4月到5月;遮陽網遮陽覆蓋時間:5月到7月;採用直播或高密度移植。

3、秋萵筍

遮陽網遮陽覆蓋時間:7-9月;採用育苗移栽。

4、冬萵筍

露地育苗時間:10月到11月。

三、培育壯苗

l、整地

a、苗床要求:地勢高且乾燥、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地。

b、播種前處理:每畝地施入益富源種植菌液5-10kg+腐熟有機肥1.5-3噸或者複合肥50kg作為基肥。

c、整地前處理:在整地之前先施後進行深翻,整平整細後蓋上塑料薄膜進行播種。

2、種子處理

由於5-9月溫度比較高,種子發芽困難,因此在播種前需進行低溫修芽,將種子放置於益富源微生物營養液稀釋200-300倍的營養水中浸泡6-7小時,之後用溼紗布包在零下3或者零下5度的環境猴子那個冷凍24小時,之後放在陰涼處,等兩三天發芽即可。

3、播種

3.1 春萵筍

a、春萵筍在進行大棚育苗播種時,先揭開苗畦上的塑料薄膜,澆足底水後,每畝地噴灑3-5kg的益富源微生物營養液,之後將種子摻在少量細土中攪拌均勻後播種。一般來說10㎡的苗床播種量在25-30g,播種後覆蓋0.3-0.5cm的細土並覆蓋薄膜,外晚間則要加蓋遮陽網,如果是露地育苗則加蓋小供棚。

b、在萵筍幼苗出土之前,晚揭早蓋覆蓋物,無需通風,提高苗床溫度,等幼苗出土後則遮陽網早揭晚蓋,適當進行通風,保持白天溫度在12-20度範圍內,夜間溫度在5-8度範圍內。等幼苗長至2-3片直葉時,間苗一次,苗距和5cm,在移栽前5-6天加大通風煉苗。

3.2 夏萵筍

a、夏萵筍播種最佳天氣為陰天,在4-5月上中詢的時候播溼籽蓋薄膜,等萵筍出苗後撤去薄膜,在5-10月份,用小拱棚或平棚覆蓋遮陽網到萵筍出苗,或者在萵筍長至2片真葉時間苗一次,長至4-5片真葉時在間苗一次,苗距為10cm,對於生長健壯的萵筍苗則可以按照植株行距離為10cm進行高密度栽植。

b、在每次完成間苗、室苗和移栽緩苗後,需結合澆水施入腐熟稀糞水,在下雨天氣則要清溝排漬。定植前15天每畝地澆一次益富源微生物營養液水3-5kg,等定苗或者移栽後25天內,就可以採收萵筍嫩株上市。

3.3 秋窩筍

a、在進行秋萵筍播種前,先將苗床用益富源微生物營養液稀釋水澆溼澆透,播種後澆蓋一層3-4成濃度的腐熟豬糞渣並覆蓋薄稻草(覆蓋黑色遮陽網也可以),播發芽籽或溼籽。在出苗前雙層浮面覆蓋在苗床土上,等出苗後則覆蓋銀灰色遮陽網。

b、早晚都需澆水肥,保持苗床處於溼潤狀態,同時還需進行除草間苗。

四、定植與管理

1、定植

萵筍定植的時候,要選擇排水性能好的土壤,每畝地施入腐熟有機肥4000-5000kg。在翻耕整地土地,做成一個1.2-1.5m寬的高畦。萵筍起苗是將益富源微生物營養液稀釋水澆於苗床。

2、春萵筍

等萵筍茁齡25-30天,5巧片葉時定植,定植後澆水,對於地膜覆蓋栽培的則施足一次底肥,並覆蓋好薄膜,在下雨季節則要做好排水防漬。對於大棚和露地栽培的則要在晴朗天氣中耕一兩次,適時澆水施肥,保持畦面溼潤。

3、秋萵筍

萵筍苗齡25時選陰天或下午定植,定植植株行距離為25×35cm,定植後及時澆水,用小拱棚或平棚覆蓋遮陽網。在萵筍植株封莖期前後,每畝地施入腐熟人畜糞3000-4000公斤,或者施入15kg尿素兩三次。

4、越冬萵筍

越冬萵筍苗齡白天左右採用地膜覆蓋定植,定植植株行距離為30×40cm,在定植後追施益富源微生物營養液稀釋水,越冬前應注意煉苗,不宜肥水過多,防止萵筍苗期出現生長過旺,在第二年要及時清除雜草,淺中耕1次,利用地膜和大棚栽培的,則要施足底肥,注意通風管理。

五、採收

1、嫩株採收:莖充分肥大之前可隨時採收。

2、萵筍莖採收:萵筍頂端最高葉片的相平時採收。

3、秋萵筍:可以延遲採收,在晴天用手掐去過長點和花蕾,或蓮座期開始,每隔5-7天噴施350-500矮狀素兩三次。





農村菜農福良


萵筍大家都是特別的熟悉,萵筍也被人們稱為萵苣,好多人多都以為這兩個不是同一種的植物,其實這兩個是同一種植物,大家可不要弄錯了。萵筍本身含有的維生素是非常多的,而且萵筍的葉子也是一道非常美味的蔬菜,萵筍在市場上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目前種植萵筍的種植戶以上非常的多。

1、種植萵筍的選種管理.

品種是和萵筍的質量和產量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們要選擇良好的品種,經過多年的種植萵筍,萵筍的品種也是越來越多,我們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地的環境和溫度來選擇品種進行種植,如果是在春節種植我們可以選擇比較早熟的品種,比如:紅萵筍和白萵筍,如果是在秋季種植我們可以選擇比較耐熱的品種,比如:白皮萵筍,品種的好壞是決定著萵筍的產量高低。

2、種植萵筍的選地整地.

