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構建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信仰教育模式

作者:濱州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卜建華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此次疫情中的不少事件,從不同程度反映了我們在到的責任、道德自律、道德素養方面的不足,這些都反映了信仰教育的不足,應進一步把相關信仰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全面結合起來。

拓寬責任意識的界限:強化社會民眾的道德責任感

在網絡時代,社會民眾的道德信仰不可能輕輕鬆鬆確立、簡簡單單養成,必須通過強化社會公眾的道德責任感才能夠獲得。疫情期間,部分網民造謠、傳謠,對社會秩序造成一定影響,這在違反法律法規的同時,也是道德責任缺失的表現。道德責任實際是一種認知與行為合二為一的狀態,通常具有道德責任感的人會自動化地將認知層面的道德轉化為行為層面的道德。若想要解決網絡時代社會公眾的道德冷漠化趨勢,關鍵還在於增強網絡時代民眾的道德責任感,說到底就是要加大並強化社會公眾的主體意識。

當前,幾乎每個公民無一例外的都是網絡社會的參與者、創作者、接收者以及傳播者,每個公民的身份傾向於具有多重性,每個民眾也同時都是網絡社會虛擬世界的道德主體,誰都無法將自己置身事外、作壁上觀,網絡社會中的一切事物不僅涉及到其他人,也與自己密切相關,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具備充分的主體意識,對自己所做出的道德選擇及道德行為負有全部責任,並對他人及社會負有相應的一定程度的道德責任,做任何行為選擇之前都必須認真考慮這些選擇及行為將會產生的後果,只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杜絕對他人苦痛熟視無睹、冷眼旁觀等道德冷漠的現狀。

敬畏之心的養成:提升社會民眾的道德自律能力

據報道,疫情期間,一些官員的作為缺乏對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的敬畏之心,部分民眾缺乏對社會主義道德法制的敬畏之心。因此,有必要在全社會強化敬畏之心的養成。

具體而言,一方面,強化社會公眾的崇高信仰培育。崇高的理想信仰可以促使民眾不斷超越自我,進而追尋精神世界的滿足,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社會主義道德價值取向和科學的人生追求,強化社會民眾的責任意識與歷史擔當。培育民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信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敬重,對英雄歷史人物的敬畏,對倫理道德的推崇,對規則秩序的內化,進而建立強大的精神世界以抵制虛無、遊戲、戲說、調侃的“泛娛樂化、庸俗化”思潮。

另一方面,培養對規矩、原則的敬畏之心。當下,“泛娛樂化、庸俗化”將眾多文化形式、文化理念、文化產品、文化內容置於“娛樂”的天平中衡量,以是否具有“娛樂性”為標準,以此衡量文化的傳承性、創新性以及生命力高低。導致歷史被戲說,厚重感消失;政治被戲謔,嚴肅感喪失;英雄人物和政治事件被“消費”,崇高感流失。在“泛娛樂化、庸俗化”思潮的解構下,一些社會民眾失去了對道德、信仰、生命、法律的敬畏,試圖以娛樂化、庸俗化的話語重構政治、道德、歷史和文化,這使得他們的主體價值觀逐漸消解、價值追求逐漸消失、價值判斷逐漸混亂、價值標準逐漸紊亂,綜上不良結果的根本原因即是敬畏之心的缺失。所以,我們要注重培育敬畏之心,鑑定內心世界需要堅守,築起“泛娛樂化、庸俗化”思潮難以攻克的心理防線。

以文化人: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涵養民眾

據報道,疫情期間,少數人的自私冷酷等不良行為對社會秩序造成影響。因此,我們要重視社會環境、社會輿論對於社會民眾精神文化的影響,從社會角度積極進行正面引導,共同樹立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一方面,優化現實社會環境文化。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現實社會環境對於社會民眾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注重公共性教育,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生活環境,積極宣揚正面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同時要對於社會中一些外來的不良思潮給予及時的、正確的評論,將社會公眾的精神訴求,與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實踐緊密聯繫,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公眾的社會生活中,使得社會公眾具有良好的社會生活行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諧的社會現實生活是社會公眾感受、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實踐基地,因此要為社會公眾積極營造出良好和諧的社會環境。

另一方面,營造健康的網絡空間文化。當代社會公眾是在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潮流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對於網絡的依賴程度是空前的,他們將個人的學習、生活,以及對於社會的關注已經完全融於網絡生活中,將網絡視為社會生活的重要延伸,因此,我們要加大力度治理網絡空間,幫助社會公眾篩選出網絡中的正能量,引導其摒棄網絡中不良的文化思想。加強校園、網絡媒體、社會宣傳等社會各領域緊跟時代腳步,利用網絡平臺強化意識形態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及傳統美德教育,同時建設優質文明的網絡環境,以豐富的精神文化世界,堅定的文化自信,培養社會公眾分析網絡中良莠不齊信息的能力,為社會公眾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