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簡單易學的花樣麵點怎麼做?

小宋64523906


麵點的花樣一般在顏色、造型上體現。

顏色可選天然色,比如南瓜泥、紫薯泥、胡蘿蔔汁、菠菜汁、紅心火龍果泥、紫甘藍汁、甜菜根汁,其中南瓜泥、紫薯泥、胡蘿蔔汁加熱後變色的可能性小,其他的加熱後花青素的損失比較大。當然,麵糰上色的深淺跟泥或汁的濃度直接相關。除此之外,可可粉、抹茶粉、紅曲粉也常用在麵糰裡,也幾乎不變色(前提是要選對抹茶粉,綠茶粉顏色比較灰暗,而且抹茶粉本身也易氧化變色,要保持顏色,不易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當然食用色素也在可用範圍內,只要不超量,偶爾用用也無妨。

花樣麵點,尤其是發麵類蒸制面食,要做得立體自然面劑就相對較大,面劑大蒸制時間越長,天然色素的變色可能就越大。如果用相同濃度的菠菜汁(或其他易變色的泥/汁),做出來饅頭和麵條顏色會大不相同,饅頭易變淡或灰暗(如果是把菠菜煮軟搗泥直接揉進面裡,顏色呈墨綠色),麵條則會綠得比較明快,麵條的優勢在面片比較薄、加熱時間短,對花青素的破壞不那麼大。

造型只對麵糰的軟硬度有要求(其實用正常的饅頭配方就好),想象力、操作能力這回事,每個人都有無限的能量(即便是小娃娃,也會多觀察日常的蔬菜瓜果,以此為造型基礎)。

花樣麵點除了好吃,就是美觀了(美觀好像更重要),所以需要麵糰比較光滑細膩(有壓面機比較好解決氣泡問題,但不符合我們這種匠人氣質)。最近常用先發酵後揉麵的方式蒸饅頭,只揉一次面,麵筋有了麵糰光滑了,氣泡也均勻細膩了(夏天快來了,少揉麵才有可能讓麒麟臂的線條變得更加流暢…)。

用料配比可參考:260克水、3克乾酵母、350克麵粉+150克麵粉。流程是先把酵母化在水裡,用酵母水攪350克麵粉,攪好是麵糊(不需要揉),攪完就發酵,發至徹底膨脹再加150克麵粉揉勻至不粘手光滑細膩有彈性,放5分鐘,下面劑造型,最後發20分鐘左右開蒸。

配比為了加強理解,但做得多了就不再每次稱量了,都先攪成比較稠的麵糊,發好(要捨得等)再撒粉揉成麵糰(平時做饅頭面團的軟硬度,麵食這種小東西多揉多玩兒就有手感了)。成團後放那一小會兒是為了造型的時候麵糰聽話,又不至於產生大量氣泡影響美觀。



指尖小調


要說我傢什麼食材消耗最快,那絕對是麵粉!前幾個月,天熱,麵粉容易生蟲,我基本是每兩個星期就得買5斤麵粉回來。這天一涼快了,直接10斤一袋的麵粉往家買。平時早上做早餐,週末包包子、做饅頭,三天兩頭還得給孩子燒個疙瘩湯,都離不開面粉。而我家孩子也是超愛麵食的,平時不大給他吃零食,因為只要吃了零食他就不好好吃飯了,而隔三差五給他做點誘人的麵食,不僅營養健康,孩子吃的香,家人也省心。

發酵食物都離不開酵母,可別小瞧了這不起眼的酵母,它可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酶類。常吃發酵食物有利於腸胃的消化與吸收!所以,我經常給孩子做發麵類的麵食,當然了,得需要花點小心思,就比如今天做的雙色刀切饅頭。我用了蔬菜泥和麵,營養健康,色澤亮麗,看著就有食慾。剛出鍋,孩子就迫不及待的想吃,連吃3個,連菜都沒要。

雙色刀切饅頭,看著好看,做起來並不複雜,也就比做普通饅頭多做了一個步驟,目前的天氣,常溫發酵麵糰也挺快的,看到我是怎麼做的,相信你們也會手癢心動的!

【雙色刀切饅頭】

【食材】白色麵糰:麵粉400克,酵母粉4克,白糖4克,牛奶210克。

紫色麵糰:麵粉200克,紫薯泥100克,酵母粉2克,白糖2克,牛奶95克。

黃色麵糰:麵粉200克,南瓜泥80克,酵母粉2克,白糖2克,牛奶60克。

【步驟】1、南瓜和紫薯上鍋蒸熟。每一次和麵的時候蔬菜泥的用量並不是很多,所以我通常會一次多蒸一些,剩餘的蔬菜泥用多個保鮮袋分開裝起來,放冰箱冷凍層,什麼時候想用拿出來解凍就行了。

