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M2迅速破200萬億,對普通老百姓生活有何影響?

有度致遠


首先要弄明白三個概念,即M0、M1、M2。

M0:流通中的現金,即銀行體系之外的所有流通的現金,就是現的購買力。

M1:M0的基礎上加上企事業單位的活期存款,即我們經常說的狹義貨幣供應量。

M2:M1的基礎上加上全社會的存款(定期,活期,其他存款),也叫“廣義貨幣供應量”。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我有1000元資金存到銀行,在沒有存進銀行之前這就是M0的一部分,存入銀行後,銀行上繳存款準備金100元,剩下900放貸給張三,這時流通中的M0只有900元,但M1變成就1900元(1000+900),銀行創造了900元貨幣,張三貸款後去消費了,這是M0再次減少,但是銀行又創造了一定的貨幣。

M2破200萬億,這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這隻證明GDP增速或者說總量一定的前提下,用於衡量GDP總量的錢多了,錢總是要依附於一定的GDP才意義,而GDP不變的前提下,錢多了只能反應錢不值錢。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總是說理財要跑贏通脹,錢如果放銀行在不斷貶值的原因。

而實際上,雖然M2增速很快,民眾也的確感覺錢不值錢,總體上民眾的生活幸福感在逐漸提高了,這是因為多出來的錢都進入了房地產、高鐵、城市軌道交通都基礎設施裡面去了。

而對老百姓的實實在在的影響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1、物價上漲了,而且漲上去之後就很難降下來,生活成本提高。

2、理財產品收益下降了。

3、賺錢數量比以前多了,但是實際購買力下降了。

4、民眾傾向於消費,而不是投資,對未來的規劃少了。

綜述,M2破200萬億,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不必將其妖魔化,總體上正面大於負面。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目的明確就是讓你花錢存錢就貶值


蘆草根


錢更不值錢。生活艱難。


總有醒的時候


手上現金越少越好,生活夠用就行,欠銀行越多越好,利息部分還得出就行,這是在中國最好的生存模式。。只要你有這個能力,這個是致富的最好辦法!!!踏踏實實總歸吃不飽餓不死。。


Forrestzz


不需要在意老百姓


我是007OO


簡單說就是:買同樣的米,花更多的錢了!工資還是沒有變!


用戶7436044579


在過去的七年間,M2從100萬億,到現在突破200萬億,對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影響是資產貶值。也就是說,如果七年前,你有100萬存款,那麼現在錢仍然是那麼多(暫不考慮利息),但是購買力也就相當於七年前的50萬了。

所以,在過去這些年,除了房子,幾乎沒有其他投資產品的收益率跑贏了通脹。當然,這說的是普通人能夠拿到的收益率。投資高手不在其內。那麼,今後房子仍然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對抗通脹嗎?

恐怕不能。而且,讓人悲觀的是,其他投資的平均收益率水平也未必有以前那麼高了。現在,歐洲、美國、日本為了刺激經濟都在推廣“負利率”。就是不希望普通民眾存錢,要讓錢進入消費領域或者投資領域。

中國雖然還沒有執行負利率,但誰知道以後會是什麼樣呢?而國家對於房地產的要求是發揮居住功能,而不能成為投資產品。從國家安全和經濟健康發展角度說,這個決策是對的。但這也意味著房產的投資回報率不會像以前那麼高了。所以,老百姓現在應該多學習投資方面的知識,做好自己的資產配置。

至於CPI對物價造成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今天覺得這個貴了,明天覺得那個貴了,不會一下子對生活有太大的影響。最大的影響將體現在對抗風險方面。比如,大病發生的時候。抗風險能力一下子就體現出來了。


即將有文化的新青年


M2在今年1月突破200萬億,速度驚人。其實對於老百姓來說,就是一個“鈍刀割肉”的過程。如果你懂得,那就懂的。

M2的增加其實就是一次社會財富在分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百姓相對是被動的,而且大概率事件是被分配的對象。

先看看M2的增長過程,老百姓的收入跟上了嗎?沒跟上就是收入縮水了。

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獲獎者羅伯特?恩格爾說,M2和房價是完全正相關係數,指數研究院2012年的百城價格指數報告中說M2和房價這個正相關係數是0.98。

那麼看第一個100萬億的產生。2002年,國家的廣義貨幣M2是18.5萬億,到2012年末,這個數字是97.42萬億元,2003年到底100萬億。每年平均漲幅達到18.7%。10年M2差不多漲了5.6倍,和10年來全國平均房價的漲幅幾乎一模一樣。但是你的收入跟上了嗎?

之後第二個100萬億的產生。從2013年的M2的100億元到2020年1月份的200億元,花了6年多翻一翻,平均每年12%左右增幅,同房價好像也差不多。你的收入翻倍了嗎?跟上了嗎?

