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這位抗日將軍值得所有人銘記,日軍割下他的頭顱,如今才回到故土


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軍人們都是人民心中的英雄,為了獎勵這些抗日英雄,新中國建立後就舉行了表彰大會,抗日軍人們都得到相應的軍銜作為獎勵。但我們不能忘記,還有很多抗日英雄死在了戰場上,他們沒有機會親眼見證中國的和平,也無法享受勝利的果實,我們唯一能為這些犧牲者做的,就是記住他們的名字。

這位抗日將軍值得所有人銘記,日軍割下他的頭顱,如今才回到故土

陳翰章便是犧牲在戰中的一位抗日英雄,而且他的故事十分慘烈,遭遇叛徒背叛,為掩護同僚而死,死後全屍都沒能留下,頭顱都被日軍割下帶走,今天筆者將為大家詳細介紹他的生平事蹟,幫助大家瞭解認識這位早逝的抗日英雄。

陳翰章出生於1913年,老家在吉林敦化,他從小就非常聰明,成績優異。十四歲的時候他就去考了私塾教員考試,是所有考生中年齡最小的,最後還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

這位抗日將軍值得所有人銘記,日軍割下他的頭顱,如今才回到故土

1927年的時候他進入敦化敖東中學讀書,期間擔任學生自治會負責人。十七歲那年他畢業,當時的畢業成績是全校第一,畢業後成為了小學教員。

日軍佔領東北以後,東北一帶的人民們自發組成了許多抗日部隊。十九歲的陳翰章見到了家鄉的動亂後,放棄了自己安定的工作,毅然從軍。他在1932年8月的時候加入了救國軍,同時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部隊中擔任總司令部秘書長,自此開始自己的軍旅生涯。他曾經參與救國軍攻打寧安縣城的戰鬥,戰中表現突出。

這位抗日將軍值得所有人銘記,日軍割下他的頭顱,如今才回到故土

1933年的時候,他因為戰功顯著,升任為東北抗聯第2軍第2師參謀長,之後還曾經代理師長職務。1937年7月,他帶兵突襲日軍,解救出大批被困中國勞工。因為身後的日軍窮追不捨,他便將大部隊化為小分隊,一路與日軍打游擊戰。之後轉戰安圖縣大沙河,與那一帶的日軍激戰了四天,最終凱旋而歸。兩個月後,他又被派到前線,參加了伏擊日軍松島討伐隊的戰鬥。

在湖畔、長白山麓一帶,到處留下了他率部與日寇浴血苦戰的足跡。那一帶的很多老人都對陳翰章將軍的抗日故事倒背如流,這些故事如今還在當地流傳。他當時經常帶領部隊在東北一帶戰鬥,給日軍的推進造成了很多困難,他也成為了日軍將領們的眼中釘,日軍一直都試圖剷除這個障礙。

這位抗日將軍值得所有人銘記,日軍割下他的頭顱,如今才回到故土

1935年的時候,日軍曾經找到他的家人,要挾他的父親陳海去尋找陳翰章,陳海被逼無奈,只能親自出發去找兒子。陳翰章從小到大都是出名的孝子,但是見到年邁的父親,他卻堅決不願意離開戰場,跟著父親回家。在家國大義面前,他暫時忘掉了自己兒子和丈夫的身份,還讓父親轉告妻子儘早另嫁,自此之後他斷絕了與家人的聯繫,全身心地投入抗日活動之中。

1940年,日軍在關內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後,便著手對付東北抗日軍隊。2月23日,楊靖宇將軍因被叛徒出賣而戰死,陳翰章立刻頂上,率部在強大的敵人中間往來穿插,用靈活的戰術與敵軍周旋。當時的孤立無援的東北聯軍面對著許多困難,糧食不夠醫療資源不足,連武器裝備都落後一大截,但在陳翰章的帶領下,我軍越戰越勇,被日軍稱為"最有力之匪"。

這位抗日將軍值得所有人銘記,日軍割下他的頭顱,如今才回到故土

可惜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部隊的戰力損失越來越大,陳翰章常常是夜以繼日地親率部隊戰鬥。1940年12月8日早晨,陳翰章與部下在灣溝村遭遇了敵軍,敵軍之所以來得這麼快,是因為部隊中有叛徒出賣了陳翰章的行蹤。當時我軍你有十幾名戰士,而日軍則派出了幾百人的部隊。

為了掩護部隊中的4名女戰士突圍,他率領十幾名部下與敵軍展開生死決戰,一番激戰之後,戰場上只剩下陳翰章一人。敵軍不斷試圖勸降他,但被他厲聲拒絕。他一次次中彈倒下,又一次次舉起了手中的槍,直至最後戰至力竭仍在痛罵敵人。

這位抗日將軍值得所有人銘記,日軍割下他的頭顱,如今才回到故土

氣急敗壞的日軍剜出了他的雙眼,讓他流血過多而死。後來撤退的時候日軍還割下他的頭顱,帶回偽滿州國首都新京保存起來,一直到2013年,陳翰章將軍的頭顱才被找回,這位抗日英雄的屍首終於復原安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