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那些复工了的人们降薪了吗

那些复工了的人们降薪了吗

暴富研究局

文 | 檀枪枪

一波肺炎疫情,中国经济深受影响,制造业停产,服务业全灭,当学生们开始在网上开学,社畜们则是开始了半开工状态,一部分公司因为业务特性,在这段疫情期间迎来了高增长态势,但更多的公司则因为疫情影响,深陷囹圄。

平日里的商业稳态被打破,那些从前乍看起来业态健康的公司们,也在这次检验大考中露出了马脚。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30.4%的企业表示将会减员缩编,还有29.68%无法为员工按时发放薪资,无影响的企业仅占17.81%。

上层建筑的坍塌,带来的当然是基础地基的破碎,最终殃及池鱼。在账面只出不进的情况下,大部分公司开始了裁员式自救计划,社畜们在一再推迟的假期中,等来的不是久违复工的喜悦,而是被缩减的工资和“没有复工时间,公司没了”的答复。

那些复工了的人们降薪了吗

大海有浪潮,也有浪花。如果这是对经济冲击的一次滔天巨浪,那么每个浪花、每滴即将沉默的海水,都值得被记录。

为了真实了解复工后,年轻人们的财富状况,我们收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正在找工作的学生,有的是互联网大厂的员工,还有的是无休的快递员,每个人的行业不同,处境不同,心态也不同。时代大潮下,就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微小个体们的故事。

找不到工作,房产销售我也不是不能干。

当大部分学生们还在为钉钉分期五星评价时,来自社会的恶意已经悄摸埋伏在了他们人生的岔路口。

那些复工了的人们降薪了吗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今年应届生新增岗位规模同比降幅49%,百人以下小微企业的应届生需求更是同比降幅达到60%。

那些复工了的人们降薪了吗

而与招聘需求锐减对应的,是再创新高的应届毕业生数量,更少的招聘需求意味着更残酷的选拔淘汰,许多求职无望的毕业生将目标转向考研深造,殊不知,考研的赛道更是神仙打架,九死一生。

那些复工了的人们降薪了吗

我采访了一个考研落榜者,无法继续深造又面临职位锐减,在时代个人双重悲剧的打压下,他又会如何应对呢。

我不是应届毕业生,去年毕业的时候,准备了一年时间考研。一方面是自己希望多学点东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想再找找方向。前几天放榜了,我很自然地没有考上,也因为疫情,很多计划都搁浅了。

本来想着年后,成绩出之前,和女朋友一起出去旅行一趟 ,不管去哪,远的近的,国内国外,我太久没有休息下了,但是这个疫情让我在家生生耗光了旅行的钱。

我觉得今年考研的人应该会有不少后悔的人,因为今年工作太难找了,没考上的处境太糟糕了。

现在,我也在找工作,大家都说,今年没有春招,确实是这样,大厂缩招,小厂裁员,在就业软件上,最多跟我联系的就是房产销售和线上教育平台。我这种没什么工作经验,作品也有限的人选择空间太窄了。就业市场上最不受欢迎的除了40岁以上的老人,其实还有我这种毕业一年多没找到工作的落榜生。

我身边好多研友都是二战了,大多数都是不想找工作,所以去考研的。考研成功的都是少数,好多考研同学落榜后直接去了保险公司和房地产销售。

大家的确是太迷茫了,不知道还能做点啥,就去了,至少薪酬还不错。

这几天在家找上海杭州的工作机会,好多公司都说“去了上海再联系”,这种时候,我怎么去上海?少数可以远程面试的,通过微信语音,很难起到相互了解的作用,传递的信息量少了,感觉很仓促。

昨天有个语音面试,人家问了我对行业的理解,问了我的经历,双方都觉得挺满意,最后我问对方,对方还说“我觉得应该没啥大问题”。

但是今天就拒绝了我,说是老板觉得公司还是更需要直接就能上手业务、有经验的人。

那些复工了的人们降薪了吗

大家都不想要新人。就这样吧,房产销售我也不是不能干。

送外卖挺危险,而且还没饭吃

因为疫情而宅家度日的年轻人们,不得不开始自己买菜做饭,做饭这个话题也数次被推上热搜,各大视频网站的吃播和厨师们也在这个时候迎来了爆发。这种时候,外卖员好像成为了多余的职业,这些平日就风餐露宿的,为城市人口输送能量的快递员们,现在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我是个送外卖的,年前回到家以后,因为这波疫情,就一直闲着。像我们这种没有签协议的外包外卖员,基本就是有干一天,就有一天的钱,一直待在家就等于没有收入,后来我在家实在待不下去了,就买了票,回去工作了,在家每天花钱,也没啥事做,太没安全感了。

年前回来的时候,一天最多的时候能赚七八百,后来听说疫情让订单暴涨,最多一人一天能赚一千。

但是到我去的时候,才知道都是段子,好多商家不开门,订单量锐减,我现在一天也接不了几个单子,一天一两百块,勉强够生活。

我感觉疫情过去,我们可能也不会恢复到之前那样,你看人家海底捞都问银行贷款了,很多小店撑不过疫情的,都得倒闭。

我们公司是那种外包性质的外卖公司,所以各种制度纪律几乎都没有,口罩居然还要我们掏钱买,我们的保险也是外包出去给了另一家公司做的。

现在送外卖最大的困扰,一个是危险吧,这种时候出门到处跑肯定得提溜着心;再一个是,我们这行,平时吃饭本来就不规律,现在线下基本没有几家实体餐馆开门,我现在都没得吃饭,我这工作性质,自己做饭也不现实,天天泡面。

这个工作,真的还挺难交朋友的,大家都匆匆忙忙,擦肩而过。现在单子少,也赚不了啥钱,晚上一个人骑车在路上,空荡荡的,自己在路边吃饭的时候会想些有的没的,挺痛苦的。

游戏企业都赚翻了?

