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杜甫的《泊秦淮》中,真正不知道亡國恨的是什麼人?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月下獨酌318


在回答此題前,農夫先更正一下,《泊秦淮》一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牧,而非杜甫。

七言絕句:《泊秦淮》全詩只有四句,不妨抄錄於後:

“煙寵寒水月寵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的觸景感懷之作。

全詩的情節是很簡單的。前兩句是詩人划著小舟,在朦朧的夜色下,停泊在離酒樓很近的秦淮河中。聽到賣唱的女子在酒樓上唱《玉樹後庭花》一曲,詩中雖表面上指出"賣唱的歌女不知亡國恨",但詩人此時內心所指不知亡國恨的是以國君陳後主(陳叔寶)為主的晚唐統治者。在南唐即將亡國之際,陳後主還沉溺於聲色的淫靡生活之中,親自作了這首《玉樹後庭花》在宮中和歌女縱情於聲色之中。全詩充分表現出詩人對於最高統治者的飢諷和憤怒,及對於將要亡國的憂慮和悲傷之情。


秦一農夫


這杜牧的《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夜晚,我坐的船,停靠在鄰近酒家的秦淮河岸邊,看到煙霧籠罩著河水、朦朧的月色籠罩河灘,讓人感到襲人寒氣;抬眼望去,河邊酒家林立、燈光迷離,對岸傳來《玉樹後庭花》的歌聲,我心裡更加淒涼,不盡感嘆這些歌女不懂什麼是亡國之恨呢!

秦淮河地處六朝古都,從來就是達官貴人、顯赫之人歌舞昇平、縱情聲色之地。《玉樹後庭花》為南朝陳皇帝所做,沉迷尋歡作樂以致亡國。

杜牧生活晚唐,看到此情此景,聯想到時下唐朝危機四伏,動盪混亂,擔憂唐王朝的前景,而心寒和感慨,他所指不知道亡國恨的是那些統治階層和達官貴族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