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期1個月四川火災損失降了 原因:青壯年滯留在家處置能力強

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

疫情期間開啟宅家模式,住宅防火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疫情期間四川住宅火災發生情況又該如何預防呢?

根據四川消防部門統計,疫情期(1月20日至2月20日),全省共發生住宅火災809起,死亡12人,受傷4人,直接財產損失約104萬元。同比去年同期起數下降22.95%,亡人上升500%,傷人上升300%,直接財產損失下降75.36%。

疫情期間的火災四項指數與前三年同期的平均值相比,起數下降38.76%,亡人上升71.43%,傷人下降33.33%,直接財產損失下降79.32%。

疫情期1个月四川火灾损失降了 原因:青壮年滞留在家处置能力强

疫情期間住宅火災原因前七名及佔比

上述數據顯示,疫情期間的火災起數和損失都有下降,這是為什麼呢?

據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相關負責人解釋,平時住宅起火,很多由於發現較晚、撲救不及時,釀成火災。現在由於大量人員特別是青壯年滯留在家,處置初期火災的能力大幅提升,很大程度上阻斷了隱患或者小火發展成災的途徑。

疫情期間雖然火災總量下降,但住宅火災佔到了火災總數的65.77%,與前三年同期的住宅火災佔總數40.08%相比,提高了至少五成。

期間,住宅火災傷亡大幅上升,全省住宅發生亡人火災9起,死亡12人,佔亡人總數的92.31%。也就是說疫情宅家期間,住宅火災防範更應提高一個等級。

從疫情期間住宅火災的原因分析,電氣火災290起(短路148起,電器設備故障85起,電熱器具火災23起),佔住宅火災總數的35.85%;生活用火不慎引發火災275起(油鍋起火84起,烘烤不慎66起,燃氣爐具故障及使用不當51起),佔住宅火災總數的33.99%;吸菸及玩火引發火災59起,佔住宅火災總數的7.29%。那麼,該如何有效防範住宅火災?

疫情期1个月四川火灾损失降了 原因:青壮年滞留在家处置能力强

疫情期間的住宅火災原因前七名以及應對措施分別為下面幾點:

Top1:電氣線路短路,148起。

應對措施:電氣線路老化破損要及時進行更換,千萬不要因小失大。插線板要使用有3C認證的產品,不要同時接插多個大功率用電器;電氣線路要請電工進行鋪設和修理,並進行穿管保護,不要私自拉接電線。

Top2:電器設備故障,85起。

應對措施:電器老舊最好更新換代,特別出現異響、焦糊味等異常情況時,要立即停用並及時修理或者更換;使用電器時,防止大功率設備散熱組件損壞造成過熱而引發火災。

Top3:油鍋起火,84起。

應對措施:炒菜時不要將油加熱過久,尤其是人不要離開廚房。家中請定期清洗抽油煙機。油鍋起火務必保持鎮靜,用鍋蓋蓋上即可,千萬不要用水。

Top4:烘烤不慎,66起。

應對措施:農村取暖常用明火或炭火,要保持與可燃物的安全距離和室內空氣流通,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或引發火災;建議使用密封且有通往戶外菸筒的爐子,建議使用電熱毯、電暖爐等相對安全的電器加熱設備。

Top5:吸菸或玩火,59起。

應對措施:成人不要臥床吸菸,不要隨意丟棄菸頭,丟棄菸頭前要確保菸頭熄滅。要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Top6:燃氣爐具故障及使用不當,51起。

應對措施:定期檢查燃氣管線是否有洩漏;家中廚房推薦安裝簡易型的可燃氣體洩露檢測報警器;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著火,先關閥、後滅火。

Top7:

電熱器具使用不當,23起。

應對措施:使用電暖爐、小太陽、電油汀等電加熱設備時,要遠離窗簾、床單等可燃易燃物品;電熱毯不要摺疊使用、超期使用;電爐、電熨斗、電吹風、電烙鐵等使用一定不當“馬大哈”,切勿忘記斷開電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