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講談社世界史8:俄羅斯》貫穿俄羅斯歷史的兩組矛盾


《講談社世界史8:俄羅斯》貫穿俄羅斯歷史的兩組矛盾


第二部分

第二個部分,我們要跟隨作者土肥恆之換個角度重新考察羅曼諾夫王朝的歷史,從俄國曆史的矛盾性出發,思考羅曼諾夫王朝盛衰變化的問題。

俄羅斯歷史上存在許多矛盾,但有兩組矛盾貫穿始終,我把它們概括為:擴張與治理的矛盾、斯拉夫與西歐化之間的矛盾。這兩組矛盾是如何影響俄國曆史發展的?接下來分別看一下。

首先,作者認為,俄國曆史發展中始終存在著一組擴張與治理的矛盾。擴張是俄羅斯作為帝國的本能,但在後續治理的過程中產生的諸多矛盾,延續至今。

俄羅斯最直觀的特徵是“大”。作者土肥恆之在書中講,從17世紀後期彼得大帝時代開始的不到兩百年間,俄羅斯領土平均每天增加約四百平方公里。對於一個帝國來說,擴張當然可以理解,但為什麼俄羅斯對土地的貪戀到了這種近乎發狂的地步呢?每天四百平方公里這種瘋狂的擴張會給俄國帶來什麼影響呢?

我們來一層一層分析這個問題。首先,俄國為什麼要不斷擴張?

作者土肥恆之認為,與獲取經濟利益相比,俄羅斯優先考慮的是戰略與政治上的利益,這是俄羅斯領土擴張最顯著的特徵。我們看西歐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驅動這些國外進行海外擴張,有兩個要素,第一是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第二是把上帝的福音傳向世界。而俄羅斯的擴張,更多考慮的是安全保障因素。俄國被西歐、西亞、中亞圍堵在高緯度地區,面對著相對發達的西歐,俄國統治者一直都充滿焦慮。而廣闊的國土能為俄國在受到侵略時發揮緩衝和轉機的功能。拿破崙的入侵,以及二戰期間德國的入侵都證實了這一點。

張廣翔老師進一步解釋,這並不是俄羅斯特有的或刻意為之,而是帝國模式的普遍行為。對外不斷釋放影響力、施加控制力,是任何帝國的本能。更廣闊的土地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資源,也意味著有更大的安全屏障。無論是古代希臘、羅馬,還是近代的西班牙、英國,無一例外都在對外擴張。只要是能獲得收益的地區,帝國都會想盡辦法併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那接下來,就是第二層問題,俄羅斯為什麼會擴張成這個樣子?你看,俄國的擴張情況還是和其他國家有點不同。

  • 第一,俄國所到之處,會把能拿下來的土地都一股腦都吞下去。它不會像荷蘭、英國一樣挑選重要據點來佔據。
  • 第二,只要是被俄國吞下去的土地,大部分會被它消化為自身的一部分,再讓他吐出來就很困難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原因也很簡單,這是俄國地緣決定的。俄羅斯處在歐洲東部邊緣地區,可開拓的空間比較大。相比較於西歐大陸激烈的地緣競爭,俄國在東部缺少能夠匹敵的對手,於是可以不斷向東蠶食。而西歐列強沒條件像俄國那樣搞地毯式擴張,只能在海外進行。這就導致法蘭西帝國、大英帝國這些西歐帝國,無論極盛時殖民地多麼龐大,由於殖民地沒有與本土相連,控制起來非常吃力,最終不得不解體。

前面說過,擴張與治理是俄國曆史發展中最重要的一組矛盾。矛盾從何而來呢?我們看一下,俄國是如何進行擴張的。

土肥恆之在書中提到,俄國曆史被一些俄國史學家稱為“殖民所創造的國家歷史”,認為“長期而古老的移民殖民運動”締造了這個國家。俄羅斯的“殖民”有三個步驟。第一步是武裝佔領,俄國政府會派“武裝入殖者”作為先遣隊進入目的地,當先遣隊初步站穩腳跟後,進行第二步——分配地產、鼓勵墾殖。國家會把新開拓的土地分配給貴族。需要注意一點,土地廣闊的俄國並不需要精耕細作,農業是粗放發展的。貴族們只要把農奴強行遷徙到新領地墾荒,就能獲得巨大收益。另外,非法逃亡的農奴也有不少人逃到這裡。這樣的話,新佔領的土地就能源源不斷地被俄國消化。

那被征服地區的原有部族怎麼辦呢?俄國政府做的第三步,是同化原住民。在進行殖民活動的同時,俄國政府對原住遊牧民制定了定居化、非遊牧化的政策,隨後逐漸強迫改說俄語、改信東正教,否則就會被趕出居住地。除了強制措施外,俄國政府不忘寬嚴並濟,給予原住民一定的自治權。俄羅斯以這種方式把遊牧民族統合到自己的帝國體系中。

通過這些手段,俄國的版圖迅速膨脹起來,但這樣的措施會帶來兩個無法避免的不利後果,第一,由於土地過於廣闊,俄國農業生產不會主動轉向集約化。這件事的後果是,農業生產率無法提高,大量的農奴被耗費在土地上。俄國的工業化發展由於缺少自由勞動力而受到限制。第二個後果是,很多強制政策,引發了俄羅斯人與被征服地區居民的長期複雜矛盾。

