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中國版的聖經,周禮的出現,源於道術將為天下裂

今天,說《周禮》! 《周禮》堪稱中國版的聖經,深深的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政局。歷史上每次重大的變革,如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等重大事件!實際操作者,都是將《周禮》作為策略之源。

中國版的聖經,周禮的出現,源於道術將為天下裂

也許有人會問,真的這麼牛嗎? 的確!原因非常簡單,《周禮》雖然傳說是周公作品,其實僅僅是一個噱頭,就像《聖經》一樣,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時間跨度超越千年! 世界上所有沉澱下來的經典,都不可能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因為篇幅有限,就選擇幾個時間節點,具體說明!

第一個時間節點! 國家這個概念,起於夏,夏人信命。

第二個時間節點! 商人信神!“不問蒼生,問鬼神!“商王從某種意義上說,應該叫神王。通過對殷墟的挖掘整理,我們發現商是用人來祭祀的!

第三個時間節點! 周人事鬼神而遠之,做人不能為鬼神惑!此時,神權被政權代替了。周的人口很少,根本無法靠軍隊統治廣袤的土地。處理好人事關係,比處理好人神關係更加重要。商的滅亡,就是周人抓住商朝大軍在外征戰,京城空虛,打了一個漂亮的時間差,取而代之的。基於商的文化傳統,進行改革,分封建國!禮樂治國,強調血親和宗法,目的明確,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

第四個時間節點!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昔日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禮不下庶人的貴族特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諸子百家,紛紛崛起!道術將為天下裂!就是說,沒有了一個統一的人生標準,公說公道理,婆說婆的理!

第五個時間節點! 秦時明月漢時關!秦始皇靠著信奉法家學說,完成了大一統,行霸道!結果,秦失其鹿,天下大亂,高才疾足者先得之。一個草根階層的混混,劉邦開創最輝煌的漢文化,劉邦是一個天生不學有術的人,一首詩詞《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種胸懷不是靠讀書能夠得來的!因為飽經戰亂,民心思定,道家的禮樂統治漢的初期,與民休養生息。西漢名將陳湯喊出了一句震撼千古的話“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此時已經到了儒家王道的時代,儒家的禮樂統治了中原大地。

中國版的聖經,周禮的出現,源於道術將為天下裂

就在這個時候,《周禮》這本書出現了!

在學術的角度看,這本書的爭議非常的大,太多的人認為,《周禮》是偽書。康有為的觀點最殘暴,認為《周禮》是王莽為了篡漢,讓劉歆偽造的。其實,世界上所有的大部頭經典,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歷經千年智慧,沉澱而成。 從治術的角度看,《周禮》是政治家的必讀手抄本!因為,這本書記載的就是歷史,總結前人的經驗,富澤後人! 盡信書,不如無書!不是要否定經驗和常識,而是提醒我們,不要僵化和執著!如果你堅持的是錯誤,要學會放棄。 我也信命,我們都是在平凡的世界,掙扎求存的人,平凡的是大多數人,精彩的是每一個感人的瞬間。 負重前行者,很多!但是隻有一個人,能夠鼎立潮頭! 勇敢頑強者,卻未必只是發出聲音的那個人。 掃描了一下歷史,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每一個時代,都會出現禮崩樂壞,帶頭的大哥不行了!一番爭鬥後,新的秩序建立,依然要借鑑《周禮》!完成自己的那個禮樂制度,堅守著,一直到下一個禮崩樂壞! 隋建立了省六部制,就是參照《周禮》。《周禮》有六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稱六卿。隋唐以後,用以統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大致和《周禮》六官分職相當。 唐的《開元六典》,宋的《開寶通禮》,明的《大明集禮》都是以《周禮》為範本!每一個帝國的宮殿群,都是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格局。

中國版的聖經,周禮的出現,源於道術將為天下裂

東方和西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西方屬於城邦文化,提倡神在精神層面的偉大和人在行動上的自由競爭。東方屬於農耕文化,提倡血緣體系和宗族禮樂秩序,西方有《聖經》,東方有《周禮》! 以上的歷史盤點,如果您覺得有趣,幫忙點個讚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