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魅族和蘋果,同為注重細節打磨,為何卻處境迥異

大家好,對於魅族手機,相信很多朋友非常熟悉。或許身邊使用的人不多,但對稱式全面屏的偏執,早已成名。在如今的全面屏時代,算是一種另類。但在漸漸成為other的過程中,魅族已經無力迴天。

今年不出意外的話,魅族將推出17系列手機,仍將是黃總主持設計,也就是注重細節打磨的基調不會變。其實,說到細節,蘋果這麼多年來同樣是在堅持。但是,最後魅族和蘋果的處境卻大不相同,這到底是為什麼?

魅族和蘋果,同為注重細節打磨,為何卻處境迥異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些年魅族的產品印象。

2009年,第一代產品——M8誕生,類似蘋果底部的按鍵設計,在當時得到很多朋友的追捧;2011年,改名MX夢想系列,後來通過價格戰同小米開始競爭;2014年,推出同紅米抗衡的魅藍,收到了不錯的效果;2015年,再次升級為旗艦Pro5;但在後來,砍掉了為繼生存的魅藍。

魅族Pro 7的誕生,標誌著拐點的到來。雖然,由成功主導華為P6/7和Mate 7系列的楊總推廣,但價格的虛高,徹底葬送了完美的產品。從此開始,魅族一直在走下坡路。

魅族和蘋果,同為注重細節打磨,為何卻處境迥異

黃章回歸,2018年推出了落後一代的魅族15系列。從17年全面屏時代到來,經歷一年的時間,大家已經開始普及,魅族15卻固執的設計為上有大額頭、下有大下巴。而且恢復同高通合作之後,選擇了過時的驍龍660,又是一代失敗產品。

美好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2018年推出了魅族16系列。上下對稱式全面屏,算是手機界的一股清流。但產品雖好,苦於貨源不足。另外Pro 7和15系列,庫存陡增、價格虛高,線下渠道已經無法支持。最後,導致了專賣店大面積關停。

魅族和蘋果,同為注重細節打磨,為何卻處境迥異

對於現在的魅族,我們都很清楚,仍然處在掙扎的境地。而,同時代的蘋果呢?我們也來回顧一下。

同為MP3起家,蘋果的iPod也是風靡全球。但,以此為基礎,發佈了外形相似的iPhone,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就是驚豔了世界。也使得蘋果,一舉成為這些年科技企業最具創新力的代表。喬布斯、庫克,帶領蘋果站在世界手機之巔,至今都無法超越。

魅族和蘋果,同為注重細節打磨,為何卻處境迥異

iPhone4和5系列手機,是我們接觸蘋果的開始。遙想當年,多少人爭相排隊購買,再高的價格也毫不在意,只為體驗一把高科技。就是那完美的3.5英寸屏幕,同樣執著的喬布斯,足足使用了很長時間。

到了iPhone6系列手機,特別是6S,Touch ID、3D Touch、改為大屏……等等引領潮流的設計一出,更是改變了手機設計走向。即使在看不到的地方也要精心設計,這樣注重細節,自始至終同魅族一樣。

魅族和蘋果,同為注重細節打磨,為何卻處境迥異

其實,蘋果公司,不僅有iPhone一種產品,iPad、Mac、Macbook、iPad等等,這些產品,在大家的心裡也是各個領域最高水平的代表。反觀魅族這邊,除了手機,大家還能記得什麼產品。可見生態建設,太重要了。

另外,蘋果的渠道建立和市場營銷也非常領先。遍佈全球的專賣店,從裡到外,都散發著蘋果獨有的吸引力。而從庫克主掌蘋果以來,產品到市場營銷,又到了一個新高度。這次,審時度勢的iPhone11系列降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魅族呢,即使賣不動,都鮮有類似表現。

魅族和蘋果,同為注重細節打磨,為何卻處境迥異

所以,這樣比下來,魅族和蘋果有著共同點,那就是注重細節打磨。但魅族缺少的太多,生態建設、渠道建立、市場營銷,短板太多,以至於沒法有效的補齊。總的來說,缺乏大局觀,是魅族的致命缺陷。

2020年,魅族已經準備改變,採用挖孔屏就是證據。在此,也希望魅族能像蘋果一樣,再次展現輝煌。

魅族和蘋果,同為注重細節打磨,為何卻處境迥異

最後,對於魅族能否在新的一年起死回生,大家有什麼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或者關注作者,我們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