2、按照食材中的用量和麵,分別揉成白色麵糰、黃色麵糰和紫色麵糰。和好的麵糰蓋上保鮮膜放在溫暖處發酵至兩倍大。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蒸出來的南瓜和紫薯的含水量以及自己用的麵粉的含水量是不一樣的,所以最終還要根據手中的麵糰去調整,太粘手了就加麵粉,太乾了,就加牛奶。

3、發酵好的麵糰排氣,重新揉光滑,分別擀成長方形。在案板上撒些乾麵粉,將白色面片放在下面,黃色或者紫色的放在上面。

4、將面片從一邊捲起來,儘量卷緊,成品會好看些。卷好的麵糰切塊。切的時候不是直接將刀按下去,而是像拉鋸一樣來回拉,這樣切出來的切面才好看。

5、做好的饅頭放到蒸屜上繼續醒發15分鐘。擺放的時候中間要有足夠的距離。鍋中燒水,水開放入蒸屜,大火上汽後蒸15分鐘。關火後停兩分鐘再打開。

做好的饅頭宣軟清甜,十分合孩子的胃口。如果一次做的多吃不完,等饅頭冷卻時候用保鮮袋裝起來放冰箱冷凍,吃的時候回鍋蒸一下就可以了。

【小貼士】1、除了南瓜泥、紫薯泥,還可以用菠菜汁、胡蘿蔔汁等。做這種刀切饅頭的麵糰不易太軟,適中就行。

2、發麵一定要到位,可以用手指沾麵粉,在發好的麵糰上按個窩,麵糰不回彈表示發好了,麵糰回彈的話就還得繼續發,麵糰一按就陷下去了,就說明發過頭了。

3、雙色饅頭,將白色面片放在下面,成品會更好看。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好看又好吃的雙色刀切饅頭,你們喜歡嗎?謝謝您閱讀我的文章,我是美食原創作者若愚媽媽,更多美食菜譜與您分享!期待你的關注、留言和轉發!


若愚媽媽在廚房


花樣麵點有心就可以創意無限,各種彩色的面,用一些天然的水果和蔬菜榨汁和麵,健康又營養。寶寶很喜歡哦!


大家都知道,菠菜做出綠色的面或者,南瓜做出黃顏色,紫色莧菜粉紅色的面。紫薯可以做出紫色的,墨魚汁黑色面,紅曲米粉是深紅色的,巧克力粉棕色面,還有那些天然食用染料呢?你知道嗎?

發麵的過程,以前介紹麵食和饅頭髮面過好多次了。這次簡單說一下,1斤面5克酵母,用溫水35度左右化開酵母,然後再加入麵粉。冬天溫水和麵,夏天可以涼水和麵,加速發酵可以加入糖,蜂蜜或者甜酒釀,麵糰發至兩倍大小有蜂窩就可以。如果想更快點更蓬鬆,可以加入泡打粉,泡打粉是酵母量的一半。下面介紹幾種花樣的做法。



蘋果饅頭做法

黃色麵糰搓成長條

擀成長片

在一端切兩刀

再壓出葉子紋

翻過來,蘋果把向下彎一下

從底下捲起來

捲到頭捏成蘋果造型

蘋果饅頭就做好了

小白兔饅頭做法

白色麵糰搓圓形,再搓出這樣的形

把上面的小圓壓扁,剪開

用紅色面裝飾眼睛和嘴巴,最後裝飾小花

心形花捲

白色和橙色面揉出兩個圓

放在一起擀薄片用手卷起來


再對摺用到切開

在掰開,心形花捲最好了

小蜜蜂的做法

黃色麵糰揉橢圓形,棕色面搓細繞在黃麵糰上

















加上耳朵,嘴巴,牙籤扎兩個眼睛孔,紅豆裝飾眼睛

蜜蜂就做好了

小雞做法

搓圓形麵糰

用紅色面捏雞冠,用剪刀煎出形狀安到麵糰上

扎出眼睛,鑲上紅豆

黃色面搓細裝上嘴

紅色面做出腳就做好了



阿嬌小灶臺


做簡單的花樣麵點,首先要學會使用生活中的各種食材,讓麵點顏色豐富起來。日常用的增色蔬菜有胡蘿蔔、紫甘藍、菠菜等,可以將這些蔬菜打成汁和麵團。
也可以使用可可粉,抹茶粉、吉士粉等和麵,給麵點上色。


另外就是花式,這個就無窮無盡了,可將麵糰弄成面片再組合做成玫瑰花等饅頭。也可以將麵糰做成條狀,制著成動物造型。很多時候的造型需要自己去想,多嘗試才能成功。
其次就是模具,某寶有很多模具賣的,藉助模具能讓你輕鬆不少,並且做出來的東西極美觀。

花式麵點,不但小麥粉。就是糯米粉、玉米粉這些都可以用來做花式麵點。
如果你對花式麵點特別感興趣,可以報專業的培訓班學習,在專業麵點老師的指導下,不但學習到麵點樣式多,就是製作出來的東西也特別精緻。除非你時間特備寬裕,不然自己摸索很費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