為啥總說房價?因為這是過去老百姓唯一一個可以跟隨的保值的資產投資種類。

樓市的價格將進行加速分化,不漲就是跌,跌就是大虧。但是正確的樓市投資需要資金量太大,老百姓玩不了

其實從2018年開始,國家是想控制m2的發行量,但是由於這事那事兒(你懂的),最後反而是擴大了m2的發行量。所以樓市的調控就變得很棘手。“穩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事情”。今年,樓市本身應該是小幅震盪,穩字為頭。但在這麼大m2,新增資金需要找尋出路的時候。有可能樓市就會加速分化。

所謂加速分化,就是今年應該小幅上漲的地區,可能會上漲的幅度會更大。或者加大供應量,降低首付,降低利率,促使更多的老百姓將資金投入樓市中,消化多發的m2。那些今年應該跌的地區可能會穩住,小跌或者不跌。這樣才可以將資金粘在樓市裡面,出不來。

證券市場是吸納m2的最佳途徑,所以今年證劵市場大改革,大增發和大上市。但是最後的贏家是少數,大部分老百姓可跟不上

這點大家應該都能感覺出來,註冊制在3月1號開閘,但是核准制也暫時不退出市場,兩者並行發展。這就給我們國企改革,推動證券上市流出了寬鬆的通道。利用上市去吸納更多的m2入股市。

但是本身M2的增發,對於很多老百姓來說是無法同比跟隨的,因為過去利用樓市投資是可以跟隨,未來也跟不上。那麼利用股市去跟隨m2的增發比例,是唯一可行的道路。但是實際結果將是隻有極小部分人能跟隨上去,大部分人是落後於m2的增長或者虧損。

存款利率逐步下調,也將變相對社會財富進行了分配。存款利率是跟不上m2增長率的。

這點應該理解起來比較簡單,我們的存款利率在2020年將繼續走低,而由m2所引發的各種物價變動肯定是高於存款利率收益的。

這一點太簡單了,我就不再多說了。

結論:太難了,老百姓想要跟隨M2的增長,讓自己的收入和家庭總資產同比增長,實在是太難了。不能說的太多了,就這樣。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勻楓財技大兜底


M2突破200萬億的影響 慢牛可期!

今年1月,M2存量突破200萬億,達到203.31萬億元,增速為8.4%。M2是廣義貨幣,包括現金和存款,以及證券賬戶裡的錢,公積金賬戶裡的錢。近年來,很多國家都把M2作為貨幣供應量的調控目標。
2013年3月,M2突破100萬億,如今7年不到,突破200萬億,增加100萬億,每年增長在11%左右。
不過,近幾年以及開始放緩了,比如去年至今,都在8%~8.7%,沒有超過9%。
在2017年4月之前,M2增速都在兩位數以上。
上圖可以看到,2013年那會,M2增速在14%左右,而2010年,還在20%以上。
由此可見,過去我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就是靠M2推動的投資增長。
2019年我們的GDP是接近100萬億,但是M2卻到了200萬億,M2是GDP的2倍。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的經濟效率偏低,200萬億M2才創造了100萬億的GDP。在歐美國家,GDP基本上都比M2要高,比如美國,2018年GDP是20萬億,但是目前M2才15.4萬億美元左右,M2不到GDP的8成。而我們是2倍。
這也跟我們的經濟結構有很大關係。我們的融資還是太依賴銀行這種間接融資,而歐美髮達經濟主要靠直接融資,直接融資的優點就是成本低,效率高。
所以現在管理層也在轉變思路,壓低M2增速,擴大直接融資,科創板,再融資新規,都劍指直接融資。
所以,股市的作用就凸顯了。這波科技股牛市,就是有這些因素在裡面,但是很明顯是有泡沫了。

不過長期看,這就是慢牛的信號。


趙冰峰財經


這幾天關於我國M2(廣義貨幣總量)首次突破200萬億元的消息刷屏了,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廣泛熱議,原因就在於它對我們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太大了,可能很多人並不理解這些專業術語,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影響呢?

實際上,用最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今後大家手上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錢更毛了”。為什麼會這樣呢?舉個例子來說,就是過去市場上有100個雞蛋,而廣義貨幣為100元時,一個雞蛋的價格為1.0元即可,而現在M2增至200元時,那同樣的雞蛋(生產總值不變的情況下)單價也就猛增到了2元。換句話說,您手中的100元原本可以購買100個雞蛋,但現在只能買到50個,就是錢貶值了50%。

值得一提的是,M2總量從100萬億元增長至現在的200萬億元,僅用了六年零七個月左右的時間。2013年,我國M2餘額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其實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我國M2就以每年度10萬億元以上的量級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實際上,2009年以前我國M2總量也就50萬億元左右,後來由於眾所周知的世界金融危機影響,當年一下子就“放水4萬億元”來救市,最終導致房地產市場成為我國經濟最大的“蓄水池”,吸收了最龐大且最廉價的資金,這同時也使得過去的十多年裡房價上漲過快,幾乎大多數家庭都因為購買房子而出現了被“掏空的現象”,居民負債槓桿越來越高。

說實話,通貨膨脹之下對於普通老百姓的影響遠遠高於對富人的影響,因為後者有更多元化的資產投資方式,也就相應有更豐富的保值增值手段。而特別是對於那些習慣將錢存入銀行的普通工薪階層來說,這無異於一場“掠奪”。

總之,M2的迅速突破200萬億元(去年年底為196萬億元),這將對今後的物價指數上漲埋下了伏筆,事實上今年1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已經超過5%以上,而這一指數在2019年11月份曾一度達到最高時,也就是4.5%。按照目前的經濟總量GDP來看,去年全年剛剛接近100萬億元,這意味著M2已經佔到了GDP的200%,而美國當前的經濟總量GDP約為21萬億美元,但其M2總量也不過就是14.6萬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