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這三個人被國人痛罵,最後無一人當漢奸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捱打的屈辱史。我們在學習中國近代的時候,就是一部罵人的歷史。在初中和高中習《中國近代史》的時候,我們罵過很多教科書裡面的歷史人物。在好多年代,我們都可以在歷史書裡找到我們咒罵的對象。還記得那些年,你在歷史教科書上罵過誰嗎?

這三個人被國人痛罵,最後無一人當漢奸

曹汝霖

有些歷史人物,比如曹汝霖,曹錕,吳佩孚,章宗祥。我們的祖父罵了一遍,我們的父親罵,接著我們罵,然後我們的兒子還要罵。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思想的成熟,我們應該將一個人放在大的歷史背景下,也許我們罵的人,並不是應該永遠罵下去。有些我們曾經痛罵的人,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候,他們寧死不屈,保持了一箇中國人的氣節。

這三個人被國人痛罵,最後無一人當漢奸

北洋軍閥曹汝霖在五四運動的時候,他被指為賣國賊,住宅慘遭燒燬。至今被人唾罵。但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曹汝霖拒絕與日本人合作,並未給日本人出力,算是保持了晚節。他從事慈善事業,每一年都要為北平的車伕提供棉襖,並且是親自送到車伕手裡。窮人死了,曹汝霖還會提供棺材。

這三個人被國人痛罵,最後無一人當漢奸

曹錕

曹錕也是我們痛罵的對象。曹錕當上直隸督軍後,控制了北洋政府,他用銀元支票賄選中華民國第五任總統,讓他背上了歷史的罵名。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拒絕日本所請出面組織新政府,保持了民族氣節,保全了民族大義,保住了晚節。他對土肥原賢二說:“我就是天天喝粥,也不會為日本人做事!”

吳佩孚作為大軍閥,簡直就是一個劊子手,一直是歷史教科書我們痛罵的對象。華北淪陷於日偽之後,愈顯其晚節彌堅。最後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中華民族偉大而不可侵犯的氣節,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軍醫殺害。他還是亮相《時代》雜誌封面的首位中國人。

這三個人被國人痛罵,最後無一人當漢奸

吳佩孚

相信這三個人,被我們痛罵了無數次。但是在晚年,他們沒有一人當漢奸。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候,他們用生命保持了中國人的氣節,詮釋了“士可殺。不可辱”的高貴品質。所以歷史是唯物主義的,我們不能用“非白即黑”的思想去看待歷史人物,不能因為一件事而毀掉一個人一生的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