選擇種植地是種植萵筍生長的基本條件,種植萵筍的土壤不能選擇黏土和比較厚重的土壤,因為萵筍的吸收能力是非常差的,如果在這種土壤裡種植萵筍是沒辦法正常生長的,所以我們要選擇通透性強的土壤,比如說砂土和壤土都可以種植。其次種植地的排水能力一定要強,種植的最好是在地勢較偏的地方去種植。在整地的時候要將土壤鋪平,土質整細,田間挖溝方便排灌。

3、種植萵筍的播種管理.

不同的地區萵筍種植的時間也會有一定的差異,而且我國各地區的四季變化都比較大,所以最好的播種季節是在春季的三四月份以及秋季的九月份左右進行播種,因為這些時間段的溫度基本上都穩定在二十五度左右,而萵筍的生長週期大概是四十到四十五天左右,剛好在高溫和霜凍來臨之前可以採收,所以產量和質量都不會受到影響。我們將種子均勻地撒在苗床上,然後用土掩種,在上面覆蓋一層家畜的糞便或者是腐肥,最後蓋上一層塑料薄膜,這樣可以促進種子發芽,等到苗長出兩片葉子的時候就需要揭開薄膜了,不然會被燒壞。

4、種植萵筍的密植管理.

等到萵筍的苗長出五片葉子左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進行移栽了,一般我們都會選在陰天的早上或者是降雨後進行移栽,這樣移栽的成活率是非常高的。我們要按照每株隔30cm左右,每行隔40cm左右的距離進行栽種,這樣合理的密度可以提高萵筍的產量,同時也方便萵筍在後期的管理。

5、種植萵筍的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最主要的就是施肥、除草以及澆水,萵筍的生長我們主要是為了讓它的莖幹生長,通常需要進行三次追肥。第一次是在定植之後十天左右,主要是使用糞尿水進行澆灌,同時可以在中間兌一點尿素。其次就要等到萵筍苗長到二十五釐米左右的時候進行第二次追肥,主要是以尿素為主。最後一次是萵筍的莖幹脹大的時候,我們還是以尿素為主,同時噴灑適量的鉀肥,因為如果不施肥的話,萵筍的肉質就會比較硬,影響萵筍的質量。還有就是每次施肥都需要和澆水、除草相結合,這樣可以讓萵筍充分的吸收養分,促進萵筍的生長。

希望可以幫到你!





要很努力努力努力的活


萵筍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萵筍也被稱為萵苣,但是很多人都認為它們倆不是同一種植物,萵筍是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VC,而且萵筍葉(炒,拌均可)很美味的哦,那麼要想種植出高產的品種該怎樣種植呢?種植的注意事項:

一:選擇好品種

在經歷了多年的種植過程中,萵筍的品種也越來越多,針對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氣候還有不同的種植環境,培育出了各種不同的抗性品種,那麼在種植的時候就要特別的注意,如果選擇在春天種植一定要選擇早熟的品種,比如紅萵筍和白萵筍,這兩個品種適合在春天種植,但是在夏天和秋天種植,就要選擇比較耐熱的品種,最適合的是白皮萵筍,還要就是要根據當地的天氣來選擇品種,因為品種的好壞是直接影響到產量的。

二:選地整地

種植地的選擇是萵筍生長的基本條件,種植萵筍的土壤不能是黏土或者是比較厚重的土壤,因為萵筍的吸收能力比較的差,如果在黏土裡面根本無法生長,所以種植地最好是選擇通透性比較好的土壤,比如說沙土或者是壤土都可以,然後就是苗床要選擇在地勢比較高的地方,而且苗床的排水性能要好。整地的時候要進行深耕,而且要把土地整平,還要把土質整細,田間要起好排灌水溝。

三:適時播種

不同的地區萵筍種植的時間也會有一定的差異,而且我國各地區的四季變化都比較大,所以最好的播種季節是在春季的三四月份以及秋季的九月份左右進行播種,因為這些時間段的溫度基本上都穩定在二十五度左右,而萵筍的生長週期大概是四十到四十五天左右,剛好在高溫和霜凍來臨之前可以採收,所以產量和質量都不會受到影響。我們將種子均勻的撒在苗床上,然後用土掩種,在上面覆蓋一層家畜的糞便或者是腐肥,最後蓋上一層塑料薄膜,這樣可以促進種子發芽,等到苗長出兩片葉子的時候就需要揭開薄膜了,不然會被燒壞。

四:合理密植

萵筍長出六片葉子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工作了,移栽工作一般都會選擇在早上或者是降雨後再進行,這樣能大大的提高移栽的存活率。還要控制好移栽密度,按照科學的密度進行移栽,一般都是每株萵筍之間相隔30cm左右,每行之間相隔35cm-45cm左右,合理的種植密度也能提高萵筍的產量,而且後期的管理工作還會很方便。

我們種植萵苣差不多就這些


青青草塘


首先是要放一定數量(浙江地區基本上是一千斤一畝)的用有益菌(施特葆或者是EM)混合堆肥過的有機肥,然後一畝地放一百斤的複合肥作為底肥。育苗時要保持合理的間距,防止徒長。定植後及時澆加入施特葆一號抗重茬劑,後期定時噴施防治菌核病的藥。生長過程中追肥二次,分別在開盤期和膨大期。最後就是及時收割,觀察菜心部分是否與葉片長齊且用手觸之有硬度,就可以了。


環境改良土壤調理管家


科學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