根据光大证券的研报统计,《王者荣耀》一月份的流水可能达到92亿元,超过了19年2月70亿的流水记录。

游戏似乎是这次疫情中为数不多因祸得福的产业,我也采访了一个互联网大厂游戏部门的员工,他们真的跟传言中一样,活的那么好吗?

我在杭州的一个互联网公司工作,浙江疫情算是比较严重的,杭州这边复工的比较少。因为在家实在没什么事,所以我1月30就从家里一个人过来了。

刚来的时候我还挺惊讶,杭州管制都很严,那个时候每个小区就都开始发出门证。

后来,公司通知让在家办公,如果完成隔离的人员也可以去公司上班。

我本来想着在家效率偏低,就去公司上班了,去了就有点后悔,我们那个组百来号人,来了不超过5个。

现在,我确实不是很想去公司上班了,好冷啊。因为疫情原因,办公室需要通风,窗户都大开着,又不能开空调,办公室里面又没有太阳,有点凉凉的。

还不止工作环境恶劣,我发现我去了公司效率也没高起来。

本来是想去公司用公司的电脑软件的,但是软件有问题,这种时候又没有人来调试。

而且,我以为会有一些人去上班,大家都在,沟通起来方便,结果去公司的就5个人。

不过去了公司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可以吃食堂,之前在家点外卖,一天五十多,太花钱了,来公司至少这部分钱省下来了。

防护方面,我们公司做的还是不错的,每个人都会发口罩,公司门禁也很严,需要有专门的短信验证,会定期消毒办公室,也会送我们消毒液。

收入的话,因为我们做游戏的,疫情对我们公司的业务影响有限,所以其实受影响不算很大。而且我们年前提前发了下个月工资,让我们回家过年有余粮,这一点我还挺意外的。

我也有听说疫情期间王者荣耀流水破纪录的消息,但跟我们关系不大,真的能熬到上线的项目是很少的,上线以后还能收回成本的就更少了,我们的项目都还没上线,所以都还不好说,也没有吃到这波红利。

影视寒冬的寒冬来了吗

从18年就开始的影视寒冬,让整个影视行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洗牌,很多公司倒闭,从业人员转行,这次疫情,对影视行业的打击也十分沉重,版号停发,剧组停工,没戏拍,没片剪,本来最能贡献票房的春节档在这次疫情的影响下,遭遇全灭。

那些复工了的人们降薪了吗

这些情况让本就正在经历寒冬的影视行业雪上加霜。我找到了一个影视团队的导演,问了问他们现在的情况。

疫情对公司整体是有影响的,比如说活肯定会少下来,但是作为个人来说,疫情对我的影响不算特别大吧,我是编导,很多工作内容在一个封闭空间就能完成。

而且年前就积攒了很多工作内容,现在终于可以打包处理掉。

但是疫情对工作进度这块还是有影响的,虽然我们公司2月2号就已经复工了,但因为很多人都是远程办公,效率太低了,不管是沟通协作还是固定产出。

疫情对我们这个行业影响是不小的,因为疫情,影视行业也倒下了公司,小公司现金流不足,特别大的公司,拿不到版号,也不舒服。尤其是那些准备开工的项目,很多东西都准备好了,合同定金都好了,人员都联系好了,但是疫情一来,直接就黄了,损失惨重。

我们半大不小,够得到一些大的资源,算是比较幸运。

行业现在波动很大,大小公司倒闭的很多,借此机会扩展业务的也不少。比如我们新接了个公益广告,原定的外地团队受疫情影响才找的我们,所以福祸相依吧。

薪资这块,因为我们公司受影响比较小,所以没啥变化,有些人甚至还因为过年期间的刻苦加班获得了额外奖金。

真正这场疫情中最受伤的其实是那些独立创作者,这部分人其实才是影视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们没有五险一金,一年四季随机跟组,这样的人受影响是最大的。

我觉得这次疫情对影视行业是一场考试,经过它,你能看到谁在裸泳。一个健全完善的体系是应该能经受得住这种考验的。

至于疫情恢复后的情况,我觉得行业整体会低迷一段时间吧,等到版号开放,剧组能正常运作的时候,行业整体薪资水平估计会降一截。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其实一直都存在很大的水分,都说19年影视寒冬,寒冬了一整年,还是变化不大,污垢可能洗下来了,但还藏在角落,这个行业还是比较顽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