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从32岁弃考5年,到40岁评上副高,真正想评职称的人谁都拦不住

觉得文章不错的,不妨收藏、点赞、转发。

32岁的建宝因为连续三年评副高失败,于是一怒之下放弃所有职称相关的东西,全身心投入工作。五年后,他重新起步,这次评副高他没有失败。是什么让失败了三次的建宝,这次评副高一气呵成?今天老张来跟大家分享建宝的职称评审心得。

少的才是珍贵的,只有评上了副高才知道中级都是浮云

建宝他2004年22岁本科毕业,27岁就评上了中级。他工作年限满足高职职称要求之后,开始准备评高级。他跟老张说,觉得明明自己准备的很好但是却连续失败三年,最后心灰意冷。他变得跟某些人一样,认为职称无用,开始拒绝一切职称相关的东西。虽说放弃了五年,但是却一直憋着一股劲。放弃后的第二年,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在冲击高级,自己那颗不想放弃的心也热了起来。有前三次失败经验打底,自己开始分析自己失败点在哪,最终在40岁的时候评上了副高。

最终建宝总结了以下几点,老张也进行了完善,现在给广大有志于职称的朋友做个参考。


从32岁弃考5年,到40岁评上副高,真正想评职称的人谁都拦不住

从32岁弃考5年,到40岁评上副高

为什么评不上?

不是自己不够优秀,是别人准备的更充分,竞争太激烈,名额有限


完善细节做好准备

1、论文:一篇核心,一篇普刊,一篇未发表

论文很重要,尤其2019年评审没过的三大原因,论文排第一。查重率不用多说,2020年必须控制在5%的安全红线一下,评中级普通期刊就行,评高级必发一篇核心期刊。

不是为了显得自己多厉害,而且为了加分与其他人(那些有背景有关系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按时修完所有继续教育课时

根据所在地区的要求,修完每年的继续教育课时。这个是最基础的,没修完课时,再厉害都没有资格申报副高。

继续教育课时可以分为专业课和公共课两个部分,其中公共课又有线上、线下两部分。

评审中级职称:公共课20(线上5+线下15)+专业课140=160学时

评审高级职称:公共课20(线上5+线下15)+专业课340=360学时


从32岁弃考5年,到40岁评上副高,真正想评职称的人谁都拦不住

从32岁弃考5年,到40岁评上副高

3、业绩:五年前跳槽去了一家有大项目的公司

公司承接的项目都较高,平均都是3千万以上。业绩材料该盖的章一个不落,参与的项目以及自己的工作内容全部整理出来。

一般情况下,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竣工验收报告等都可以。对于申报中级职称的朋友来说,业绩材料中的项目只要有本人参与即可,但若想申报高级职称,提交的业绩材料项目则必须是由本人参与主持或者独立承担。现在出了一项政策,专利可以充当业绩材料并加分。

而且最好提供3-5个业绩,并且是最近5年内的工作业绩。评审时,项目不在多而在精,提供3个大项目业绩即可。若是公司规模较小,参与项目也较小,业绩数量可以提高到5个!

4、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第一发明人,一项第四发明人

三类专利(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中发明专利的含金量最高,一般有一个发明专利就可以。如果要是外观设计专利,或是实用新型专利,那么数量上相对就比较多了,大概需要2~3个。专利是可以累计加分的,专利越多,累计加分也越高,超出加分数量的专利,就没有必要提交了。工程技术职称发明第一人是可以加8分的,按照排名的顺序一次可以递减0.5分,减分不超过2分。


从32岁弃考5年,到40岁评上副高,真正想评职称的人谁都拦不住

从32岁弃考5年,到40岁评上副高

评完之后什么感受?

两个层次吧,以前很多抢破头皮的东西,现在看来是自己目前的最低要求,很多东西(隐形福利补贴)不请自来。干活做事底气足了,现在行业职称年轻化,大家都是中级,以前指导工作总有人不配合,现在说话大家都比较信服,毕竟整个单位只有10个副高,我是项目上唯一的一个副高。


未来计划

本来副高想都不敢想(笑),现在竟然敢想正高了,甚至觉得自己当个项目经理,也是问题不大的。接下来继续考证书,技多不压身。公司开放正高就去冲刺正高,没有的话继续积累经验、能力,争取去更好的公司跳槽,涨薪。项目经理肯定是要去竞聘的,去争取力所能及的收入、待遇、行业地位的提升。


觉得文章不错的,不妨收藏、点赞、转发。论文期刊、专利、职称问题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老张有问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