就以烏克蘭問題為例。“烏克蘭”在俄語中是“邊境”“邊界”的意思,原指俄國人與波蘭人交匯的地區。今天烏克蘭的首都基輔,曾經是留裡克王朝前期的中心,但基輔在蒙古人入侵中衰落了,北方的莫斯科公國興起,主導了俄國曆史發展。蒙古人的統治結束後,烏克蘭地區一度被強大的波蘭人佔領。靠近俄國的烏克蘭東部地區,在羅曼諾夫王朝初期被俄國奪回,此後長期受俄國以及東正教影響。而烏克蘭西部地區,仍作為波蘭的一部分充分浸潤在西歐的文化中。這給烏克蘭內部文化分裂埋下伏筆。18世紀葉卡捷琳娜大帝統治時期,俄國與普魯士、奧地利瓜分了波蘭,烏克蘭西部也被俄國吞併。烏克蘭地區成為俄國的一部分,但烏克蘭與俄國之間的政治矛盾,以及烏克蘭內部東西部分的文化矛盾,被不斷積壓直到今天。

總結一下,“擴張”與“治理”之間的矛盾貫穿著俄國曆史的發展。擴張是帝國的本能,而俄國東部的廣闊土地為它進行地毯式擴張提供了地緣優勢。不過,迅速的擴張卻給後續治理帶來難題,為了消化不斷膨脹的疆土,俄國只能使用強制手段同化被征服地區,但造成了大量的歷史問題,遺留至今。

說完了俄國有關“擴張”與“治理”之間的矛盾。我們再看第二組矛盾——西歐化與斯拉夫之間的矛盾。作者認為,俄羅斯歷史發展的主線就是在創造一種獨特性,俄國人把它稱作是“歐亞性”。也就是,俄國在現代化過程中,一方面堅守俄國的政治傳統、宗教立場,另一方面把西歐的技術、制度、物質與精神資源作為工具,構建出具有俄國特質的現代性樣貌。俄國既不會完全恪守落後傳統,也不想要完全融入西方,本質上是斯拉夫與西歐化的糾纏與矛盾。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矛盾性呢?

先看“斯拉夫性”。俄羅斯“斯拉夫性”形成有兩個重要的外部影響因素——來自東羅馬帝國東正教的影響、蒙古人征服統治的影響。這兩個歷史因素,我們在第一部分講留裡克王朝的時候特別提到過。

留裡克王朝的統治者為了更好地控制全國,從東羅馬帝國引入了東正教。東羅馬帝國滅亡後俄國統治者就試圖繼承東羅馬帝國的法統,自稱為“沙皇”。俄國也以“第三羅馬”自居,也就是作為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之後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羅馬帝國”。而東正教本身和西歐的天主教存在很大分歧,所以俄國也隨之繼承了這種分歧。俄國與西歐發生的很多衝突,既是在捍衛“羅馬帝國”的唯一性,也是在捍衛東正教的正統性。

此外,13世紀蒙古人對俄國的衝擊,一方面給俄國戴上了長達240多年的“枷鎖”。另一方面也激發了俄國人的共同體意識與危機意識。俄國在後來的擴張中所打的旗號,就是一種“泛斯拉夫主義。什麼是“泛斯拉夫主義”呢?簡單說就是,俄國人自稱是斯拉夫人的大哥,要帶領其他斯拉夫族群的兄弟們免受奧斯曼帝國、以及西歐列強的欺負。比如,19世紀後期,作為東斯拉夫人的俄國人要當巴爾幹的保護者,保護南斯拉夫兄弟們不受西方侵略。這是後來一戰爆發的眾多原因之一。

但由於俄國發展比較晚,俄國要想體現自身的“斯拉夫性”與西歐抗衡,保護斯拉夫人的利益,就需要向西方學習,也就是進行“西歐化”改革。

這樣的話,矛盾就出現了。“西歐化”意味著俄國要向西歐學習。西歐除了掌握先進的技術、科學、經濟生產方式,還自帶著西歐的民主政治、天主教信仰、自由平等的價值觀等。但羅曼諾夫王朝的沙皇,為了維持王朝統治,絕不可能全盤吸收西歐的東西。

以俄國的農奴制為例。土肥恆之在書中提到,“農奴制是俄國中央集權國家形成的一個縮影”。由於俄國發展起步比較晚,而且人口較少,生產率低下,農奴制便成為一種維持統治的必要手段。相比較於西歐各國紛紛廢除農奴制,俄國為了擁有更多可支配的財政,就必須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以榨取價值。但克里米亞戰爭的戰敗暴露了俄國工業化的落後。時任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認識到,必須要對農奴制進行改革,才能緩解統治危機。但矛盾的是,如果給予農奴徹底的自由,支持沙皇統治的傳統貴族利益就會受損。所以,亞歷山大二世只能一方面解除了農奴的人身依附,另一方面加強了村社對他們的管理。

可以看到,在“斯拉夫性”和“西歐化改革”的矛盾糾纏下,俄國的發展道路充滿波折。農奴制改革後,俄國的工業化迅速發展,但工業化也造成了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以及階級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國連續的作戰失敗進一步激化了民眾對沙皇制度的不滿,三百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最終在1917年滅亡。

總結

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矛盾性是俄國曆史發展的重要特點,俄國雖然在近代通過向西方學習,成為歐洲軍事強國,甚至一度成為歐洲霸主,但擴張與治理的矛盾,以及“西歐化”與斯拉夫之間的矛盾始終存在,成為影響俄國發展的重要因素。

到這裡,這本書就為你講完了。歡迎你進一步閱讀本書的採訪精選。同時,我也希望你提出好的問題,我將替你請教張廣翔教授。

撰稿、講述:裴鵬程

腦圖:摩西腦圖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