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河南信陽為何不劃給湖北?

提及信陽,很多人會想到雞公山、信陽毛尖、許世友。

河南信陽為何不劃給湖北?

信陽是河南的南大門,是河南最靠近湖北的地級市。


不過,很多信陽人對自己的省會鄭州沒有感覺,卻對湖北、對武漢很有親近感。

河南信陽為何不劃給湖北?

除了地緣因素,還有河南省信陽在語言、飲食、風俗等方面與湖北比較相似,信陽人更是不會說河南話的河南人。

河南信陽為何不劃給湖北?

很多信陽人並不會說“妮兒,弄啥類?”反而一口湖北口音,可以說去了湖北北部交流很多詞彙都能聽懂。


而許多河南北方人也聽不懂信陽人說話。


那麼信陽卻為何屬於河南省,而不劃給湖北省呢?


這其實跟歷史有關。


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一方霸主。從地圖上看,信陽完全被楚文化所圈住。


河南信陽為何不劃給湖北?

至今信陽境內還保留了許多文化遺蹟,比如楚方城。

河南信陽為何不劃給湖北?

除此之外,信陽地處秦嶺淮河分界地帶,這裡又有桐柏山、大別山,具有天然的要塞地勢。著名的義陽三關就在這裡。武勝關與東側九里關和西側平靖關成犄角之勢,古時統稱“義陽三關”。以武勝關為例,武勝關發生的戰事,最早追溯到黃帝與蚩尤的爭戰,春秋以後有記載的大大小小戰爭就有60多次。


因此,守住了義陽三關、守住了信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南北。

河南信陽為何不劃給湖北?

唐末王仙芝、宋代岳飛、太平天國洪秀全、20世紀的近代軍閥都曾在三關激戰。


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歷朝歷代都要把信陽牢牢握在手中。


因此,在現代行政區劃中,除了綜合考慮經濟、文化和人口因素,也十分講究“區域制衡”原則。


對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信陽來說,肯定不能把信陽讓給湖北,否則洞口打開,整個北方平原就暴露無遺了。


於是,自然也繼續將信陽劃給河南。


同理的還有漢中,其實更和四川親近,卻給了陝西。


比如徐州,與安徽、山東聯繫密切,卻給了江蘇。

河南信陽為何不劃給湖北?

都是這個道理。


不管如何,這也算信陽的特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